第一節(jié).痧疹概要一、痧疹起源痧子越人稱為 ,北人謂之疹子,秦晉之間曰糠瘡,南人俗語曰麩瘡,閩粵之間皆號麻,蓋一病而俱數(shù)名也。近今吳人于小兒出 ,皆稱痧子,成人出 ,則號疹子,其實人不論長幼,凡初次發(fā)出者皆痧子也,其后復(fù)發(fā)者,皆疹子也。疹與痧雖屬一類之病,…第一節(jié).痧疹概要
一、痧疹起源
痧子越人稱為 ,北人謂之疹子,秦晉之間曰糠瘡,南人俗語曰麩瘡,閩粵之間皆號麻,蓋一病而俱數(shù)名也。近今吳人于小兒出 ,皆稱痧子,成人出 ,則號疹子,其實人不論長幼,凡初次發(fā)出者皆痧子也,其后復(fù)發(fā)者,皆疹子也。疹與痧雖屬一類之病,然究有小別,痧子點密而較細,疹子點稀而較粗,痧子先天之毒為多,疹子后天之毒為多,故北人稱痧曰疹,亦有微誤。至于病之起源,可以賅括稱之曰毒。蓋兒居母腹,以母之氣血為氣血,夫人孰無飲食之所傷,六yin之所侵,毒之伏于母體者,胎兒莫不感之。且當成胎之時,精華者供榮養(yǎng),糟粕者棄胞中,則積漸所蘊,皆足成毒,胎兒日處其間,又安能免于為毒所染。故胎兒各組織中,悉含有毒素,可以斷言,比其生也,其新陳代謝之作用,倍增于往時,故其毒有宣泄之必要。于是或生而游風丹毒,一時蜂起,或生而腮腫口腐,雜然并作,此皆毒之泄露也。然毒之盛者聚者,自隨初生去毒之法由人力以逗之外出,然毒之輕者散者,則一時不易發(fā)出,伏蘊于內(nèi),待時而動,于是乎痧子一癥,遂為小兒人人所必經(jīng)之癥矣。至于痧疹觸發(fā)之期,最盛于春夏,則以時當降藏之后,天氣動,地氣泄,時行之邪襲于外,含蘊之毒遂動于中,是以痧疹之發(fā),必有誘因,或一門皆染,或闔境流行,職是故耳。再者凡痧子之發(fā),必密布周身,無微弗至,則正因胎兒各組織中悉含有毒素,故無處不泄也。若有一部未發(fā),為一部之毒未透,是以驗痧者,恒視透齊與否,以定施治之標也。
二、痧疹病理
痧疹之發(fā),既為人身宣泄邪毒之路,故其發(fā)也,由內(nèi)達外,由血分而達于氣分,始于脾終于肺也。何以言之,考脾主一身肌肉,肺主一身皮毛,痧疹之發(fā),既由肌肉以達膚表,而脾為藏血之臟,肺為主氣之臟,故知其發(fā)于血達于氣,始于脾終于肺也。準是更可知痧疹當隱現(xiàn)于皮膚之間,即為邪毒已外傳于肺之證,若盛發(fā)之時,則邪毒方悉趨于肺以尋出路。其有發(fā)而不易透達者,是肺之不宣也,其有旋出即沒者,是肺不任邪,或肺氣之閉塞也。是故治痧之法,主重在肺,極痧之變,亦以邪毒陷肺為最劇。至于痧出將沒,尤當以清肺為急,蓋向者余毒未免留戀肺臟,清之正以杜其后患也。由此觀之,治痧自始至終,總不離于肺,此法之常也。至若變癥蜂起,則邪有不得泄而內(nèi)陷者,或熱甚侵肝者,或熱甚灼心者,則須兼脾、肝、心、肺四臟分治,以消息之。正昔人所謂痧疹一癥,四臟俱受其傷也。
三、痧疹癥狀
痧疹將發(fā),其初并無顯著之現(xiàn)狀,即偶有發(fā)熱,不過似尋常之感冒而已,繼則身熱益甚,口渴而燥(或間有惡寒者),咳嗆時作,涕淚俱有,不時噴嚏,此痧候也。如是者多或七八日,少或二三日,氣急煩悶,眼赤腮紅,隨即見點矣。甚者干嘔惡心,或兼泄瀉,或兼吐利,其點初見不多,依次遞增,每間數(shù)時,熱較甚則氣益粗而痧點益增,當其壯熱之時,謂之潮。潮甚者,恒倦臥,重者則竟譫語悶亂焉,每日三五潮(每潮一次則痧點增多一次),潮三日則顆粒全透,無微弗至,毒發(fā)已凈,自漸退隱矣。其隱也亦以漸,大約三日后,顆粒平,而五六日后則隱不復(fù)見。當痧疹退隱之后,全身表皮,漸次更換,甚者周身起落屑之狀,輕者亦略有如粉屑之剝落,此生理自然之作用,無足異者。至痧點透齊后,有三四日不沒者,或沒而遲遲者,則以內(nèi)有濕熱,故不易回也。痧子顆粒雖多少不一,巨細稍異,然總以鮮明紅潤者為佳,粒細顆突者為佳,至粒少而巨,或赤紫干燥晦暗,皆火盛毒熾,宜為早防。若渾身夾紅色成片,則為夾斑,若色白則為血不足,若黑色則九死一生矣。且既沒之后,尤須慎避風寒,嚴戒勞碌,忌口靜養(yǎng),方無余恙。否則辛辣早嗜,令生驚搐,鹽醋過早,令咳不止,雞魚早嘗,令天行時即重出,不避風寒,令膚燥癢,此皆終身為患,不可不戒也。
四、痧疹治法
痧疹當未發(fā)之時,未必能斷為痧疹也。此時切其脈浮數(shù)(襁褓兒無脈可尋,則用大拇指按其腕之外側(cè)驗之),聽其氣息,有時微粗,可與輕清表劑,自無或誤。蓋諸病發(fā)熱初起,使非虛熱內(nèi)傷之屬,率從表解也,惟熱有輕重,表有分寸,大概熱盛而渴而燥者,宜乎辛涼,熱不甚而煩而悶者,宜乎辛散,熱而挾濕,濕在上者,宜汗,濕在下者,宜佐以利水,此治痧之初起也。及其熱甚之后,咳嗆迭作,眼淚汪汪,鼻流清涕,不時噴嚏,便知痧候,宜急用透達清肺之劑,庶使邪毒易泄,迨至眼赤腮紅,痧點隱現(xiàn),尤當以前法為準,所以使邪毒泄而易暢也。在此時期中,有兼見之癥,不一而足,膈悶懊憹者宜舒氣散結(jié),頭痛昏暈者宜辛散祛風,嘔吐嘔痰者宜快氣消痰,下利泄瀉者宜側(cè)重透達,若大便不爽則宜涼潤微利,若氣急喘滿則宜開肺泄邪,此治痧之初發(fā)也。至于痧子發(fā)現(xiàn)之后,迭經(jīng)透達,點已出齊,仍宜辛散之劑以達余蘊,清涼之劑以保肺臟。然清涼有不可驟下者,若點稀色白,宜養(yǎng)血助氣,辛散有不可恒用者,若點密色紫,或暗而成片,宜清血解毒,至痧回之后,大抵清涼之劑,蕩滌余邪,虛弱者宜補益脾胃,此治痧之大概也。
上述痧疹治法,其簡易者也,至于痧癥有兇險者,不可執(zhí)一以例之。
(甲)痧疹有不能透表者
- 一因風寒郁遏,則皮膚干燥,毛竅竦栗,宜越婢湯、葛根解肌湯之屬,甚則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擾不寧者,宜越婢湯去棗,重用石膏,或麻杏石甘湯之類。
- 二因火毒熾盛,則頭上顆粒,隱隱紅紫,其他各處或有或無,此火毒熾則津液少,以致不能暢透,宜白虎東加荊芥、玄參之屬。
- 三因中氣本虛,則唇色淡白,二便如常,雖有蘊熱,無力透達,宜消毒飲加木通、車前、茯苓使內(nèi)化為主。
- 四因內(nèi)熱深蓄,燔灼血分,雖透而不齊,但見點子扁闊, 赤成塊,塊上復(fù)有小粒平塌不起,亦有一片如風毒者,顆粒不尖,二者雖透,然熱邪之逗留尚多,防有他變,宜竹葉石膏湯去半夏,使內(nèi)化為主。
(乙)痧疹有已透表而早沒者
- 外為風寒所遏,邪反內(nèi)攻而沒早者,宜消毒飲加蔥頭熱服,復(fù)透者吉。面本紅潤而驟變蒼白,宜越婢湯去棗,以使復(fù)透(按透而早沒,邪已在肺,故宣肺為急,若肺邪不得泄,必致喘滿)。
- 遍身青紫熱腫,喘脹氣急者,此毒滯血凝,半匿表肌,宜涼膈散去芒硝加麻黃、石膏以發(fā)越之。
- 內(nèi)挾痰熱,火郁不發(fā),或腹脹喘急,不省人事者,宜白虎東加玄參、竹葉。
- 身熱煩滿,腹脹喘促,溺澀臍突者,宜涼膈散加葶藶。
- 誤食酸收之物,致伏匿壯熱,喘咳煩悶者,宜豬膽汁、制甘草煎成續(xù)續(xù)與之,使得吐,或微汗為止。
- 誤食辛溫,以致喘咳聲喑者,宜消毒飲加石膏、馬兜鈴之屬。凡痧疹出未三日而回者,皆為早沒,出一日或半日而沒者為兇。
(丙)痧疹有邪毒內(nèi)陷者,最為危候
- 痧疹未出之時,僅見發(fā)熱,未必能斷為痧也,然發(fā)熱一二日,忽然煩滿神昏,驚搐狂妄,此邪毒不易透達,即防內(nèi)陷之變,宜清里解表并進以治之。
- 痧疹旋出即沒,唇焦舌燥,譫語謬妄,此毒陷于胃也,宜犀角解毒湯。
- 痧疹搦手搖頭,尋衣摸床者,或鄭聲復(fù)語,側(cè)身靜臥者,此毒陷心也,宜至寶、紫雪之類,或天麻、羚羊、犀黃之屬。
- 痧疹似透非透,氣促而喘,喘而身熱,隨即面紅見點者易治,喘而咳者易治,若喘而痰聲呼呼,咳不得出,喘而張口抬肩,喘而無涕者,皆為毒邪陷肺也。
里熱甚者宜竹葉石膏湯(去半夏),冬日量加麻黃以發(fā)之,咳不能出,痰不能豁者,宜蟬衣、牛蒡、菖蒲、膽星、前胡、麻黃之類。便艱者,枳實、大黃皆可酌與。至喘而鼻煽,為肺氣將絕,鼻鼾沉睡,為肺氣壅塞,皆屬險候。此痧疹重癥之大概也。
五、痧疹脈法
痧疹屬陽邪,故宜見陽脈。zxtf.net.cn本來陰癥見陽脈者吉,陽癥見陰脈者危,痧疹尤甚。凡脈之洪、浮、滑、數(shù)、弦皆陽象也,脈之細、澀、沉、伏、遲皆陰象也,故痧疹脈伏,使非熱極見陰,即屬元氣怯弱,脾胃衰敗,均為危癥。次之即脈之細弱者,雖非危證,亦防變端。然有不可一概而論者,則其人本屬陰臟,脈必一生常細,或其人脾胃無甚實熱,脈亦未必洪數(shù),此則當另求真象于脈外者也?计胀鹫钪},大率初起浮數(shù),繼則洪數(shù),熱方進者,必見弦大,胃熱有積者,必見洪實。至于胃家虛熱,多見洪滑,內(nèi)有痰濕,獨見滑象,血分熱極,數(shù)而兼促,此其綱也。至部位之分,則右寸獨浮大者,常為肺熱過甚,左寸獨浮數(shù)者,當防熱入包絡(luò)。至于兩關(guān)寧以較實為佳,左關(guān)屬肝,左弦當防血熱之盛,右關(guān)屬脾,右弦當防積濕,或胃熱之甚。若言兩尺,則命門與腎所屬,過于洪大,里熱必盛,過于細小,邪毒難透,均所不利。惟小兒痧疹,大都不全恃乎脈法,然有時不得不取資憑證決疑者,因錄之以備一格。
六、痧疹舌苔
痧疹大都有苔,其色白者屬肺熱,色黃者屬胃熱,黃而膩者為濕,黃而糙者為濕熱,純黑者為心絕,黑而濕者為熱yin血分,黑而燥者為熱yin氣分,皆為危候。驗苔之外,又當驗本,痧疹以舌本紅者為佳,蓋亦陽證應(yīng)見陽象之謂也。惟紅甚變紫變黑,則為火亢心絕,亦屬危癥。至部位之分,大都紅于尖者心肺熱,紅于邊者肝膽熱,紅于根者下焦熱,若舌紅出血,則急當寒涼清血,舌白不紅,則宜保全脾胃也。
七、治痧須知
治病用藥,貴乎圓活,臨證處方,重乎機變。況痧子一癥,病變繁復(fù),輕者著手固易,重者到處荊棘,故關(guān)于痧子之宜忌,痧子之順逆,不可不一一辨明,俾便臨證時有所取舍也。謹錄若干條于下。
- 痧疹只怕不能出,若出盡則毒便解,故治痧疹者,當察時令寒暄以藥發(fā)之。如時大寒,則用桂枝、葛根,無汗而不易透者,麻黃亦在所必用也。
- 痧疹之發(fā),由于陽邪熱毒,故已有透露之機,切忌辛溫之劑?夹聊苤鸁,溫能助毒,故大抵痧疹欲出之際。雖寒勿用桂枝,雖虛勿用參、術(shù)也。
- 痧疹小而碎,少陰心火也。心肺位于上,心火旺則肺受之,故治痧疹,專以肺為主。咳嗽者,火炎則肺葉焦舉也;鼻流清涕,鼻為肺竅,火逼液流也;目中淚出者,肺熱則移于肝,肝開竅于目,故熱自肝之竅泄也。心熱者,宜連翹心、梔子心、竹葉卷心、燈芯之屬;肝熱者菊花、桑葉、鉤藤、龍膽之屬。至于肺熱,則仍以宣泄為主,非熱甚或邪毒陷肺者,禁用寒涼也。
- 痧疹喜清涼,痘喜溫暖,然痧疹初出,亦須溫暖托出,是以痧疹禁居陰涼之地,并忌見風。
- 發(fā)熱六七日,知是痧疹,卻不見出,此皮膚堅濃,腠理閉密,或曾有吐利乃伏也,宜用麻黃湯發(fā)之。
- 痧疹發(fā)出,一日即沒者,乃為風寒所沖,必至毒邪內(nèi)陷也。此時如膚白身熱不甚者,宜麻黃湯以發(fā)之;如身熱煩悶,或譫語悶亂,則毒已內(nèi)歸,宜大青湯、羚羊散之類以清里。
- 痧疹發(fā)熱吐利,乃火邪內(nèi)逼,純是熱癥,不可作寒論。上焦多吐,黃芩東加茅根、蘆根、枇杷葉;下焦多利,黃芩湯、香連丸;吐利俱作,黃芩湯多加茅根、蘆根。
- 痧疹不忌瀉,泄瀉為邪有出路也。惟二便不利,頗多兇證,故治法大忌止瀉。然不瀉者,則不必故意使瀉,以免累及無辜也。
- 痧疹小便赤澀,在初發(fā)熱盛時,是為正候,熱退則小便自利,若痧后見之,為余熱留戀膀胱,宜導(dǎo)赤散以清之。
- 痧疹得嚏,最為吉兆。其初起而嚏者,為毒有泄路也;正出時而有嚏者,其候必輕;沒后而有嚏者,則邪毒盡解,可無余患;若嚏而多涕,此濁壅得泄,亦為佳象。至無嚏而鼻塞不通者,此必有邪毒留滯,不易外達,宜辛涼透達為主。
- 痧疹吐蟲,此因胃中痰熱膠固,蟲無所養(yǎng)而上竄也,能食即止。痧疹下蟲,此證多見于疹后,因胃熱少食,蟲不能安而下也,但須調(diào)其飲食自愈。
- 痧疹方出,咽喉腫痛,乃毒火上蒸,肺熱熏灼所致,宜甘桔東加玄參、牛蒡、連翹。若咽喉紅腫腐爛,周身斑點如錦紋者,乃血分邪毒沸騰,宜大劑寒涼,以資挽救。
- 痧疹色喜通紅,若淡白者,心血不足。色太紅或殷紫者血熱也,黑色者死。投犀角大青湯以冀萬一。
- 痧疹有汗自出者,正喜其表之自解,痧疹有鼻衄或齒衄自出者,正喜其邪有泄路,皆不可止。惟得汗固佳,過汗則亡陽,故虛弱之人,不宜過表;衄固不必止,然過衄耗血,亦宜止之。
- 痧疹咳嗽,連聲不斷,此邪由肺泄也。故方出之時,咳甚最佳,若透齊之后,方在回沒,咳甚不斷,上氣喘息,宜清咽滋肺湯以清肺熱,咳嗽多痰者,去麥冬加橘皮、茯苓。
- 痧疹聲喑,多由肺胃熱邪不能盡達于表,咳甚傷咽所致,治同上法。若喑而咽喉腫痛者,宜去麥冬、玉竹,加山豆根、射干之屬。
- 痧疹發(fā)搐,喉中必有痰鳴,為痰熱聚于心包之證,宜清熱透肌東加栝蔞仁、竹葉。若無痰鳴,或作搐自嚙者,此正虛邪陷之死癥也。
- 痧疹唇舌破裂,由心脾之火上沖所致。其色必多深赤,初發(fā)或正出時見此者,宜白虎東加黃芩、黃連、玄參、荊芥、薄荷之屬,若沒后見此,為心脾俱為毒乘,死癥也。
- 痧疹切牙,由胃熱所致。故多兼作渴,而手足發(fā)熱,喜飲涼水,宜按證酌加清胃滋肺之品。若手足不熱,甚至厥冷,喜飲熱湯而切牙者,多為陽盛格陰之危癥,后必下血,咽喉作痛,痰鳴而死,即與白虎湯,亦多難救。
- 痧疹胸高氣促,由肺熱熾盛而作脹,為肺經(jīng)壞癥,多致不治。
- 痧疹不食,由胃中邪熱熾盛,容熱則不能更容食也,不可強與,雖數(shù)日不食,但能少進米湯,亦無大害。在初發(fā)正出時,宜白虎東加荊芥,痧透熱清則能食。若回后不能食者,宜清胃;元氣萎頓者,則需培補。
- 痧疹身冷,至為兇候。蓋痧疹屬陽邪,陽癥見陰象,是為逆證。宜用透達之劑,兼溫養(yǎng)脾胃,用后發(fā)熱痧透者可治。至里熱熾盛,外見陰象,則宜用大劑寒涼,不可不細辨之。
- 痧疹世人習知不透為可危,不知透后亦有危證,皆由里熱不清,或邪去正傷所致,故痧疹將沒,不可疏忽失治。
- 凡看痧疹之法,多于耳后或頂上腰眼先見,其頂尖而不長,其形小而勻凈。頭面多發(fā)、胸背多發(fā)者為順,四肢多而頭面不出者為逆,至于襁褓中出痧,點粒較少,不必服藥。
附方
一、關(guān)于外治者
- 痧疹不透,氣喘欲死者,用脂麻(即胡麻子)五合,以滾水泡之,用木盆置帳中,趁熱熏頭面即發(fā)。
- 痧痘倒 出不快者,用胡荽四兩切細。好酒二盞,煎一二沸,入胡荽再煎少時,候溫,每吸一大口,微噴從項至足,勻遍,勿噴面。
- 痧疹因觸犯霧露風寒,胸膈煩悶,隱現(xiàn)不能出者,用干象糞卷入粗糙紙內(nèi),燃熏之,或用干豬矢亦可。
- 痧疹透緩,小米連殼煎水乘熱熏之,甚良。
- 痧疹不透,用沉香、木香、檀香不拘多少,于大盆內(nèi)焚之,抱小兒于煙上熏之即起。
二、關(guān)于內(nèi)服者
- 預(yù)防痧疹之法,用絲瓜一枚風干,歲除日新瓦面上 灰,攤地上去火氣,研末以百沸湯沖服,每歲如此,服至三四次,小兒永無痧疹之患。
- 櫻桃四斤,入瓷瓶內(nèi)密封埋土中,過二三月俱化為水,遇痧疹不透,危急者,取此汁一杯,略溫灌下極驗。
- 痧疹表虛肌實,不能疏透,宜一味蔥白濃煎,時時與之,但得微汗即解。
- 痧疹初起,用茅根或蘆根煮湯,時服甚妥。
- 痧疹初起方(自制) 治發(fā)熱煩悶,口干有淚。
防風 薄荷 象貝 淡芩 淡豆豉 荊芥 牛蒡子 蟬衣 連翹 竹茹
有汗或口渴甚者,去防風加白僵蠶;泄瀉者,加葛根;目糊多眵者,加鉤鉤或桑葉,驚搐啼叫者,去防風加鉤鉤、茯神、燈心;便艱者,加栝蔞、知母。
- 痧疹見點方(自制) 治痧疹見點,發(fā)熱口渴,咳嗽,面浮腮赤,小便赤澀。
白僵蠶 牛蒡子 連翹 荊芥 赤苓 蟬衣 前胡 薄荷 知母 梔子
心火,舌尖燥,胸煩,加黃連;肺火,口干、咳不爽,加淡芩;肝火,狂熱躁怒,加梔子;壯熱干燥或見衄血者,加玄參或鮮生地;胃熱口氣,加石膏;痰多或嘔吐,加貝母、杏仁、陳皮;泄瀉去知母、梔子,加葛根;挾食挾積者,則改用麥芽、神曲。
- 痧疹透緩方(自制) 治痧疹透緩,咳嗽氣急,舌白口干,煩悶神昏。
天麻 前胡 郁金 竹茹 連翹 僵蠶 櫻桃核 牛蒡子 豆豉 象貝
透遲咳艱,熱不甚,汗不出者,去天麻加麻黃;熱甚口渴,便艱或傍流者,去天麻加麻黃、石膏;大便結(jié)而不下者,加大黃、枳實;咽痛加山豆根、射干,或山慈菇、板藍根;點色紫而不顯者加赤芍。
- 痧疹內(nèi)陷方(自制) 痧疹內(nèi)陷,點現(xiàn)復(fù)隱,或紅紫成塊,神昏氣促,譫語悶亂。
羚羊角 天麻 知母 茯神 防風 玄參 淡芩 燈芯
毒盛口臭者加黃連;血分熱極者去防風,加大青、犀角;大便閉結(jié)者加酒炒大黃;痰盛氣促者,加膽星、竹茹;譫語悶亂者加至寶丹。
- 越婢湯 治痧疹不透,毛竅竦栗。
麻黃 石膏 生姜 甘草 大棗
- 葛根解肌湯 治麻疹初起,發(fā)熱咳嗽,或乍涼乍熱。
葛根 前胡 荊芥 鼠黏子 連翹 赤芍 蟬衣 木通 生甘草
- 麻杏石甘湯 治風溫表里俱熱,無汗自汗,頭疼身痛,身重多眠,鼻鼾艱語,煩悶惡熱,脈浮者。
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
- 白虎湯 治陽明證汗出,渴欲飲水,脈洪大浮滑,不惡寒反惡熱者。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 消毒飲 治麻疹發(fā)斑。
牛蒡子 連翹 甘草 升麻 山豆根 紫草(各等分)
研為細末,清水煎服。
-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胃虛而熱,煩渴作嘔。去半夏,治痧疹熱甚煩悶。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五合)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麥冬(一升) 粳米(五合)
- 涼膈散 治溫病表里實熱,及心火上盛,心癰膈熱,中焦燥實,煩躁多渴,頭昏目赤,面發(fā)毒熱唇焦咽燥,舌腫喉閉,吐血衄血,頷頰結(jié)硬,口舌生瘡,痰實不利,涕唾稠粘,大小便秘,諸風螈 ,胃熱發(fā)斑,譫語狂妄,小兒急驚,痘瘡黑陷,一切臟腑積熱等證。
大黃 芒硝 連翹 淡芩 甘草 梔子仁 薄荷 加竹葉(一方加生石膏)
- 清里解表湯(自制) 治壯熱神昏,驚搐,或煩悶似痧疹不得出者。
大黃 芒硝 連翹 淡芩 梔子 防風 荊芥 僵蠶 蟬衣 石膏 麻黃
胃無熱積去大黃、芒硝,加石膏、知母;虛者加白芍、白術(shù)、當歸、甘草。其他羚羊、犀角、銀花、黃連、黃柏之類,均可量癥酌加。
- 犀角解毒湯 治痧毒倒 ,胃爛。
犀角 連翹 桔梗 生地 當歸 薄荷 防風 黃芩 甘草 赤芍 牛蒡 荊芥 川連
- 至寶丹 治中風卒倒,中惡氣絕,痰飲不語,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睡眠不安,唇口干燥,傷寒譫語,心肺積熱,伏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血氣不通,寒熱交錯,中熱疫毒,陰陽毒,山嵐瘴毒,水毒蠱毒,中一切物毒,婦人難產(chǎn)悶亂,胎死不下,產(chǎn)后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小兒諸癇,急驚心熱,卒中客忤,煩躁不眠,風涎搐搦。
犀角 朱砂 玳瑁 琥珀 麝香 龍腦 金箔 銀箔 安息香 犀牛黃
- 紫雪丹 治煩熱不解,口舌生瘡,狂越躁亂,瘴疫毒癘,一切實火閉結(jié),小兒驚癇百病,解熱藥毒發(fā)。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白滑石 犀角 羚羊 青木香 沉香 玄參 升麻 丁香 甘草 樸硝 消石 金葉
- 麻黃湯 治傷寒太陽病,無汗,身疼痛,胸滿而喘,及肺經(jīng)咳嗽,喘急胸滿,風寒濕痹,肺經(jīng)壅滯,昏亂哮吼。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 執(zhí)業(yè)護士網(wǎng)大青湯 治毒邪內(nèi)陷。
大青 木通 玄參 桔梗 知母 山梔 升麻 石膏
用路東黃土末濾水煎。大便閉、口干、腹脹,加酒大黃。
- 羚羊角散 治毒邪內(nèi)陷。
羚羊角 防風 麥冬 玄參 知母 黃芩 牛蒡(炒研。各八分) 甘草(二分) 加淡竹葉(十片)
清水煎服。
- 黃芩湯 治熱邪下行于腸而自利。
黃芩 甘草 芍藥 大棗
- 香連丸 治下痢赤白,白多于赤。
木香(五錢) 黃連(二兩)
共研細末,陳米飯或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 導(dǎo)赤散 治心移熱于小腸,小便赤澀,莖中作痛,熱淋不利。
生地(五錢) 木通 甘草梢 淡竹葉(各一錢)
研為末,每服三錢。
- 甘桔湯 治咽喉腫痛。
甘草 桔梗(各一錢) 又方加山豆根、玄參、牛蒡子、荊芥等分,麥冬加倍。
- 犀角大青湯 治斑出大盛大熱,心煩狂言悶亂,不能發(fā)透。
犀角(二錢) 大青(錢半) 黑參 升麻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甘草(八分)
無大青用青黛。清水煎服。
- 茅花湯 治衄血。
防風 荊芥 甘草 牛蒡子(炒) 生姜 茅花
- 黃連湯 治多汗。
黃連 黃柏 黃芩 黃 生地 歸身 麥冬 浮麥
清水煎,去渣,調(diào)蒲扇灰服。
- 清咽滋肺湯 治麻后余熱,咳嗽聲喑。
黑參 牛蒡子 荊芥 玉竹 貝母 栝蔞根 馬兜鈴 桔梗 麥冬(各等分) 甘草(減半)
清水煎服。
- 清熱透肌湯 治麻疹未透,熱甚而咳。
黑參 石膏 牛蒡子 荊芥 防風 前胡 葛根 杏仁(各等分) 甘草(減半)
清水煎服。
點擊查看:<<兒科要略>>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