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德國是引發(fā)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罪魁禍首”。所幸的是,德國各階層能夠深刻地反思這段歷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視對孩子善良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并將其列為德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的善良教育有這樣幾個部分:
第一、愛護動物。在孩子剛剛蹣跚學步時,不少德國家庭就特意喂養(yǎng)了小狗、小貓等小動物,讓孩子親自照料以便學會體貼入微地照顧弱小的生命。幼兒園也飼養(yǎng)了各種小動物,由孩子們輪流負責喂養(yǎng),還要求注意觀察它們的成長、發(fā)育和與它們游戲,有條件的還需作好“飼養(yǎng)記錄”。
正式入學后,孩子們的作文中常常會出現(xiàn)有關小動物的生動描繪,其中優(yōu)秀的篇章會被教師推薦為范文在壁報上發(fā)表。此外,小學生們還熱衷于利用自己積攢的零用錢來“領養(yǎng)”動物園里的動物,或捐款拯救瀕臨滅絕的動物。
第二、善待生命。柏林一個13歲的男孩為一只小鳥醫(yī)治創(chuàng)傷,后來又將其放歸大自然。小作者以充滿愛憐的筆調(diào),記錄了這一充滿愛心的過程,此文榮獲了該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賽”的一等獎。相反,虐待小動物的孩子,則會受到各種教育:輕則受到批評或訓導,重則可能受到大人的懲罰。如果仍然不思悔改,就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療,因為在大人們看來,這是比學習成績滑坡更為嚴重的“品德問題”。
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都有這樣的共識:小時候以虐待動物為樂的孩子,長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傾向。
第三、憐貧惜弱。在成人社會的倡導鼓勵下,孩子們幫助盲人、老人過馬路早已蔚然成風;為身有殘疾的同學排憂解難者也比比皆是。
法蘭克福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孩子粗暴地將一位上門乞食的流浪者趕走,全家人對此事極為重視,并且鄭重其事地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大人們嚴肅認真又耐心細致地啟發(fā)孩子:流浪者盡管穿著邋遢,但同樣享有人的尊嚴。這使孩子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仰慕強者也許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靈的體現(xiàn)。后來,孩子主動提出邀請這位流浪者來家做客,大人們欣然應允。
第四、寬容待人。波恩一位7歲的小女孩雪麗,在自己的生日晚會上,因為遭到好友梅芙的無端搶白而感到大丟面子,因而試圖報復以泄心頭之恨。但后來在母親的勸說下,她主動和梅芙談心,才了解到梅芙由于自己喂養(yǎng)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喪,才“出言不遜”。于是,雪麗寬容地原諒了梅芙,兩個小伙伴的友誼更深厚了。
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時,德國人還十分重視“反面教員”的作用。對那些中小學校校園常常出現(xiàn)的恃強欺弱的“小霸王”,校方持旗幟鮮明的反對態(tài)度。據(jù)悉,凡經(jīng)兩次記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立即果斷地予以開除,送交“不良少年管教部門”予以管教。
對于影視節(jié)目中頻頻出現(xiàn)的暴力鏡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十分注意引導孩子以“批判”的眼光來審視。德國制造的武器之精良舉世聞名,但德國人并不贊成玩具商開發(fā)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別是男孩)與玩具槍炮坦克為伴;如幼時經(jīng)常用玩具“模擬殺人”,難免會對其心理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孩子是世界的未來,但孩子更需要引導、培養(yǎng)和教育。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理所應當,但在德國這個國度彰顯這一教育理念,仍讓人備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