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宋·《小兒藥證直訣》。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生地黃、木通、生甘草梢、竹葉。 |
加減 | |
功效 | 清心涼血,利水通淋。 |
主治 | 心經(jīng)火熱證。癥見心胸?zé)、口渴面赤、意欲冷飲,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地小腸,癥見小便赤澀刺痛,舌紅脈數(shù)。主要用于治療心肌炎、泌尿系疾病、口腔炎癥、皮膚病、眼科疾病等。 |
制備方法 | 諸藥同為末。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1.男性不育癥:用本方加味:生地30g,赤芍50g,茯苓15g,木通10g,澤瀉10g,黃柏6g,談竹葉10g,丹皮10g,丹參15g,紅花6g,金銀花30g,魚腥草30g。日1劑水煎服,30日為1療程。尿濁加萆薢;腰痛加續(xù)斷;會陰部墜脹加白芍;前列腺液檢查有大量白細(xì)胞加女貞子、旱蓮草;有膿細(xì)胞加蒲公英、滑石;卵磷脂小體減少加首烏、枸杞。服藥期間戒煙、酒。服藥前與停藥后第2日分別查精液,查前忌房事5-7日。治療男性不育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43例。年齡23-42歲。癥見:腰酸,尿道澀痛,小便可夾白色分泌物,會明部隱痛。前列腺液化驗(yàn):白細(xì)胞>15個/HP,或有集團(tuán),或有膿細(xì)胞,卵磷脂小體減少(低于50%)。精液常規(guī)3次檢查精子數(shù)<6×107/ml,活動率低于60%,活動力不良,精液1小時(shí)以上不液化。結(jié)果:治療期間女方受孕,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液中白細(xì)胞(-),卵磷脂小體80%以上,精子數(shù)8×107/ml,活動車在85%以上,活動力一般或良好,1小時(shí)液化良好者為痊愈,共28例(19例受孕);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液白細(xì)胞<10個/HP,卵磷脂小體60-80%,精子數(shù)6×107-8×107/ml,活動率在70%以上,活動力一般,1小時(shí)液化尚可者為顯效,共8例;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液及精液化驗(yàn)均有好轉(zhuǎn),但未達(dá)正常水平者為好轉(zhuǎn),共5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精液化驗(yàn)無明顯進(jìn)步者為無效,共2例;總有效率為95.35%。服藥時(shí)間30-120日。證屬濕熱。用本方加赤芍、茯苓各15-30g,丹皮、澤瀉、丹參各10-20g,黃柏6-10g為基礎(chǔ)方。尿濁加萆薢;腰酸加續(xù)斷;會陰部墜脹加白芍;前列腺液(或精液)中有紅白細(xì)胞加女貞子、旱蓮草,夾有膿球加蒲公英、滑石;卵磷脂小體減少加保首烏、枸杞子。治療前列腺炎、精囊炎引起的男性不育癥20例,結(jié)果:全部治愈,總治愈率100%。 2.外科感染:用本方加赤芍、黃連各10g為基礎(chǔ)方,畏寒發(fā)熱,患處紅腫疼痛加荊芥、銀花、連翹、黃柏、赤小豆、茜草各10g;口渴加花粉10g;瘙癢加地膚子10g,蟬蛻3g;氣虛加黃花、黨參各10g;血虛加女貞子、當(dāng)歸各15g。治療癤癰、丹毒、外傷感染共76例。結(jié)果:痊愈68例,總有效率達(dá)95.6%。 3.眥角瞼緣炎:生地、木通、甘草、竹葉諸藥制成散劑,日1劑。眥角瞼緣炎和結(jié)膜炎,共治34例,結(jié)果:14例服藥5日后治愈,20例服藥20日后治愈。 4.鼻衄:用本方加黃連、梔子各6g,連翹9g,大黃5g(后下),鮮茅根30g,生藕節(jié)、仙鶴草各10g,日1劑水煎涼服,劑量可根據(jù)病情、年齡增減。 5.口腔潰瘍:用本方加銀花、連翹、焦山梔各10g為基本方,口渴甚加天花粉;咽紅腫加桔梗、山豆根;痊愈61例,好轉(zhuǎn)2例,平均服藥1-4劑,總有效率為100%。又用本方加黃芩10g,黃連6g,大黃5g,生石膏15-30g為基本方。隨癥加減,高熱驚厥加鉤藤、僵蠶各6g;潰瘍面融合成片者加金銀花、蒲公英各15g;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者加夏枯草9g。水煎日分3次服。治療口腔潰瘍33例。結(jié)果:服藥3日治愈26例,5日治愈6例,顯效1例,總有效率為100%。又用本方加黃連3g,雙花、連翹各15g,山豆根、薄荷各6g施治。治療口瘡76例,結(jié)果:痊愈58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3例,因故停藥8例,總有效率為95%。 6.皰疹性口炎:治療60例本病患兒。其中30例治療用本方為基礎(chǔ)方,煩躁口渴,加黃連、麥冬;大便干結(jié)加大黃、黃芩,療程2-4日。結(jié)果:顯效20例,有效8例,無效2例。另30例用抗生素(以青霉素為主,少數(shù)用慶大霉素或鏈霉素)顯效6例,有效6例,無效18例,有效率為40%。 7.手、足、口綜合征:治療本病50例。對其中濕熱型26例,用本方加燈芯草、板藍(lán)根、重樓、黃芩;熱重于濕型15例,用本方加石膏、知母、梔子、連翹、板藍(lán)根、大青葉、重樓、僵蠶;溫重于熱型9例,用本方加茯苓、澤瀉、蒼術(shù)、黃柏、板藍(lán)根、重樓、滑石,去生地。結(jié)果:服藥3-6劑,痊愈4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 |
藥理作用 | 有抗炎,抗菌,利尿,解毒等作用。 1.抗炎:生地黃、木通、甘草有抗炎作用。 2. 抗菌:木通對革蘭氏陽性菌及陰性桿菌有抑制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酸鈉體外亦有抗菌作用。 3.利尿:木通煎劑給兔靜脈注射或灌胃均有利尿作用,生地黃亦有利尿作用,竹葉有輕度利尿作用。 4.解毒:小鼠實(shí)驗(yàn)發(fā)現(xiàn)甘草浸膏及甘草酸有解毒作用。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