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蘭室秘藏 雜病門 上課筆記
    

蘭室秘藏教程:雜病門

卷下  瀉痢門/瘡瘍門/雜病門/自汗門/小兒門金元.李東垣著 瀉痢門訶子皮散癸卯冬,白樞判家一老仆,面塵脫色,神氣特弱,病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fù)下赤白膿痢作,里急后重, 白多赤少,不任其苦,以求其治。曰此非肉食膏粱,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jié),天氣已寒,衣蓋猶薄不…

卷下
瀉痢門/瘡瘍門/雜病門/自汗門/小兒門

金元.李東垣著


瀉痢門

訶子皮散

癸卯冬,白樞判家一老仆,面塵脫色,神氣特弱,病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fù)下赤白膿痢作,里急后重, 白多赤少,不任其苦,以求其治。曰此非肉食膏粱,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jié),天氣已寒,衣蓋猶薄不禁而腸頭脫 下者,寒也。真氣不禁,形質(zhì)不收乃血滑脫也,此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zhì)下脫也,當(dāng)以澀去其脫,而除其滑, 微酸之味,固氣上收,以大熱之劑而除寒補(bǔ)陽,以補(bǔ)氣之藥,升陽益氣

御米殼(去蒂萼蜜炒) 橘皮(各五分) 干(炮六分) 訶子(煨去核七分)
上為細(xì)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渣空心熱服。

升麻補(bǔ)胃湯

治宿有陽明血證,因五月間大熱吃杏腸,下血唧遠(yuǎn)散漫如篩,腰沉沉然,腹中不痛,血色紫黑,病名濕毒腸,屬陽明少陽經(jīng)血證也。

芍藥(一錢五分) 升麻 羌活 黃耆 (各一錢) 生地黃 熟地獨活 牡丹皮 炙 甘草 柴胡 防風(fēng)(各五分) 當(dāng)歸葛根(各三分) 肉桂(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稍熱服 。

升陽去熱和血湯

治腸 下血,另作一派,其血唧出有力而遠(yuǎn)射四散,如篩腸中血下行,腹中大作痛,乃陽明氣沖熱毒所作也,當(dāng)升陽去濕熱,和血脈是其治也

橘皮(二分) 熟地黃 當(dāng)歸身 蒼術(shù) 秦艽 肉桂(各三分) 生地丹皮 生甘草 (各五分) 升麻(七分) 熟甘草 黃耆 (各一錢) 白芍藥(一錢五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稍熱服立效 。

益智和中湯

治腸下血,或血色紫黑,腹中痛,腹皮惡寒,右手關(guān)脈弦,按之無力,而喜熱物,熨之內(nèi)寒明矣。

肉桂(一分) 桂枝(四分) 牡丹皮 柴胡 葛根 益智仁 半夏(各五分) 當(dāng)歸身 炙 甘草 黃耆 升麻(各一錢) 白芍藥(一錢五分) 干姜(少許)
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后溫服。

芍藥柏皮丸

治濕熱惡痢血痢頻并窘痛無問膿血并皆治之 芍藥 黃柏(各一兩) 當(dāng)歸 黃連(各五錢)
上為末,飯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米飲湯下,忌油膩酒濕面等物。

和中益胃湯

治太陰陽明腹痛,大便常泄,若不泄即秘,而難見在后傳作濕熱毒,下鮮紅血,腹中微痛,脅下急縮,脈緩而洪,弦中下得之,按之空虛 蘇木(一分) 本 益智仁(各二分) 熟地黃 炙甘草(各三分) 當(dāng)歸身(四分) 柴胡 升麻(各五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

槐花

治腸下血,濕毒下血

川芎(四分) 槐花 青皮 荊芥穗 熟地黃 白術(shù)(各六分) 當(dāng)歸身 升麻(各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米飲湯調(diào)下,食前,忌酒濕面,生冷硬物。

茯苓

治因傷冷飯,水泄一夜走十行,變作白痢,次日其痢赤白,腹中療痛,減食熱躁,四肢沉困無力

黃芩(三分) 當(dāng)歸身(四分) 肉桂 炙甘草(各五分) 豬苓 茯苓(各六分) 澤瀉( 一錢) 芍藥(一錢五分) 蒼術(shù) 生姜 升麻 柴胡(各二分)
上 咀,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前服之。

黃耆補(bǔ)胃湯

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作泄,腹中鳴,小便黃

黃耆 柴胡 當(dāng)歸身 益智 橘皮(各三分) 升麻(六分) 炙甘草(二錢) 紅花(少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前服之。

升陽除濕湯

自下而上者,引而去之

蒼術(shù)(一錢) 柴胡 羌活 防風(fēng)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五分) 炙甘草 陳皮 麥曲(各三分)
上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之
胃寒腸鳴,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生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非腸鳴不得用。

人參益胃湯

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惰,躁熱短氣,口不知味,腹鳴,大便微溏,身體昏悶,覺渴不喜冷物

黃耆 甘草 當(dāng)歸梢 益智(各二分) 人參 黃芩 柴胡 半夏 白術(shù)(各三分) 陳皮 升麻(各五分) 蒼術(shù)(一錢五分) 紅花(少許)
上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前服之。

升麻補(bǔ)胃湯

治因內(nèi)傷,服牽牛大黃食藥,泄瀉過多,腹中大痛 甘草(七分) 升麻 柴胡 草豆蔻 黃耆 (各五分) 半夏(三分) 當(dāng)歸身 干姜(各二 分) 紅花(少許)
上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遠(yuǎn)服之。


 

瘡瘍門

散腫潰堅湯

馬刀瘡,結(jié)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肩上或于脅下,皆手足少陽經(jīng)中,及瘰遍于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經(jīng)中所出,或二證瘡已破流膿水并皆治之。

黃芩(八錢酒洗一半生用一半) 草龍膽(酒洗各炒四遍) 栝蔞根(坐碎酒洗) 黃柏(酒 制) 酒知母 桔梗 昆布(各五錢) 柴胡(四錢) 炙甘草 京三棱(酒洗) 廣術(shù)(酒洗炒) 連翹 (各三錢) 葛根 白芍藥 當(dāng)歸梢 黃連(各二錢) 升麻(六分)
上 咀,每服六錢,水二盞零八分,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盞,去渣,食后熱服,于臥處伸足在高處頭低垂,每 含一口,作十次咽,服畢依常安臥,取藥在膈上停蓄故也,另攢半料作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余丸,用此藥湯,留一口送下,或加海藻五錢,炒亦妙

升陽調(diào)經(jīng)湯

治瘰繞頸,或至頰車,此皆由足陽明胃經(jīng)中來,若瘡,深遠(yuǎn)隱曲肉底,是足少陰腎經(jīng)中來,乃戊脾傳于癸腎,是夫傳于妻,俱作塊子,堅硬大小不等,并皆治之,或作丸亦可

升麻(八錢) 葛根 草龍膽(酒制) 黃芩(酒制) 廣術(shù)(酒洗炒) 京三棱(酒洗炒) 炙 甘草 黃連(酒洗) 連翹 桔梗(各五錢) 生黃芩(四錢) 當(dāng)歸身 芍藥(各三錢) 黃柏(酒 洗二錢) 知母(酒洗炒一兩)
上另秤一半作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余丸,一半作 咀,每服五錢,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七八錢,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熱服,足高去枕仰臥,噙一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在后送下丸藥,服畢其臥如常。

連翹散堅湯

治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瘡,堅硬如石,動之無根,名曰馬刀,從手足少陽經(jīng)中來也,或生兩脅,或已流膿作瘡,未破并皆治之

柴胡(一兩二錢) 草龍膽(酒洗四次) 土瓜根(酒制各一兩) 黃芩(酒炒二次七錢) 當(dāng)歸梢 生黃芩 廣術(shù) 京三棱(同廣術(shù)酒炒) 連翹 芍藥(各五錢) 炙甘草(三錢) 黃連(酒炒 二次) 蒼術(shù)(各二錢)
上另秤一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余丸,一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熱服,去枕仰臥,每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送下丸藥,服畢臥如常,更以后藥涂之

龍泉散

龍泉粉(炒) 瓦粉 廣術(shù) 京三棱(酒洗炒) 昆布(各五錢)
上同為細(xì)末,煎熱水調(diào)涂之用此藥去疾尤速

救苦化堅湯

治瘰,馬刀挾癭,從耳下或耳后下頸至肩上,或入缺盆中,乃手足少陽之經(jīng)分,其瘰在頦下,或至頰車,乃足陽明之經(jīng),分受心脾之邪而作也。今將二證合而治之:

黃耆 (一錢) 護(hù)皮毛、實腠理虛、及活血脈生血,亦瘡家圣藥也,又能補(bǔ)表實元氣之弱也
人參(三分) 補(bǔ)肺氣之藥也,如氣短不調(diào),及喘者加之
炙甘草(五分) 能調(diào)中和諸藥,瀉火益胃氣,亦能去瘡邪
漏蘆 升麻(各一錢) 葛根(五分) 此三味俱足陽明本經(jīng)藥也
連翹(一錢) 此一味十二經(jīng)瘡中之藥,不可無者,能散諸血結(jié)氣聚此,瘡家之神藥也
牡丹皮(三分) 去腸胃中留滯宿血
當(dāng)歸身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三分) 此三味,諸經(jīng)中和血生血涼血藥也
白芍藥(三分) 如夏月倍之,其味酸,其氣寒,能補(bǔ)中益肺之虛弱,治腹中痛必用之,冬寒則不可用
肉桂(二分) 大辛熱,能散結(jié)積,陰證瘡瘍須當(dāng)少用之,此寒因熱用之意,又為寒陰覆蓋其瘡,用大辛熱以消浮凍之氣,如有煩躁者去之
柴胡(八分) 功同連翹,如瘡不在少陽經(jīng)則去之
黍粘子(三分) 無腫不用
羌活(一錢) 獨活 防風(fēng)(各五分) 此三味必關(guān)手足太陽證,脊痛項強(qiáng),不可迥視,腰似折,項似拔者是也,其防風(fēng)一味辛溫,若瘡在膈
以上雖無手足太陽經(jīng)證,亦當(dāng)用之,為能散結(jié),去上部風(fēng)邪病患身拘急者風(fēng)也
昆布(二分) 其味大咸,若瘡堅硬結(jié)硬者宜用,咸能軟堅
京三棱(煨二分) 廣術(shù)(煨三分) 此二味,若瘡堅硬甚者用之,如不堅硬勿用
益智仁(二分) 如唾多者,胃不和也,或病患吐沫吐食,胃上寒者加之,無則去之
大麥 面(一錢) 治腹中縮急,兼能消食補(bǔ)胃
神曲末(炒黃色二分) 為食不消化故也
黃連(去須三分) 以治煩悶
黃柏(炒三分) 如有熱,或腿腳無力加,如有躁煩,欲去衣者,腎中伏火也,更宜加之,無此證勿用
濃樸(三錢二分姜制) 如腹脹者加之,無則勿用

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和丸,捻作餅子,日干搗如米粒大,每服三錢,白湯下,如氣不順加橘皮,甚者加木香少許,量病患虛實,臨時斟酌與之,無令藥多,妨其飲食,此治之大法也。

如止在陽明分為瘰者,去柴胡、黍粘子二味余,皆用之,如在少陽分,為馬刀挾癭者,去獨活、漏蘆、升麻、葛根,更加瞿麥穗三分,如本人素氣弱,其病勢來時,氣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氣盛而從病變之權(quán)也,宜加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防己之類,神邪氣在上中下三處,假令在上焦加 黃芩(一半酒洗一半生用) 在中焦加黃連(一半酒洗一半生用) 在下焦則加酒制黃柏、知母、防己之類,選而用之,如本人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制大黃,以利如血燥,而大便燥干者,加仁、酒制大黃二味
如風(fēng)結(jié)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黃
如風(fēng)澀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黃、秦艽以利之
如脈澀,覺身癢氣澀,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黃、以除氣燥也
如陰寒之病,為寒結(jié)閉而大便不通,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干姜,冰冷與之,大抵用藥之法,不惟瘡瘍一說,諸疾病量人,素氣弱者,當(dāng)去苦寒之藥,多加人參、黃耆、甘草之類,瀉火而先補(bǔ)其元氣,余皆仿此。

胡連翹湯

治男子婦人馬刀瘡

中桂(三分) 當(dāng)歸梢(二錢五分) 黍粘子(二錢) 炙甘草 酒黃柏 生地黃(各三錢) 柴胡 黃芩(炒) 酒知母 連翹(各五錢) 瞿麥穗(六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后服之

黍粘子湯

治耳痛生瘡

昆布 蘇木 生甘草 蒲黃 草龍膽(各一分) 黍粘子 連翹 生地黃 當(dāng)歸梢 黃芩 炙甘草 黃連(各二分) 柴胡 黃耆 (各三分) 桔梗(三錢) 桃仁(三個) 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后服,忌寒藥利大便

凈液湯(一名連翹防風(fēng)湯)

治皮膚癢、腋下瘡、背上瘡、耳聾耳鳴

桂枝(二分) 連翹 生地黃 桔梗 升麻 甘草(各五分) 當(dāng)歸梢(七分) 麻黃 草豆 蔻仁 羌活 防風(fēng) 柴胡 蒼術(shù)(各一錢) 酒黃芩(一錢) 紅花醫(yī)學(xué)檢驗網(wǎng)(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后熱服

消腫湯

治馬刀瘡

黍粘子(炒) 黃連(各五分) 當(dāng)歸梢 甘草(各一錢) 栝蔞根 黃耆 (各一錢五分) 生黃芩 柴胡(各二錢) 連翹(三錢) 紅花(少許)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后服,忌酒濕面

內(nèi)托羌活湯

治足太陽經(jīng)中左右尺脈俱緊按之無力尻臀生堅硬腫痛大作

肉桂(三分) 連翹 炙甘草 蒼術(shù) 橘皮(各五分) 當(dāng)歸梢 防風(fēng) 本(各一錢) 黃耆 (一錢五分) 黃柏(酒制) 羌活(各二錢)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酒一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以夾衣蓋癰上,使藥力行,罷去蓋之衣。

升麻托里湯

治婦人兩乳間出黑頭瘡,瘡頂陷下,作黑眼子,其脈弦洪,按之細(xì)小

黃柏(二分) 肉桂(三分) 黍粘子(五分) 黃耆 炙甘草 當(dāng)歸梢(各一錢) 連翹 升 麻葛根(各一錢五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酒半盞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后服

內(nèi)托黃湯

賈德茂小男,于左大腿近膝股內(nèi)出附骨癰,不辯肉色,漫腫皮澤,木硬瘡勢甚大,其左腳乃肝之脾土也,更在足厥陰肝經(jīng)之分,少侵足太陰脾經(jīng)之分,其脈左三部細(xì)而弦,按之洪緩,微有力,此藥主之

生地黃(一分) 黃柏(二分) 肉桂(三分) 羌活(五分) 當(dāng)歸梢(七分半) 土瓜根(酒制) 柴胡梢(各一錢) 連翹(一錢三分) 黃耆 (二錢)
上 咀都作一服酒一盞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熱服

柴胡通經(jīng)湯

治小兒項側(cè)有瘡,堅而不潰,名曰馬刀瘡

柴胡 連翹 當(dāng)歸梢 生甘草 黃芩 黍粘子 京三棱 桔梗(各二分) 黃連(五分) 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后服,忌苦藥泄大便

白芷升麻湯

尹老家,素貧寒形志皆苦,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分出癰幼小有疝,其臂外皆腫痛,在陽明左右寸脈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緩有力,此癰得自八風(fēng)之變,以脈斷之邪氣在表,其證大小便如故,飲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不惡風(fēng)寒,止熱躁,脈不浮,知不在表也,表里既和,邪氣在經(jīng)脈之中。內(nèi)經(jīng)云:凝于經(jīng)絡(luò),為瘡癰,其癰出身半以上,故風(fēng)從上受之,故知是八風(fēng)之變,為瘡者也,故治其寒邪,調(diào)其經(jīng)脈中血氣,使無凝滯而已。

炙甘草(一分) 升麻 桔梗(各五分) 白芷(七分) 當(dāng)歸梢 生地黃(各一錢) 生黃芩( 一錢五分) 酒黃芩 連翹 黃耆 (各二錢) 中桂(少許) 紅花(少許)
上 咀,分作二服,酒水各一大盞半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臨臥服,一服而愈

保生救苦散

治火燒,或熱油烙及,脫肌肉者

寒水石 大黃(火煨) 黃柏(油炒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用油調(diào)涂之,或干用此藥,涂之,其痛立止,日近完復(fù),永無傷風(fēng)之患

一上散

治諸般疥癬必效 雄黃(通明手呵破者) 黑狗脊 蛇床子(炒) 熟硫黃(各五錢) 寒水石(六錢) 斑蝥( 十三個去翅足毛研碎) 上另研雄黃、硫黃、寒水石如粉次,入斑蝥和蛇床子、黑狗脊為細(xì)末,同研勻,先洗疥癬,令湯透去痂,油調(diào)手中擦熱,以鼻中臭三兩次,擦上,可一上即愈
如痛甚及腫滿高起者,加寒水石一倍
如不苦癢,只加黑狗脊
如微癢,只加蛇床子
如瘡中有蟲,加雄黃
如喜火灸湯浴者,加硫黃

圣愈湯

治諸惡瘡,血出多而心煩不安,不得睡眠,亡血故也,以此藥主之

生地黃 熟地黃 川芎 人參(各三分) 當(dāng)歸身 黃耆 (各五分)
上 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無時服

獨圣散

治湯泡破,火燒破,瘡毒疼痛,生白礬
上為細(xì)末,芝麻油調(diào),掃瘡破處,不拘時候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治附骨癰,堅硬漫腫,不辨肉色,行步作痛,按之大痛

黃耆 當(dāng)歸梢(各二錢) 柴胡(一錢五分) 黍粘子(炒) 連翹 肉桂(各一錢) 升麻( 七分) 炙甘草 黃柏(各五分)
上 咀,好糯酒一大盞半,水一大盞半,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空心溫服,少時便,以早飯壓之,不致大熱,上攻中上二焦也


 

雜病門

安神丸

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氣亂而熱有似懊之狀,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用權(quán)衡法,以鎮(zhèn)陰火之浮,越以養(yǎng)上焦之元氣。經(jīng)云:熱yin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bǔ)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dāng)歸補(bǔ)血不足,以朱砂納浮留之火而安神明也。

黃連(一錢五分酒洗) 朱砂(一錢水飛) 酒生地黃 酒當(dāng)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上件,除朱砂水飛外,搗四味為細(xì)末,同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咽下,食后

朱砂安神丸

治心煩懊,心亂怔忡,上熱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

朱砂(四錢) 黃連(五錢) 生甘草(二錢五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食后津唾咽下

補(bǔ)氣湯

治皮膚間有麻木,乃肝氣不行故也

白芍藥 橘皮(不去白各一兩五錢) 炙甘草 黃耆 (各一兩) 澤瀉(五錢)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盞至一盞去渣,溫服

當(dāng)歸補(bǔ)血湯

治婦人肌熱躁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nèi)經(jīng)曰: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fā)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為辨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此病得之于饑?yán)谝?p> 黃耆 (一兩) 當(dāng)歸身(二錢酒制)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柴胡升麻湯

治男子婦人,四肢發(fā)熱,肌熱筋骨熱表熱,如火燎以手,捫之烙人手,夫四肢者屬脾土也,熱伏地中 。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又有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于脾土之中,此藥主之

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 白芍藥 人參(各五錢) 炙甘草 柴胡(各三錢) 防風(fēng)(二 錢五分) 生甘草(二錢)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忌寒冷之物

火郁湯

治五心煩熱,是火郁于地中四肢者,脾土也,心火下陷于脾土之中,郁而不得伸,故經(jīng)云:火郁則發(fā)之

升麻 葛根 柴胡 白芍藥(各一兩) 防風(fēng) 甘草(各五錢)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大盞,入連須蔥白三寸,煎至一盞,去渣,稍熱,不拘時候服

小黃丸

化痰涎,和胃氣,除濕,治胸中不利

黃芩(一兩) 半夏(姜湯制) 白術(shù)(各五錢) 陳皮 青皮(去白) 黃耆 (各三錢) 澤瀉 (二錢) 干姜(一錢五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食遠(yuǎn)溫水下

黃芩利膈丸

除胸中熱利,膈上痰

生黃芩 炒黃芩(各一兩) 半夏 黃連 澤瀉(各五錢) 南星 枳殼 陳皮(各三錢) 白術(shù)(二錢) 白礬(五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yuǎn)溫水下,忌酒濕面

補(bǔ)益腎肝丸

治目中流火,視物昏花,耳聾耳鳴,困倦乏力,寢汗惡風(fēng),行步不正,兩足欹,側(cè)臥而多驚,腳膝無力,腰以下消瘦

柴胡 羌活 生地黃 苦參(炒) 防己(炒各五分) 附子 肉桂(各一錢) 當(dāng)歸身(二 錢)
上為細(xì)末,熟水為丸如雞頭仁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

太陽經(jīng)嚏藥

防風(fēng)(二分) 羌活(三分) 紅豆(二個)
上為細(xì)末,鼻內(nèi) 之

麻黃茱萸湯

治胸中痛,頭痛,食減少咽嗌不利,右寸脈弦急

麻黃 羌活(各五分) 吳茱萸 黃耆 升麻(各三分) 黃芩 當(dāng)歸 黃柏 本(各二 分) 川芎 蔓荊子 柴胡 蒼術(shù) 黃連 半夏(各一分) 細(xì)辛(少許) 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后

黃耆湯

治表虛惡風(fēng)寒

黃耆 (五錢) 甘草(三錢) 香白芷(二錢五分) 本 升麻(各二錢) 草豆蔻 橘皮( 各一錢五分) 麻黃 當(dāng)歸身(各一錢) 蓮花青皮(七分) 柴胡(六分) 黃柏(少許)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不拘時服

除濕補(bǔ)氣湯(一名清神補(bǔ)氣湯)

治兩腿麻木,沉重?zé)o力,多汗喜笑,口中涎下,體重如山,語聲不出,右寸脈洪大

升麻(六錢) 蒼術(shù)(四錢) 酒黃柏 柴胡 黃耆 (各三錢) 酒知母 本 生甘草 當(dāng)歸(各二錢) 五味子 陳皮(各一錢五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之待少時以早飯壓之

參歸湯

補(bǔ)氣血俱不足

黃耆 (七分) 甘草 生地黃(各五分) 柴胡 草豆蔻仁 升麻(各四分) 當(dāng)歸身(三分) 熟地黃 人參(各二分) 益智仁(少許) 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yuǎn)服

升陽湯

治陽蹺癇疾,足太陽經(jīng)寒,恐則氣下行,宜升陽氣

炙甘草(五錢) 麻黃(不去節(jié)) 防風(fēng)(各八錢) 羌活(一兩五錢)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自汗門

或問:濕之與汗為陰乎,為陽乎?曰:西南坤土也,在人則為脾胃也,人之汗猶天地之雨也,陰滋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陰濕下行,地之氣也,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甚為寒中混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濕若中水也,相法家有說,土音如居深甕里言,其壅也遠(yuǎn)也,不出也,以明其濕審矣。又知此二者亦為陰寒也。 內(nèi)經(jīng)云: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終傳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故以脈氣候之,皆有形無形之可見者也。

治濕勝、自汗,補(bǔ)衛(wèi)氣,虛弱表虛,不任風(fēng)寒

黃耆 麻黃根(各一錢) 羌活(七分) 生甘草 當(dāng)歸梢 生黃芩 半夏(姜制各五分) 麥門冬 生地黃(各三分) 豬苓(二分) 蘇木 紅花(各一分) 五味子(七個)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中風(fēng)證必自汗,不得重發(fā)其汗,故禁麻黃,而用根節(jié)也。

自汗論

治六月七月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必刑庚,大腸寒冷,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步不正,兩足欹側(cè),此藥主之

黃耆 (一錢五分) 橘皮 白術(shù) 澤瀉(各五分) 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炙甘草 麥門冬 當(dāng)歸身 生地黃 神曲末 豬苓(各二分) 柴胡 酒黃柏 黃連 蒼術(shù)(各一分) 五 味子(九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熱服

盜汗之圣藥也

當(dāng)歸 生地黃 熟地黃 黃柏 黃芩 黃連(各等分) 黃耆 (加倍)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高級職稱考試網(wǎng)

治頭重如山,此濕氣在頭也

麻黃根(炒五錢) 苦丁香(五分) 羌活(炒) 連翹(炒各三分) 紅豆(十個)
上為細(xì)末,鼻內(nèi)之。

靈壽縣董監(jiān)軍,癸卯冬大雪時,因事到真定,忽覺有風(fēng)氣暴至,診候得六脈俱弦甚,按之洪實有力,其證手?jǐn)伡,?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edu/200904/108885.shtml" target="_blank">便秘澀,面赤熱,此風(fēng)寒始至加于身也,四肢者脾也,以風(fēng)寒之邪傷之,則搐急而攣痹乃風(fēng)yin 未疾而寒在外也內(nèi)經(jīng)曰:寒則筋攣正謂此也本人素飲酒內(nèi)有實熱乘于腸胃之間故大便秘澀,而面赤熱內(nèi),則手足陽明受邪,外則足太陰脾經(jīng)受風(fēng)寒之邪,用桂枝、甘草以卻其寒邪,而緩其急搐,又以黃柏之苦寒滑,以瀉實而潤燥,急救腎水,用升麻葛根以升陽氣,行手足陽明之經(jīng),不令遏絕,更以桂枝辛熱入手陽明之經(jīng)為引用,潤燥復(fù)以芍藥、甘草,專補(bǔ)脾氣,使不受風(fēng)寒之邪,而退木邪,專益肺金也,加人參以補(bǔ)元氣,為之輔佐加當(dāng)歸身去里急,而和血潤燥,此藥主之。

芍藥(五分) 升麻 葛根 人參 當(dāng)歸身 炙甘草(各一錢) 酒黃柏 桂枝(各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熱服,不拘時,令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

治癘風(fēng)滿面連頭極癢不任眉毛脫落先砭其處令惡氣消盡后服此藥

連翹 升麻(各六分) 桔梗(五分) 生黃芩 生地黃(各四分) 黃耆 蘇木 黃連 地龍 全蝎 當(dāng)歸(各三分) 白豆蔻 人參(各二分) 甘草(一分半) 梧桐淚(一分) 麝香(少許) 桃仁(三個) 虻蟲(去翅足炒三個) 水蛭(三個炒令煙盡)
上銼如麻豆大,除連翹、梧桐淚、白豆蔻另為細(xì)末,麝香、虻蟲、水蛭三味同為細(xì)末,都作一服,水二盞、酒一盞入,連翹煎至一盞,去渣,再入白豆蔻二味,并麝香等,再煎至七分,稍熱,早飯后午前服之,忌酒濕面,生冷硬物。

治兩手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臥,乃熱傷元氣也

黃耆 (八錢) 生甘草 人參(各五錢) 白芍藥(三錢) 柴胡(二錢五分) 炙甘草 升麻 (各二錢) 五味子(一百四十個)
上 咀,分作四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遠(yuǎn)服

治兩腿麻木沉重

黃耆 (八錢) 甘草(六錢) 青皮(四錢) 升麻 柴胡 當(dāng)歸梢 澤瀉(各二錢) 橘皮( 一錢) 紅花 五味子(一百二十個)
上 咀,分作四服,每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熱服

治面黃汗多目赤四肢沉重,減食腹中時時痛咳嗽兩手寸脈短右手脈弦細(xì)兼澀關(guān)脈虛

升麻 柴胡 當(dāng)歸(各二分) 神曲(三分炒) 澤瀉(四分) 大麥 曲 蒼術(shù)(各五分) 黃耆(二錢五分) 炙甘草(八分) 紅花(少許) 五味子(二十個)
上 咀,分作二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yuǎn)服

治秋冬每夜,五更嗽連聲不絕,乃至天曉日高方緩,日苦兩脅下痛,心下痞悶,臥而多驚,筋攣肢節(jié)疼痛,痰唾涎沫,日晚神昏,呵欠,不進(jìn)飲食

麻黃(八錢) 蒼術(shù)(五錢) 黃耆 (一錢五分) 草豆蔻(六分) 柴胡 羌活(各五分) 生 甘草 當(dāng)歸梢 防風(fēng)(各四分) 炙甘草 黃芩(各三分) 五味子(九個)
上 咀,分作二服,水二盞煎至一盞,稍熱臨臥服

清利頭目寬快胸膈

人參 蔓荊子(各五分) 防風(fēng)(一錢) 葛根(一錢五分) 黃耆 (三錢) 甘草(四錢)
上 咀,分作二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熱服,以夾衣蓋覆,不語須臾汗出為效

治寒濕所客,身體沉重,胃脘痛,面色痿黃

蒼術(shù)(二錢) 麻黃 炒神曲 橘皮 白茯苓 澤瀉(各一錢) 桂梗 半夏 草豆蔻仁 豬苓(各五分) 黃耆(三分) 炙甘草(二分) 杏仁(十個)
上都作一服,水二盞生姜、五片煎至一盞,去渣,食前熱服

治盜汗

炒黃柏 炒知母(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上為粗末,生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溫服

治打撲閃損腰痛不可忍

乳香 沒藥(各錢) 白萵苣子(一兩炒黃) 烏梅(一個) 白粟米(一抄炒黃)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xì)嚼溫酒,空心下

治表中虛熱或遇夜則甚

黃耆 (一錢) 柴胡(七分) 生甘草 黃連(酒制) 黃芩 芍藥 地骨皮 生地黃(去血 熱) 蒼術(shù)(各五分) 當(dāng)歸身 升麻(各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yuǎn)溫服

如身體力困者,加麥門冬、五味子(各五分)、人參、甘草(各一錢)

治遍身壯熱骨節(jié)疼痛

升麻 羌活 蒼術(shù)(各一錢) 防風(fēng)(八分) 柴胡 甘草(各七分) 當(dāng)歸 本(各五分) 橘皮(三分) 冬加麻黃(不去節(jié)) 春加麻黃(去節(jié))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后,以蔥醋湯發(fā)之,得微汗為效

治表有風(fēng)證,因連日酣飲,其證復(fù)來,右口角并眼頗有側(cè)視,及左手左腳腿,麻木疼痛

天麻 芍藥 神曲(炒) 羌活(肢節(jié)不痛去之) 茯苓(各三分) 人參 黃連(各四分) 當(dāng)歸(五分) 黃耆 甘草 升麻 葛根 黃柏 蒼術(shù)(各六分) 澤瀉(七分) 柴胡(九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yuǎn),溫服或加豬苓(六分)

治膝中無力,伸而不得屈,屈而不能伸,腰背腿膝沉重,行步艱難

防己(酒洗一兩) 羌活 柴胡 滑石(炒) 炙甘草 栝蔞根(酒洗各五錢) 澤瀉 防風(fēng) (各三錢) 苦參(酒洗) 川烏(各一錢) 肉桂(五分)
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煎愈風(fēng)湯下,空心服

治午后發(fā)熱,背惡風(fēng),四肢沉重,小便或多或少黃色,此藥又治汗后發(fā)熱

白術(shù)(一兩) 生地黃(炒) 地骨皮 澤瀉 知母(各七錢) 赤茯苓 人參 炙甘草 柴胡(各五錢)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yuǎn),溫服
如小便快利,減茯苓、澤瀉(一半)
如有刺痛,一料藥中加當(dāng)歸身(酒洗七錢)

治久瘧熱多寒少不止

白術(shù) 白茯苓 人參 甘草 柴胡 薄荷葉 黃芩(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渣,不拘時候服

治發(fā)熱晝少而夜

治發(fā)熱晝少而夜多,太陽經(jīng)中尤甚,晝病則在氣,夜病則在血,是足太陽膀胱血中浮熱,微有氣也,既病,人大小便如常,知邪氣不在臟腑,是無里證也,外無惡寒,知邪氣不在表也,有時而發(fā),有時而止知邪氣,不在表不在里,知在經(jīng)絡(luò)也。夜發(fā)多而晝發(fā)少,是邪氣下陷之深也,此雜證,當(dāng)從熱入血室而論之。

生地黃(酒洗炒) 熟地黃 蒲黃 丹參(酒炒) 當(dāng)歸(酒炒去土) 漢防己(酒洗炒) 柴胡(去蘆) 甘草梢(炙) 羌活(各一兩) 桃仁(去皮三錢湯浸)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

治面生瘡、痤痱及粉刺

治面有 或生瘡,或生痤痱,及粉刺之類,并去皮膚燥癢,去垢膩潤澤肌膚

皂角(三斤去皮弦子另搗) 好升麻(八兩) 楮實子(五兩) 白芨(一兩細(xì)銼) 甘松(七 錢) □砂(連皮) 白丁香(臘月收) 三柰子(各五分) 綠豆(八合揀凈另搗) 糯米(一升二合)
上為細(xì)末,用之如常

自汗論

白丁香 白芨 白牽牛 白蘞(各一兩) 白芷(七錢) 當(dāng)歸梢 白蒺 升麻(各五錢) 白茯苓 楮實子(各三錢) 麻黃(去節(jié)二錢) 白附子 連翹(各一錢五分) 川椒(一錢)
上為細(xì)末,用之如常

自汗論

麻黃 升麻(去黑皮) 防風(fēng)(各二錢) 羌活(去皮) 當(dāng)歸身 白芨 白檀(各一錢)
上用小油半斤,以銀器中熬,綿包定前,藥于油中熬之,得所澄凈,去渣,入黃蠟一兩,再熬之為度


 

小兒門 - 治驚論

外物驚宜鎮(zhèn)心,以黃連、安神丸,若氣動所驚,宜寒水石、安神丸,大忌防風(fēng)丸,治風(fēng)辛溫之藥,必殺人 何也?辛散浮溫?zé)嵴撸鹨,能令母實助風(fēng)之氣,盛皆殺人也,因驚而泄,青色先鎮(zhèn)肝,以朱砂之類,勿用寒涼之 氣大禁涼驚丸風(fēng)木旺必克脾胃當(dāng)先實其土后瀉其子閻孝忠編集錢氏方以益黃補(bǔ)土誤矣。其藥有丁香辛熱助火,火旺土愈虛矣。青橘皮瀉肺金,丁香辛熱大瀉肺與大腸脾實,當(dāng)瀉子,今脾胃虛反更瀉子而助火,重虛其土,殺人無疑矣。其風(fēng)木旺證,右關(guān)派洪大,掌中熱,腹皮熱,豈可以助火瀉金,如寒水來乘脾土,其病嘔吐、腹痛、瀉痢,青白益黃散圣藥也,今立一方,先瀉火補(bǔ)金,大補(bǔ)其土,是為神治之法。

益黃散

黃耆 (二錢) 人參(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上 咀,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渣,食遠(yuǎn),服加白芍藥尤妙。
此三味,皆甘溫能補(bǔ)元氣,甘能瀉火。內(nèi)經(jīng)云:熱yin于內(nèi),以甘瀉之,以酸收之,白芍藥酸寒寒能瀉火,酸味能瀉肝而大補(bǔ)肺金,所補(bǔ)得金土之位,金旺火虛,風(fēng)木何由而來,克土然后瀉風(fēng)之邪,夫益黃散、理中丸、養(yǎng)神丸之類,皆治脾胃寒濕大盛,神品之藥也,若得脾胃中伏熱火勞役,不足之證,及服熱藥巴豆之類,胃虛而成慢驚之證,用之必傷人命,夫慢驚風(fēng)者,皆由久瀉脾胃虛而生也,錢氏以羌活膏,療慢驚風(fēng)誤矣。脾虛者,由火邪乘其土位,故曰:從后來者為虛,邪火旺,能實其木,木旺故來克土,當(dāng)于心經(jīng)中,以甘溫補(bǔ)土之源,更于脾土中瀉火以甘寒,更于脾土中補(bǔ)金以酸涼,致脾土中金旺火衰,風(fēng)木自虛矣。損食多進(jìn)藥愈,前藥是也。

治胃中風(fēng)熱

黃耆 (二錢) 陳皮(去白) 人參(各一錢) 芍藥(七分) 生甘草 熟甘草(各五分) 黃連(少許)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食前服。

治驚論

二月間,有一小兒,未滿一百日,病腹脹,二日大便一度,瘦弱身黃色,宜升陽氣,滋血益血補(bǔ)血,利大便。

蝎梢(二分) 神曲末 升麻(各三分) 當(dāng)歸 濃樸(各一錢) 桃仁(十個)
上都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渣,食遠(yuǎn)熱服。

治小兒失乳

治小兒失乳,以食飼之,未有食,腸不能克化,或生腹脹,四肢瘦弱,或痢色無常

濃樸 青皮(各二分) 橘紅 半夏 蒼術(shù) 人參(各三分) 枳實 麥 面 神曲末(各五分)
上為極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食前,忌飽食 。

治驚論

時初冬,一小兒二歲大,寒證明,堂青脈,額上青黑,腦后青絡(luò)高起,舌上白滑,喉鳴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目中,常常淚下仍多眵,胸中不利,臥而多驚,無搐則寒。

黃柏 橘皮 葛根 連翹 蝎梢 炙甘草(各一分) 升麻 黃耆 柴胡(各二分) 當(dāng)歸 身麻黃(各三分) 吳茱萸 生地黃 地龍(各五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半煎至六分,去渣,乳食后熱服,服藥之后,添喜笑精神出,氣和順乳食旺。

治黃疳

治黃疳,土色為熱,為濕,當(dāng)小便不利,今反利,知黃色為燥,胃經(jīng)中大熱,發(fā)黃脫落,知膀胱與腎俱受土邪,乃大濕熱之證,鼻下斷作瘡者,土逆行榮氣伏火也,能乳者,胃中有熱也,寒則食不入,喜食土者胃不足也,面黑色者,為寒為痹,大便青寒褐色,血黑色,熱蓄血中間,黃色腸中有熱,治法當(dāng)滋榮、潤燥、除寒熱、致津液

防風(fēng) 黃連(各一分) 黃柏 炙甘草 麻黃(不去根節(jié)) 羌活(各二分) 山梔子仁 柴胡 茯苓(各三分) 當(dāng)歸(四分) 大蕪荑 白術(shù)(各五分)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一大盞半煎至六分去渣,食前稍熱服。

治小兒面色痿黃,腹脹食不能下

白術(shù) 柴胡(各半分) 升麻(一分) 桂枝 麻黃 吳茱萸 濃樸 羌活 草豆蔻 神曲 末 蒼術(shù) 澤瀉 白茯苓 豬苓 黃柏 橘紅(各二分) 青皮 黃連(各五分) 杏仁(二個)
上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

治驚論

枳實 黃連(去須) 濃樸(各五分) 干姜 姜黃 豬苓(各一錢) 橘皮 甘草 白術(shù)( 各一錢五分) 砂仁 澤瀉 茯苓(各二錢) 半夏(四錢) 黃芩(一兩二錢)
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下。

治驚論

黃連(五錢) 黃芩(二錢) 濃樸(七分) 姜黃(五分) 干生姜 人參(各四分) 甘草( 三分) 枳實(二分) 橘皮(一分)
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隨乳下。

小兒門 - 疹論

夫疹始出之證,必先見面燒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煩悶,乍涼乍熱,咳嗽嚏噴,足稍冷,多睡驚并瘡疹之證,或生膿胞,或生小紅,或生癮疹,此三等不同何故?俱顯上證而后乃出,蓋以上諸證,皆太陽寒水,起于右腎之下,煎熬左腎足太陽膀胱,寒水夾脊逆流上頭下額,逆手太陽,丙火不得傳導(dǎo),逆于面上,故顯是證。蓋旺癸寒水,克丙丁熱火,故也。諸證皆從寒水逆流而作也,醫(yī)者當(dāng)知此理,乃敢用藥。夫胞者一名赤宮,一名丹田,一名命門,主男子藏精施化,婦人系胞有孕,俱為生化之源,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此天地之異名也,象坤土之生萬物也。夫人之始生也,血海始凈,一日二日精勝其血,則為男子,三日四日五日血脈已旺,精不勝血則為女子,二物相搏,長 生先身,謂之神,又謂之精,道釋二門言之,本來面目是也,其子在腹中,十月之間,隨母呼吸者,陽氣也,而生動作滋,益精氣神,饑則食母血,渴則飲母血,兒隨日長,皮肉筋骨,血脈形氣,俱足十月降生,口中尚有惡血,啼聲一發(fā),隨吸而下,此惡血,復(fù)歸命門胞中,僻于一隅伏,而不發(fā),直至因內(nèi)傷乳食,濕熱之氣下流,合于腎中,二火交攻,致榮氣不從,逆于肉理,惡血乃發(fā)諸 疹,皆出于膀胱,旺水其瘍后,聚肉理歸于陽明,故三番始顯之證,皆足太陽旺膀胱,克丙小腸,其始出,皆見于面,終歸于陽明肉理,熱化為膿者也;二火熾甚,反勝寒水,遍身俱出,此皆出,從足太陽傳變中來也,當(dāng)外發(fā)寒邪,使令消散,內(nèi)瀉二火,不令交攻,其中令濕氣上歸,復(fù)其本位,可一二服立已,仍令小兒以后,再無二番出之,患此內(nèi)經(jīng)之法,覽者詳之。

疹論

治證,悉具消化便,令不出如已出,希者再不生。

防風(fēng) 羌活 麻黃根 升麻 生地黃 連翹(初出者減出大者加) 酒黃柏(各五分) 當(dāng)歸身 黃連(各三分) 川芎 本 柴胡 葛根 酒黃芩 生黃芩 蒼術(shù)(各二分) 細(xì)辛 生甘草白術(shù) 陳皮 蘇木 紅花(各一分) 吳茱萸(半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夫疹出者,皆因內(nèi)傷,必出榮氣逆故也,大禁牽牛、巴豆,食藥宜以半夏、枳術(shù)、大黃、益智仁之類,去其泄瀉,止其吐;若耳尖冷,呵欠,睡中驚,嚏噴眼澀,知必出也,諸大膿泡,小水泡,疹癮,三色皆榮氣逆,而寒復(fù)其表,宜以四味升麻湯中,加當(dāng)歸身、連翹,此定法也。
如肺成膿,先嗽喘,或氣高而喘促,加人參,少加黃芩以瀉伏火而補(bǔ)元氣 。
如心出小紅,必先見嗌干,驚悸身熱,肌肉腫脈,弦洪少加黃連 。
如命門出癮疹,必先骨疼,身熱,其疼痛不敢動搖,少加生地黃,又加黃柏 。

諸疹皆為陰證瘡,須皆因內(nèi)傷飲食,脾胃不足,榮氣逆行,雖火熱內(nèi)熾,陰覆其外,治法如前。辨小兒證,呵欠,嚏噴,睡中發(fā)驚,或耳光冷,眼澀,或辨復(fù)食,口熱,或口醋氣,奶瓣不消,或腹中痛 。
如證少具,其未發(fā),乃與升麻湯三五錢,帶熱服之,待身表溫和,疹已顯,服藥乃止。
如其身涼,其未出辨得是證,無問服數(shù),直候身表溫和,及瘡已顯然后乃止,只時時與桔梗湯,寬胸膈,利咽喉 。

疹論

如已出,只時時與之,快咽喉,寬利胸膈 。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炙)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大溫,時時服之,不可計服數(shù)。
如見傷食證,又見證,先與不犯大黃、巴豆藥,克化過,再與升麻湯
如食重傷,前藥不能過,再與犯大黃、巴豆藥過
如大便行當(dāng)即便,與升麻湯服之,恐子內(nèi)陷,以后臨時作罪過
如子已出稠密,身表熱急,與下項

疹論

如疹子已出稠密,身表熱,急與此藥服之,防后青干黑陷。

黍粘子(炒香) 當(dāng)歸身(酒洗) 炙甘草(各一錢) 柴胡 連翹 黃耆 黃芩(各一錢五分) 地骨皮(二錢)
上同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空腹服,藥畢且休與乳食 。

疹論

治小兒寒郁而喘,喉鳴腹?jié)M,鼻流清涕,脈沉急而數(shù)。

麻黃 草豆蔻仁 益智仁(各一錢五分) 吳茱萸 濃樸(各二分) 當(dāng)歸梢 甘草 柴胡 生黃芩(各一分) 升麻 神曲 蘇木(各半分) 全蝎(二個) 紅花(少許)
上銼疹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渣,食遠(yuǎn)服,忌風(fēng)寒,微有汗則效。
點擊查看:<<蘭室秘藏>>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