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刪補名醫(yī)方論四卷
    

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四卷

黃連解毒湯治一切陽熱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煩,錯語不眠,大熱干嘔,吐血衄血,及下后而便不實,熱仍不已者。黃連 梔子各等分 黃柏 黃芩水煎服。【集注】汪昂曰:寒極曰陰毒,熱極曰陽毒。是方名曰黃連解毒,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火毒也。黃芩瀉肺經火毒,黃柏瀉腎經…

黃連解毒湯

治一切陽熱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煩,錯語不眠,大熱干嘔,吐血衄血,及下后而便不實,熱仍不已者。

黃連 梔子各等分 黃柏 黃芩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極曰陰毒,熱極曰陽毒。是方名曰黃連解毒,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火毒也。黃芩瀉肺經火毒,黃柏瀉腎經火毒,梔子通瀉三焦火毒,使諸火毒從膀胱出。若大便實者加大黃,名梔子金花湯,利大便,是使火毒從大,小二便而出也。蓋陽盛則陰衰,火盛則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藥,抑陽而扶陰,瀉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絕之水也。然非實熱不可輕投。

【按】黃連解毒湯,白虎湯,三黃石膏湯,大青龍湯,皆治表里俱熱證。然大青龍湯治表實壯熱,里熱之淺在;三黃石膏湯治表實壯熱,里熱之深在胃。故一以石膏佐麻,桂,一以石膏佐麻,豉,均發(fā)太陽之表,解陽明之里也。大青龍湯,則更以杏,草,,棗佐麻黃,其意專發(fā)熱郁之在肌也。三黃石膏湯,則更以芩,連,梔,柏佐石膏,其意專瀉熱深之在胃也。白虎湯治表熱在肌,里熱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發(fā)太陽,專主石膏而清陽明也。解毒湯治表熱在三陽,里熱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發(fā)太陽表,亦不以石膏清陽明里,而專以三黃瀉上下內外之實火也。此皆太陽之邪,侵及陽明,而未入腑成實者也。若已入腑成實,則又當從事乎三承氣湯,以下其熱也。

三黃湯

治三焦實熱 一切有余火證,大便秘結者。

黃芩 大黃各等分 黃連水煎服。

二黃湯

治上焦火旺,頭面大腫,目赤腫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熱盛,及生瘡毒者。

黃芩 黃連 甘草各等分,水煎,食后服。

【注】三黃湯用黃芩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大黃瀉下焦火,三焦實火大便實者,誠為允當。若大便不實者,黃連解毒湯證也。以大黃易黃柏者,因其下焦熱結未實也。加梔子者,使其熱不從大便出而從小便出也。上,中二焦實火,用涼膈散。若夫上焦實火,則以此湯之大黃易甘草,名二黃湯,使芩,連之性,緩緩而下,留連膈上。張潔古以涼膈散減硝,黃加桔梗,亦此義也。雖同一瀉火之劑,而其中上下,緩急,輕重之不同,此皆加減轉換法也,不可不知。

三黃石膏湯

傷寒陽證,表里大熱而不得汗;蛞呀浐梗拢^經不解,六脈洪數,面赤鼻干,舌燥大渴,煩躁不眠,譫語鼻衄,發(fā)黃,發(fā)疹,發(fā)斑。以上諸證,凡表實無汗,而未入里成實者,均宜主之。

石膏兩半 黃芩 黃連 黃柏 麻黃以上各七錢 淡豆豉二合 梔子三十個 每服一兩,加蔥三根,水煎,熱服。氣實者倍服。

【注】仲景于表里大熱,立兩解之法:如大青龍湯治表里大熱,表實無汗,故發(fā)汗,汗出而兩得解也;白虎湯治表里大熱,因表有汗,不主麻,桂,因里未實,不主硝黃,惟以膏,知,甘草,外解陽明之肌熱,內清陽明之腑熱,表里清而兩得解也。若夫表實無汗,熱郁營衛(wèi),里未成實,熱盛三焦,表里大熱之證。若以大青龍湯兩解之,則功不及于三焦;若以白虎湯兩解之,則效不及于營衛(wèi)。故陶華制此湯

:以三黃瀉三焦之火盛,佐梔子屈曲下行,使其在里諸熱從下而出。

以麻黃開營衛(wèi)之熱郁。佐豉蔥直走皮毛,使其在表之邪從外而散。石膏倍用重任之者,以石膏外合麻,豉,取法乎青龍,是知解諸表之熱,不能外乎青龍也。內合三黃,取法乎白虎,是知解諸里之熱,不能外乎白虎也。且麻,豉得石膏,三黃,大發(fā)表熱,而不動里熱;三黃得石膏,麻,豉,大清內熱,而不礙外邪。是此方擅表里俱熱之長,亦得仲景之心法者也。若表有微汗,麻黃減半,桂枝倍加,以防外疏;里有微溏,則減去石膏,倍加葛根,以避中虛也。

涼膈散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瘛瘲,胃熱發(fā)斑發(fā)狂,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

連翹四兩 大黃(酒浸) 黃芩(酒炒) 薄荷一兩 甘草二兩梔子(炒) 芒硝上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

【集注】汪昂曰:此上,中二焦,瀉實火藥也。熱yin于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黃,芒硝之猛利,蕩熱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古方用涼膈散居多。本方加菖蒲遠志,名轉舌膏,治心經蘊熱。加青黛,藍根,名活命金丹,治肝經風熱。張潔古減去硝,黃,加桔梗為之舟楫,浮而上行,治上焦諸熱,便不實者宜之,不可以此方過瀉而輕訾之也。

竹葉黃耆

消渴,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 生地黃各二錢 黃耆 麥冬 當歸 川芎 黃芩 甘草 芍藥 人參 半夏 石膏 各一錢,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氣血皆虛,胃火獨盛,善治者補瀉兼施;寒之而不至損陽,溫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卻矣。四君子氣藥也,加黃耆而去芩,術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湯血藥也,倍地黃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參,黃耆,甘草治煩熱之圣藥,是補中有瀉矣。且地黃之甘寒,瀉心腎之火,竹葉助芍藥清肝膽之火,石膏佐芍藥清脾胃之火,麥冬同黃芩清肺腸之火,則胃火不得獨盛,而氣血之得補可知。惟半夏一味溫中辛散,用之大寒劑中,欲其通陰陽之路也。岐伯治陰虛而目不瞑者,飲以半夏湯,覆杯則臥,今人以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陰陽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葉石膏湯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黃耆,黃芩也。彼則治傷寒解后,煩渴少氣,氣逆欲吐。此則治消渴,氣血虛,胃火盛。因其氣虛,故加黃耆佐人參,甘草以補氣;因其血虛,故加歸,芎,芍,地以補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黃芩佐石膏以清胃火。其煩渴則一,故余藥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

故脾者為胃行其津液也,脾濕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則化痰,得寒則成飲。胃火清,脾濕燥,其痰飲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飲,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濁液自化,非他藥所可比倫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胃散

治胃經濕熱,齒齦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發(fā)熱。

升麻 甘草 生地黃 川黃連 牡丹皮 當歸 水煎服。

【集注】羅謙甫曰:陽明胃多氣多血,又兩陽合明為熱盛,是以邪入而為病常實。若大渴,舌胎,煩躁,此傷氣分,熱聚胃腑,燥其津液,白虎湯主之。若醇飲肥厚炙??過用,以致濕熱壅于胃腑,逆于經絡,而為是病,此傷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陰涼血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滯。以黃連清熱燥濕為臣,佐之以當歸,入血而循其經。仍用升麻之辛涼,為本經捷使引諸藥直達血所,則咽喉不清,齒齦腫痛等證,廓然俱清矣。

導赤散

治心熱,口糜舌瘡,小便黃赤,莖中作痛,熱淋不利。

生地 木通 甘草梢,右三味,水煎服。

【注】赤色屬心。導赤者,導心經之熱從小腸而出,以心與小腸為表里也。然所見口糜舌瘡,小便黃赤,莖中作痛,熱淋不利等證,皆心熱移于小腸之證。故不用黃連直瀉其心。而用生地滋腎涼心。木通通利小腸。佐以甘草梢,取易瀉最下之熱,莖中之痛可除,心經之熱可導也。此則水虛火不實者宜之,以利水而不傷陰,瀉火而不伐胃也。

若心經實熱,須加黃連,竹葉,甚者更加大黃,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五淋散

治膀胱結熱,水道不通,淋澀熱痛,或尿如豆汁;虺缮笆,或如膏膿,或小便血

赤苓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梔仁一錢 當歸 甘草各錢二分,右五味,加燈心,水煎服。

八正散 

瞿麥 梔子 萹蓄 大黃 木通 滑石 車前子 甘草各一錢,加燈心一錢,煎服(朱震亨方:加木香一錢)。

【注】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三焦之職也。受藏津液,氣化能出,膀胱之職也。若水道不輸,則內蓄喘脹,外泛膚腫,三焦之病也。若受藏不化,則諸淋澀痛,癃閉不通,膀胱之病也。經曰:陰無陽無以生,陽無陰無以化。故陰陽偏盛,皆不生化也。陽盛陰虛,而膀胱之氣不化為病者,通關丸證也。陰盛陽虛,而膀胱之氣不化為病者,腎氣丸證也。此關乎氣化陰陽之為病也。經曰:下虛則遺尿。又曰:膀胱不約為遺尿。經曰:胞移熱于膀胱則癃。又曰:膀胱不利為癃。故虛而寒者,藏而不能約;實而熱者,約而不能出也。膀胱氣虛,無氣以固,則藏而不約不禁,遺失之病生,補中固真湯證也。膀胱氣熱,壅結不行,則約而不出,淋澀癃閉之病生,八正五淋散證也。此不全關乎氣化,而又關乎虛寒,實熱之為病也。八正,五淋皆治淋澀癃閉之藥,而不無輕重之別。輕者,有熱未結,雖見淋澀尿赤,豆汁,砂石,膏血,癃閉之證,但其痛則輕,其病不急,宜用五淋散單清水道,故以梔,苓清熱而輸水,歸,芍,益陰而化陽,復佐以甘草調其陰陽,而用稍者,意在前陰也。重者,熱已結實,不但痛甚勢急,而且大便亦不通矣,宜用八正散兼瀉二陰,故于群走前陰藥中,加大黃直攻后竅也。丹溪方加木香者,其意亦以氣化者歟!

逍遙散

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煩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郁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芍藥(酒炒) 當歸 白術(炒) 茯苓 甘草(炙) 柴胡各二錢 引用煨姜三片,薄荷少許,煎服。加味逍遙散,即此方加丹

皮,山梔(炒)各五分。

【集注】趙羽皇曰:五臟苦欲補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蓋肝性急善怒,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郁,郁則火動而諸病生矣。故發(fā)于上,則頭眩,耳鳴而或為目赤。發(fā)于中,則胸滿,脅痛而或作吞酸。

發(fā)于下,則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發(fā)于外,則寒熱往來,似瘧非瘧。凡此諸證,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說有二:一為土虛不能升木也,一為血少不能養(yǎng)肝也。蓋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虛,則木不升而郁。陰血少,則肝不滋而枯。方

用白術,茯苓者,助土德以升木也。當歸,芍藥者,益榮血以養(yǎng)肝也。薄荷解熱,甘草和中。獨柴胡一味,一以為厥陰之報使,一以升發(fā)諸陽。經云:木郁則達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曰逍遙。若內熱,外熱盛者,加丹皮解肌熱,炒梔清內熱,此加味逍遙散之義也。

龍膽瀉肝湯

治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溲血。

膽草(酒炒) 黃芩(炒) 梔子(酒炒)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酒洗) 柴胡 甘草 生地(酒炒)水煎服。

【注】脅痛口苦,耳聾耳腫,乃膽經之為病也。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溲血,乃肝經之為病也。故用龍膽草瀉肝膽之火。以柴胡為肝使。以甘草緩肝急。佐以芩,梔,通,澤,車前輩大利前陰,使諸濕熱有所從出也。然皆瀉肝之品,若使病盡去,恐肝亦傷矣,故又加當歸,生地補血以養(yǎng)肝。蓋肝為藏血之臟,補血即所以補肝也。而妙在瀉肝之劑,反作補肝之藥,寓有戰(zhàn)勝撫綏之義矣。

左金丸

治肝臟火實,左脅作痛。

黃連(炒)六兩 吳茱萸(湯泡)一兩,,右為末,作丸。

【集注】胡天錫曰:此瀉肝火之正劑。肝之治有數種;水衰而木無以生,地黃丸,乙癸同源是也;土衰而木無以植,參苓甘草劑,緩肝培土是也;本經血虛有火,用逍遙散清火;血虛無水,用四物湯養(yǎng)陰。

至于補火之法,亦下同乎腎;而瀉火之治,則上類乎心。左金丸獨用黃連為君,從實則瀉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并以辛燥開其肝郁,懲其捍格,故以為佐。然必本氣實而土不虛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從左而制從金也。

瀉青丸

治肝火風熱,不能安臥,多驚多怒,目赤腫痛,及小兒急驚抽搐。

龍膽草 山梔 大黃(酒蒸) 川芎 當歸 羌活 防風等分,蜜丸,竹葉湯下。

【注】龍膽草直入肝經,以瀉其火,佐梔子,大黃,使其所瀉之火,從大,小二便而出,是治火之標也。肝主風,風能生火,治肝不治風,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風散肝之風,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肝之質喜滋,故用當歸之濡以潤之。是于瀉肝之中,寓有養(yǎng)肝之意。瀉肝者,瀉肝之病也;養(yǎng)肝者,悅肝之神也。蓋肝木主春,乃陽升發(fā)動之始,萬物生化之源,不可傷也。

當歸龍薈丸

治肝經實火,頭運目眩,耳聾耳鳴,驚悸搐溺,躁擾狂越,大便秘結,小便澀滯,或胸脅作痛,陰囊腫脹,凡屬肝經實火,皆宜服之。

當歸一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龍膽草一兩 梔子仁一兩 大黃五錢 蘆薈五錢 青黛五錢 木香二錢五分 黃柏一兩 麝香(另研)五錢,,右為末,炒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姜湯下。

【集注】汪昂曰:肝木為生火之本,肝火盛則諸經之火相因而起,為病不止一端矣。故以當歸蘆薈,龍膽草,青黛直入本經氣血兩途,先平其甚者,而諸經之火,無不漸平矣。佐以黃芩瀉肺火,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大黃瀉腸胃火,梔子瀉三焦火,備舉大苦大寒而直折之,使上,中,下三焦之火,悉從大,小二便利出。稍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調氣開竅靈通周至也。然非實火不可輕投。

越婢加半夏湯

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五枚,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沫,納藥,取三升,分溫三服。

小青龍加石膏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氣。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細辛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 石膏三兩 干姜三兩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兩,右九味,以水一斗,煮麻黃,去沫,納諸藥,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集注】喻昌曰:前一方,麻黃湯中以桂,杏易石膏,以脈大有熱而加姜,棗,則發(fā)散之力微而且緩也。后一方,小青龍湯中加入石膏,以證兼煩躁,雖宜汗散寒飲,猶防助熱傷津也。越婢方中有石膏,半夏二物,協(xié)力建功。石膏清熱,借辛熱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涼亦能清熱。前麥冬湯方中下氣止逆,全藉半夏入生津藥中。此二方

又藉半夏入清溫劑中,仲景加減成方,無非化裁后學矣。

清燥救肺湯

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

桑葉(經霜者)三錢 石膏(炒)二錢五分 甘草一錢 胡麻仁(炒,研)一錢 真阿膠八分 人參七分 麥冬一錢二分 杏仁(去皮,尖,炒黃)七分 枇杷葉(去毛,蜜炙)一片,,右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痰多加貝母,栝蔞。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犀角,羊角,或加牛黃。

【集注】喻昌曰:按諸氣膹郁之屬于肺者,屬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氣郁之方,用辛香行氣,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諸痿,喘,嘔之屬于上者,亦屬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嘔屬陽明,以喘屬肺,是則嘔與痿屬之中,下,而惟喘屬上矣,所以亦無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屬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氣即泄氣,間有一二用潤劑者,又不得其肯綮。今擬此方名清燥救肺,大約以胃為主,胃土為肺金之母也。其天冬,知母能清金滋水,以苦寒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之藥,尤在所忌。蓋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陰氣不過一線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氣,傷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誠仿此增減以救肺燥變生諸證,庶克有濟?虑僭唬汗欧接孟阍镏芬灾螝庥,不獲奏效者,以火就燥也。惟繆仲醇知之,故用甘涼滋潤之品以清金保肺立法。喻昌宗其旨,集諸潤劑,而制清燥救肺湯,用意深,取藥當,無遺蘊矣。

【按】經云:損其肺者益其氣。肺主諸氣故也。然火與元氣不兩立,故用人參,甘草甘溫而補氣,氣壯火自消,是用少火生氣之法也。若夫火燥膹郁于肺,非佐甘寒多液之品,不足以滋肺燥,而肺氣反為壯火所食,益助其燥矣。故佐以石膏,麥冬,桑葉,阿膠,胡麻仁輩,使清肅令行,而壯火亦從氣化也。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降之。故又佐以杏仁,枇杷葉之苦以降氣。氣降火亦降,而制節(jié)有權;氣行則不郁,諸痿,喘,嘔自除矣。要知諸膹郁,則肺氣必大虛,若泥于肺熱傷肺之說而不用人參,郁必不開,而火愈熾,皮聚毛落,喘咳不休而死矣。此名之救肺,涼而能補之謂也。若謂實火可瀉,而久服芩,連,苦從火化,亡可立待耳。

麥門冬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主之。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集注】喻昌曰: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

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弗知補正氣以生津液,不惟無益而反害之矣。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謂肺藉其清涼,知清涼為肺之母也。又有貝母之名,謂肺藉其豁痰,豁痰為肺之母也。然屢施于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之證,而屢不應者,名不稱矣。孰知仲景妙法,于麥冬,zxtf.net.cn/wsj/人參,甘草,大棗,粳米大補中氣以生津液隊中,又增入半夏辛溫之味,以開胃行津而潤肺,豈特用其利咽下氣哉!顧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也。

人參清肺湯

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坐臥不安。并治久年勞嗽,吐血腥臭。

人參 阿膠 骨皮 知母 烏梅 粟殼 炙草 杏仁 桑皮各等分加棗子,煎服。

人參定喘湯 

人參 麻黃 阿膠 五味 粟谷 甘草 半夏曲各一錢 桑皮二錢生姜三片,水煎服。

人參瀉肺湯

治肺經積熱上喘,胸膈脹滿痰多,大便澀。

人參 黃芩 梔子 栱殼 薄荷 甘草 連翹 杏仁 桑皮 大黃 桔梗水煎服。

【集注】王又原曰: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肺為嬌臟,其不堪破耗也明矣。自肺熱傷肺之說行,曰保肺補肺,眾共嘩之;曰清肺瀉肺,樂與和之。豈知古人清肺,瀉肺等湯,而必皆以人參立名,夫亦可曉然于肺氣之不可耗,而人參之在所必用也。肺體清而法天,下濟而司降令,一切渾濁不得上干者,皆胸中之氣健運行而不息也。若肺氣稍弛,則降下失令,渾濁之氣遂逆上行,此為咳嗽為喘急,肺葉脹舉,胸膈緊痛,移熱大腸,大便艱澀,種種顯有余之象,實種種為不足之征。故不問內傷外感,為熱為寒,要以人參保定肺氣為主。或佐骨皮,知母,阿膠滋之,鳥梅,五味,罌粟殼斂之,半夏??,生姜降之,杏仁,桑皮,枳殼,桔梗利之,梔子,黃芩,連翹涼之,麻黃,薄荷發(fā)之,大黃下之,總恃人參之大力,握樞而運,已入之邪易出,而將來之邪無從入也。肺邪得諸藥以俱出,而肺氣不隨諸藥以俱出也。然則人參亦何嘗傷肺,乃畏而不敢用耶?又謂風寒咳嗽,忌用五味子;嗽用粟殼,止嗽如神,切肺如刀。然此無本之言,不知始自何出,皆因不讀本草,不知藥之性味功能,以訛傳訛也。近世之醫(yī),亦不能辨,惟識者察之。

瀉白散 

治肺氣郁熱,咳嗽而喘,面腫身熱。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水煎服。

【集注】季楚重曰:經云:肺苦氣上逆。上逆則上焦郁熱,氣郁生涎,火郁生熱,因而制節(jié)不行,壅甚為喘滿腫嗽。白者肺之色,瀉白瀉肺氣之有余也。君以桑白皮,質液而味辛,液以潤燥,辛以瀉肺。臣以地骨皮,質輕而性寒,輕以去實,寒以勝熱。甘草生用瀉火,佐桑皮,地骨皮瀉諸肺實,使今清氣肅而喘嗽可平,較之黃芩,知母苦寒傷胃則遠矣。夫火熱傷氣,救肺之治有三:實熱傷肺,用白虎湯以治其標;虛火刑金,用生脈散以制其本;若夫正氣不傷,郁火又甚,則瀉白散之清肺調中,標本兼治,又補二方之不及也。

阿膠散

治肺虛有火,嗽無津液,咳而哽氣者。

真阿膠一兩 牛蒡子(炒)二錢半 馬兜鈴(炒)五錢 杏仁七錢 甘草五錢(炙)糯米一合每服兩許,水煎服。

【集注】程應旄曰:痰帶紅線,嗽有血點,日漸成痿,緣肺處臟之最高,葉間布有細竅,氣從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周身,所謂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時徒引火升,呼時并無液出,久則肺竅俱閉,喉間或癢或瘡,六葉遂日焦枯矣。今用阿膠為君者,消竅瘀也。用杏仁,大力子,宣竅道也。馬兜鈴者,清竅熱也。糯米以補脾母,氣到則肺自輕清無礙矣。

二陳湯

治肥盛之人,濕痰為患,喘嗽脹滿。

半夏(制)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去白)二錢 甘草一錢,右四味,加姜三片,水煎服。

【集注】李中梓曰:肥人多濕,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濕。陳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氣。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濕之功。甘草佐陳皮,同致調和之力。成無己曰:半夏行水氣而潤腎燥。經曰:辛以潤之是也。行水則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蛟唬河刑刀剩巳グ胂拇载惸浮晴唬嚎识诧,小便利者易之。不能飲水,小便不利,雖渴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所謂濕極而兼勝己之化,非真象也。又東南之人,濕熱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實,砂仁,名枳實二陳湯,其性較急也。先哲云:二陳為治痰之妙劑,其于上,下,左,右無所不宜,然只能治實痰之標,不能治虛痰之本。虛痰之本在脾胃,治者詳之。

溫膽湯

治熱嘔吐苦,虛煩,驚悸不眠,痰氣上逆。

竹茄 枳實 半夏 甘草 陳皮 茯苓 生姜,右七味,水煎服。

【集注】羅謙甫曰:膽為中正之官,清靜之腑,喜寧謐,惡煩擾;喜柔和,惡壅郁。蓋東方木德,少陽溫和之氣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飲未消,胸膈之余熱未盡,必致傷少陽之和氣,以故虛煩驚悸者zxtf.net.cn/shouyi/,中正之官,以熇蒸而不寧也。熱嘔吐苦者,清靜之腑,以郁炙而不謐也。痰氣上逆者,木家挾熱而上升也。方以二陳治一切痰飲,加竹茹以清熱,加生姜以止嘔,加枳實以破逆,相濟相須,雖不治膽而膽自和,蓋所謂膽之痰熱去故也。命名溫者,乃謂溫和之溫,非謂溫涼之溫也,若謂膽家真畏寒而怯而溫之,不但方中無溫膽之品,且更有涼胃之藥也。

小半夏湯

嘔家本渴,渴為郄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

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兩煎服如前。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痰飲宿水,自吐出水,復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白術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姜四兩,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進之。

【集注】趙良曰:嘔為痰飲動中,涌而出之。嘔盡水當渴,渴則可征支飲之全去。今反不渴,是其飲尚留,去之未盡也。用半夏之辛溫,生姜之辛散,散其欲出之飲,則所留之邪自盡矣。半夏,生姜皆味辛,可治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目眩。然悸必心受水凌,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腎邪安心神也。后方加人參,枳實,橘皮,此由上,中二焦氣弱,水飲入胃,脾不能輸歸于肺,肺不能通調水道,以致停積為痰為宿水。吐之則下氣因而上逆,虛與氣結,滿不能食。當補益中氣,以人參,白術為君;茯苓逐宿水,枳實破諸氣為臣;開脾胃,宣揚上焦,發(fā)散凝滯,則陳皮,生姜為使也。其積飲既去,而虛氣塞滿其中,不能進食,此證最多。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