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水邪與宿食相搏,結聚于脅下而成的癖塊!吨T病源候論》:“此由飲水聚停不散,復因飲食相搏,致使結積在于脅下,時有弦互起或脹痛,或喘息短氣,故云癖結。脈緊實者,癖結也!眳⒁婑庇嘘P條。
病名。九積之一。多由水飲停結,痰瘀凝滯,食積內(nèi)阻,寒熱邪氣搏結而成。多經(jīng)久不瘥,積有歲年!度彘T事親》卷三:“癖積,兩脅刺痛,三棱、廣茂之類!薄夺t(yī)鈔類編》卷九:“陳飛霞曰:癖者,血膜裹水,側癖脅旁,時時作痛,時發(fā)潮熱,或寒熱往來似瘧。故瘧家多有此癥。凡瘧發(fā)過之后,必令其熱退盡,方可飲食,若熱未盡而飲食之,則中脘多蓄黃水,日久而成癖積!敝我嘶钛起、逐飲化痰、理氣消滯等法。如因瘧疾久治不愈形成癖積,當采用瘧母(瘧疾、脾腫大)治法。參見癖、積、瘧母等條。
病名。黃病二十八候之一。《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氣水飲停滯結聚成癖,因熱氣相搏,則郁蒸不散,故脅下滿痛,而身發(fā)黃,名為癖黃!薄短绞セ莘健肪砦逦逯务秉S用半夏散方。參見黃疸有關條。
病名。又稱癖氣。指痞塊生于兩脅,時痛時止的病證。多由飲食不節(jié),寒痰凝聚,氣血瘀阻所致!吨T病源候論·癖病諸候》:“因飲水漿過多,便令停滯不散,更遇寒氣積聚而成癖。癖者,謂僻側在于兩脅之間,有時而痛是也。”《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癖者,匿也,潛匿兩肋之間,尋摸不見,有時而痛,始覺有物,其原皆由榮衛(wèi)失調,經(jīng)絡閟隔,而又起居飲食無度,傷脾傷胃,有所勞力,強忍作勞,以致精傷血軼,邪冷之氣搏結不散,藏于隱僻之所,故名曰癖!薄夺t(yī)學傳燈·積聚癥瘕痃僻痞塊》:“僻者,隱在兩脅之間,時痛時止,故名曰癖,痰與氣結也。”根據(jù)病因癥狀的不同,可分為水癖、飲癖、痰癖、酒癖、寒癖等。詳見各該條。
證名。胸脘痞滿而兼見脘腹發(fā)脹者。《張氏醫(yī)通·腹?jié)M》:“此得之濕熱傷脾陰,不能統(tǒng)血,胃雖受谷,脾不輸運,故成痞脹。當理脾氣,祛濕熱,兼養(yǎng)血之劑,如枳實、黃連、炮姜、半夏、茯苓、當歸、芍藥、阿膠、烏梅、砂仁之類。”傷于飲食而胸痞者,枳術丸或越鞠保和丸;食后外感寒邪,飲食不化,用二陳湯加神曲、山楂、麥芽;虛寒不散,或寬或急,常喜熱食者,理中湯加枳實;因于濕熱而痞脹者,用平補枳術丸。參見痞、痞滿條。
古病名。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指胸腹痞滿由于水飲內(nèi)停所致。在胸部者,兼有胸悶或局部疼痛,多有咳逆上氣;在腹部者,常兼見腸鳴漉漉,腹脹滿等癥。參見積飲、痰飲條。
病證名。小兒食積成痞而致發(fā)熱!队卓浦改稀罚骸捌嵴撸娠嬍巢磺澹Y于內(nèi),致成痞塊,以生內(nèi)熱,熏灼于外!敝我讼e清熱。
病證名。
①指脾積。出《難經(jīng)·五十四難》:“指脘腹部有狀如復杯的痞塊!稘健肪硭模骸捌庵疇,留于胃脘,大如復杯,痞塞不通,是為脾積。診其脈微大而長,其色黃,其病饑則減,飽則見,腹?jié)M嘔泄,足腫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敝我似馔、烏頭丸,或大七氣湯下紅丸子等方。參見脾積條。
②指氣痞。張仲景謂:“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眳⒁娖l。
病證名。指氣機阻塞而上逆!端貑枴ちo大論》:“民病寒濕,腹?jié)M,身(月真)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
證名。多指胸腔部痞塞滿悶,而外無脹急之形。《素問·五常政大論》:“卑監(jiān)之紀,其病留滿痞塞!币酁橥劣簦ㄆ⒂)之常見癥候!毒霸廊珪傷寒典》:“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滿,……乃表邪傳至胸中,未入于臟,此其將入未入猶兼乎表,是即半表半里之證,只宜以小柴胡湯之屬加枳殼之類治之!逼渲畏,龔廷賢《壽世保元》主張“調中,補氣血,消痞清熱,攻補兼施!薄峨s病源流犀燭·腫脹源流》:“痞滿,脾病也。本由脾氣虛,及氣郁不能運行,心下痞塞(月真)滿,故有中氣不足、不能運化而成者,有食積而成者,有痰結而成者,有濕熱太甚而成者。虛則補其中氣,宜調中益氣湯;實則消食,宜資生丸;豁痰宜豁痰湯;除濕宜二陳湯加豬苓、澤瀉;有濕熱清熱,宜當歸拈痛湯而消導之,亦不可用峻劑,致傷元氣!眳⒁娖、氣痞、痰痞、實痞、虛痞等條。
病名。
①泛指腹內(nèi)腫塊!兜は姆āしe聚痞塊》:“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一云“痰”),積在左為血塊,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也,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薄峨s病廣要·積聚》:“大抵積塊者,皆因一物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盤,按之堅硬也。食積敗血,脾胃有之,痰涎之積,左右皆有之!
②指肝積。周之干謂:“痞塊,肝積也。肝經(jīng)濕熱之氣,聚而成也!眳⒁姼畏e條。
③指癥瘕。見《東醫(yī)寶鑒·積聚》)癥有定位,按之不能移動;瘕則或聚或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亦多在腹腔。參見癥瘕、積聚條。又當前臨床所見之肝脾腫大,亦屬痞塊類疾病,可用鱉甲煎丸,或滋水清肝飲加減。
病證名。即脾氣不足兼有肺氣不足。脾主運化,飲食精微之氣上輸于肺以養(yǎng)全身,二者關系至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響,兩臟同病。臨床表現(xiàn)面色少華、手足不溫、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氣、痰多,舌淡嫩苔白,脈虛或虛數(shù)等證候。治療多以補脾益肺法,脾氣旺則肺氣易復,即為培土生金法。
病名。癰疽發(fā)于胸脅脾經(jīng)部位者。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多由飲食不節(jié),脾經(jīng)積火成毒而發(fā)。即有頭疽生于胸脅部食竇穴(第五肋間,前正中線旁開六寸)處。證治參見有頭疽及膻中疽條。
生理學術語。指脾畏惡濕邪,并易受濕邪困擾。《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脾惡濕。”脾主運化水濕,濕盛則易傷脾陽,影響健運而產(chǎn)生泄瀉、四肢困乏等癥,故稱惡濕。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發(fā)背。詳見該條。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書》卷三。即上發(fā)背。見該條。
病證名。出《嬰童百問》。感受暑熱之毒而致腹痛,里急后重,痢下頻作。治宜清暑解毒,用白頭翁湯加馬齒莧,或香連丸、黃連香薷飲。
病名。
①見《外科啟玄》卷二。有:“……脾疔,又名曰黃疔,黃鼓疔,其形多生脾臟之部位,證見不食,多嘔吐,其色黃。治宜瀉黃散加解毒等劑。”
病名。《靈樞·經(jīng)脈》:“脾足太陰之脈,是主脾所生病者,水閉,黃疸!薄吨T病源候論·黃病諸候》將脾疸列為九疸之一。多由飲食或嗜酒勞倦傷脾,脾胃瘀熱所引發(fā)。癥見肢體發(fā)黃、小便黃赤、量少,或兼見心慌、善恐、脅下痞脹等癥,宜茵陳五苓散加減!侗孀C錄》指出脾疸由寒濕困脾,脾陽不振所致。黃疸呈秋葵色,汗及涕唾亦可呈淡黃色,小便不利,惡聞人聲。治療以溫陽健脾利疸為大法。參見黃疸各條。
病名。是一種過食肥甘,以口中發(fā)甜為主癥的疾病,往往能發(fā)展為消渴病!端貑枴て娌≌摗罚骸坝胁】诟收,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其治療,《內(nèi)經(jīng)》提出“治之以蘭,除陳氣也。”《張氏醫(yī)通》提出用“蘭香飲子,若脈弦滑兼嘈雜,屬痰火,滾痰丸,此指實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濁,俱屬中土濕熱,脾津上乘,久之必發(fā)癰疽,須斷厚味氣惱。服三黃湯加蘭葉、白芍、生地;燥渴甚者為腎虛,日服加減八味丸……”參見中消條。
病名。即寸白蟲病。見《本事方釋義·諸蟲飛尸鬼疰》。參見寸白蟲病條。
元明間醫(yī)僧。德興(今屬江西)人。精通醫(yī)術,元武宗時(1308-1311年)為太醫(yī)。
醫(yī)方著作。四十八卷。明·王化貞撰?1628年。本書輯錄《本草綱目》等多種醫(yī)籍中的單方、驗方。按病名分為中風、破傷風、傷寒、瘟疫等150余類,予以歸納。每類按若干具體病證開列方劑。1694年郎延模又仿其體例續(xù)撰《醫(yī)品補遺》四卷,F(xiàn)存初刻本。
醫(yī)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碩、劉醇等編。刊于15世紀初。系明初編修的一部大型醫(yī)學方書。書中廣泛輯集明以前的醫(yī)籍和其他有關著作分類整理而成。原書今僅存殘本,清初編《四庫全書》時將本書改編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脈總論、運氣、臟腑(包括臟象及臟腑諸病候)、身形(包括頭、面、耳等部位所屬及身形諸病)、諸疾(包括傷寒、雜病、瘡瘍、外科、骨科以及各種治法)、婦人(包括婦、產(chǎn)科)、嬰兒、針灸、本草等共100余門。據(jù)《四庫提要》記載:“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對于所述病證均有論有方,資料非常宏富。所涉范圍廣泛,敘述系統(tǒng)完善,F(xiàn)存永樂等明刻本及1949年后排印本。
醫(yī)方著作。又名《類證普濟本事方》或《本事方》。十卷。宋·許叔微撰。約刊于12世紀中期。書中按病類分為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心小腸脾胃病、肺腎經(jīng)病、頭痛頭暈方等23類方劑。收載治療方劑及針灸法,所選方劑約300余首,多系當時試用有效者。方劑之末附有作者的驗案及論述,反映了作者的獨到見解和學術思想。1949年后有排印本。
唐代醫(yī)家、僧人。亦名釋普濟。編集有《廣陵正師口齒論》一卷、《口齒玉池論》一卷,均已佚失。
清代醫(yī)家。字鳴虞。浙江嘉善人,一作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從其叔父涵英處得取其醫(yī)學典籍,精研運氣標本,陰陽升降,生生之理等。遂精醫(yī)術,臨證每獲奇效。于何濤均撰有婦科著作,乃合訂為《女科正宗》四卷(1664年),詳明經(jīng)帶胎產(chǎn)證治。
近代醫(yī)家。字鑒川、四川蓬溪縣人。其生平欠詳。著有《醫(yī)學正旨》,現(xiàn)有刊本行世。
病名。疔腫之形色如紫葡萄者。出《外科啟玄》卷二。亦名葡萄疔。因其疔內(nèi)為紫黑色血水,其皰如水晶狀,故而得名。治宜將皰內(nèi)黑血毒水去之,用追毒丹;內(nèi)治可用奪命丹加托毒之品。
現(xiàn)代醫(yī)學家(1888-1975年)。四川梓潼人。其祖父為醫(yī)生,輔周初習儒,后因經(jīng)濟原因而輟學,改從祖父習醫(yī),十八歲時即懸壺應業(yè)。后又深入鉆研《內(nèi)經(jīng)》、《傷寒論》、《溫病條辨》、《溫熱經(jīng)緯》等著作。醫(yī)術益精,名噪一時。后遷成都行醫(yī),并于1965年參加“同濟施醫(yī)藥社”,施醫(yī)發(fā)藥濟貧,于溫病、婦科病證尤有研究。1956年,中醫(yī)研究院甫成立,即應聘到該院任職,嘗任該院副院長之職。曾以其醫(yī)術挽救甚多溫病包括乙型腦炎等傳染病患者。對若干內(nèi)、婦科凝難雜證,亦頗有治驗。其治病主張靈活辨證,反對泥古不化。其著作有《蒲輔周醫(yī)案》、《蒲輔周醫(yī)療經(jīng)驗》、《流行性乙型腦炎》、《中醫(yī)對幾種婦女病的治療法》、《中醫(yī)對幾種傳染病的辨證論治》等多種。嘗任全國政協(xié)第三、四屆委員。
病名。肛門部痔漏之病證。見《外科大成》卷二。有:“左右如乳頭堆起,只癢不痛,遇辛苦出水,或痔有孔出膿!痹摬∠喈斢诟芈┘嬗兄陶。宜掛線療法或手術治療。
疫證之一,出《外科正宗》卷四。屬斑毒類病證。病由邪熱入營,肌肉、腠理之分受其燔灼而外發(fā)于皮膚,斑色青紫如葡萄,故名。多見于幼童及青少年。清·邵仙指出“熱蘊于胃,傷及血陰”(見《傷寒指掌》)為其主要病機。余奉仙《醫(yī)方經(jīng)驗匯編》:“疫以是名者,乃以其色之青紫相似也……其形或如瓜瓣,或如萍背,亦有如指甲、青錢之大者,XXXX成片,梭圓不等,其色則紫中兼青……治之者當去其陽明之邪,清其血分之熱,察其虛實及有無兼證……治法首先清血中之毒,使毒不內(nèi)犯;益血中之氣,使氣能領血,氣行毒化,或可成功!敝我浴毒址健坊蠲鸬と元明粉,加西洋參;或以新訂消癍活命飲(川大黃、黃芩、連翹、生甘草、山梔、蘇荷、板藍根、青黛、西洋參、當歸、大生地、郁金、浮萍、紫菊花)治之。參見疫證條。
病名。肛門痔之一種。見王芳林《臨床實用痔漏學》。指多個內(nèi)痔狀如葡萄者。癥見粘膜表面微嫩,顏色鮮紅,便時常有血出。治宜結扎或手術治療。
病名。疔形似葡萄狀者。出《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四。證治參見蒲桃疔條。
指胎兒娩出。顧允若《女科輯要》:“胞水已破,兒即墮地,謂之鋪蓐!
灸法之一。即長蛇灸。見該條。
治療學術語。是一種外治法。又稱溫。把藥物研成細粉,撒撲于皮膚上。如熱性病發(fā)汗后汗出不止,常用煅龍骨、煅牡蠣、生黃芪、粳米,研成細粉,和勻撲身上止汗;患痱子身癢,用滑石粉撲體以爽身止癢。
推拿手法名。用指尖、指掌或指背輕打治療部位,似雨點下落狀。見《外傷中醫(yī)按摩療法》。
病名。出《素問·通評虛實論》。又名擊仆。詳見擊仆條。
經(jīng)穴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別名安邪。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太陽、陽蹻之會。在足外側部,外踝后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布有腓腸神經(jīng)跟骨外側支和腓動、靜脈跟骨外側支。主治足跟痛,腳氣,腰痛,癲癇,踝關節(jié)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指肛門!端貑枴の迮K別論》:“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注“謂肛之門也。內(nèi)通于肺,故曰魄門!币徽f,“魄”通“粕”。肛門為糟粕所出之處,故稱“粕門”。
經(jīng)穴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經(jīng)后支的內(nèi)側皮支,深層為外側及頸橫動脈降支。主治咳嗽,氣喘,虛勞,頸項強痛,肩背痛等。斜刺0.www.med126.com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證名。肺藏魄。魄汗指肺經(jīng)所出之汗!端貑栕⒆C發(fā)微》:“肺經(jīng)內(nèi)主藏魄,外主皮毛,故所出之汗,亦可謂之魄汗也!币徽f魄,古通白。故魄汗亦作白汗。參見該條。
①依附形體的一種精神,是精氣的輔佐,由肺所藏!鹅`樞·本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薄端貑枴ば魑鍤狻罚骸胺尾仄。”
②通“白”。(見“魄汗”)③通“粕”。見“魄門”。
治療學術語。系消法之一。用活血祛瘀的藥物,消除人體內(nèi)瘀血積塊的方法。如腹腔或子宮積塊,推之不移動,舌有紫斑,脈澀,用膈下逐瘀湯、血府逐瘀湯、抵當湯之類。
活血法之一,即用祛瘀藥中比較峻烈的藥物祛瘀滯、散癥結的方法。藥用如桃仁、紅花、水蛭、(庶蟲)蟲等。
病名。出《世醫(yī)得效方》卷十八。臨床可見口噤,不能吞咽,項背強直,瘡口流黃水,其病因為皮破肉損,水濕浸入體內(nèi)所致。治療可用牡蠣末敷瘡口,或甘草煎湯調服牡蠣末二錢;亦可用膽星、防風等分為末,水調敷瘡上,并溫水調服牡蠣末一錢。
病名。又名傷痙,金瘡痙,金瘡中風痙。見《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該病因風邪侵入破損傷口或瘡口所致,癥見患者初起即感惡寒、全身不適或輕度發(fā)熱,頭痛,兩腮酸痛,下頜微感緊張,咬嚼時稍有困難,頸部轉動不靈,進而面肌痙攣,呈苦笑面容,牙關緊閉,舌強口噤,流涎,甚至全身肌肉持久性強直痙攣,角弓反張,可頻頻發(fā)作,最后語言、吞咽、呼吸均困難,甚或窒息而死。治宜祛風定痙,服玉真散或五虎追風散,或脫凡散(蟬衣30克,研極細末)熱黃酒送下,取微汗。外治宜清創(chuàng)、擴創(chuàng)及敷用玉真散。后期當祛風,解毒,鎮(zhèn)痙,用木萸散加減,并配以針灸治療。本病當及早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病名。即散翳內(nèi)障。見《目經(jīng)大成》卷二。詳參散翳內(nèi)障條。
治療學術語。系理氣法之一。即用較峻烈的理氣藥散氣結、開郁滯的方法。藥用如青皮、枳實等。
病名。即皮膚慢性潰瘍之一。見《醫(yī)門補要》卷上。癥見患處皮破肉爛,瘡瘍部位色黑下陷,滋水淋漓不斷,不易生肌收口,常纏綿日久難愈。該病多因患者素體虛弱或病后脾虛,濕邪浸yin肌表所致。治宜健脾滲濕為主?蓛(nèi)服除濕胃苓湯,外搽生肌散。
①消損,削減。《靈樞·五禁》:“著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熱,脈偏絕!薄端貑枴り庩杽e論》:“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
②消散!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翱墒蛊品e,可使?jié)裕墒箽夂,可使必己!?/p>
病狀名。豐滿、隆起的肌肉被消損痿瘦!端貑枴び駲C真臟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身熱脫肉破(月囷),真臟見。”
病狀名。指肌肉嚴重消瘦,多為脾氣衰敗之象?梢娪诰貌『笃。《素問·玉機真臟論》:“破(月囷)脫肉,目眶陷!
病證名!秱浼鼻Ы鹨健肪砦澹骸靶豪滹L入肺,上氣氣逆面青,喘迫咳嗽!奔百日咳。詳該條。
經(jīng)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即會陰。參見該條。
內(nèi)科著作。三卷。清·潘名熊撰于1865年。本書記述以內(nèi)科雜病為主的常見多發(fā)病30余種的證治,內(nèi)容簡要卻反映出作者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和心得,方多自訂,頗多可取,并附醫(yī)案若干。現(xiàn)有《三三醫(yī)書》本。
針刺手法名。指進針后以達到得氣而不分補瀉的方法!夺t(yī)經(jīng)小學》:“先說平針法……掐穴故教深,持針安穴上,令他嗽一聲,隨嗽歸天部,停針再至人,再停歸地部,待氣候針沉,氣若不來至,指甲切其經(jīng),次提針向病,針退天地人。”近人亦稱之為平補平瀉法或調和法。
針刺押手法之一。即駢指甲手法。見該條。
宋代醫(yī)學家。汴梁(今河南開封)人,其生平欠詳。平生輯有《傷寒證類要略》二卷,另有《玉鑒新書》二卷,均未見行世。
脈學名詞。指心臟正常的脈象,其特點是滑潤!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罚骸捌叫拿}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瑯玕,曰心平!
生理學名詞。指正常平靜的呼吸!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罚骸搬t(y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痹\脈時,要求醫(yī)生自己的呼吸平靜后,方可給病人候脈。
清代醫(yī)生。江蘇上海縣人。醫(yī)術高明,治病有奇效,人以“怪”稱之。嘗輯《經(jīng)驗良方》一書,未見行世。
推拿手法名。推法之一。該法以醫(yī)者的手指,或全掌、掌根、大魚際、小魚際等處為著力點,貼于患者身體的一定部位,用力向前作直線移動,如此反復多次。為避免擦傷皮膚,可在患者皮膚上沾以少許油、水。該法有溫經(jīng)通絡,利氣活血,消腫化瘀,祛風散寒等作用!鹅`樞·刺節(jié)真邪》:“以兩手四指……推下至缺盆中……此所謂推而散之者zxtf.net.cn/zhicheng/也。”
脈學名詞。指正常的腎臟脈象,其特點是沉而滑利。《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
生理學名詞。指正常的健康人。古代脈診利用健康人平靜的呼吸和脈象等,與患者進行比較,作為判別病證的依據(jù)之一。《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脈學名詞。指正常的脾臟脈象,其特點是柔和而起伏有節(jié)、從容均勻。《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
脈學名詞。
①又稱常脈。指脈來有胃氣、有神、有根的正常脈象。
②即辨別脈象。
骨傷科著作。郭春園撰。本書系作者根據(jù)其六世家傳的《正骨手法略要》等書和本人的臨床經(jīng)驗整理而成。書中除簡述正骨簡史及人體骨骼外,重點介紹“正骨八法”(即辨癥法、定搓法、壓棉法、縛理法、摔置法、砌磚法、托拿法、推按法)的手法和具體應用,并有較多的插圖和照片,直觀形象,有助于對各種手法的理解。末附方藥。使全書更臻完備。195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指藥性平和的方劑。
脈學名詞。指正常的肝臟脈象,其特點是舒緩軟弱而微弦!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罚骸捌礁蚊}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
脈學名詞。指正常的肺臟脈象,其特點是輕浮虛軟而和緩!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罚骸捌椒蚊}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
證名。清晨四至五時左右發(fā)熱。多因肺氣熱盛所致!蹲C治準繩·發(fā)熱》:“平旦發(fā)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眳⒁姲l(fā)熱條。
針刺方法之一。即橫刺。見該條。
①針刺手法分類名。與大補大瀉相對,指手法較輕,刺激量較小的補瀉法!針灸大成》卷四:“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后平也。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但得內(nèi)外之氣調則已!币庵敢灾械葟姸鹊哪磙D、提插達到氣調即可。
②指進針得氣后不分補瀉的針刺手法。又稱平針法或調氣法。詳平針法條。
③指先瀉后補的針刺方法!渡駪(jīng)》:“……平補平瀉,須先瀉后補,謂之先瀉邪氣,后補真氣!
治療學術語。屬一種緩補法。指用甘平和緩的補益方藥治療體虛久病、病勢發(fā)展較慢者。如平補正心丸治療心虛血少,心神不寧之證。
㈠(píng)。
①指正常脈象!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罚骸按何肝⑾以黄!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罢撗匀擞c寸口相應,若引繩小大齊等,命曰平!
②生理學名。指氣血平和、飽滿,陰陽平衡。《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
③生理學名。指平調、平治!端貑枴ふ{經(jīng)論》:“神氣乃平!薄鹅`樞·根結》:“上工平氣。”
④方劑名。性味平和的劑型為平劑。
㈡音便(pián)。通便、辯(辨)。意即辨別、治理。指言論明晰,條理精詳。如平脈法,即辨脈法;平虛實,即辨虛實。
病名。肛門痔漏之一種。出《五十二病方》。牝,雌性。該書多條論述對牝痔之證候、并發(fā)癥、治療、手術已有不少正確的認識。如:“牝痔之入竅中寸……后而潰出血”,“牝痔有孔而欒(彎曲),血出者方”,“牝痔之有數(shù)竅,蟯白徒道出者方:先導以滑夏鋌(搔爬術),令出血……”!妒備洝肪硪话偎氖幻枋銎渥C候為:“肛邊生瘡而出血也。”即肛門周圍有漏孔,漏管彎彎曲曲,便后多出血者。即肛漏。治療參見該條。
病名。瘧疾之多寒者。因陽虛陰盛,多感陰濕所致。《金匱要略·瘧病脈證并治》:“瘧多寒者,名曰牝瘧。”《三因極一病癥方論·瘧敘論》:“病者寒多,不熱,但慘戚振栗,病以時作,此以陽虛陰盛,多感陰濕,陽不能制陰,名曰牝瘧!狈接蜀漆散、柴胡桂枝干姜湯等。參見瘧疾條。
解剖名稱?诘挠址Q。《禮記·月令》:“修鍵閉,”鄭玄注謂:“鍵,牡也;閉,牝也。”孔穎達又注“牝”字云:“凡鎖器,……受者謂之牝!币驗榭谑恰笆苷摺,故稱牝戶;蛑^《大戴禮記·易本命》有“丘陵為牡,溪谷為牝!笨谑且蝗缦戎锌紫孪菡,故稱牝戶,故《醫(yī)學正傳》有:“口通地氣,曰牝戶!痹斂跅l。
出《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即陰臟。詳該條。
生理學名詞。見《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指一孕三胎。
生理學名詞。指一胎生三嬰,即品胎。參見該條。
疾泄,快迫泄下。即注泄!端貑枴の宄U笳摗罚骸捌淞流注,其動漂泄沃涌!币徽f“漂”有“動”義,“動”有“痛”義。漂泄即痛泄。
中藥炮制法之一。將藥物置寬水或長流水中浸漬一段時間,并反復換水,以除去其毒性、鹽分、雜質、腥味。如海藻漂去鹽分,紫河車漂去腥味等。
病名。指手掌、足跖部位皮膚的局限性增厚。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其病因為患處長期受壓,磨擦,使局部氣血受阻,皮膚失營所致。常發(fā)于掌跖突起部位。癥見患處皮膚增厚,以中央為甚,觸之堅硬或有疼痛,邊緣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黃白色或淡黃褐色,如生于足部者可因疼痛影響行走。治療可用刀削割去增厚部分,后敷水晶膏,同時可配合用生半夏末,涼水調搽患處。
針刺押手法之一。又稱平掌押手法。是以一手四指相駢,手掌平放于施針部位,使穴位適當食、中二指縫間,另一手持針由縫間刺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長針進針或腰背臀部的穴位。
脅骨緊密相連如一整體。屬生理畸形!蹲髠鳌べ夜辍罚骸安芄补勂漶壝{,欲觀其裸!笨追f達疏:“脅是腋下之名,其骨謂之肋……駢訓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
出《褚氏遺書》。即雙胎。
駢,指并列或一對。駢產(chǎn)即雙生。詳該條。
病名。指臨證見有單側睪丸腫大者。出《中藏經(jīng)》卷二。該病多因痰濕、瘀血、食積、或肝火亢盛所致,亦可繼發(fā)于腮腺炎之后。癥見患者單側睪丸腫大,疼痛下墜等。臨床辨證偏左者多為瘀血,肝風;偏右者多是痰濕、食積。治療因痰濕瘀血而致者,可用橘核丸;屬肝經(jīng)火熱者,宜服龍膽瀉肝湯。
病證名。又稱頭偏痛、偏頭風!夺t(yī)林繩墨·頭痛》:“有偏頭痛者,發(fā)則半邊痛,然痛于左者屬氣,此氣勝生風也,宜以驅風順氣為先,如防風通圣散之類;痛于右者屬痰,此風勝生痰也,治宜清痰降火為要,如貝母、二陳加芩、梔、甘菊之屬!眳⒁婎^痛、偏頭風條。
病證名。頭痛之偏于一側者。又名偏頭痛、邊頭風!兜は姆āゎ^風》:“偏頭風,在左而屬風者!薄稄埵厢t(yī)通·諸痛門》:“偏頭風者,其人平素先有濕痰,加以邪風襲之,久而郁熱為火,總屬少陽、厥陰二經(jīng)。”以風火激動痰濕之氣,可見頭左痛忽移于右,右痛忽移于左。痛久不已,令人喪目。治宜祛風通絡,舒肝豁痰,補肝養(yǎng)血諸血,用清空膏、散偏湯、加味四物湯等方。一般認為,頭痛偏左者,屬風屬血虛或血虛火盛;頭痛偏右者,屬痰屬熱,或氣虛夾痰。參見頭風、頭痛條。
證名。見《癥因脈治》卷四。因水谷偏走大腸所致。癥見泄瀉不止,腹中漉漉有聲,或痛或不痛,小便量少或無,脈弦。因脾胃有熱而致者,用清胃湯、黃連戊己湯合瀉黃散、導赤各半湯等方。因脾胃有寒而致者,用理中湯。因脾虛氣弱而致者,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因胃中有痰而致者,用二陳平胃散。因小腸氣滯而致者,用木通枳殼湯。參見小便不利條。
病名。指單側陰囊腫大之病癥。見《慎齋遺書》卷九:“疝偏于左右名偏腎!
病名。指小兒患有氣疝者。出《儒門事親》卷二。詳見氣疝條③。
病名。系指生于項后偏旁的腦疽。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偏對口。
病名。見《瘍得心得》卷中。即懸癰。詳見該條。
病證名。系指白睛生漏的證候!蹲C治準繩·雜病》:“漏生在氣輪,金堅而位旁,為害稍遲,故曰偏漏。其流如稠濁白水,重則流膿,久而失治,水泄膏枯,目亦損矣。”
經(jīng)穴名。出《靈樞·經(jīng)脈》。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手陽明之絡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上,腕橫紋上3寸;或以兩手虎口交叉,當中指盡處是穴。其橈側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jīng)和橈神經(jīng)淺支,尺側為前臂背側皮神經(jīng)和前臂骨間背側神經(jīng)及頭靜脈。主治鼻衄,耳聾,耳鳴,目赤,齒痛,咽喉腫痛,口眼歪斜,水腫,腕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