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證病情大多緊急而危重,臨床上也頗為多見,故先兆證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不利的是,厥證先兆短暫而遲現(xiàn),但厥證多為陰陽偏勝所致,因此抓住陰陽偏頗的較早期先兆可早于前夕先兆的發(fā)現(xiàn)……
厥者,逆也,厥證是由于陰陽偏勝導致氣機逆亂或氣血上逆產生的昏仆。其總機制為氣血逆于上,病機由精血內奪造成,故內虛是根本,情志太過及外邪侵襲是其誘因。厥證在臨床上頗多常見,并有一定的先兆癥出現(xiàn)。
厥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昏厥、感染性休克、中暑、日射病、癔病性昏迷等。
一、腎厥先兆
腎寓真陰、真陽,為臟腑陰陽之本,腎陰和腎陽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共同維持著人體陰陽的平衡。如腎陰陽偏盛偏衰,平衡遭到破壞,則可導致氣機逆亂而引起寒厥或熱厥,如《素問·厥論》曰:“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其根源皆在于zxtf.net.cn/wszg/腎之陰陽失調。寒厥包括亡陽、腎氣衰竭,為生機欲絕。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腎源性休克、心臟性浮腫、腎性水腫合并心衰等疾患。
由于寒厥的機制在于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其先兆癥特點為手足漸寒。熱厥包括亡陰、中暑、感染性休克、日射病、高溫操作昏厥等。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因其病機為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其先兆特點為手足熱。
阻截治則 寒厥以扶腎陽為原則,方宜四逆湯輩:制附子、干姜、甘草,有浮腫則予真武湯:制附子、白術、生姜、白芍、茯苓。熱厥應根據病源辨證論治,屬腎陰虛的應滋腎陰,方宜生脈飲、六味地黃湯一類,兼陽明腑熱的應予人參白虎湯:人參、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中暑熱厥應予至寶丹、紫雪丹清熱開竅后,再根據辨證選方。如氣虛用《溫熱經緯》清暑益氣湯: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熱重用人參白虎湯:人參、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兼濕用新加香薷飲:香薷、銀花、扁豆、厚樸、連翹。
二、心厥先兆
心主血脈,為血液運行的動力,故心病致厥主要表現(xiàn)在血脈失運,血行瘀阻,致陽亡于內。如《靈樞·厥病》說:“真心痛,手足清至節(jié),心痛甚,旦發(fā)夕死,夕發(fā)旦死!睂佻F(xiàn)代醫(yī)學的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心源性休克等疾患。其先兆特點為手足清至節(jié),胸悶氣短,繼而呈現(xiàn)面色青灰,汗出肢厥,唇暗甲紫,昏仆不省人事,脈細欲絕等心陽衰竭,心血瘀阻癥狀。
阻截治則 強心通瘀,方宜強心飲肉桂,重用人參,酌加瓜蔞。如出現(xiàn)四肢厥冷,汗出不涼,面色青灰,脈微欲絕,已發(fā)展為心厥脫危證,則應急予人參四逆湯:人參、附子、干姜、甘草。而見口干,舌質紅絳的陰虛象者,又應以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為主,以挽回生機。
此外,腦逆致厥也包括于心厥,腦厥主要指腦部感染,或腦室循環(huán)障礙致顱內壓增高,其先兆為頭痛、嘔吐。關于腦厥,《內經》已有記載,如《靈樞·厥病》曰:“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jié),死不治!薄端貑枴て娌≌摗芬嘣唬骸澳X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腦厥病情甚為兇險,必須配合西醫(yī)搶救,可服獨參湯、參附湯救急,并輔以針灸等治法,盡力搶救。
三、肝厥先兆
肝主疏泄,調達氣機,肝疏泄失調,則易形成各種厥證。如肝氣郁滯、失于疏泄,致氣機不利陽氣不能外達,則形成手足厥冷,即所謂“熱微厥微”的四逆散證。其先兆特點因系氣郁致厥,而非氣虛,故厥冷不過腕、踝,與氣虛陽亡之寒厥手足冷過肘膝應予鑒別。阻截原則為疏肝解郁,方宜四逆散:柴胡、白芍、枳殼、甘草。
肝陽素旺或七情過極致肝陽暴張,引起升降乖戾、氣機逆亂,使血隨氣逆,清竅壅塞而仆倒昏厥,多屬氣厥、血厥,亦包括薄厥、煎厥、大厥等,《內經》記載很多,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薄端貑枴ふ{經論》曰:“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腦血管意外(腦出血)、高血壓腦病及大腦一過性缺血等。其先兆特點為具有肝陽偏旺的先兆證素質,如平素急躁易怒,情志易于激惹,常失于控制,脈弦有力,面紅目赤,甚至頭脹眩暈,如逢暴怒則易肝陽鴟張,氣隨血逆,迅即倒仆不知人事。
阻截治則 養(yǎng)陰柔肝,方宜柔肝飲牡蠣、玄參、生地、fo手,如已發(fā)生仆倒則應根據氣厥、血厥分別辨證論治。如屬氣厥虛證,特征為汗出肢冷,氣息微弱,脈沉無力,宜益氣回陽,方用獨參湯或參附湯;氣厥實證特征為無汗肢厥,氣粗口噤,脈沉有力,則宜順氣開郁,方宜五磨飲子:沉香、烏藥、木香、檳榔、枳實;血厥虛證特征為面色蒼白,口張汗出,息微脈弱,宜益氣補血,方用參附湯或參芪湯加當歸;血厥實證特征為面赤唇紫,口閉無汗,氣粗脈伏或沉而有力,宜通瘀順氣,方用通瘀煎:歸尾、山楂、香附、紅花、烏藥、青皮、木香、澤瀉。
四、脾厥先兆
脾主運化,脾陽受損失于健運,水谷不能轉輸則痰濁內聚,如因恚憤氣逆,痰隨氣升,上蒙清竅,則突然倒仆,此型為痰厥及食厥多屬現(xiàn)代醫(yī)學的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先兆證為脾虛痰濁先兆潛證,此型平素脾虛或脾為濕困,形肥腴垂,體沉濕盛,痰多濁重,脘痞腹脹,舌苔膩,脈濡滑。
阻截治則 化痰去濁,方用化濁瘀湯瀉、丹參、法半夏、竹茹、茯苓、荷葉、何首烏、白術、黃連,待出現(xiàn)仆倒偏癱則又宜化瘀通絡,方用消瘀散:生三七、水蛭、地龍。
五、肺厥先兆
肺主氣,司呼吸,肺主宣發(fā)和肅降,肺又與心共為宗氣之所系。如久患喘咳肺氣耗盡,心氣虛憊,元陽欲絕,則出現(xiàn)手足厥冷,呼吸氣短,甚至昏仆,喘息漸趨微弱,常見于肺心病伴急性左心衰竭,小循環(huán)郁血,肺性腦病等。其先兆癥為手足厥冷,喘息急促,繼之則頭脹痛,狂言亂語,抽搐或震顫,甚則神志淡漠,嗜睡而昏迷。
阻截治則 益氣強心,通瘀救肺,方宜先予獨參湯、參附湯通陽回厥,然后服參附蛤葶湯葶藶子、蘇子、杏仁、茯苓、法半夏、陳皮、甘草。
肺厥也包括內閉外脫的嚴重病證,如《素問·奇病論》曰:“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余也,太陰脈微細如發(fā)者,此不足也,……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屬肺部嚴重感染,相當于西醫(yī)感染中毒性休克,典型癥狀為高熱喘促,脈微欲絕。其中“脈細如發(fā)”為兇兆,急救原則為扶正固脫,清熱宣肺泄腑,應急先服獨參湯扶正回脈,再予人參白虎湯:人參、生石膏、杏仁、魚腥草、甘草,繼續(xù)強心益肺、清熱宣肺以開內閉救外脫。
總之,閉、脫、厥證皆為陰陽失調氣機逆亂所致的急證。所不同之處在于閉證為氣閉于內,脫證則氣脫于下,厥證又為氣逆于上,閉證為實,脫證為虛,厥證則有虛有實或虛實挾雜,其中,厥脫大多互相關連,而閉證失治可以轉為脫證,尤以內閉外脫最為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