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虎湯
陽明經(jīng)熱熾盛者,躁煩熱渴舌生苔。
斑黃陽毒皆可治,熱入營血服之安。
3. 清營湯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燥渴眠不寧。
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4. 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
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5. 清瘟敗毒飲
清瘟敗毒地連芩,www.med126.com丹膏梔草竹葉并,
犀角玄翹知芍桔,清熱解毒亦滋陰。
6. 五味消毒飲
7. 導赤散
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8. 龍膽瀉肝湯
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jīng)濕熱力能排。
9. 瀉白散
瀉肺清熱平咳喘,又可和中與健脾。
10.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
11.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
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12.小柴胡湯
13.三仁湯
14.甘露消毒丹
15.連樸飲
連樸飲內(nèi)用豆豉,菖蒲半夏蘆根梔。
胸脘痞悶兼吐瀉,濕熱為病皆可醫(yī)。
二妙散中蒼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
痿痹足疾堪多服,濕熱得消病自蠲。
再加苡仁名四妙,滲濕健脾功更全。
17.五苓散
桂枝化氣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飲逐。
18.五皮飲
五皮飲用五般皮,陳苓姜桑大腹齊。
或用五加易桑白,脾虛腹脹頗相宜。
19.二陳湯(附:溫膽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氣調(diào)中兼去濕,一切痰飲此為珍。
20.逍遙散(附:丹梔逍遙散)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shù)草加姜薄。
更有丹梔逍遙散,調(diào)經(jīng)解郁病自霍。
四物地芍與歸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22.通竅活血湯
23.血府逐瘀湯:
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赤芍枳殼草,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癆。
24.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芪歸芎,桃紅赤芍加地龍。
半身不遂中風證,益氣活血經(jīng)絡(luò)通。
25 六味地黃丸(附:杞菊地黃丸、知柏 地黃丸、左歸飲、左歸丸)
六味地黃補瀉行,地藥丹澤山萸苓。
更有杞菊與知柏,益精降火各自靈。
左歸丸除茯苓草,龜鹿菟膝諸藥銘。
金匱腎氣治腎虛,熟地懷藥及山萸,
丹皮苓澤加附桂,滋水益火兩相須。
右歸飲加杜杞草,丹皮茯苓澤瀉除。
丸去甘草加當歸,菟絲角膠皆溫煦。
27.四君子湯(附:八珍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shù)茯苓甘草比。
八珍和入四物湯,氣血雙虛服之宜。
28.參苓白術(shù)散
桔梗上行兼保肺,棗湯調(diào)下服之神。
補中益氣芪術(shù)陳,升柴參草當歸身。
益氣聰明蔓芍草,升葛參芪黃柏乘。
二方皆治中氣陷,清泄陰火后者勝。
30.歸脾湯
31.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地膠棗麻仁襄。
心動悸合脈結(jié)代,虛勞肺痿俱可嘗。
32.玉屏風散
玉屏組合少而精,芪術(shù)防風鼎足形。
表虛汗多易感冒,固衛(wèi)斂汗效特靈。
養(yǎng)陰清肺丹貝用,玄薄芍草地黃冬。
增液湯僅玄地冬,滋陰潤燥有殊功。
34.吳茱萸湯
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皆能保。
35.真武湯
真武湯壯腎中陽,苓芍術(shù)附加生姜,
少陰腹痛寒水聚,悸眩瞤惕急煎嘗。
36.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甘草與通草。
血虛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樂陶陶。
37.羚角鉤藤湯
俞氏羚角鉤藤湯,桑葉菊花www.med126.com鮮地黃,
芍茹茯苓川貝草,涼肝增液定風方。
38.天麻鉤藤飲
天麻鉤藤石決明,梔杜寄生膝與芩,
39.牽正散
牽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蠶全蝎加。
混合研細酒調(diào)服,風中絡(luò)脈效力佳。
40.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合地黃,
怔忡不寐心煩亂,養(yǎng)陰清熱可復康。
41.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柏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
三參桔梗朱砂味,遠志茯苓共養(yǎng)神。
或加菖蒲去五味,心氣開通腎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