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主要臨床特點為急起 |
病,發(fā)熱,頭痛,嘔吐,皮膚及粘膜瘀斑和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本病可呈流 | |
行性或散發(fā)性,流行特點是帶菌者和輕型患者多,經(jīng)空氣傳播,好發(fā)于冬春季,以2-4月 | |
發(fā)病率最高。多發(fā)于兒童和青年,可呈散發(fā)或大、小流行。臨床分為普通型、暴發(fā)型和慢性 | |
型。 | |
癥狀描述:
|
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節(jié),尤其2-4月多見,潛伏期1-7天,一般2-3天。 |
普通型:占全部病例的90%,按其發(fā)展過程可分為4期,但臨床上各期之間常難明確劃分 | |
! 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數(shù)無癥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 | |
敗血癥期:突發(fā)高熱,惡心嘔吐,頭痛及全身疼痛,幼兒可有驚厥。精神萎糜,面色灰白或 | |
發(fā)紺。數(shù)小時后出現(xiàn)出血性皮疹,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肩、肘、臀等易受壓處多見,也 | |
可見于口腔粘膜或結(jié)膜。此期一般不超過48小時! 腦膜炎期:在高熱、皮疹的基礎(chǔ)上 | |
,出現(xiàn)顱壓增高,表現(xiàn)為頭痛加重、頻繁嘔吐、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或昏迷、腦膜刺激征 | |
陽性。嬰兒可有前囟緊張。如經(jīng)合理治療,通常在2-5日內(nèi)進入恢復期。★ 恢復期:體 | |
溫逐漸降至正常,意識逐漸清醒,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亦逐漸恢復,皮疹停止發(fā)展并逐漸吸收,1 | |
-3周內(nèi)痊愈。 | |
暴發(fā)型:少數(shù)病人起病急驟,病情兇險,中毒癥狀嚴重。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3型:★ 休克 | |
型。★ 腦膜腦炎型! 混合型: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暴發(fā)型臨床表現(xiàn),病情極嚴重。 | |
慢性型:此型少見。 | |
實驗室檢查:
|
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
早期腦脊液檢查可正常,僅壓力稍高。 | |
涂片檢查:皮膚瘀點或腦脊液沉渣涂片染色鏡檢可查見革蘭氏陰性雙球菌。 | |
細菌培養(yǎng):腦脊液培養(yǎng)陽性率較低。 | |
用乳膠凝集、對流電泳、酶聯(lián)免疫吸附或放射免疫等方法檢查測腦脊液或血清中的腦膜炎球 | |
菌特異多糖抗原,或用間接血凝或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抗體,恢復期效價較急性期 | |
增高4倍以上有輔助診斷價值。或檢則特異性免疫球蛋白M抗體。 | |
實驗室診斷! 末梢血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結(jié)合如下任 | |
何一項陽性均可確定診斷:★ ★ 瘀點或腦脊液涂片。★ ★ 血及腦脊液培養(yǎng)。★ ★ | |
尿、腦脊液抗原檢查。★ 病原學檢查陰性,但雙份血清抗體升高4倍以上或特刊異性免 | |
疫球蛋白M(IgM)抗體陽性,亦可確診。 | |
臨床診斷: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結(jié)合實驗檢查血白細胞明顯增高,腦脊液呈化膿懷改變可考 | |
慮本病診斷! 凡流行季節(jié)有突然高熱,頭痛,嘔吐,神志改變,皮膚粘膜瘀點,尤其在 | |
病程中瘀點迅速擴大者及腦膜刺激征陽性者。★ 當?shù)赜斜静×餍,出現(xiàn)典型臨床癥狀,且 | |
未行流腦菌苗預防接種者! 有密切接觸史,出現(xiàn)典型臨床表現(xiàn),未行流腦菌苗預防接咱 | |
者 。 | |
疾病辨析:
|
其他化膿性腦膜炎、 |
肺炎球菌腦膜炎、 | |
流感桿菌腦膜炎等,其發(fā)病呈非流行性,無明顯季節(jié)性。 | |
結(jié)核性腦膜炎:多有結(jié)核病接觸史或其他部位結(jié)核病灶,起病較慢,病程長。早期有低熱、 | |
盜汗、乏力、食欲差、消瘦等結(jié)核中毒癥狀。 | |
流行性腦炎。 | |
中毒性痢疾。 | |
病毒性腦膜炎:感染中毒癥狀不重,無出血性皮疹,血白細胞數(shù)不高,腦脊液細胞數(shù)不多, | |
以淋巴細胞為主。 | |
治療方法:
|
邪犯肺衛(wèi) |
證候:身熱微惡寒,頭痛項強,無汗或有汗,嘔惡欲吐,咽痛咳嗽,肢體酸痛,周身拘緊, | |
苔薄白或薄黃,干而少津脈浮數(shù)。 | |
治法:清熱解毒,疏表散邪。 | |
主方:銀翹散加減 | |
用法: | |
加減:若頭痛劇烈者,加鉤藤、龍膽草;若嘔吐者加竹茹、代赭石;咽痛若咳嗽甚者,加射 | |
干、馬勃、前胡;若苔少黃津者而干者,加知母、梔子、鮮蘆根。 | |
衛(wèi)營同病 | |
證候:身熱惡寒可高熱,寒戰(zhàn),無汗或有汗,頭痛而脹,肢體酸痛,意識昏蒙,煩躁不安, | |
咽喉腫痛,口干而渴,惡心嘔吐,斑疹紅艷顯露,舌紅邊尖赤,苔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 | |
。 | |
治法:清熱透邪,疏表透營。 | |
主方:銀翹散加減 | |
用法: | |
加減:若頭痛脹甚者,加菊花、鉤藤、龍膽草;若高熱寒戰(zhàn)甚者,加石膏、黃芩、知母;嘔 | |
吐頻頻者,加竹茹、生赭石;意識昏蒙甚者,加黃連、菖蒲、郁金;斑疹顯露甚者,加赤芍 | |
、紫草、大黃;口干而渴甚者,加花粉、麥冬、鮮蘆根。 | |
氣營兩燔 | |
證候:壯熱汗出,口干而渴,頭痛如裂,頸項強直,惡心嘔吐頻作,心煩躁擾,神昏譫語, | |
四肢[目閏]動或抽搐,斑疹滿布,舌紅絳,苔黃燥,脈滑數(shù)。 | |
治法:清熱解毒,清氣涼營。 | |
主方:清營湯合白虎湯加減 | |
用法: | |
加減:若斑疹成片者,加赤芍、紫草、丹參、大黃、大青葉;神昏譫語甚者,加菖蒲、郁金 | |
;若抽搐者,加羚羊角、石決明、鉤藤、地龍、全蝎;嘔吐甚者,加玉樞丹;頭痛劇烈甚者 | |
,加龍膽草、珍珠母先煎。 | |
熱盛動風 | |
證候:壯熱呈急驟突發(fā),頭痛如劈,牙關(guān)緊閉,嘔吐呈噴射狀,躁擾不安,神昏譫語,筋肉 | |
[目閏]動,四肢抽搐頻,基項強直,角弓反張,皮膚斑疹隱隱,大使秘結(jié),舌紅而干,脈 | |
弦數(shù)。 | |
治法:清熱解毒,涼肝熄風。 | |
主方:清溫敗毒飲合羚角鉤藤湯加減 | |
用法: | |
加減:若抽搐甚者,加石決明、地龍、全蝎;若神昏譫語者,加菖蒲、郁金、連翹;可加紫 | |
雪丹;大使秘結(jié)甚者,酌加大承氣湯。 | |
邪閉氣脫 | |
證候:突發(fā)高熱,神昏驚厥,頭痛嘔吐,斑疹滿布,并迅速融全成片,體溫下降,大汗淋漓 | |
,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斑疹紫暗,氣息喘促,苔灰黑,脈微細。 | |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 |
主方:生脈散合參附湯加減 | |
用法: | |
加減:若泄瀉不止者,汗出較甚者,加升麻、龍骨、牡蠣、黃 | |
友緯次廨牽凰鬧誓嬲嘸尤夤、干姜T拠}鈄習瞪跽擼喻晗?.1g。 | |
氣陰兩虛 | |
證候:低熱不退,暮甚朝退,心煩少寐,神疲倦怠,氣短乏力,咽干口燥,納少腹脹,筋惕 | |
肉[目閏],四肢拘急,或四肢關(guān)節(jié)不利,舌紅絳,苔少無津,脈細數(shù)。 | |
治法:清熱滋陰,益氣健脾。 | |
主方:黃連阿膠湯加減 | |
用法: | |
加減:若低熱外羈者加青蒿、地骨皮;虛煩不寐甚者,加知母、茯神;筋惕肉[目閏],四 | |
肢厥逆甚者,加生牡蠣、生龜版、生鱉甲。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海》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