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武真武湯治水三法臨證運(yùn)用(轉(zhuǎn))
一、《
傷寒論》真武湯組方特點(diǎn)
真武湯在《傷寒論》中有2條:一條是太陽病篇82條,“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汗,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辟地者,真武湯主之!绷硪粭l是少陰病篇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鼻罢邽榘l(fā)汗過多,損傷陽氣,外則不能解太陽之邪,內(nèi)而傷及少陰之氣;后者是少陰本經(jīng)自病,陽虛水氣內(nèi)停證也。水的氣化、溫煦、統(tǒng)攝、輸布等,主要依賴腎中陽氣之蒸騰,如果腎中陽氣虛弱,不能溫化水氣,則水便會成為致病因素而充斥于三焦,出現(xiàn)頭眩、心下悸、氣短、浮腫、畏寒肢冷、身痛,以及咳、嘔等水氣泛濫之證。真武湯正是為陽虛水泛而設(shè),其方藥不外乎扶陽與散水,即扶少陰心腎之陽,攝失約之水。方中用大辛大熱之炮
附子為主藥,壯腎中之陽,使水有所主;輔以
白術(shù)之苦燥,建立中氣,使水有所制;佐以生
姜溫散水邪,更以
芍藥酸斂和營,使陽氣歸附于內(nèi),并可緩解附、姜之辛溫,不使其傷陰。諸藥相合,共奏溫陽利水之功效。方名真武,蓋取固腎之義。
二、真武湯治水三法
趙老依據(jù)多年治療
心力衰竭的經(jīng)驗(yàn),提出真武湯為主方,配合使用《素問·湯液醪醴論》治水三法,即“開鬼門”、“潔凈府”、“去宛陳莝”,對控制心衰,有著積極的治療效果。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中的病理過程,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變表現(xiàn)屬中醫(yī)“
水腫”等范疇。水腫之病,根本矛盾是
心功能不全,而心功能不全的形成,心
腎陽虛是關(guān)鍵。趙老選用溫腎強(qiáng)心、宣痹利水之真武湯,正是取壯火制水之意,乃是治本之大法。但臨床實(shí)踐證明,單用本方治療心衰,不如佐以治水三法為宜。
1.開鬼門法:鬼門,即汗孔。開鬼門,即宣肺透表,此法可使肺氣得宣,營衛(wèi)因和,以求“上焦得通,濈然汗出。”作用在肺,故以真武湯為主方,配伍越婢湯;肺熱明顯者,配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2. 潔凈府法:凈府,指膀胱。意在行水利尿,使水邪從下消散,作用在膀胱。若右心衰竭,見
腹水,嚴(yán)重小便不利,可配合
五苓散加
車前子、
沉香、
肉桂。此法的變通方是清代陳修園的消水圣愈湯,即仲景桂甘姜棗麻辛附子湯加
知母一味,為治水名方。
3.去宛陳莝法:日久為陳,淤積為宛,腐濁為莝。去宛陳莝,乃散結(jié)通絡(luò),活血化瘀之意。心力衰竭有紫紺證、肝腫大、靜脈壓增高、下肢浮腫、舌質(zhì)紫暗等,均提示有瘀血存在!督饏T要略·水氣病篇》云“血不利則為水!惫时仨氃谡嫖錅A(chǔ)上,佐以去宛陳莝法,宜選
桃紅
四物湯去
生地加
藕節(jié)、
蘇木等藥;蚺湟
血府逐瘀湯、
膈下逐瘀湯等。
病例三則
1.鄧某,女,48歲。因浮腫半年,加重一周于1963年6月15日入院。入院時見
咳嗽吐白痰,氣短
心悸,下肢浮腫。查體:端坐呼吸,顏面浮腫,唇輕紫紺,頸靜脈怒張,心界向左擴(kuò)大。心率100次/分,律齊,心尖區(qū)可聞及Ⅱ級吹風(fēng)樣收縮期雜音。兩肺滿布細(xì)濕啰音。診斷:慢性氣管炎,慢性肺心病,阻塞性
肺氣腫,心衰Ⅲ度。中醫(yī)辨證:
心腎陽虛,痰濕阻遏,肺氣壅塞。宜溫陽宣肺,豁痰利濕,真武湯加開鬼門法治之。附子6g,杭芍9g,白術(shù)9g,
云苓12g,甘草9g,麻黃8g,生石膏12g,
生姜9g,杏仁9g,
白茅根30g,車前子(布包)15g,
大棗(擘)5枚。服3劑,尿量顯著增加。5劑后,腫退。后加入
厚樸、
陳皮寬腸理氣之品。6劑后,心率減慢。后又以厚樸
麻黃湯清肺瀉熱,豁痰平喘,服藥一周,諸癥均除,出院返家。
2.張某,男,54歲。因咳喘5年,加重二周于1961年11月入院。原患肺心病心力衰竭,經(jīng)治療已控制。本次因
感冒咳喘發(fā)作,痰多黏稠,肢腫尿少,心下痞滿,腹脹不適。查體:重病容,息促不能平臥,唇紫紺,兩肺中下聞及濕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齊,心界略向左擴(kuò)大。診為慢性氣管炎,
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氣腫,心力衰竭Ⅲ度。中醫(yī)辨證:心腎陽虛,痰濕阻滯。宜用溫陽利水,蠲飲化濕法,方以消水圣愈湯治之。
桂枝9g,甘草9g,麻黃4.5g,黑附片9g,知母9g,
防己12g,生姜9g,杏仁9g,大棗(擘)6枚。服后尿量增多,水腫漸消。住院13天,腹水征轉(zhuǎn)陰性,遂改用益氣養(yǎng)心、清肺化痰之劑。3劑后,咳喘雖減,但尿量顯著減少,浮腫又顯,因此又繼用消水圣愈湯加入
茯苓30g、車前子(包)30g,尿量再顯增多而浮腫消退,咳喘亦減,精神食欲均好,心率84次/分,臨床表現(xiàn)心衰已控制。
3.游某,男性,24歲。3年來心悸氣短,近7個月尤甚。于1964年4月29日入院。1962年曾診為
風(fēng)濕性心臟病,近期病情加重。查體:唇紫紺,鞏膜黃染,咽紅,頸靜脈怒張,兩肺底可聞干濕性啰音。心界向左右擴(kuò)大,心尖區(qū)聞及Ⅲ級吹風(fēng)樣收縮期雜音及Ⅳ級隆隆樣舒張期雜音,心律不齊。診為風(fēng)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關(guān)閉不全、房顫、心源性
肝硬化、心力衰竭Ⅱ度。中醫(yī)辨證:心腎陽虛,兼有瘀血,選用真武湯合去宛陳莝法。附子9g,杭芍30g,茯苓18g,白術(shù)15g,生姜9g,肉桂6g(后下),沉香6g(后下),
當(dāng)歸12g,
紅花12g,
白茅根30g,
藕節(jié)10枚。服5劑后,尿量增加,心衰明顯好轉(zhuǎn)。后因附子缺藥,病情出現(xiàn)波動。繼用原方,病情已趨好轉(zhuǎn)。出院時一般情況尚佳,活動后未見明顯心悸,浮腫消失,說明本次心衰已得到控制。
上述3例是趙
老單純用中藥控制心衰的驗(yàn)案。3例均表現(xiàn)為心腎陽虛證,故皆取真武湯為主方。例1肺氣壅塞明顯,故兼用開鬼門法,加用麻杏甘石湯;例2由于肢腫尿少較重,故直接用消水圣愈湯溫陽利水,潔其凈府;例3瘀血指征明顯,故兼用去宛陳莝法,加用當(dāng)歸、紅花、藕節(jié)等。心力衰竭病情復(fù)雜,其正氣虛極難以維系生命,而水瘀互結(jié)又難以利之散之。趙老權(quán)衡虛實(shí),大膽選用真武湯維護(hù)真陽,治水三法消水散結(jié),故能挽生命于危急之中。像心力衰竭這樣危重的病癥,在前輩眼里,治療起來,亦然得心應(yīng)手,效如桴鼓,可見經(jīng)義不可丟,經(jīng)方不可棄,仍然是治療大病危癥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