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神有余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治神有余,則瀉其小絡(luò)之血,(小絡(luò),當(dāng)是手少陰心經(jīng)之小絡(luò)。)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jīng),神氣乃平。
異法方宜篇 帝曰∶醫(yī)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不同,謂針石灸 毒藥導(dǎo)引按摩之不同。地勢有高下燥濕之勢也。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
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東方之域,魚鹽之地,海濱之民多食魚,魚發(fā)瘡而熱中,鹽發(fā)渴而勝血,故民黑色病瘡瘍,治宜砭石。砭石,以石為針,而決膿血。
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fēng),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nèi),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西方之民,水土剛強,腠理閉密,外邪不能傷,故病多內(nèi)傷七情,飲水色欲而已。治宜毒藥攻其內(nèi)也。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fēng)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 ,故灸 者,亦從北方來。
北方水寒冰冽,故病臟寒,其治宜艾灸燒灼,謂之灸 。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yǎng),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南方之民嗜酸,故腠理致密。又卑下之濕內(nèi)郁而不得發(fā)泄,故病攣痹。用微針?biāo)允铻a之是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dǎo)引按蹺,故導(dǎo)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
中央之地濕,故生物眾,四方輻輳,故民食雜不勞 然濕氣在下,民多病痿厥寒熱。治宜導(dǎo)引,謂搖其筋骨,動其支節(jié),按蹺,謂抑皮肉捷舉手足是也。
故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圣人治人,隨方而各得其宜也。
陰陽應(yīng)象篇 曰∶善治者治皮毛,止于始萌。其次治肌膚,(救其已生。)其次治筋脈,(攻其已病。)其次治六腑,(治其已甚。)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此言治病當(dāng)治其未病,則易愈。延及腑臟,則病深而難愈,故曰半死半生。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始起者,輕微在于經(jīng)腠,外邪未及深入,可剌以針而瀉之。已,止也。
其盛者,可待衰而已。
邪氣盛甚,而遽止之,非惟不足以祛邪,而正氣亦反受其傷也,故必待其衰而治之。如藏瘧者,不可于其勢之方興而止,痢者,必俟其勢,將艾,如兵法避銳盛而擊惰歸之意也。
因其輕而揚之。
因,從其所因也。因其邪氣輕,浮于表,而用氣輕薄之劑,而發(fā)揚之。如傷寒一、二日,用葛根之類是也。
因其重而減之。
重,則沉重而下墜者,如痢后重者,減去之,即瀉其實也。
因其衰而彰之。
彰,猶楊也。此指傷寒邪氣已衰,欲作正汗者,因而揚于外也。朱肱氏云∶傷寒七八日,忽然兩手無脈或一手無脈,此是正汗來,用甘草、細辛之類助其汗,正謂此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
越,過也。如膈上痰壅盛者,用稀涎之類吐之,使上越也。
其下者,引而竭之。
引,導(dǎo)引也。如濕氣勝而為濡瀉等證,用五苓散之類。又如積痢在下而為里急后重等證,用承氣湯、牽牛散之類,引而竭之也。
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
中滿,心下滿悶,而外無脹急之形,痞病是也,斯乃濕熱之為,以黃連、枳實、濃樸之類瀉之,使內(nèi)消而無滓穢形之于外也。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此言熱邪內(nèi)郁,宜于汗解,因其腠理干燥而汗不得出者,以溫水微漬形體,使之腠理滋潤,以接其汗之出也。今用熱湯圍浴而出汗者是也。
其在皮毛者,汗而發(fā)之。
傷寒二三日,邪在表者,用麻黃之類,以發(fā)其汗也。
其 悍者,按而收之。
疾悍暴,按降收斂也。蓋謂陰虛火炎上而為喘嗽等證,宜以滋陰降火之劑,如四物湯加柏、知、五味子之類,故曰∶按而收之。
其實者,散而瀉之。
散,汗解也。瀉,下也。蓋謂疫瘟之邪,從內(nèi)而達于外者,并表里兼治,如防風(fēng)通圣之屬,故曰∶散而瀉之。
血實宜決之。
瘀血壅盛者,宜紅花、蘇木之屬通之。如產(chǎn)后積惡經(jīng)閉聚脹等證,用黑神散以決之。
氣虛宜掣引之。
掣引,猶言升提也。脾胃不足,陽氣下陷,而用升提之藥,補中益氣之類是也。又導(dǎo)引家使其氣行通暢亦是。
形不足者,補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氣,神氣也,味,五味也。形不足宜溫養(yǎng)神氣而調(diào)和之,精不足宜飲食藥品之滋味以補之也。
有余者瀉之。
邪氣有余者為實,實者瀉之。如汗下吐法是也。
不足者補之。
正氣不足為虛,虛者補之!侗静荨吩啤醚a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
高者抑之。
邪氣在上者抑之,如吐衄等證。而內(nèi)實者,用桃仁承氣湯之類下之。
下者舉之。
正氣下陷,舉而升之,如瀉泄痢疾久則下陷,宜用升麻、柴胡、補中益氣湯之類是也。
堅者削之。
客者除之。
邪客于經(jīng)者,除去之。
勞者溫之。
溫,溫養(yǎng)也。勞倦內(nèi)傷者,當(dāng)澄心息慮,以溫養(yǎng)之。
結(jié)者散之。
陽氣結(jié)滯者,如氣郁不舒,用青皮、香附、枳殼、紫蘇之類散之。
留者攻之。
留,不去也。攻,攻擊也。積塊不移,各從所惡攻之,如 砂、水銀去肉積,神曲、麥芽去酒積,水蛭、虻蟲去血積,木香、檳榔去氣積,附子、硫黃去寒積。又云氣血留積為毒者,不以毒藥攻擊之可乎?如紫蘇去魚腥積,丁香、桂心去菜積,如貝母、南星、硝、黃草藥之屬,敷貼而攻之亦是。
燥者潤之。
《本草》云∶潤可以去燥,如麻仁、當(dāng)歸之屬是。
濡者燥之。
急者緩之。
如火氣上逆而急者,生甘草之屬緩之。
散者收之。
逸者行之。
過乎安逸,氣血凝滯而成病者,使之行動,以道其阻也。
驚者平之。
驚者,有所激而然,宜和而平之,或用平驚之藥,或以平常習(xí)見之法平之,則不驚也。如《病機賦》云∶有人聞聲則驚,藥治之不效。一醫(yī)命患者高坐堂上,堂下以木擊其物,且諭之曰∶物之能鳴,平常也,何懼之有?且言且擊,患人目見,久之而心自定,以后則不驚懼。此則平之之法也。
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卻之,開之,發(fā)之,適事為故。
總結(jié)上文,量病證候,適事而用之。
湯液醪醴論 岐伯曰∶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當(dāng)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 石針艾治其外也。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足者何?
曰∶神不使也。曰∶何謂神不使?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病而至于形弊血盡,精神脫去,可知雖有湯藥針石皆弗之能起也,故病不可愈。此今世之人斫喪故也。
今精神壞去,榮衛(wèi)不可復(fù)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衛(wèi)并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神去則機息。精神者,生之原。榮衛(wèi)者,氣之主。神氣俱無,生意則不使矣,病何由痊?
移精變氣論 岐伯曰∶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fēng)五痹之病。(八風(fēng),八方之風(fēng)也。五痹,骨脈筋皮肌是也。)
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 之枝,本末為助。標(biāo)本已得,邪氣乃服。
草蘇謂藥煎,草 謂草根。枝,莖也。凡用藥有用苗者,有用根者,有用莖者。用而不愈,則兼其苗、 、華實而用之,俾其相佐助而去病也。故云∶本末為助。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
四時之氣,各有所在,如春氣在經(jīng)脈,治當(dāng)隨所在而伏其邪。日有寒溫明暗,月有空滿虧盈。
逆從,如升降浮沉當(dāng)順寒熱溫涼逆從是也。
病形已成,乃欲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nèi)。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fù)起。
粗工,粗略者也。兇兇,不料事宜之可否也。如此則舊病不愈,反增新病也。
藏氣法時篇 帝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易時則貴,失時則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zxtf.net.cn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五臟之氣,歇為間,旺為甚,則死生之期也。
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氣有余也。)急食甘以緩之。
急,急速也。風(fēng)傷肝,風(fēng)性急速,內(nèi)為飧泄等證,以升提之藥如甘草之甘緩之,故曰∶風(fēng)yin于內(nèi),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云云。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心氣虛也。急食酸以收之。
緩,舒緩也。心主熱,在液為汗,心熱則腠理舒緩,而為汗泄等證,以酸棗仁五味子之酸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主濕,濕氣內(nèi)襲,而為腫滿等證,以蒼、白術(shù)之苦燥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幸,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主氣,肺氣上逆,而為咳嗽等證,則以葶藶、黃芩、訶子皮之苦泄而降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腎主水,腎熱則液涸,而為陰火等證,以黃柏、知母之辛潤之;蚰I液枯而大便結(jié)燥者,用當(dāng)歸、紅花之辛潤之,故曰∶大便難者取足少陰,此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當(dāng)風(fēng)。肝病者,平旦慧,(爽也。)下晡甚,金旺然也。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酸味收,故瀉宜當(dāng)咸瀉之,然肝欲散,不當(dāng)又以酸收咸軟為補之、為瀉之也。肝主筋,風(fēng)邪傷筋則攣,以川芎之辛散之則補,以芍藥之酸收之則瀉。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于冬,年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 ,急食咸以 之,用咸補之,甘瀉之。
取其柔軟、舒緩之意。心主脈,火邪內(nèi)結(jié),則脈堅實,以芒硝之咸軟之則補,以甘草之甘緩之則瀉。
病在脾,愈于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鮑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日 慧,(□,昃也。)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脾惡濕,所以濕與飽皆傷脾,脾傷則胃氣下陷,少火郁為壯火,以甘草之甘緩之則補,以黃連、大黃之苦下之則瀉。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長夏,起于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肺主氣,肺熱則清氣耗散,而為汗出喘嗽等證,以五味、烏梅之酸收之則為補,以麻黃、桂枝之辛散之則為瀉。
病在腎,愈于春,春不愈,甚于長夏,長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 HT (煩熱也。)
熱食溫炙衣。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
腎主二便,瀉痢則下虛,以黃連、黃芩之苦堅之,則下元固閉,而為補。以芒硝之咸軟之,則下元失守,而為瀉。
夫邪氣之客于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以勝相加,如病肝木,則肺金以勝而加之,至己所生則愈,至克己之氣所不勝而甚,至生己之氣而持,至己自旺之位而起。先定五臟之脈,謂肝弦心鉤肺浮腎營脾代之類。如經(jīng)曰∶必先知經(jīng)脈,然后知病脈,乃可言間甚、死生之期云。
血氣形志篇 曰∶形樂志苦,病生于脈,治之以灸刺。
謂形不勞而志思苦者,結(jié)慮深思,榮衛(wèi)乖否,宜盛瀉虛補,灸刺為宜之,此順氣之道也。
形樂志樂,病生于肉,治之以針石。
筋骨不勞,心神悅懌。病生于肉,衛(wèi)氣留滿,以針瀉之,結(jié)聚膿血,以石破之,今世之用針以破決之是也。
形苦志樂,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勞形者傷筋,治以藥熨及導(dǎo)引,則筋自舒而愈也。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藥。
形志俱苦,則氣血兩耗,而咽嗌為之不利也。治以百藥,乃榮衛(wèi)益理,氣藥、血藥并行是也。
形數(shù)驚恐,經(jīng)絡(luò)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以按摩醪藥。
按摩,所以導(dǎo)其閉塞,而使之通其經(jīng)絡(luò)者也。醪藥,則藥酒也。藥以酒漬,使其能通經(jīng)絡(luò)血脈,而善行氣者也。
湯液醪醴論篇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于內(nèi),氣耗于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亟而動中,是氣拒于內(nèi),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此水氣脹滿之病,其本不從毫毛生,五臟陽氣竭耗,而脈氣孤危,故魄獨居。此四極亟而動中,氣拒內(nèi),形施外,故不與衣相保。
岐伯對曰∶平治于權(quán)衡,去宛陳 ,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fù)其形,開鬼門,潔凈府。
此言量其內(nèi)外輕重而施治,如水氣在內(nèi),則用以微動四極,繆剌其處,以復(fù)其形,以牽牛、甘遂之類瀉之,去其積,故曰去宛陳 ;水氣在表,用蒼術(shù)、羌活之類汗之,故曰開鬼門;水氣在下,用五苓散之類,以利小水,故曰潔凈府。
藏氣法時論 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虛則目KT KT 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jīng)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此肝經(jīng)之病,而合于膽。凡經(jīng)絡(luò)到處,皆為之病,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此為肝經(jīng)實病。
目KT KT 無見,耳無所聞,善恐,此肝脈系膽脈,風(fēng)火上攻故也。脅中血滿,獨異于常,隨其左右而利之也。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nèi)痛,虛則脅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jīng),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剌 中血者。
此心經(jīng)之病,而合于小腸。舌下,為舌本,心之系。 中,為心脈,在掌后去腕半寸。
脾病者,身重善饑肉痿,足不收行,善 腳下痛,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jīng),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此脾經(jīng)之病,而合于脾者,善行 ,故取足太陰陽明少陰出血也。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 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干,取其經(jīng),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nèi)血者。
此肺經(jīng)之病,實則喘咳逆氣,肩背股膝俱痛,虛則少氣耳聾,太陽之外,厥陰之內(nèi),有血滿異于常者則取之。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fēng),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jīng),少陰太陽血者。
此腎經(jīng)之病,凡剌虛則補,剌實則瀉,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是謂得道。經(jīng)絡(luò)有血,剌而去之,是謂守法,猶當(dāng)揣形定氣,先取血脈,而后乃調(diào)有余不足。
腹中論 帝曰∶夫子數(shù)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fā)顛,芳草發(fā)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www.med126.com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愿聞其說。
熱中多飲溲數(shù),消中多食數(shù)溲,皆脾氣上溢,肥甘所致,故禁膏粱石藥芳草之濃美也。
岐伯對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曰∶不可以服此者,何以然?曰∶夫熱氣 悍,(□ ,疾也。)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nèi)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熱氣 盛,則木氣有余,躁怒傷脾,故至甲乙日,更論脾病之增減。
五常政大論篇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大小之異也。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zé)嵴忒。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大小之異耳。曰∶其于壽夭何如?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陰精所奉,高之地也。陰方之地,陽不妄泄,寒氣外持,邪不數(shù)中,而正堅守,故壽延。
陽精所降,地之下也。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fā)泄無度,風(fēng)濕數(shù)中,真氣傾竭,故夭折。即事驗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人多壽,東南方人多夭,其中各有微甚耳。此方土之異也。
帝曰∶其病治之奈何?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西北方皮膚閉腠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東南方人腠理疏,冬皆長冷,故宜收宜溫散,不解表。
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zé),強其?nèi)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寒方以寒,熱方以熱,是正治也。西北方有病冷,假熱方以除之;東南方有病熱,假涼方以除之。是則假者,反上之正法以取之。
岐伯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
上者天氣,下者地氣。不及則順而和之,太過則逆而治之也。
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diào)之,故曰∶上取下取,內(nèi)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濃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此之謂也。
藥之濃薄,藥之氣味濃薄也。上下內(nèi)外求治其過,當(dāng)因人之體氣濃薄而施,則可以求其過也。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氣反者,謂病下而反上,病上而反下。病反在上,而治取于下,病反在下,而治取于上,病在中,而治取于傍。如寒逆于下,熱反攻于上,不利于下,氣盈于上,則溫下以調(diào)之,余仿此。
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治法要審輕重剛?cè)崮骓樢允┲戮脛t皆同一理法也。
曰∶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奈何?曰∶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藥以祛之,食以隨之,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必已。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有約,常制,即下文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菜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fù)如法。
約,節(jié)約也。假如無毒治病,病已十去其九,須以此為節(jié)約,再勿藥也。須以谷肉菜果,隨五臟所宜,食之養(yǎng)之,以盡其余病也。若違約節(jié)而過用之,必至于傷正氣也。
六元正紀論 帝曰∶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予欲不遠熱,不遠寒奈何?
上之寒熱二字,所用之寒熱也,下之寒熱二字,因氣之寒熱也。遠,猶避也。不遠寒,不遠熱,猶言可以熱治熱,而寒治寒者也。
岐伯對曰∶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出汗宜熱藥,故不避熱。下利宜寒藥,故不避寒。如是則夏亦可用寒,皆謂不獲已而用之也。
帝曰∶不發(fā)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曰∶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曰∶愿聞無病何如?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
犯寒熱者,其病益甚,無病犯禁,猶能生病故曰∶無則生,有則甚。
曰∶生者何如?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痞腹?jié)M,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音冒。悶也。)郁注下, 腫脹,嘔鼽衄頭痛,骨節(jié)變?nèi)馔,血溢血泄,淋閉之病生矣。曰∶治之奈何?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不可不順。犯熱治以酸寒,犯寒治以甘熱,犯涼治以苦溫,犯溫治以辛涼,所謂勝也。
帝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曰∶愿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帝曰∶善。
重身,謂懷妊也。毒之,謂有毒病用毒藥以攻之。有大積大聚之故,治其大半則止,過之者死。非重身者,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而止,當(dāng)有約也。況重身者,豈無約乎?
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曰∶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調(diào)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
郁,郁滯也。達發(fā)奪泄折五者,欲其通達之意也。王注以達為吐,以發(fā)為汗,以奪為下,以泄為利小水,皆非也。如氣凄清之甚,則肺金太過,而木郁之病生焉。治以輕揚味薄之劑散之,使之郁氣解,而肝木之氣伸矣。治郁之余,仍以辛熱之味,以瀉肺氣,畏其熱則氣斯服。肝肺之氣,各得其平,無獲郁滯之患,故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余皆仿此。王安道曰∶此段十三句,通為一章,當(dāng)分三節(jié)。自帝曰至水郁折之九句為一節(jié),治郁法之問答也,然調(diào)其氣一句為一節(jié),治郁之余法也。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三句為一節(jié),調(diào)氣之余法也。過病之起,多由乎郁,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或因所乘而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氣自郁,皆郁也。豈惟五運之變,能使然哉?郁既非五運之變可拘,則達之、發(fā)之、奪之、瀉之、折之之法,固可擴而充之矣?蓴U而充,其應(yīng)變不窮之理也。且夫達者,通暢之也,如肝性急怒,氣逆 脅,或脹大時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則用升發(fā)之藥,加以厥陰報使,而從治之。又如久風(fēng)入中為飧泄,及不因外風(fēng)之入而清氣在下為飧泄,則以輕揚之劑舉而散之。凡此之類皆達之之法也。王氏以吐訓(xùn)達,以汗為發(fā),不能使人無疑。以為肺金盛,而抑制肝木歟?則瀉肺氣,舉肝氣可矣,不必吐也;以為脾胃濁氣下流,而少陽清氣不升歟?則益胃升陽可矣,不必吐也。雖然,木郁固有吐之之理,今以吐宇總該達字,則凡木郁皆當(dāng)用吐矣,其可乎哉?
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假,借也。主氣不足,客氣勝之,故假借寒熱暖涼,以資夫正氣,則客可犯之謂也。主氣謂五臟應(yīng)四時春夏秋冬也。客氣謂六氣加臨之氣。
至真要大論 曰∶上yin乎下,所勝平之,外yin乎內(nèi),所勝治之。
上yin乎下,天之氣也,所謂司天之氣。風(fēng)yin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之類是也。外yin乎內(nèi),地之氣也,所謂在泉之氣。風(fēng)yin于內(nèi),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也,皆隨所制勝以平之也。司天之氣曰平,在泉之氣曰治,此其義見矣。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diào)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陰病陽不病,陽病陰不病,正也。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正治也。陰位以見陽脈,陽位以見陰脈,反也。以寒治寒,以熱治熱,反治也。
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fù)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shù),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隨制平奪,皆不以數(shù)之多少,以氣和平為度。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愿聞其約。岐伯對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臟腑有高下遠近,證候有表里,藥治有輕重。調(diào)其多少,和其緊慢,令藥氣之病所為故,勿令太過與不及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
古之單方,獨用一物曰奇。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古之復(fù)方曰偶,有二味相配之偶,有二方相合之偶。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制者,謂因時制宜之義,以病有遠近,治有輕重所宜,故云制也。若以君臣藥味數(shù)之,陰陽奇偶則亦然也。
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偶。
奇者單行而力微,故近者奇之可也;偶者并行而力大,故遠者必以偶也。汗不可以奇,蓋謂汗難出,故以偶;下不以偶,謂下易行,故以奇。及觀仲景制方,桂枝湯汗藥也,亦以三味為奇。
大承氣湯下藥也,亦以四味為偶。此見方因時制宜,不必拘泥奇偶,而失其治之大體。
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濃,緩則氣味薄,適其所至,此之謂也。
王注謂補上治上之方,若迅急則上不住而反迫于下,所以宜制氣味之薄方,欲其升浮而使之至于病所,而后可以療其病也。補下治下之方,若慢緩則滋道路而力微,所以宜制氣味之濃方,欲其降沉急而至于病所,而后可以療其病也。適,宜也。凡制方須宜至其病所,而無太過不及之謂也。
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又有病在于下焦,其勢不容于遽急而用和緩之氣味者,慮其中道而止也,宜于藥后,以食送之至病所,要亦無違上下之制。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shù)少,小則數(shù)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大方有二∶有藥味數(shù)少專攻之大方;有君一臣二佐九之大方。凡治肝腎及在下而遠者,宜服數(shù)少之大方。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服君一臣二佐九之大方,故腎之二服,可分作肺之九服、肝之三服也。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重方則復(fù)方也。奇偶不去則反復(fù)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如黃連治口瘡,佐以干姜而速之類是也,故曰∶反佐取之。
帝曰∶五味之用何如?岐伯對曰∶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 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diào)其氣使其平也。
五味辛以散之,半夏、白芷、防風(fēng)之辛皆散;甘以緩之,甘草、大棗之甘皆緩;酸以收之,白芍藥、五味子之酸皆收;苦以瀉之,大黃、黃連之苦皆泄;咸以軟之,芒硝、海石之咸皆軟;淡以滲之,茯苓、白術(shù)之淡皆滲是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病之微者,可以逆治,以寒攻熱,以熱攻寒是也。病之甚者,不可逆治,當(dāng)順其性而從之,所謂以熱而攻熱也。如傷寒發(fā)熱,反以麻黃、姜、桂之辛,從其性而攻發(fā)之之類是也。
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逆其病而施,謂之正;從其病勢而用方,謂之反。反從之方,或一二味而從之,是謂從少;或三四味而從之,是謂從多。從少從多,當(dāng)觀病之微甚,事之輕重。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
汪氏《質(zhì)疑》注∶經(jīng)文反治者,即從治之法,上文曰從者反治是也。熱因寒用者,謂熱藥因病之熱,以其本病之寒而用也。如傷寒腎氣素本虛寒,而寒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病變面赤身熱,脈數(shù)無力者,經(jīng)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是也。有因內(nèi)傷過服涼藥,以致肌膚大熱,或譫語口干,脈無力者,此皆本于寒而變病似熱,實非熱也,宜以熱藥反治之也。寒因熱用者,謂寒藥因病之寒,以其本病之熱而用也。如傷寒熱甚失于汗下,亢陽內(nèi)郁,拒陽于外,病變渾身厥冷而脈實者,經(jīng)曰∶諸陰之反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是也。有積熱于內(nèi),而外反惡寒者,有火炎于內(nèi),反覺冷氣自腹沖上者,此皆本于熱而變病似寒,實非寒也,宜以寒藥反治之也。塞因塞用者,言補塞之藥,因壅塞之病而用也。釋者謂氣虛中滿而用補藥,特其一耳。有因氣虛而胸中痞者,有氣虛腹中有塊作痛,或上或下,或有或無者,有氣虛大便里急后重者,有氣虛小便秘澀者,有氣虛而肢節(jié)腫痛者,有氣虛而背肩脹急者,此皆本于氣虛不能營運而變病似塞,實非塞也,宜補氣及收澀之藥反治,此塞因塞用之類也。通因通用者,言通利之藥,因通塞之病而用也。
釋者謂熱結(jié)塞凝而致泄者,以通利之藥,亦特其一耳。有因食積而痢者,宜通積化食之藥;有下焦積熱而小便不禁,或遺精滯濁者,宜通竅解熱之藥;有患瘧郁熱于表,外蒸汗出者,宜清熱解表之藥;有傷風(fēng)熱怫于表,外蒸汗出者,宜散風(fēng)之藥;有患痹濕氣熏蒸汗出者,宜散濕之藥;有血積于內(nèi),以致血隧壅遏而傍流之血妄行者,宜通血之藥。此皆本于塞而變病似通,實非通也,宜通利之藥反治。此通因通用之類也。必伏其所主者,正治之法藏諸用也。而先其所因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之意也。伏其吾之所以主治者,而先其所因以順從而漸殺之法,法主于治其通,而先通因通用,積去而利止,則先通之者,所以塞之也,而吾主治之意,至是顯諸仁矣。反治之法主于雙病,本其始而言,亦正治也,故言乎其始,藥治亦順,與正治之法同。言乎其終,藥治似逆,與正治之法異,故曰始同終異也。夫反治之法微,故宜加深長之思,此章之義博,不可以偏之致自異也。而釋者不察得失相參,如謂中滿宜補,瀉痢宜下之者可也。至謂蜜煎烏頭,醇酒冷凍飲料之類,皆察其小而遺其大者,余寧已于言哉?
可使破積,可使?jié)裕墒箽夂,可使必已?/p>
此結(jié)上文反治之效也。
帝曰∶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從內(nèi)之外者,調(diào)其內(nèi)。
內(nèi)傷元氣,不能外衛(wèi)腠理,而為汗泄等證,宜補中益氣之類以調(diào)其內(nèi),則外證自除,是謂治其本也。
從外之內(nèi)者,治其外。
風(fēng)寒外郁而為喘嗽,或為鼻衄等證,宜麻黃、桂枝之類以疏其外,則內(nèi)患自除,是亦治其本也。
從內(nèi)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調(diào)其內(nèi)而后治其外。
如積熱于內(nèi)而為癰腫瘡瘍等證,先以苦寒疏其內(nèi)實,后用通經(jīng)關(guān)郁排膿之劑,或針砭等法,以治其外,斯則內(nèi)外悉平,是謂先本而后標(biāo)者也。
從外之內(nèi)而盛于內(nèi)者,先治其外而后調(diào)其內(nèi)。
邪氣外郁內(nèi)熱而為痰火壅實等證,先以辛散之味以解其外,后用消痰降火之劑以治其內(nèi),斯則內(nèi)外俱安,是亦先本而后標(biāo)之者也。
中外不相及,則治其主病。
病在中,或在外,兩不相干,而非從內(nèi)之外,從外之內(nèi)者,則于內(nèi)于外,專治其主病而已矣。
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fù)起,奈何治?
此問治病不衰,而反因藥之寒熱,而隨生寒熱之新病也。
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陰,腎也。陽,心也。其心屬火,腎屬水也。此言腎之真陰已虧而發(fā)熱,誤投寒藥以治,則熱反熾,豈知熱之不衰,由于真水之不足乎?宜求滋腎之劑,如山藥、枸杞、地黃之類,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也。又如心之元陽已虧而身寒者,誤投熱藥以治,則寒反甚。豈知寒之不衰,由于真火之不足乎?宜求補心之劑,如人參、附子之類,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是也。如果益心,寒亦通行;如果強腎,熱之猶可。心也,腎也,水火之原也,陰陽之本,所謂屬也。
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治其旺氣,是以反也。
旺氣,時旺之氣也。如夏月感寒,郁而為熱,宜辛散之藥。醫(yī)見其身熱,其時旺之氣亦熱,乃以寒藥治之。寒性收斂,表邪不能發(fā)散而熱反甚矣。發(fā)冬月傷寒,失于汗下,邪氣傳變,亢陽內(nèi)郁而身寒者,宜苦攻之。醫(yī)見身寒,時旺之氣亦寒,乃以熱藥治之。熱性 悍,內(nèi)邪未得疏通而寒反甚矣。是皆治其旺氣而有所失也,正發(fā)表不遠熱,攻裹不遠寒,相同一意。
曰∶不治旺而然者何也?曰∶不味旺味屬也。
此承上文而言,上味玩味也,下味藥味也。如肺之氣虛而身寒,其寒也由于肺氣之不足也,宜補其氣則生陽矣。若誤投以辛熱之藥味。則陽虛陰必湊而身寒反甚。蓋徒知寒者熱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辛者旺于秋,而屬于肺,辛先入肺,以散肺氣,如之何其弗寒也?如心血虛內(nèi)身熱,其熱也由于心血之不足也,宜補其血則生陰矣。若誤投以苦寒之味,則陰虛陽必乘而身熱反熾。蓋徒知熱者寒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苦者旺于夏,而屬于心,苦先入心,以瀉心血,如之何其弗熱也?
故曰不味旺味,而有所犯也。
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久服,各增其氣,如黃連服久而反熱,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增氣不已,臟氣偏勝,氣有偏勝則有偏絕,故曰夭之由也。
五常政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此言人應(yīng)天地陰陽,虛實寒熱,治之宜各察其歲氣天和,無實實虛虛之誤,庶不失其正而夭人命也。
《大要》曰∶無伐化,無違時,必養(yǎng)必和,待其來復(fù),此之謂也。
此承上文而言,引古經(jīng)以證無伐天和之義也。
五臟別論 曰∶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藏氣法時論 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齏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毒藥,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蟲魚鳥獸之類,然辟邪安正,惟毒藥為能,故通謂毒藥也。五谷,粳米小豆大豆麥黃黍;五果,桃李杏栗棗;五菜,葵藿薤蔥韭。食以存性,藥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此謂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
宣明五氣篇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味太過則致病,病者則愈甚,故無多食。下文之義可見矣。
五臟生成篇 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五味入口,內(nèi)養(yǎng)五臟,各有所欲。所欲太過,則互有所傷,故不宜過欲也。
陰陽應(yīng)象大論 陽為氣,陰為味。味濃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濃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濃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fā)泄,濃則發(fā)熱。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味濃者為陰中之陰則泄,如大黃之類。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則通,如苦茶之類。氣濃者為陽中之陽則發(fā)熱,如附子之類。氣薄者為陽中之陰則發(fā)泄,如麻黃、桂枝之類是也。故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