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傷寒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醫(yī)患雜談:傷寒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陳明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傷寒論》中的治水劑,基本上都是溫熱藥組成。《傷寒論》里也有很多由寒涼藥組成的治火方劑,如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杏石甘湯
  方藥組成及功效
  《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是張仲景專為清肺熱而設的,是治療肺熱“汗出而喘”的。這個方子的藥物組成只有4味藥物,全寫在方子的名稱中了。
  藥物組成:麻黃、石膏、杏仁、炙甘草
  麻黃具有強大的辛散作用,入肺經,可以用來散肺中的病邪,又是平喘的良藥,但因性溫,在治肺熱病證時要注意用量不要太大,而且一定要配伍石膏。
  石膏是辛寒之品,入肺經。寒能清熱,辛能散熱,所以石膏是治療肺熱的佳品,且石膏的寒涼可以抑制麻黃的溫燥之性。麻黃配石膏治療肺熱堪稱最佳組合,但石膏的用量要大于麻黃一倍以上,這樣才能使麻黃專于宣肺平喘而不助肺熱。
  杏仁配合麻黃宣肺平喘,甘草調和諸藥。
  麻杏石甘湯以清肺、宣肺為功能核心,可以用于外感發(fā)熱和肺熱引起的諸多病癥。
  肺熱咳喘的表現(xiàn)
  肺主呼吸,若肺中有熱,最常見的就是影響肺的呼吸功能,導致咳嗽氣喘,呼吸不利,喉中有痰,色黃而稠?却喟橛刑担嗅t(yī)治喘病,辨痰很重要。一般而言,痰黃粘稠的屬于熱證,可用本方;痰稀白有白泡沫的屬寒飲,用小青龍湯;而介于兩者之間者,用苓桂術甘湯。麻杏石甘湯治肺熱,所以病人吐出的痰是黏稠的,同時會伴有高燒、口渴、出汗、小便短赤,甚至大便秘結,望診可見病人的嘴唇很紅,舌紅苔黃。
  肺熱咳喘多見于小兒肺炎、老年人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肺炎、肺部感染常是由感冒引起,因肺主皮毛,所以外界的邪氣由皮毛侵入可直接犯肺。如果是肺熱咳喘,麻杏石甘湯是首選方劑。
  麻黃與石膏為最佳配伍
  需要強調的是,麻杏石甘湯的核心藥物組合是麻黃與石膏,二者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治肺炎咳喘時,更是缺一不可。麻黃辛溫,發(fā)汗力較強,許多人不敢使用,特別是治療肺熱咳喘時,更是談虎色變。有一次我到外地某醫(yī)院義診,一個病房的大夫請我會診一高齡男病人。這個病人78歲,幾天前得了感冒,后轉為肺部感染,氣喘不能平臥,我到病房的時候,見病人半臥在病床上,背下墊了兩床棉被,張口呼呼作喘,且痰多色黃,出汗,病人家屬不斷為其擦拭額頭,舌苔黃,脈象滑數(shù)有力,小便短赤,大便雖量少但不硬,體溫前天37.5℃,經輸液現(xiàn)在體溫已降至正常,只是喘沒有減輕。我說這應該是一個肺熱咳喘,屬于麻杏石甘湯所治的“汗出而喘”。主治大夫講他用的正是麻杏石甘湯加減,已用3日,取效不甚明顯。我接過病歷看,卻沒有發(fā)現(xiàn)麻黃,主治大夫講,該病人出汗較多,麻黃發(fā)汗,不宜使用。我笑答:病人出汗是因為肺內有熱,內熱盛就會逼迫津液外泄,從而出汗,這實際上也是機體的一個自我調節(jié)作用,因出汗能不同程度地散熱降溫。所以張仲景特別強調麻杏石甘湯是治療“汗出而喘”。麻黃在這里起兩個作用,一是平喘,一是散肺熱。只要將石膏的用量大于麻黃一倍以上,就可制約麻黃的溫燥發(fā)汗作用。麻黃配石膏,一平喘為主,一清熱為主,堪為治肺熱咳喘病證之絕配。我勸他在原方上加上6~10克生麻黃,石膏用至30克,該大夫遲疑半天,才勉強用炙麻黃9克。當天服1劑,氣喘即有減輕,痰也少了些,后來電話告知,共服7劑,氣喘平定。
  麻黃為治喘良藥
  前面講到麻黃湯也治喘,主要也是麻黃在起平喘作用。麻黃為平喘之圣藥,只要不是虛喘,張仲景都要運用麻黃,關鍵是配伍問題。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喘配桂枝,如麻黃湯;內熱引起的咳喘配石膏,如麻杏石甘湯;濕邪盛的咳喘配杏仁、生薏仁,如麻杏薏甘湯;寒飲引起的咳喘配干、細辛,如小青龍湯等。
  麻杏石甘湯的配伍特色是麻黃與石膏相配。麻黃雖是辛溫之品,但平喘作用好,它的溫燥之性可以用石膏來監(jiān)制,所以開方時石膏的用量一定要大于麻黃的兩倍,方為保險。
  治小兒肺炎
  一10歲兒童,高燒、咳喘一周,檢查確診為肺炎,在某醫(yī)院治療,不見好轉,仍每天發(fā)燒39℃以上,白天咳嗽,夜晚氣喘,不能平臥在床上,張口呼吸,影響睡眠。患兒來診時測體溫38.5℃,其母強調說,到晚上體溫會達到39℃以上,患兒坐在我旁邊呼呼喘氣,咽喉中有痰聲,孩子不會吐痰,只能大口往下咽,咽喉微有紅腫,舌苔黃而厚膩(一般打過吊瓶的都會有這種舌苔),脈數(shù)。我即開麻杏石甘湯,因有高燒,合上小柴胡湯一起使用,又加上一些化痰平喘的藥物,囑患兒母親讓患兒當天服完1劑,如發(fā)燒不退,可服2劑。晚上10點其母來電,服完1劑,咳喘減輕,體溫下降后又升到38.5℃,令她再煎第二劑。第二天一早,其母電話告知:夜11點服第二劑后,溫度降到37℃以下未再上升,喘減很多,患兒熟睡一宿。其母擔心體溫還會上升,問今天怎么服藥?我告訴她,可正常服用,一天一劑。共服5劑,癥狀全部痊愈。
  麻杏石甘湯雖然沒有一味所謂殺菌的藥,但治療肺炎特別有效,可加上魚腥草、冬瓜仁,一吃就燒退喘平,肺部炎癥消散。中醫(yī)治病,意在調節(jié)整體,改變生理環(huán)境,讓侵入體內的病毒、細菌無法存活。
  麻杏石甘湯還治其他病
  根據(jù)中醫(yī)的整體觀念理論,本方還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
  肺開竅于鼻,肺中有熱,鼻也會受到影響,如一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往往就是肺熱引起,用麻杏石甘湯治療有較好效果。
  又肺主皮毛,肺中有熱,壅滯于皮膚,會引起皮炎、皮癬、皮疹、痤瘡等皮膚病,也可以用麻杏石甘湯治療。頭皮屑多、頭皮經常發(fā)癢,本方治療也有效。
  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中有熱同樣會影響到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小便不利,或遺尿,同樣可以用麻杏石甘湯治療。
  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熱下移于大腸,可導致腹瀉,這種泄瀉往往伴有咳嗽,或氣喘,可用本方下病上治。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是麻杏石甘湯的一個變方,為麻杏石甘湯去掉石膏,加上連翹、赤小豆、生梓白皮生姜、大棗。生梓白皮是梓樹的根皮,因是保護性樹種,藥源難尋,藥店無售,臨床常用桑白皮代替。
  配伍特點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中,麻黃是發(fā)散邪氣的,邪氣在肺、在表,可用麻黃發(fā)散,因勢利導地去除邪氣。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的作用,其殺菌、抗病毒的作用較強,經常被用于治療流感、皮膚疾病、人體上部的邪熱證,它的清熱散結作用還可用來治療乳腺炎、乳腺增生、甲狀腺腫大、扁體腫大等。
  赤小豆屬于豆科植物,其形細長,比呈圓柱型的紅豆個頭小,注意不要用錯。赤小豆有利水濕的作用。此外,《金匱要略》中還有一個方子叫赤小豆當歸散,兩味藥物配伍可以治療瘡出血,張仲景稱痔瘡出血為“近血”。
  桑白皮即桑樹的根皮,這個方中本來用的是梓樹的根皮,但這種藥源到清代乾隆年間就很難找了,桑樹根皮與此類似,后來就用桑白皮代替它。肺主皮毛,皮類藥物大多都可入肺,如桑白皮、地骨皮丹皮、陳皮、生姜皮、綠豆皮等等,而桑白皮清肺熱的作用最好,可以治療肺熱咳嗽、氣喘、咽痛、鼻塞,以及許多皮膚疾病,尤常用于癢疹、痤瘡等皮病。此外,桑白皮具有利水濕的作用,可以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就桑白皮用于本方而言,不但可以清熱,而且可以去濕氣。
  主治濕熱壅肺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也是治肺熱的,只不過所治的熱是濕熱,熱和濕混合在一起,難解難分,這個熱就難以清除,必須加上化濕、利濕的藥,濕邪一去,熱無藏身之所,就很容易被清掉了。所以這個方子不用清熱瀉火的石膏與麻黃配伍,而是用連翹、赤小豆、桑白皮這些具有清熱利濕的藥物與麻黃相配,以清利肺中之濕熱。凡是濕熱壅肺導致的病證,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皮膚疾病、鼻炎等,都可用本方治療。
  還可治療皮膚病
  麻杏石甘湯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都可用于肺熱的疾病,但本方是治療肺中濕熱或蘊藏于皮表的濕熱的,《傷寒論》本用來治療“發(fā)黃”證,根據(jù)它的清利濕熱的特點,現(xiàn)在臨床還常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皮膚疾患,當然前提是屬于濕熱所致。因肺主皮毛,濕熱壅肺,必犯皮毛,而導致各種皮膚疾病,如蕁麻疹、銀屑病、白癜風、痤瘡等,屬于濕熱者用本方治療,效果迅速。
  如一中年女性蕁麻疹患者,過敏體質,本次蕁麻疹反復發(fā)作一月余,發(fā)作時其狀駭人,滿身都是大疙瘩,有的如杏子、大棗一般,瘙癢難忍,過敏原不清楚。一直服用抗過敏藥物,開始有效,后來不能控制發(fā)作。來診時正逢發(fā)作,得一見到上述癥狀,是我看到的蕁麻疹中最嚴重的一個。其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即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苦參白鮮皮、紫草赤芍等藥,服用一周,病情得到控制。兩周后復發(fā)一次,但其勢較前減輕,又用上方加減連續(xù)服用兩周,病愈無復發(fā)。
  臨床上我用該方治療許多濕熱型皮膚疾患,大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遇到病情頑固的皮疾,可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將本方制成水丸劑服用三個月,鞏固療效。
  過敏性疾病,其過敏原五花八門。有一個起癢疹的中年女士,對除足金外的所有金屬過敏。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癢疹很快就消失了。但后來遇到金屬仍然發(fā)作,到我這里看過幾次。過敏性疾病消除癥狀容易,除根相當難。但對于非過敏性的各種皮膚病,屬于濕熱的,用本方都有滿意療效。


-----------老師講的很對 謝了分享了
-----------王慈臣老先生有口訣云:麻杏石甘湯,溫病第一方。
-----------不錯。
-----------學習了,謝謝!
-----------謝謝,學習了
-----------10歲小孩不會吐痰。???????????? 開玩笑吧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