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疾病診療 > 正文: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中醫(yī)治療診斷方法/治療方藥方劑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疾病名稱(英文) retinal central venous occlusion
拚音 SHIWANGMOZHONGYANGJINGMAIZUSA
別名 中醫(yī):暴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視網膜及視神經疾病,眼科疾病,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西醫(yī)病名定義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是比較常見的視網膜血管病,也是致盲的眼底病之一。大多數發(fā)生在中老年人,男女無差異,常為單眼發(fā)病,雙眼發(fā)病較少。本病特征為視網膜靜脈纖曲擴張沿受累靜脈有出血、水腫和滲出等。
中醫(yī)釋名
西醫(yī)病因 比較復雜,常由多種因素造成與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血液粘滯度以及血流動力學均有密切關系。根據視網膜缺血情況或病情輕重,分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兩種。
中醫(yī)病因 《審視瑤函》指出本病的發(fā)生,其病因多與七情,飲食、勞累、熱病痰火有關,
季節(jié)
地區(qū)
人群
強度與傳播
發(fā)病率
發(fā)病機理
中醫(yī)病機 其病機根據臨床所見,多因肝陽上亢,肝氣上逆;或肝郁氣滯,血行瘀滯;或痰熱內生,上用壅目竅;或肝火亢盛,上攻于目;或陰虛火旺,上擾清竅,致目中脈絡阻塞發(fā)為本病。若失治誤治,后期可致目系萎縮,甚至變生其他眼病。
病理
病理生理
中醫(yī)診斷標準
中醫(yī)診斷 本病眼外癥較少,應將眼內檢查和自覺癥狀結合起來,結合全身脈證辨證,其證有虛有實,但無論虛證、實證均與脈絡瘀滯有關。本病若眼內出血較多,可繼發(fā)綠風內障。后期致目系萎縮、黃斑囊樣變性,視力嚴重障礙。
1.肝陽上亢
證候:平素頭暈頭痛,急躁易怒,視力劇降,外眼無異常,眼底檢查見視乳頭邊緣模糊,靜脈迂曲怒張,網膜出血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伴網膜水腫及白色滲出。心煩失眠,耳鳴耳聾,脅疼,腰膝痠軟,舌紅脈弦。
辨析:①辨證:以眼癥伴有平素頭目脹痛,急躁易怒,脈弦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陽上亢,肝氣上逆,血隨氣升,目絡受阻,故視力劇降,眼底靜脈怒張網膜出血,水腫、滲出;肝陽上亢,肝失疏泄,故頭目脹痛、脅疼、急躁易怒;腎陰虧虛,腰府失養(yǎng),故腰膝酸軟;舌紅脈弦為肝病之象。
2.肝火上炎
證候:視力劇降,眼底改變同前,伴頭痛善怒,面紅目赤,耳鳴脅疼,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析:①辨證:以眼癥伴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肝的經脈上連目系,肝火亢盛,循經上攻,熱郁血滯,致目中脈絡阻塞,故視力劇降,靜脈怒張,網膜出血;肝火上攻,故頭痛、耳鳴、面紅;肝火亢盛,疏泄失職,故脅痛善怒;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肝火亢盛之證。
3.氣滯血瘀
證候:眼癥同前,伴精神抑郁,胸脅脹疼,脘悶食少,舌紫暗,苔白,脈澀。
辨析:①辨證:以眼癥伴胸脅脹疼,舌紫暗,脈澀為辨證要點:②病機:情志不舒,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致目內氣血不得回流,瘀阻眼內,故視力劇降,視乳頭充血水腫,網膜靜脈怒張迂曲,網膜水腫、滲出;肝失條達,故精神抑郁,胸脅脹疼;肝氣犯胃則脘悶食少;舌紫暗,脈澀為氣滯血瘀之象。
4.痰熱阻絡
證候:眼癥同前,伴頭重暈眩,脘悶食少形體肥胖,口苦,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析:①辨證:以眼癥伴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②病機:平素過食肥甘厚膩之品,致痰熱內蘊,痰熱上壅于目,致眼絡阻塞,故視力劇降,網膜靜脈怒張,水腫滲出,出血;痰熱內蘊,氣機不暢,清陽不升,故胸脘悶,食少,頭重眩暈:體胖、口苦、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痰熱內蘊之象。
5.陰虛火旺
證候:眼癥同前,伴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顴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析:①辨證:以眼癥伴舌暗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②病機:熱病、久病傷陰,陰虛火旺,虛火上擾,目絡阻塞,故視力劇降,網膜靜脈怒張,網膜出血、水腫、滲出;陰虧清竅失養(yǎng),故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均為陰虛火旺之象。
西醫(yī)診斷標準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診斷標準:
1.高血壓病、糖尿病史。
2.視力下降,如累及黃斑部視力光感、甚至失明。
3.視網膜中心靜脈栓塞時,靜脈怒張,紫紅色,視網膜水腫、大片出血呈放射狀、火焰狀或圓狀,并有白色棉花團狀滲出物,出血進入玻璃體引起混濁。如分支栓塞時,出血僅限支配部位。視乳頭水腫,邊緣模糊,表面有出血斑。
4.出血及滲出物吸收后可形成結締組織增生及新生血管,引起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及繼發(fā)性青光眼。
5.熒光造影:周邊靜脈可見熒光滲漏,靜脈灌注遲緩或不全,出血區(qū)熒光遮蓋,晚期可出現側支循環(huán)。
西醫(yī)診斷依據
發(fā)病
病史
癥狀
體征 多見于中老年病人,常單眼發(fā)病,視力急劇下降,常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病變。
體檢 眼底病變:視乳頭邊緣不清,充血,可被出血遮蓋或部分遮蓋;視網脈動脈細,靜脈高度纖曲、擴張、斷流,血栓可呈階段狀。視網膜水腫、出血、滲出,大量出血可為線狀、火焰狀、圓點狀或片狀,并以視乳頭為中心呈菊花瓣樣分布,后極部視網膜為絮狀白斑,黃斑區(qū)有灰白色硬性滲出呈星芒狀排列。
電診斷 ERG檢查:a波、b波振幅降低,也出現大a。庑。
影像診斷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造影過程中出現充盈遲緩和血管熒光素滲漏,有時可發(fā)現阻塞點。
實驗室診斷 血液流變學:各項檢測指標均明顯增高,唯血漿纖溶酶原含量較正常低。
血液
尿
糞便
腦脊液
其他診斷
免疫學
組織學檢驗
西醫(yī)鑒別診斷 1.視盤血管炎(靜阻型):①視力正常或輕度減退;②主要發(fā)生于青狀年,男多于女;③視乳頭稍充血,輕度水腫,周圍有不規(guī)則點狀滲出,生理盲點擴大;④視網膜靜脈纖曲擴張、出血、滲出、較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者少。
2.原發(fā)性高血壓動脈硬化:①有高血壓病史,雙眼發(fā)。虎谝暰W膜動脈變細,反光增強A:V一1:2~1:3,動靜脈交叉征陽性;③視網膜可有出血、滲出、水腫。
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①有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癥狀,血糖高,尿糖陽性;②病變多雙側性,視力減退取決于黃斑區(qū)受累程度;③眼底:視網膜有微血管瘤、出血及滲出;④視網膜可有新生血管及機化物。
4·腎病性視網膜病變:①有蛋白尿、高血壓及水腫等病史,雙眼發(fā);②視乳頭色淡水腫,視網膜動脈明顯收縮,動靜脈交叉壓跡明顯;③視網膜普遍水腫及絮狀白斑,黃斑區(qū)可見硬性滲出,呈星芒狀排列。
中醫(yī)類證鑒別
療效評定標準 1.治愈:眼底血液循環(huán)改善、視網膜出血基本吸收,視力增進。
2.好轉:視網膜出血部分吸收,視力略有好轉。
預后 視力預后與黃斑受累程度有關。本病病程較長,最常見又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出血性青光眼,一般發(fā)生在發(fā)病后3個月,可致失明,有時因持續(xù)而劇烈的眼痛而行眼球摘除,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在本病預后和治療上有一定的意義造影發(fā)現視網膜無灌注缺血范圍越大,預后越差;如黃斑水腫持續(xù)不退可行激光治療。
并發(fā)癥 并發(fā)癥有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PVR、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黃斑囊樣水腫。
西醫(yī)治療 1.纖溶制劑:①尿激酶:500~10000U加液靜滴每日一次,5~10次為一療程;也可5000~10000U溶于20ml生理鹽水或10%葡萄糖慢靜推;也可100~500U溶于1m1球后注射,隔日一次,5次為一療程;也可離子透入,10天為一療程。②鏈激酶:初次50U加100m1生理鹽水,靜滴30分鐘滴完,維持劑量60萬U加5%葡萄糖靜滴,隔日一次,7天為一療程。(3)去纖酶:40U溶于生理鹽水,每日一次靜滴,4~5小時滴完,3次一療程。
2.抗血小板聚集劑:阿斯匹林0.3g每日1次,口服;潘生。担埃恚,每日3次,口服。
3.血液稀釋療法:抽血500ml加75ml杞椽酸鈉,在等時靜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然后將分離的血漿再回輸。
4.皮質類固醇類藥:氟美松針10mg加10%葡萄糖500ml靜滴,也可5mg球后注射,或1.5mg,每日3次,口服。強的松10mg,每日3次,口服。
5.降低血液粘滯度: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n1加能量合劑2支靜滴每日1次。
6.激光治療:主要用氬激光光凝新生血管,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7·擴張血管劑:改善視網膜循環(huán);地巴唑20mg,每日3次,口服;維腦路通片200mg,每日3次,口服;煙酸胺0.1g,每日3次,口服等。
8.其它治療:維生素C片400mg,每日3次,口服;腺苷輔酶B12片500ug,每日3次,口服;維生素B2片20mg,每日3次,口服;安妥碘0.4g,每日1次肌注。
9.并發(fā)癥的治療:黃斑囊樣水腫可試用高壓氧治療;玻璃體出血長時間不吸收者用玻璃體切割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應用全視網膜光凝。
中醫(yī)治療 本病為各種原因引起眼絡阻塞所致,眼底改變以出血瘀血為主,故治療時,無論何種證型,除針對病機治療外,均應適當佐以止血活血,化瘀通絡之法。對眼內有新生血管、機化物形成的,又當佐以軟堅散結之法。對眼內反復出血繼發(fā)綠風內障者,則按綠風內障治療。辨證選方如下:
1.肝陽上亢
治法:平肝潛陽。
方藥:菊花鉤藤飲加減。珍珠母15g,鉤藤12g,菊花12g,川芎6g,生牡蠣15g,黃芩10g,白蒺10g,白芍9g,夜交藤9g,丹參15g,地龍12g,當歸尾12g,茯苓12g,澤瀉12g,蒲黃12g。
2.肝火上炎
治法:清肝瀉火。
方藥: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加減。龍膽草12g,柴胡9g,澤瀉12g,車前子12g,木通12g,生地9g,當歸尾15g,丹參15g,梔子12g,黃芩12g,甘草6g,赤芍9g,川芎6g,丹皮9g。
3·氣滯血瘀
治法:行氣活血。
方藥: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加減。當歸尾15g,生地9g,仁12g,紅花12g,枳殼12g,赤芍9g,柴胡9g,甘草3g,桔梗9g,川芎12g,牛膝9g,陳皮12g,丹參20g,路路通12g,側柏葉9g。
4.痰熱阻絡
治法:清熱祛痰。
方藥:溫膽湯(《千金方》加減。半夏12g,陳皮15g,茯苓12g,甘草3g,枳實12g,竹茹9g,厚樸12g,薏仁12g,通草9g,石菖蒲15g,丹參20g,黃連9g,黃芩9g,黃柏9g,茅根12g,蒲黃12g。
5.陰虛火旺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加減。知母15g,莆柏12g,生地12g,山萸肉12g,山藥12g,茯苓15g,澤瀉12g,丹皮12g,當歸尾12g,丹參15g,毛冬青15g,琥珀9g,郁金9g,川芎6g,白茅根12g。
中藥
針灸
推拿按摩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病因較復雜,多因動脈硬化、血管炎癥、血流瘀滯所致。對本病的治療,首先應針對病因,如高血壓、動脈硬化所致者,應結合內科治療,如因靜脈炎所致者,可應用抗菌素、激素治療。除病因治療外,尚須用鏈激酶、尿激酶、血栓通,以溶解血栓。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注射液作靜脈滴注,以改善微循環(huán)。在綜合治療中尚可采用維生素C、路丁、碘劑及其它血管擴張劑。中醫(yī)認為本病最主要的病機為脈道瘀阻,血不歸經,治療以止血活血,祛瘀通絡。早期眼底見新鮮出血或反復出血,不用或少用活血化瘀藥,加用涼血止血藥:如白茅根地榆炭、節(jié)、大薊、小薊、側柏葉等;中期眼底出血穩(wěn)定,加止血化瘀藥:如蒲黃炭、三七、花蕊石茜草、棕櫚炭;積血時間長,加活血理氣通絡藥,如郁金、地龍、紅花、桃仁蘇木;陳舊積血,久不吸收,加破血化瘀藥,如三棱、文木;眼內出血形成機化物者,加軟堅散結藥;如海藻、昆布、夏枯草等;網膜水腫較重加滲濕利水藥,茯苓、車前、澤瀉、薏仁、白術、木通等;高血脂者加山楂、澤瀉。
護理
康復
預防
歷史考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