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層和壁層胸膜之間為一潛在的胸膜腔,在正常情況下,胸膜內含有微量滑液體,其產生和吸收經常處于動態(tài)平衡。任何病理原因加速其產生和(或)減少其吸收時,就出現胸腔積液(pleural effusion)。
【胸腔積液和吸收的機制】
健康人胸膜腔為負壓(呼吸時平均為-0.5kpa,即-5cmH2O),胸液中含蛋白質,具有膠體滲透壓(0.8kpa,即8cmH2O)。胸液的積聚與消散還與胸膜毛細血管中滲透壓、靜水壓有密切關系。壁層胸膜由體循環(huán)供血,毛細血管靜水壓高(3kpa,即30cmH2O);臟層胸膜由肺循環(huán)供血,靜脈壓低(1.1kpa,即11cmH2O)。體循環(huán)與肺循環(huán)血管中膠體滲透壓相同(3.4kpa,即34cmH2O)。結果是液體由壁層胸膜進入胸膜腔,并從臟層胸膜以個等速度被吸收(圖2-13-1)。
圖2-13-1 胸液循環(huán)與有關壓力(kpa)關系示意圖
從動物實驗測算,人體每天胸膜腔約有0.5-1L液體通過。胸液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經由淋巴管而被吸收,每天約有0.25-0.5L淋巴液由胸膜腔淋巴管進入胸導管。
胸膜炎癥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較多蛋白質逸入胸膜腔,使胸液滲透壓增高。腫瘤可壓迫、阻斷淋巴引流,使胸液中蛋白質積聚,從而導致胸腔積液,門靜脈性肝硬化伴有低蛋白血癥,血中膠體滲透壓降低,可產生漏出液;當有腹水時,又可通過膈肌先天性缺損或經淋巴管而引起胸腔積液。此外,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心血管疾患或胸外傷等亦可引起胸腔積液。
【病因】
一、胸膜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增高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靜脈或奇靜脈受阻,產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如胸膜炎癥(結核病、肺炎)、結締組織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胸膜腫瘤(癌腫轉移、間皮瘤)、肺梗塞、膈下炎癥(膈下膿腫、急性胰腺炎、阿米巴肝膿腫)等,產生胸腔滲出液。
三、胸膜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
如低蛋白血癥、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粘液性水腫等,產生胸漏出液。
四、壁層胸膜淋巴引流障礙
如癌性淋巴管阻塞、發(fā)育性淋巴引流異常,產生胸腔滲出液。醫(yī)學全.在.線zxtf.net.cn
五、損傷等所致胸腔內出血
主動脈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導管破裂等,產生血胸、膿胸、乳糜胸。
胸腔積液主要病因與積液性質見表2-13-1。
表2-13-1 胸腔積液主要病因和積液性質
漏出液 | 滲出液(漿液性或血性) | 膿胸 | 血胸 | 乳糜胸 | |
感染性疾病 | 胸膜炎(結核病、各類肺感染)、膈下炎癥 | 肺結核、各類肺感染 | 肺結核 | ||
腫瘤、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患 | 上腔靜脈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 | 癌腫、胸膜間皮細胞瘤、肺梗塞 | 癌腫、血管瘤破裂、肺梗塞 | 胸導管受阻 | |
低蛋白血癥 | 腎病綜合癥、肝硬化 | ||||
其他疾患 | 腹膜透析、粘液性水腫、藥物過敏、放射反應 | 風濕熱、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胸部手術后、氣胸 | 外傷、食管瘺、氣胸、胸腔穿刺術后繼發(fā)化膿性感染 | 外傷、氣胸(伴胸膜粘連帶撕裂) | 外傷致胸導管破裂、絲蟲病 |
胸腔積液中滲出性胸膜炎最為多見;中青年病人中,結核病為其常見的病因。中老年胸腔積液(尤其血性胸液)要慎重考慮惡性病變。惡性腫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向胸膜或縱隔淋巴結轉移,可引起胸腔積液。腫瘤侵犯胸膜,使其表面通透性增加,或是淋巴引流受阻,蛋白不易運出胸膜腔,或伴有阻塞性肺炎及胸膜,均可引起滲出性胸腔積液。偶有胸導管受阻,便形成乳糜胸。當心包受累而產生心包積液,或者上腔靜脈受阻,使血管內靜水壓升高,或是惡性腫瘤所致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癥,胸腔積液可為漏出液。
【臨床表現】
年齡、病史、癥狀和體征對診斷均有參考價值,結核性胸膜炎常伴有發(fā)熱。年輕病人胸膜炎以結核性為常見;中年以上患者警惕性腫瘤。有心力衰竭史者要考慮漏出液;炎性積液為滲出性,多伴有胸痛及發(fā)熱。肝膿腫所伴右側胸腔積液可為反應性胸膜炎,也可為膿胸。0.3L以下積液癥狀多不明顯。0.5L以上時,方漸感悶。局部叩診濁音,呼吸音減低,積液量增多時,兩層胸膜隔開,不再隨呼吸摩擦,胸痛逐漸緩解,但氣促卻愈形加重;大量積液則縱隔臟器受壓,心悸、氣促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