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論經閉由二陽之病治宜瀉心火養(yǎng)脾血 潔古曰: 女子月事不來者, 先瀉心火, 血自下也。 內經曰: 二陽之病發(fā)心脾, 有不得隱曲, 故女子不月, 其傳為風消。 王啟玄注曰: 大腸胃熱也, 心脾受之, 心主血, 心病則血不流, 脾主胃, 脾病則味不化, 味不化, 則精不足, 故其…第一節(jié), 論經閉由二陽之病治宜瀉心火養(yǎng)脾血
潔古曰: 女子月事不來者, 先瀉心火, 血自下也。
內經曰: 二陽之病發(fā)心脾, 有不得隱曲, 故女子不月, 其傳為風消。 王啟玄注曰: 大腸胃熱也, 心脾受之, 心主血, 心病則血不流, 脾主胃, 脾病則味不化, 味不化, 則精不足, 故其病則不能隱曲, 脾士已虧, 則風邪勝, 而氣愈消也。
又經曰: 月事不來者, 胞永閉也, 胞胝屬于心, 絡于胞中, 今氣上迫肺, 心氣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來。 先服降心火之劑, 后服局方中五補丸, 后以衛(wèi)生湯治脾養(yǎng)血也。
第二節(jié), 論經閉不行有三治宜補血瀉火
東垣曰: 經閉不行有三: 婦人脾胃久虛, 形體贏弱, 氣血俱衰, 而致經水斷絕不行, 或病中消胃熱, 善食漸瘦, 津液不生。 夫經者, 血脤津液所化, 津液既絕, 為熱所爍, 肌肉漸瘦, 時見渴燥, 血海枯竭, 病名曰: 血枯經絕。 宜瀉胃之燥熱, 補益氣血, 經自行矣。 此病或經滴行而有子, 子亦不成, 而為胎病者有矣。 此中焦胃熱結也。 或心包絡脈洪數躁作, 時見大使秘澀, 小便雖清不利, 而經水閉絕不行, 此乃血海干枯, 宜調血脈, 除包絡中火邪, 而經自行矣。 此下焦胞脈熱結也。 或因勞心, 心火上行, 月事不來者, 胞脤者, 屬于心, 而絡于胞中, 今氣上迫肺, 心氣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來, 宜安心補血瀉火, 經自行矣。 此上焦心肺熱結也。
樓氏曰: 右東垣潔古治血枯之法, 皆主于補血瀉火也。 補血者, 四物之類。 瀉火者, 東垣分上中下, 故火在中, 則善食消渴, 治以調胃承氣之類: 火在下, 則大小便秘澀, 治以玉燭之類, 玉燭者, 四物與調胃承氣等分也: 火在上, 則得于勞心, 治以芩連及三和之類, 三和者, 匹物涼膈等分也。 潔古先服降心火之劑者, 蓋亦芩連三和玉燭之類, 后服五補衛(wèi)生者, 亦補氣之劑也。
{瀉心火養(yǎng)脾血是從本文之義, 愚謂當原隱曲推解蓋人有隱情曲意, 難以舒其衷者, 則氣郁而不暢, 不暢則心氣不開脾氣不化, 水谷日吵不能變見氣, 自以入二陽之血海矣, 血海無余所以不月也, 傳為風消者陽明主肌肉, 血不足則肌肉不榮, 其不消瘦乎風之名火之化也, 故當根不得隱曲上看乃有本立方, 固有法然不必太泥, 因人易轍可也, 據此論當有四證, 如胃熱包絡槷勞心熱三證, 皆有余宜瀉火養(yǎng)血是矣, 而所言脾胃久虛致經水斷絕一癥, 又當以補脾胃為主, 豈得拾而勿論耶, 蓋水入于經其血乃生谷入于胃, 道乃行水去榮散谷消衛(wèi)亡, 況脾統諸經之血而以久虛之脾胃以致氣血俱衰者, 可不為之補益乎, 即此以分虛實明是四證無疑, 而樓全善乃遺補虛一證何歟。 }
第三節(jié)
論經閉因肝勞血傷駱氏曰: 經云: 有病胸脅肢滿, 妨于食, 病至則先聞腥躁臭, 出清液, 先唾血, 四肢清, 目眩, 時時前后血, 病名曰: 血枯, 此年少時因大脫血, 或醉而入房, 虧損腎肝。 蓋肝藏血, 受天一之氣以為滋榮, 其經上貫膈, 布脅肋, 若脫血失精, 肝氣已傷, 肝血枯涸不榮, 而胸脅滿, 妨于食, 則肝病傳脾而聞腥躁臭, 出清液, 若以肝病而肺乘之, 則唾血, 四肢清, 目眩, 時時前后血出, 皆肝血傷之癥也。
{此病機也宜知。 }
{胸脅滿證人皆伐肝豈知血格之故宜養(yǎng)肝血也當須識此。 }
第四節(jié), 論經閉因勞傷當大補脾胃
良方云: 婦人月水不通, 或因醉飽入房, 或因勞役過度, 或因吐血失血, 傷損肝脾, 但滋其化源, 其經自通。 若小便不利, 苫頭眩痛, 腰背作痛, 足寒時痛, 久而血結于內, 變?yōu)榘Y瘕。 若血水相并, 脾胃虛弱, 壅滯不通, 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zxtf.net.cn/tcm/2009/20090113023349_77551.shtml" target="_blank">水腫。 若脾氣衰弱, 不能制水, 漸漬肌肉, 變?yōu)槟[滿當益其津液, 大補脾胃, 芀可保生。 王節(jié)齋曰: 婦人女子經脤不行, 多有脾胃損傷而致者, 不可便認作經閉死血, 輕用通經破血之藥, 遇有此證, 便須審其脾胃如何。 若因飲食勞倦, 損傷脾胃, 少食惡食, 泄瀉疼痛, 或因誤服汗下攻克藥, 傷其中氣, 以致血少而不行者, 只宜補養(yǎng)脾胃, 用白術為君, 茯苓芍藥為臣, 佐以黃氐甘草陳皮麥芽川芎當歸柴胡等分, 脾肝藥能生血而經自行矣。 又有飲食積滯, 致損脾胃者, 亦宜消積補脾: 若脾胃無病, 果有血塊凝結, 方宜行血通經。
{既分肝脾當分兩治。 }
{發(fā)所未發(fā)極是, 但有肝氣郁滯以致脾土失運不能化血者, 又須和肝氣為要, 醫(yī)者知之。 }
第五節(jié), 論室女經閉成勞因思慮傷心
寇宗奭曰: 夫人之生, 以氣血為本, 人之病, 末有不先傷其血氣者, 若室女童男, 積想在心, 思慮過度, 多致勞損, 男子則神色消散, 女子則月水先閉。 蓋憂愁思慮則傷心, 而血逆竭, 神色先散, 月水先閉: 且心病, 則不能養(yǎng)脾, 故不嗜食: 脾虛則金虧故發(fā)嗽; 腎水絕, 則木氣不榮, 而四肢干痿, 故多怒, 鬒發(fā)焦, 筋骨痿, 若五臟傳遍則死。 自能改易心志, 用藥扶持, 庶可保生, 切不可用青蒿螶蟲等涼血行血, 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 益陰血, 制虛藏火。
{此用青蒿者亦不妨, 以其清氣中熱也, 暗室一炬。 }
薜氏曰: 經云: 五谷入于胃, 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為三隧。 故宗氣積于胸中, 出于喉嚨, 以貫心肺而行呼吸。 榮氣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脈, 化以為血, 以榮四末, 內養(yǎng)五臟六腑。 若服苦寒之劑, 復傷胃氣, 必致不起。
{亦須兼脾蓋胃腸脾陰主治有異也。 } 一室女年十七, 歷久不愈, 天癸未通, 發(fā)熱咳嗽, 飲食少思, 欲用通經丸。 余曰: 此蓋因稟氣不足, 陰血末充故耳。 但養(yǎng)氣血, 益津液, 其經自行, 彼惑于速效, 仍用之。 余曰: 非其治也, 此乃剽悍之劑, 大助陽火。 陰血得之則妄行, 脾胃得之則愈虛。 后果經血妄行, 飲食愈少, 遂致不救。
脈經云: 有一婦將一女子, 年十五所來診, 言女子年十四時, 經水自下, 今經反斷, 其母言恐怖。 師曰: 若是夫人親女, 必夫人年十四時, 亦以經水下, 所以斷, 此為避年, 勿怪, 后當自下, 此真氣猶怯, 稟賦素弱而然也, 宜固天元真氣, 使水升火降, 則五肱自和, 而經脈通矣。
{既有避年之各不必強求其治。 }
第六節(jié), 論經閉因積冷結氣
要略曰: 婦人之病, 因虛積冷結氣為證, 經水斷絕, 至有歷年血寒, 積結胞門, 寒傷經絡, 凝堅在上, 嘔吐涎唾, 久成肺癰, 形體損分在中盤結, 繞臍寒疝, 或兩脅疼痛, 與臟相連, 或結熱中, 病在關元, 脈數無瘡, 肌若魚鱗, 時著男子, 非止女身。 左下末多, 經候不勻, 令陰掣痛, 少腹惡寒, 或引腰脊, 下根氣沖, 氣沖急痛, 膝脛疼煩。 奄忽眩冒, 狀是厥顛, 或有憂慘, 悲傷多瞋, 此皆帶下, 非有鬼神。 久則羸瘦, 麻虛多寒, 三十六病, 千變萬端, 審脈陰陽, 虛實緊弦, 行其針藥, 治危得安, 其雖同病, 脈各異源, 子當辯記, 勿謂不然。
{分耗也。 }
第七節(jié), 論經閉因痰飲所隔
張子和云: 凡婦人月事不來, 用茶調散吐之, 次用玉燭散, 芎歸湯, 三和湯, 桂苓白術散之類降心火, 益腎水, 開胃進食, 分陰陽, 利水道之藥也。
{據此吐法能學子和者則可在他人則不可用吐居是一法然體虛者不宜。 }
(驗案)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一婦人月事不行, 塞熱往來, 囗干頰赤, 飲食少, 旦暮間咳一二聲, 諸醫(yī)皆用螶蟲
水蛭干漆硵砂
芫青紅娘子沒藥血竭之類, 惟戴人不然, 曰: 古方雖有此法, 奈病人服之, 必臍腹發(fā)痛, 飲食不進, 乃命止藥, 飲食少進。 內經曰: 二陽之病發(fā)心脾。 心受之則血不流, 故女子不月, 既心受積熱, 宜抑火升水, 流濕潤燥, 開胃誘食, 乃涌出痰一二升, 下泄水五六行, 濕水上下皆去, 血氣自然惴流, 月事不為水濕所隔, 自依期而至矣。 亦不用蟲蟲水蛭之類有毒之藥, 如用之, 則月經總來, 小溲反閉, 他證生矣。 凡精血不足, 宜補之以食, 大忌有毒之藥偏勝而致夭閼多矣。
{惟有痰者可用亦須形疾俱實。 }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一婦人年三十四歲, 經水不行, 寒熱往來, 面色痿黃, 唇焦頰赤, 時咳二三聲, 問其所服之藥, 黑神散.
烏金丸.
四物湯.燒肝散.
鱉甲散.建中湯.寧肺散.針艾千百, 轉劇。 家人意倦, 不欲求治, 戴人憫之, 先涌痰五六升, 午前涌畢, 午后進食, 余證悉除, 后三日復輕涌之, 又去痰一二升, 食益進, 不數日, 又下通經散, 瀉訖一一弄, 數日, 去死皮數重, 小者如麩片, 大者如葦膜, 不月余經水自行, 神氣大康矣。 {形盛氣實病真藥當然非輕試之法慎之。 }
第八節(jié), 論下利經斷利止經來
脈經曰: 婦人下利而經水反斷者, 何也? 師曰: 但當止利, 經當自下, 勿怪, 所以利不止而經斷者, 但下利亡津液, 故經斷。 利止津液, 經當自下。 若婦人血下, 咽干而不渴, 其經必斷, 此榮不足, 本自有微寒, 故不引飲, 渴而引飲者, 津液得通, 榮衛(wèi)自和, 其經必復下。
第九節(jié), 論經閉總因血滯血枯
李氏曰: 婦人以血為主, 天真氣降, 壬癸水合, 腎氣全盛, 血脈流行, 當以三旬一見, 以象月盈則虧, 故曰: 月經。 經行與產后一般, 若其時余血一點末凈, 或外被夙寒, 及濕冷暑熱邪氣, 或內傷生冷, 七情郁結, 為痰為瘀, 凝積于中, 曰: 血滯。 或經止后, 用力太過, 入房太甚, 及服食燥熟, 以致火動, 邢氣盛而津液衰, 曰: 血枯。 {驚則氣亂故錯經妄行怒則氣逆上沖甚則嘔血。 }
良方云: 經后被鵹, 則血氣錯亂妄行, 逆于上, 則從口鼻而出, 逆于身, 則血水相搏, 變?yōu)樗[。 恚怒, 則氣血逆于腰腿心腹背脅, 手足之間重痛, 陘行則發(fā), 過期則止, 怒極傷肝, 則有眩暈嘔血瘰櫪血風瘡瘍等病, 加之經血滲漏于其間, 遂成竅血生瘡, 淋瀝不斷, 濕熱相搏, 遂為崩帑, 血結于內, 變?yōu)榘Y瘕。 凡此變證百出, 不過血滯與枯而已, 但血滯亦有虛熱, 血枯亦有虛熱, 故重則經閉不通, 以滯枯分言, 輕則經水不調, 止言虛與熱而已。 血滯經閉宜破者, 原因飲食毒熱, 或暴怒, 凝瘀積痰, 直須大黃干漆之類, 推陳致新, 俾舊血消而新血生也。 若氣旺血枯, 起于勞役憂思, 卻宜溫和滋補, 或兼有痰火濕熱, 尤宜清之涼之, 每以肉桂為佐者, 熱則血行也, 但不可純用峻藥, 以虧陰道。 至于耗氣益血之說, 雖女科要法, 但血為氣配, 氣熟則熱, 氣寒則寒, 氣升則升, 氣降則降, 氣行則行, 氣滯則滯, 如果郁火, 氣盛于血者, 方可單用香附丸抑氣散, 當加木香檳榔枳殼, 以開郁行氣, 若氣亂則調, 氣冷則溫, 氣虛則補。 男女一般, 陽生則陰自長, 氣衰則血亦涸, 豈可專耗其氣耶, 論者多泥叔和血旺氣衰, 不知叔和論肝肺二脈, 則宜肝旺于肺, 其實氣血平和有孕, 故繼曰: 兩臟通和, 但婦人見偏性鄙, 婢妾志不得伸, 郁怒無時不起, 故香附為女人仙藥。 經曰: 邢氣勝則實, 正氣奪則虛, 可不悟諸, 大概只虛熱痰氣四證而已, 不調亦大相同, 隨證調治, 飲食調和, 自然血氣流通。 更有凝滯, 然后可用紅花當歸散紫葳散通經丸導經丸之類, 虛者只用當歸散以通之, 通后又須養(yǎng)血益陰, 使津液流通, 茍不務氣血充和, 而惟以毒藥攻逼, 是求千金于乞丐, 必死而后已。
{總結, 以肝藏血肺主氣也。 }
第十節(jié), 論經閉大法
丹溪云: 經不通, 或因墮胎及多產傷血。 或因久患潮熱銷血。 或因久發(fā)盜汗耗血。 或因脾胃不和, 飲食少進而不生血。 或因痢疾失血, 治宜生血補血, 除熱調和之劑, 隨證用之。 或因七情傷心, 心氣停結, 故血閉而不行, 宜調心氣, 通心經, 使血生而經自行矣。
{生血在補脾胃調飲食適寒溫所謂脾旺則能生血也至于心, 氣結者宜調心又為心主血也。 }
第十一節(jié), 脈法
脈經曰: 腎脈微澀為不月。
第十二節(jié)經閉門匯方
(治血枯經閉)
玉燭散, 治胃熱消渴, 善食漸瘦, 津液為熱燥竭, 以致血海干枯。 此即四物湯與
調胃承氣湯合方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地黃, 大黃,
芒硝,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八錢, 水煎食前服。
三合散, 治勞心, 心火上行, 以致胞脈閉塞, 月事不來。 此即四物湯與良膈散合方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地黃, 大黃,
樸硝,
黃芩,
梔子,
連翹,
薄荷, 甘草[各等分], 上銼, 每服八錢, 水煎服。
{此治勞心之實熱者也如心虛而熱收于內與夫心虛而土衰者不宜妄用。 }
二黃散, 治婦人室女, 經脈不通;服之如神。 大黃[燒存性二錢],
生地黃[三錢], 上為末, 作一服, 空心好酒調下。
二氣丸, 治月水不調, 斷絕不產, 面黃肌瘦, 憔悴, 不美食, 有燥熱, 以柴胡引子相參服之。
{以醋熬大黃作膏引之入肝以行血也, 四方俱用大黃而配合不離四物, 自有經重緩急不同宜加詳之。 } 大黃[四兩, 另為末], 醋[一升, 慢火熬為膏子], 當歸, 白芍藥[各二兩], 上為末, 以膏子和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淡醋湯下, 食前服, 日進三服。
五補丸, 補諸虛, 安五臟, 堅骨髓, 養(yǎng)精神。 凡胞版閉, 先服降心火之劑, 后服此丸及衛(wèi)生湯, 以治脾養(yǎng)血也。
{心胞是多血之經此胞當指心胞而言。 }
熟地黃,
人參,
牛膝, 酒浸[去爐焙干], 白茯苓,
地骨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 煉蜜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空心溫酒下。
衛(wèi)生湯, 當歸, 白芍藥[各二兩], 黃
zxtf.net.cn/pharm/氐[三兩], 甘草[一兩], 上為末, 每服半兩, 水二盞, 煎至一盞, 空心溫服。 如虛者, 加人參一兩。 潔古先服降心火之劑者, 蓋亦芩連三和玉燭之類, 后服五補衙生者, 亦補氣之劑也。
柏子仁丸, 治血虛有火, 月經耗損, 漸至不通.日漸嬴瘦, 而生潮熱。 并治室女思慮成勞經閉, 慎勿以毒藥通之, 宜此兼服
澤蘭湯。 柏子仁[炒另研], 牛膝, 酒洗,
卷柏[各半兩], 澤蘭葉,
續(xù)斷[各二兩], 熟地黃。 {熟地以補天一之水, 人參以生天一之氣, 所謂水生于氣也, 然氣不降則水不生, 故用白茯苓以降天氣, 地骨皮以清氣中之火, 牛膝引之下行, 此立方之大意也。 五補丸補水之源, 衛(wèi)生湯行已生之血, 蓋地黃茯苓人參俱補里氣之不足, 而
黃耆甘草又益表氣之不足, 當歸芍藥行肝血之不足, 有先后天之意焉。 } {夫血生于心, 心火旺則津枯而血不化, 故用柏子仁以潤心, 而生津火位之下水, 氣本之故用熟地黃以滋水其四種皆適血煆而續(xù)絕者也。 } 上為細末, 煉蜜丸, 如桐子大, 空心米飯下三十丸。
澤蘭湯, 治證同前。 澤蘭葉[三兩], 當歸[酒洗], 芍藥[邛骼], 甘草[五錢], {妙在澤蘭為君。 } 上為粗末, 每服五錢, 水二盞, 煎一盞, 溫服。
加味補中益氣湯, 治飲食勞倦, 損傷脾胃, 氣弱體倦, 發(fā)熱作渴, 飲食減少, 而不生血者。 {若
胃寒而色不華者, 去生地
花粉有虛火者宜加。 } 黃耆, 人參, 甘草[炙], 白術, 當歸, 陳皮[各一錢],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生地黃,
天花粉[各八分], 上銼, 作一服, 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墮胎及多產育傷血, 或誤服汗下克伐之藥, 以致血衰氣乏, 而經不行者。 {此方溫補氣血為主, 所謂勞者溫之損者, 溫之是也。 }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 黃氐, 肉桂[各二錢], 上銼, 作一舨, 水煎服。 {已上十一方重在血枯二字。 }
養(yǎng)真湯, 治婦人經閉不通, 臍下有塊, 已經三載, 百藥無效, 服此數劑經行, 又投數劑, 而塊消矣。
{凡通經消塊俱用破氣削堅大熱大毒之類, 而此方俱以行氣調氣血散結氣暖下元之, 藥等分而又以山槴涼藥佐之何也, 俱聞山槴能治塊中之火未聞能治三年之塊而通經也, 在善用之。 }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藥[酒炒], 熟地黃[
姜汁炒], 白茯苓, 陳皮, 梔子[炒],
山茱萸[去核], 益
母草,
小茴香[酒炒], 香
附子[醋浸炒各等分]。 上銼, 每服一兩, 水煎服。 五六劑后, 經通, 作丸服。
(治血澀經閉)
溫經湯, 治經道不行, 繞臍塞疝痛徹, 其原沉累, 此由塞氣客于血室, 血凝不行, 為氣所沖, 新血與故血相摶, 所以作痛, 宜此湯與
桂枝桃仁湯。 {此溫行之劑也, 以四物去地黃恐凝滯耳, 人參得
官桂則能溫行故加之, 然諸痛忌參術亦有不必用者在去取之有法焉。 } 當歸, 川芎, 芍藥, 官桂,
牡丹皮, 篷術[各一錢], 人參, 牛膝[各一兩], 甘草[炙五分], 上咬咀, 水二鐘, 煎至一鐘, 不拘時服。
桂枝桃仁湯, 治證同前。 方見調經門。 疼痛條。
紅花當歸散, 治婦人經候不行, 或積瘀血, 腰腹疼痛, 及室女月經不通。 {此皆破血之藥, 然不用川芎以行血海之血而用
白芷以行陽明之經者, 以血海隸乎陽明也。 } 紅花, 當
歸尾, 紫葳, 牛膝,
蘇木[細銼], 甘草[各二兩],
赤芍藥[九兩], 劉
寄奴[五兩],
桂心, 白芷[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 空心熱酒調下三錢, 食前臨臥再服。 若久血不行, 濃煎紅花酒下。 孕婦勿服。 一名
凌霄花, 即紫葳。
行經紅花湯, 治婦人室女經候不行, 時作脹痛。 {此與前方不相連, 而
青皮桃仁乃厥陰肝經藥要分別此義。 } 當歸尾, 赤芍藥, 紫葳, 劉寄奴, 牛膝,
玄胡索, 紅花, 蘇木, 桃仁[炒各一錢], 青皮, 香附[各八錢], 桂心[五分], 上作一服, 水煎, 空心服。
凌霄花散, 治婦人月水不行, 發(fā)熱
腹痛。 當歸, 赤芍藥, 凌霄花, 劉寄奴,
牡丹皮[酒洗], 玄胡索, 官桂, 白芷, 紅花, 酒浸[各等分]。 {總是破血行經藥, 而發(fā)熱二字實略之, 即丹皮涼血而官桂白芷非溫熱之味乎, 蓋重在不行而不重在熱也, 竊觀酒洗酒浸酒煎之法然乎否乎。 } 上咬咀, 每服四錢, 水一盞, 酒半盞, 煎服。
瑞金散, 治婦人血氣撮痛, 月經不行。 {萎黃
莪術又兼在氣在肝之理。 } 片
姜黃[四兩], 當歸, 赤芍藥, 川葍, 牡丹皮, 蓬莪術,
延胡索, 官桂, 紅花[各二兩], 上咬咀, 每服八錢, 水一盞, 酒三分, 煎八分, 食前服。
土牛膝散, 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 五心煩熱。 {專主血閉曾偕此以治婦人血塊作痛有效。 } 土牛膝, 當歸尾[各一兩],
藥品數據桃仁[去皮麩炒], 紅花[各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 空心溫酒下。
當歸散, 治血脈不通。 {專主在脈絡。 } 當歸, 穿
山甲[微炒],
蒲黃[炒各半兩],
辰砂[另研一錢],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 研勻, 每服二錢, 食前熱酒調下。
琥珀散, 治心膈迷悶, 腹臟撮痛, 氣急氣悶, 月信不通等疾。 {此專在氣。 } 天臺
烏藥[二兩], 當歸,
蓬術[煨切各一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 溫酒調下, 后以食壓之, 忌生冷油膩。 產后諸疾, 炒姜酒調下。
桃奴飲子, 治婦人室女月經不通, 漸成脹滿, 及治男子墜馬跌撲損傷, 以致瘀血停積, 欲成血蠱病者, 悉皆治之。 {此脹滿根血瘀來。 } 桃奴, 桃樹上嫩桃干朽不落者, 冬月及正月收, 猳鼠糞, 即雄鼠糞也, 二頭尖者是。 {類瀉陰之物以破污積之血, 佐溫熱之味以行停滯血氣蓋為氣血流也。 } 玄胡索,
五靈脂, 肉桂, 香附子,
砂仁, 桃仁[去皮尖, 另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 空心溫酒調下。
萬病丸, 治經事不來, 繞臍寒疝痛。 干漆[碎炒煙盡, 須青白, 如此一時], 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干, 各一兩]。 上為末, 以生地黃汁一升, 入二藥末, 銀器內慢火熬, 可丸即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二丸, 空心米飲或酒下。 {妙在以生地汁熬破血藥大有見解。 } 以上諸方俱輕劑, 隨寒熱選用
通經丸, 治經閉不通, 及血塊疼痛。 {不用蟲水蛭斑螯之類, 是重劑中之輕者最穩(wěn)。 } 歸尾, 桃仁[去皮尖], 大黃[煨], 牡丹皮, 干漆[炒煙浸], 肉桂, 牛膝, 莪術[各一兩],
三棱[醋炒五錢], 麝香[八分], 上為末,
皂角苴錢,
芫花二錢, 水煎糊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米湯下。
產寶方, 治月經不通, 腹中痛。 {水蛭須炒十分焦蓋生則害人也。 } 牛膝[六分], 大黃, 桃仁[去皮尖炒],
細辛[各五分], 川芎, 當歸[各四分], 水蛭[三分
糯米炒黃], 上為細末, 煉蜜丸, 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空心溫酒下。
千金桃仁煎, 治血積癥瘕, 月水不行。 {此涼行之劑血因熱結者宜之。 } 大黃[濕紙裹煨], 桃仁[去皮尖炒], 樸硝[各二兩], 蟲[一兩去足翅炒黑], 上為細末, 醋二升半, 銀石器中, 慢火熬膏, 卻入大黃蟲蟲桃仁末, 不住欖度可丸, 卻入樸硝再攪, 良久出之, 丸如桐子大。 五更初, 溫酒下五丸, 至日午, 取下如赤豆汁
雞肝蝦蟆衣樣, 候鮮紅住, 仍以調氣藥補之。
和血通經丸, 治婦人經水凝滯不行, 腰背臍腹疼痛, 漸成血塊。 {按方廣云: 月候不通有血滯者, 血枯者此方用之于血滯則可用之于血枯, 是求千金于乞丐矣, 審之蛭皆蝕血, 故用之以破堅, 茍非血塊不宜用。 } 芍藥[一兩], 當歸, 木香, 肉桂, 干漆[炒煙盡], 五靈脂, 大黃,
廣茂[煨各半兩], 水蛭[炒二錢半], 蟲[二十個去頭尾], 桃仁[二十七個湯浸去皮尖], 上為末, 醋糊丸, 如桐子大, 食前醋湯或酒下二十丸。
斑蝥通經丸, 治經候閉塞, 亦治干血氣。 {斑螯大毒之物, 服之能令小便秘澀不通, 以木香
滑石解之, 然云: 干血氣, 則當先以血藥潤之, 不宜輕服此類玫干澀。 } 斑蝥[二十個糯米炒], 桃仁[四十九個炒], 大黃[
錦紋者五錢], 上為細末, 酒糊為丸, 如桐子大, 空心酒下五丸, 甚者十丸。 如血枯經閉者, 用四物湯送下。 一方加蟲半錢, 水蛭一錢。
大黃膏一名將丸, 治婦人干血氣。 {干血氣者熱也, 故用大黃一味解熱通經, 其加當歸頭香附者, 一榮血一調氣也, 在人自擇之。 } 川大黃匹兩為末, 用釅醋熬成膏子, 丸如
雞頭大, 每服一丸, 酒化開, 臨臥溫服。 大便利一二行, 紅版自下, 是調經之仙藥也。 一方加當歸頭。 一方加香附二兩,
童便浸炒為末, 入肓丸桐子大, 熟酒下四十丸。
圣惠方, 治婦人月水澀滯不快, 結成瘕塊, 脹大欲死。 {單行血最穩(wěn)當。 } 馬條草根苖五斤銼細, 水五斗, 煎至一斗, 去澶, 別以凈器盛, 熬成肓膏, 食前溫酒調下半匙。
通經丸, 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 或成血痂。 {此方類緊大熱之藥, 非因寒凝氣滯血結成瘕者不可服。 } 當歸, 桂心, 青皮,
干姜[炒],
川椒[炒去汗],
川烏[炮], 蓬莪術, 干漆[炒煙浸], 大黃, 桃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上為末, 先將四分用
米醋熬成肓, 和余六分成劑, 臼中忤, 丸如桐子大, 曬干。 每服二十丸, 用淡醋湯下, 加至三十丸, 溫酒亦得, 空心食前服。 濟生方去川島加紅花。 本草入
雞子清同丸, 畏漆入腸胃生瘡也。 已上詣方俱重劑, 隨寒熱斟酌用。
治痰結經閉
丹溪方, 治積痰傷經不行, 夜則妄語。 {此方平中有奇認疾之法從妄語來。 }
瓜蔞子[一兩],
黃連[半兩],
吳茱萸[十粒], 桃仁[五十枚], 紅麭[二錢],
縮砂[三兩], 山查末[一兩], 上為末, 生苣汁研炊餅為丸, 每服百丸, 空心滾白水下。
一方, 治月水不通, 屢試有驗。 形實氣盛者宜之。 {據言屢驗大抵由胃氣實也。 }
厚樸不拘多小, 苣汁炙香細切, 濃煎去渣, 空心服, 不過三四劑瘥。
加味導痰湯, 治軀脂經閉。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
枳實, 黃連, 川芎, {此治胃實痰盛之藥, 非為降心火也, 其通經止取四物湯中一味, 之最當者思之思之。 } 上加
生姜, 水煎服。 經云: 氣上迫肺, 則心氣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來。 今用連樸之類, 導痰降火, 使不上迫于肺, 故心氣下通, 而月事來也。 {氣上迫肺是言
心火上炎, 迫金金不降而生水, 宜降心火為主, 或壯水之主, 以制腸光亦是。 }
掌中金丸, 治婦人干血氣。 穿山甲[炮], 甘草,
苦丁香, 川椒, 苦
葶藶,
白附子,
豬牙皂角,
草烏頭[各三錢],
巴豆[一錢全用研]。 {巴豆大毒能無傷乎。 } 上為細末, 以生荵絞汁和丸彈子大, 每用一丸, 新綿包之, 納陰之。 一日即白, 二日即赤, 三日即血, 神效。
礬石丸, 治婦人經水閉不利, 臟堅癖不止, 中有干血, 下白物。 {即蜜導意。 } 礬石[三錢燒],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 煉蜜丸
棗核大, 納陰中, 劇者再納之。
一粒仙丹, 治婦人干血勞, 并赤白帶下, 種子如神。 巴豆, 一百二十個, 去殼用新磚一個, 將豆紙包, 放磚上槌去油, 令凈如面白。 方好用。 斑蝥, 六十個去翅足, 穿山甲五錢油煎過。 大黃, 苦葶藶[各一兩], 皂角[一兩刮去粗皮火炮]。 {法固巧然必果有干血在子宮者可用。 } 據, 上各為末, 合一處, 以棗羑去皮核, 丸如彈子大, 用綿繭張開, 裹藥在內, 穿入三寸竹筒上頭, 后仍留二三寸余, 挽一轉, 不令藥氣右外。 用時先以溫水洗陰內, 令潔凈, 拭干, 邽以荵汁浸濕藥頭, 送入子宮極深處, 整一日一夜, 取出藥不用。 少間, 耳冷氣下, 發(fā)寒發(fā)熟, 如傷塞狀, 不怕, 飲食任意食用無妨, 半日即通, 或鮮血, 或死血, 一切惡物悉下。 忌生冷潑物, 自此子宮和暖, 而交媾則有孕矣。
通經下取方,曾試驗神效。 海
蛤粉[五錢], 苦葶靂, 牙皂[各二錢半], 巴豆[略去油],
天花粉[五錢], 苦
丁香, 紅娘子[各一錢半],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 每用一錢,
蔥汁同搗為丸, 薄綿裹, 以五寸竹管納陰戶中, 候熟時, 先通黃水, 次則經行。
點擊查看:
<<濟陰綱目>>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