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積聚者。由陰陽不和。zxtf.net.cn/jianyan/腑臟虛弱。受于風(fēng)邪。搏于腑臟之氣所為也。腑者陽也。臟者陰也。陽浮而動(dòng)。陰沉而伏。積者陰氣五臟所生。始發(fā)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諸臟受邪。初未能為積聚。留滯不去。乃成積聚。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fā) 瘧連歲月不已。以季夏戊巳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當(dāng)傳肝。肝當(dāng)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欲復(fù)還肺。
肺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當(dāng)傳心。心當(dāng)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fù)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也。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管。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fā)黃膽。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當(dāng)傳脾。脾當(dāng)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欲復(fù)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也。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灑浙寒熱。喘咳發(fā)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當(dāng)傳肺。
肺當(dāng)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欲復(fù)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腎之積名曰賁豚。發(fā)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賁走之狀。上下無時(shí)。久不愈。令人喘逆。骨邪。腎欲復(fù)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也。此為五積。診其脈而緊積聚。脈浮而牢積聚。脈橫者脅下有積聚。脈來小沉實(shí)者。胃中有積聚。不下食。食即吐出。脈來細(xì)KT 附骨者積也。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以部皮膚寒。秋沉而芤。時(shí)上下無常處。病悸腹中熱。面赤咽干煩。掌中熱。甚即唾血。主身螈 。主血厥。
夏瘥冬劇。色起見于外。腹?jié)M嘔泄。腸鳴。四肢重。手足脛腫厥。不能臥。是主肌肉損。色黃也。診得肝積。脈弦而細(xì)。兩脅下痛。邪走心下。足脛寒。脅痛引少腹。男子積疝也。女子病淋也。身無膏澤。喜轉(zhuǎn)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劇。色青也。診得腎積。脈沉而急?嗉古c腰相引。饑則見。飽則減。病腰痛。少腹里急。口干咽腫傷爛。目 。骨中寒。主髓厥。喜忘。色黑也。診得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bǔ)養(yǎng)宣導(dǎo)。今附于后。養(yǎng)生方導(dǎo)引法云∶以左足踐右足上。除心下積。
又云∶病心下積聚。端坐柱腰。向日仰頭。徐以口內(nèi)氣因而咽之。三十過而止。開目。又云∶左脅側(cè)舉右手極形。除積及老血。又云∶閉口微息。正坐向王氣。張鼻取氣。逼置臍下。小口微出十二通氣。以除結(jié)聚。低頭不息十二通。以消飲食。令人輕強(qiáng)。行之冬月。令人不寒。又云∶端坐拄腰直上。展兩臂。仰兩手掌。以鼻又云∶向晨去桃正偃臥。伸臂脛。瞑目閉口不息極。張腹兩足。再息頃間吸腹仰兩足倍拳。
欲息微定。復(fù)為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蕩滌五臟。津潤(rùn)六腑。所病皆愈。腹有病積聚者。張吸其腹。熱乃止。癥瘕散破。即愈矣。(出范汪破積丸。療積聚堅(jiān)癥方。
大黃(一斤) 牡蠣(三兩) 凝水石(一兩) 石膏(一兩) 石鐘乳(一兩) 理石(一兩)
上六味搗合下篩。和以蜜丸如梧子。先食服。酒飲任下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又順逆丸。主久寒積聚。氣逆不能食方。
大黃(十分) 黃芩(四分) 濃樸(四分炙) 干地黃(四分) 桂心(四分) 滑石(四分)杏子(二分) 黃連(四分) 麥門冬(四分去心)
上九味搗合下篩。和以蜜。丸如梧子。服十丸。日再服。后食。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又捶鑿?fù)璇煾怪蟹e聚邪氣寒熱消谷方。
甘遂(一分) 蕘花(一分) 芫花(一分) 桂心(一分) 巴豆(一分) 杏仁(一分) 桔梗(一分)
上七味。蕘花芫花熬令香。巴豆杏仁去皮熬令變色已。各異搗。下細(xì)篩搗合丸。以白蜜搗萬杵。服如小豆一丸。日三行。長(zhǎng)將服之。傷寒增服。膈上吐。膈下利。小兒亦服婦人兼身亦服。名曰捶鑿。以消息之。忌豬肉蘆筍生蔥。(并出第十三卷中)
延年療腹內(nèi)積聚。癖氣沖心。肋急滿。時(shí)吐水不能食。兼惡寒方。
鱉甲(六分炙) 防葵(四分) 人參(四分) 前胡(四分) 桔梗(四分) 檳榔(八分) 白術(shù)(八分) 大黃(八分)分炮) 干姜(四分) 甘草(五分炙) 吳茱萸(三分)
上十五味搗篩。蜜和為丸梧子大。一服十五丸。酒下。日再服。加至三十丸。忌莧菜豬肉生冷魚蒜。
又白術(shù)丸。主積聚癖氣不能食。心肋下滿。四肢骨節(jié)酸疼zxtf.net.cn/sanji/。盜汗不絕方。
白術(shù)(六分) 黃 (六分) 牡蠣(四分熬) 人參(六分) 茯苓(六分) 烏頭(六分炮)干姜(六分) 芍藥(四(五分) 前胡(四分) 甘草(六分炙) 防葵(三分) 鱉甲(四分炙) 紫菀(三分炙) 檳榔(六分) 桔梗(三分)
上十九味搗篩。蜜和為丸。空肚酒下二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忌莧菜桃李大醋豬肉生蔥。(并出第十六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