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溫病條辨》卷一。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苦辛通陽(yáng),輕宣肺痹。
|
主治 | 太陰濕溫,氣分痹郁而噦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1.呃逆:陳某某,女,成年,售貨員。呃逆頻作,治療三月余未效。癥見(jiàn)呃逆連聲,偶有噯氣,食欲不振,郁郁寡歡,苔薄白,脈緩。治以炙枇杷葉12g,郁金10g,射干10g,香豉6g,炙旋覆花12g,柿蒂10g,香附子10g,通花5g,進(jìn)二劑,呃逆大減,續(xù)服而愈。 2.胸痛:劉某某,女,30歲,工人;加胸膜炎經(jīng)西藥治愈,唯胸膜增厚,胸部憋悶不適,疼痛經(jīng)久不愈,服中西藥罔效。凡負(fù)重或咳嗽,胸痛加劇,精神抑郁,食量減少,舌淡苔薄,脈弦。治以炙枇杷葉10g,郁金10g,射干10g,降香10g,橘絡(luò)5g,路路通10g,炙旋覆花10g,絲瓜絡(luò)15g,瓜蔞殼15g,青皮8g,通花5g,連進(jìn)三帖,疼痛減輕,服至十余帖,諸證悉愈。 3.喉痹:馮某某,女,35歲,工人。三月以來(lái)咽中不爽,常有異物梗阻感,飲食吞咽無(wú)異常不適,胃納減少,形體偏瘦,心懷恐懼,神志不樂(lè),舌紅苔少,脈濡細(xì)數(shù)。治以炙枇杷葉12g,射干10g,郁金10g,瓜殼15g,北沙參15g,麥冬12g,重樓10g,大青葉10g,降香10g,通花5g。守方出入十余帖而愈。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