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xué)  |   蒙古族醫(yī)學(xué)  |   維吾爾族醫(yī)學(xué)  |   苗族醫(yī)學(xué)  |   傣族醫(yī)學(xué)  |   瑤族醫(yī)學(xué)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瑤族醫(yī)學(xué) >> 瑤族醫(yī)藥 >> 正文:五層風(fēng) -瑤藥葛根、葛麻藤、卡唐美藥物說明書
    

五層風(fēng)

  
一級分類
老班藥(瑤族經(jīng)典用藥)
二級分類
七十二風(fēng)
分類
五層風(fēng)
年份
ba nzangh buerng
別名
葛根、葛藤、卡唐美
來源
蝶形花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根、藤、莖、葉。
形態(tài)特征
纏繞藤本,塊根肥厚;全株被黃色長硬毛。羽狀3小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5.5~19厘米,寬4.5~19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邊全緣或有時中部以上淺裂,例生小葉稍偏斜;托葉盾形,小托葉針狀?偁罨ㄐ蛞干,花多密集;花蝶形,紫紅色。莢果條形,長5~10厘米,扁平;ㄆ4~8月,果期8~10月。
生態(tài)分布
生于草坡、路邊、山谷溝旁或疏林中。產(chǎn)于廣西南寧、隆林、龍州、防城、欽州、富川、全州、秀等縣市;分布于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貴州、云南、山西、陜西、甘肅等省份。
采集加工
根秋季采,切片曬干備用;ㄏ募静。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功效
清熱解表,生津止渴,止咳,解
傳統(tǒng)應(yīng)用
感冒發(fā)熱、麻疹木透、痢疾、泄瀉、頭痛、心絞痛、腸風(fēng)下血、發(fā)熱煩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跌打損傷、山咬傷、皮膚病癢。
用法用量
15~6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爛敷。
方例
1.風(fēng)熱感冒 五層風(fēng)(野葛)根9克,勤人旁(金花)藤15克,舌古咪(淡竹葉)12克,浮荒(薄荷)9克,水煎服。 2.淋濁 五層風(fēng)(野葛)根20克,水煎服。 3.解酒毒 五層風(fēng)(野葛)根或花30~60克,水煎頻飲。 4.跌打損傷 五層風(fēng)(野葛)嫩葉,適量,加生鹽少許,搗敷。 5.山豬咬傷 五層風(fēng)(野葛)藤,適量,搗爛,先用仇公亮(毛冬青)水煎,待溫洗傷口,后將藥敷上,每天換藥1~2次,連續(xù)三天后,再加仇公亮(毛冬青)葉適量,共搗敷。 6.皮膚瘙癢 五層風(fēng)(野葛)藤鮮品500克搗爛沖開水,洗身。
化學(xué)成分
野葛根含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4'-甲基葛根素,大豆甙元-4',7-二葡萄糖甙[1],大豆甙元-7-葡萄糖甙[2],染料木素,刺柄花素,大豆甙-8-C-芹菜糖基(1→6)-葡萄糖甙,染料木素-8-C-芹菜糖基(1→6)-葡萄糖甙,葛根素水糖甙,3'-羥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3],4'-O-葡萄糖基葛根素,葛根酚[4],葛根甙A、B[5],刺芒柄花素-7-葡萄糖甙[6],羽扇烯酮,β-谷甾醇,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1-二十四烷酸甘油酯,尿囊素[7],β-谷甾醇-β-D-葡萄糖式,6,7-二甲氧基香豆精,5-甲基海因[8]及以槐花二醇,廣東相思子三醇,大豆皂醇A、B,葛根皂醇C、A和葛根皂醇B甲酯為甙元的三萜皂甙[9]。葛藤亦含有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β-谷甾醇[10]。甘葛藤根含大豆甙,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1],大豆甙元及痕量大豆甙元-4,7'-二葡萄糖甙[11]。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1)對心功能的影響  葛根總黃酮30mg/kg或葛根素20mg/kg靜脈注射,使麻醉犬心率明顯減慢,每搏輸出量增加,總外周阻力下降,主動脈壓、左室舒張末壓及左室壓力上升速度(dp/dt)稍下降,左室作功減少,心肌耗氧量下降,心肌工作效率提高。房室交界區(qū)傳導(dǎo)時間延長,心室肌有效不應(yīng)期明顯延長,心房肌稍有延長[1,2]。葛根素20mg(kg·min),連續(xù)6min,使麻醉單相動作電位(MAP)復(fù)極50%和90%的時程(MAPD50,MAP90)顯著延長,有效不應(yīng)期(ERP)也明顯延長[3]。
(2)對心肌代謝的影響  葛根總黃酮30mg/kg或葛根素20mg/kg靜脈注射,可降低犬心肌氧利用率和心肌耗氧率;總黃酮還能降低心肌對乳酸和丙酮酸的利用率和消耗量[1]。結(jié)扎犬冠脈前降支后,冠狀竇和冠狀靜脈血氧含量明顯降低。正常區(qū)與梗死區(qū)氧利用率均明顯增加。在靜注葛根總黃酮(葛酮)30mg/kg后,冠狀竇和冠狀靜脈血氧含量均明顯增加,正常區(qū)和梗死區(qū)心肌耗氧量均減少。此外,結(jié)扎后動脈、冠狀竇和冠狀靜脈血的乳酸均明顯升高,利用率下降;給葛酮30mg/kg后,動脈血乳酸含量減少。實驗表明靜注葛酮后,使升高的乳酸含量下降,乳酸產(chǎn)生減少,并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對心肌代謝產(chǎn)生有益作用[4]。
(3)抗心肌缺血作用  對靜脈注射0.5u/kg垂體后葉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大,皮下或腹腔注射葛根醇浸劑10g/kg,或腹腔注射葛根水浸劑10g/kg或葛根提取物(E21~22)0.02g/kg和0.05g/kg,均有明顯保護作用[5]。對靜注垂體后葉素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犬,靜注葛根總黃酮20mg/kg~30mg/kg,能解除冠狀血管痙攣,增加冠脈血流量[1]。采用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原位犬實驗?zāi)P?葛根素2mg/kg加入每次灌注的冷鉀停搏液中,具有緩解冠脈痙攣,降低心肌能量需求,促進缺血后左室功能恢復(fù),減少乳酸排放,降低磷酸肌酸激酶(CPK)漏出等增強心肌對缺血耐受力的作用。電鏡觀察也發(fā)現(xiàn)葛根素對缺血心肌的保護作用,在停搏140min后全心缺血心肌的超微結(jié)構(gòu)基本處于正常范圍內(nèi)[6]。
(4)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響  給結(jié)扎冠狀動脈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犬,靜注葛根總黃酮30mg/kg,能改善心肌代謝,使冠狀竇和冠狀靜脈的血氧含量明顯增加,從梗死區(qū)引出的冠狀靜脈血乳酸的含量明顯減少,表明心肌耗氧量降低,乳酸產(chǎn)生減少[4]。在阻斷冠脈5min后靜滴葛根素10mg/(kg·min),連續(xù)20min,能明顯降低冠狀血管阻力,增加缺血區(qū)心肌的局部血流量,減慢心率,降低主動脈壓,張力一時間指數(shù)(TTI)及左室壓力上升速度(LV dp/dt),反映了心肌耗氧量的降低[7]。經(jīng)心外膜電圖、血CPK測定、心肌核素顯和心肌硝基四氮唑藍(N-BT)病理染色證實,在左冠狀動脈前降支急性阻閉5min后,靜注葛根素20mg/kg,可明顯限制犬急性實驗性心肌梗死范圍[8]。在犬冠脈結(jié)扎同時由左心房在2min內(nèi)注入葛素40mg/kg,能減輕心肌缺血和損傷程度,并減少異位搏動和室顫的發(fā)生;用藥后血中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分別為PGI2和TXA2的代謝產(chǎn)物)水平降低,TXA2生成的減少有利于改善缺血心肌和減少心律失常的發(fā)生[9]。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注葛根素4mg/kg~5mg/kg,4h后再按4mg/kg~5mg/kg劑量加入5%葡萄糖500ml內(nèi)靜滴,連用6d,其效果與動物實驗結(jié)果相似,使心肌耗氧量降低,缺血改善,ST段偏移較快恢復(fù),無明顯負性肌力作用,嵌壓元升高最后形成的心肌梗死范圍減少[10]。
(5)抗心律失常作用  SDD300mg/kg或200mg/kg灌,能明顯對抗氯化鋇所致小鼠心律失常,使竇性心律的持續(xù)時間明顯延長,而Dn的作用較弱[3]。葛根乙醇提取物3.42g/kg或大豆甙0.5g/kg灌胃,能明顯對抗烏頭堿或氯化鋇所致大鼠心律失常,完全預(yù)防氯化鈣所致大鼠心室纖顫,并減少氯仿所致小鼠室顫的發(fā)生率,減少大鼠結(jié)扎冠脈后心室纖顫的發(fā)作時間。葛根素0.82g/kg灌胃,0.1g/kg或0.2g/kg靜注,能顯著對抗烏頭堿、氯化鋇和結(jié)扎冠脈所致心律失常,但對氯化鋇和氯仿所致心室纖顫無明顯影響。葛根素120mg/kg靜注,能顯著延長在體貓心的動作電位2相時程和總時程,也使心肌有效不應(yīng)期明顯延長;其抗心律失常機制可能與影響細胞膜對K+、Na+、Ca2+的通透性及影響兒茶酚胺釋放,從而降低心肌興奮性有關(guān)[3]。另有報道葛根素100mg/kg靜注,能顯著對抗氯仿-腎上腺素所致家心律失常,明顯提高毒毛花著所致豚鼠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的閾值,對其室顫閾值及烏頭堿所致大鼠心律失常也有效,但這些作用均不及普萘洛爾(心得安)或普拉洛爾(心得寧)。其抗心律失常機制可能與減慢竇性心律、延長P-R間期、降低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幅度、減慢除極速率及相對延長有效不應(yīng)期等有關(guān)[11]。
(6)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  葛根及其有效成分有顯著擴冠作用。葛根總黃酮1mg/kg冠脈內(nèi)注入,總黃酮或葛根素20mg/kg靜注,或總黃酮1m/kg~2mg/kg動脈注射,均可使冠狀血管明顯擴張,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在靜注時也使其他血管擴張,但不及冠脈明顯。利血平化后,其擴血管作用仍保持,表明其作用系直接舒張血管平滑肌所致[1,5]。對結(jié)扎冠狀動脈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犬,靜注葛根總黃酮30mg/kg或葛根素15mg/(kg·min)~20mg/(kg·min)也有擴冠作用,并能使缺血區(qū)血流量明顯增加,心內(nèi)膜下區(qū)心肌血流量增加尤為明顯[4,7]。葛根總黃酮0.1mg/kg~5.0mg/kg頸內(nèi)動脈注射,能使麻醉犬腦血管明顯擴張,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并有劑量相關(guān)性。而10mg/kg~30mg/kg靜注時,雖也可使腦血管擴張,但強度較弱[5]。另報道葛根總黃酮1mg/kg~2mg/kg動脈注射,使麻醉犬腦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20mg/kg~30mg/kg靜注,血管阻力雖明顯下降,但腦血流量僅輕度增加。葛根總黃酮對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的擴張作用均不及罌粟堿[12]。由頸靜脈插管給金黃地鼠0.01%葛根素溶液1ml/kg,對正常腦微循環(huán)或局部用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腦微循環(huán)障礙均有明顯改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增加微血管運動的振幅,提高局部微血流量[13]。葛根素52mg/kg靜脈注射或0.5%溶液局部滴注,能明顯拮抗腎上腺素所致小鼠腸系膜微動脈收縮、流速減慢和流量減少,其作用優(yōu)于罌粟堿。如先滴注腎上腺素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再滿注1%葛根素,其結(jié)果相似,表明葛根素有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14]。應(yīng)用脈沖式超聲多普勒及經(jīng)顱超聲多普勒無創(chuàng)性腦血流測定技術(shù),觀察到靜注葛根素50mg/kg對正常麻醉犬下降低腦血流灌注壓,但可減慢大腦中動脈及大腦前動脈流速,增加腦血流量。腦血流灼增加由顱內(nèi)動脈擴張引起[15]。
(7)抗高血壓作用  葛根的丙酮提取物PA3和PA5,甲醇提取物PM1,PM3~PM5,水提取物PW2等均能使麻醉犬血壓下降;但甲醇提取物PM2使血壓上升[16]。給麻醉犬靜注葛根總黃酮5mg/kg~30mg/kg,血壓立即下降,持續(xù)6~8min;給不麻醉高血壓大靜注20mg/kg,血壓極短暫升高后持續(xù)下降15~18min;給腎型高血壓犬每日灌胃葛根煎劑20g/只,或醇浸劑2g/kg,連用14d或12d,能使多數(shù)動物血壓下降[12]。葛根素100mg/kg腹腔注射,能使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SHR)血壓顯著下降,血漿腎素活性(PRA)明顯降低,對SHR的這些作用均強于對正常大鼠的作用[17]。SDD300mg/kg灌胃,能使清醒的SHR血壓明顯下降,2h達高峰,收縮壓下降12.8%,血漿中血管緊張素(AⅡ)下降52.4%。SDD300mg/kg灌胃對正常Wistar大鼠,可使PRA下降24.7%。SDD25mg/kg靜注,使麻醉貓收縮壓下降18.6%,舒張壓下降43%[18]。
(8)β-受體阻斷作用  葛根浸膏0.5mg/ml~5mg(生藥)/ml能明顯阻滯異丙腎上腺素(lso)0.17μg/ml~1.7μg/ml對兔離體心房肌的興奮作用和兔離體回腸、大鼠子宮的松弛作用,而阻滯lso對離體豚鼠支氣管的松弛作用和兔后肢血管擴張作用的效力較差。葛根浸膏750mg(生藥)/kg,靜注能明顯阻斷麻醉犬或貓用靜注Iso10μg/kg所致的心肌興奮作用(心動過速)和心電圖變化;阻斷靜注腎上腺素(Adr)10μg/kg舒張血壓降壓反應(yīng),而保留其縮血管的升壓反應(yīng);對去甲腎上腺素(NE)的縮血管作用無明顯影響。葛根也能對抗lso對心的興奮作用,但所需劑量較大[19]。葛根素0.1μmol/L和3μmol/L,能使兔離體心房肌對lso的正性變時性作用和豚鼠離體氣管條對lso的負性變力性作用劑量-反應(yīng)曲線平行右移,呈競爭性拮抗特征,而且葛根素對心房肌β1受體的選擇性強于對氣管條β2受體。給麻醉貓先靜注lso,后靜注葛根素,能顯著拮抗lso的降壓和增加心率的作用。葛根素10mg/kg、30mg/kg和90mg/kg拮抗lso加快心率的作用與普茶洛爾(心得安)0.1mg/kg、0.3mg/kg和0.9mg/kg的效果接近。葛根素40mg/kg靜注,能明顯減弱或完全取消貓靜注Adr10μg/kg的舒血管降壓反應(yīng),保留其或略增強其縮血管升壓反應(yīng)。在利血平化動物,葛根素的降壓反應(yīng)被減弱或翻轉(zhuǎn),說明其降壓作用與β-受體阻滯相關(guān),同時提示其有一定的內(nèi)在似交感活性[20]。給大鼠靜注葛根素100mg/kg,能特異地與標(biāo)記配體競爭心肌膜的β-受體結(jié)合,明顯降低β受體的最大結(jié)合容量,表明葛根素為β受體的配體。如先將葛根素與北京鴨紅細胞膜蛋白保溫一定時間,則能阻斷Adr對腺著酸環(huán)化酶(AC)的激動作用,表明葛根素是一種β受體拮抗劑[21]。也有相反報道,0.1μmol/L~1mmol/L的葛根素對腦皮層及心肌膜的β受體無作用,10μmol/L~0.1mmol/L時不能對抗lso引起的心房條收縮作用,10μmol/L~1mmol/L時不能對抗lso10μmol/L~50mmol/L對火雞紅細胞AC活性的激動作用。此外,葛根素對腦皮質(zhì)的α受體無影響,表明葛根素的作用可能不是通過腎上腺素受體而發(fā)揮的[22]。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葛根素0.25mg/ml、0.5mg/ml及1.0mg/ml時,在體外對ADP誘導(dǎo)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靜脈注射也有效[23]。葛根素對ADP誘導(dǎo)的人及動物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對ADP誘導(dǎo)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ID50為0.43mg/ml;對ADP和5-HT聯(lián)合誘導(dǎo)的家兔、綿羊及人的血小板聚集的ID50分別為1.31mg/ml,0.6mg/ml和2.7mg/ml。此外,葛根素還能抑制凝血酶誘導(dǎo)的5-HT從血小板釋放[24,25]
3.降血糖作用  給家兔灌胃葛根水煎劑有輕微降血糖作用,但對腎上腺素性兔高血糖無對抗作用[26]。葛根素500mg/(kg·d)灌胃,連續(xù)4~5d,對小鼠四氧嘧啶性高糖有明顯降血糖作用,其最低有效劑量為250mg/kg。阿司匹林能加強葛根素的降血糖作用,并能明顯改善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的糖耐量。葛根素與阿司匹林合用,對腎上腺素性高血糖也有降糖作用[27]。
4.降血脂作用  葛根所含異黃酮類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其中大豆甙元和刺芒柄花素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染料水素能降低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大豆甙也有較強的降血脂作用[28]。葛根素500mg/(kg·d)或葛根素250mg加阿司匹林50mg/(kg·d)灌胃,連續(xù)9d,對小鼠四氧嘧啶性高血糖有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但對血清游離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無明顯作用[27]。
5.解熱作用  葛根粉15g/kg灌胃,對皮下注射蛋白陳引起發(fā)熱的家兔有明顯解熱作用,10g/kg時尚有效,5g/kg時無效[29]。葛根煎劑2g灌胃或乙醇浸劑2g(生藥)/kg灌胃,對靜注傷寒混合菌苗引起發(fā)熱的家兔,前者有微弱解熱作用,而后者有明顯而較持久的解熱作用,且能使體溫降至正常以下達4~5h,7h漸趨正常[30]。葛根的丙酮提取物PA4、PA5,甲醇提取物PM2,水提取物PW3有使小鼠正常體溫下降作用,而甲醇提取物PM4、PM5,水提取物PW2有使體溫上升的作用[16]。另有報道,大豆甙或大豆甙元30mg/kg皮下注射,對大鼠并無降溫作用[31]。
6.對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含有收縮和舒張平滑肌的成分,其丙酮提取物PA3、PA4、PA5,甲醇提取物PM2、PM4對離體豚鼠回腸有罌粟堿樣作用,而甲醇提取物PM1、PM3、PM5的作用相反;丙酮提取物PA5,甲醇提取物PM2對豚鼠離體結(jié)腸帶有松弛作用,而甲醇提取物PM3有收縮作用;丙酮提取物PA3,PA5及甲醇提取物PM2對大鼠離體子宮有罌粟堿作用[16]。葛根醇浸膏和總黃酮可拮抗乙酰膽堿或前列腺素F2α所致大鼠離體回腸的收縮,對正常狀態(tài)下的大鼠離體回腸也有明顯的松弛作用[25]。從葛根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有很強的乙酰膽堿樣作用,對副交感神經(jīng)有顯著興奮作用,其作用強度與毛果蕓香堿相同,約為氯化乙酰膽堿作用強度的1/10[32]。葛根去異黃酮后的水提取物MTF-101對離體小鼠小腸有乙酰膽堿樣作用,1g/kg灌胃或十二指腸給藥使在位小腸收縮力增加62.5%,并能增加在位小腸內(nèi)壓。大豆甙元對小鼠離體腸管有明顯解痙作用,能對抗乙酰膽堿所致腸痙攣,其作用強度約為罌粟堿的1/3[31,33]。
7.益智作用  某些研究表明葛根對東莨菪堿、乙醇或二氧化碳所致學(xué)習(xí)記憶障礙有明顯保護作用,對小鼠記憶過程有明顯促進作用[34]。小鼠跳臺法和大鼠操作式條件反射試驗,葛根醇提取物6g/(kg·d)或總黃酮1.5g/(kg·d)灌胃,連續(xù)5d,或總黃酮500mg/(kg·d)皮下注射,連續(xù)3d,均能對抗東莨菪堿所致小鼠記憶獲得障礙和40%乙醇所致記憶再現(xiàn)障礙;葛根醇提取物尚能對抗東莨菪堿所致大鼠操作式條件反射的抑制。東莨菪堿能降低小鼠大腦皮層和海乙酰膽堿含量,并降低海馬膽堿乙酰轉(zhuǎn)移酶活性;而葛根醇提取物能顯著對抗東莨菪堿的上述作用,提示這可能是葛根改善學(xué)習(xí)記憶的作用機制之一[35]。
8.抗腫瘤作用  葛根成分S86019(醫(yī)科院藥物研究所提供)在濃度為14μg/ml~22μg/ml時對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HL-60細胞株呈時間及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并使細胞由原始的早幼料階段發(fā)育為趨向成熟的中幼粒、晚幼粒及成熟的桿狀核、分葉核細胞,表明S86019是一種HL-60細胞分化誘導(dǎo)劑。流式細胞光度術(shù)分析表明,S86019對HL-60細胞的周期移行呈G1期阻斷作用,使G1或細胞百分率(G1%)增高,S期細胞百分率(S%)下降[36]。葛根提取物灌胃給小鼠和靜注給家兔,能使OK432或LPS激發(fā)的動物血清中產(chǎn)生腫瘤壞死因子(TNF)。TNF對瘤細胞有直接傷害作用,并可誘導(dǎo)其他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使免疫有關(guān)細胞激活。家兔血清TNF活性與血清治療的腫瘤重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一0.659。葛根灌胃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37,38]。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1]章有中等:《藥物分析雜志》,1984,4(2):67。
[2]Hirakura K,et al.C A,1990,112:42557.
[3]Kinjo J.et al.Chem Pharm Bull,1987,35(12):4846.
[4]Ohshima Y,et al.Planta Med,1988,54(3):250.
[5]Kinjo J,et al.Tetrahedron Lott,1985,26(49):6102.
[6]劉晨江等:《中國中藥雜志》,1992,17(2):101。
[7]左旭春等:《中草藥》,1987,18(11):490。
[8]陳妙華等:《中藥通報》,1985,10(6):274。
[9]Kinjo J.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3):1293.
[10]孟祥穎等:《中國藥學(xué)雜志》,1990,25(3):167。
[11]趙世萍等:《藥學(xué)學(xué)報》,1985,20(3):203。
藥理參考文獻
[1]范禮理等:《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75,55(10):724。 [2]朱興雷等:《山東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85,23(4):48。 [3]范禮理等:《藥學(xué)學(xué)報》,1985,20(9):647。 [4]周遠鵬:《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77,51(9):550。 [5]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藥物研究所:《醫(yī)學(xué)研究通訊》,1972,(2):36。 [6]董士勤等:《首都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92,13(3):190。 [7]范禮理等:《藥學(xué)學(xué)報》,1984,19(11):801。 [8]李小鷹等:《山東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84,22(3):9。 [9]丁殿勛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xué)校學(xué)報》,1987,8(4):351。 [10]李小鷹等:《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5,13(3):175。 [11]柴象樞等:《中國藥理學(xué)報》,1985,6(3):166。 [12]曾貴云等:《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74,54(5):265。 [13]段重高等:《中華醫(yī)農(nóng)學(xué)院雜志》,1991,71(9):516。 [14]美秀等:《藥學(xué)學(xué)報》,1989,24(4):251。 [15]陳連壁等:《中國中藥雜志》,1995,20(9):560。 [16]Harada M,et al.Chem Pharm Bull,1975,23(8):1796. [17]宋雪鵬等:《中國藥理學(xué)報》,1988,9(1):55。 [18]劉玉蘭等:《沈陽藥學(xué)院學(xué)報》,1991,8(2):105。 [19]呂欣然等:《藥學(xué)學(xué)報》,1980,15(4):218。 [20]呂欣然等:《中國藥理學(xué)報》,1986,7(6):537。 [21]呂寶璋等:《解放軍醫(yī)學(xué)雜志》,1985,10(2):97。 [22]馮亦璞等:《中國藥理學(xué)報》,1984,5(4):238。 [23]王浴生等:《中藥藥理與應(yīng)用》,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1136。 [24]尹鐘洙等:《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學(xué)報》,1981,3(增刊1):44。 [25]周遠鵬等:《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4,4(11):699。 [26]羅厚莉等:《南京藥學(xué)院學(xué)報》,1957,(2):61 [27]申竹芳等:《藥學(xué)學(xué)報》,1985,20(11):863。 [28]陳發(fā)春等:《中草藥》,1989,20(4):37。 [29]野與三太:《日本藥物學(xué)雜志》,1941,33(3):263。 [30]孫世錫:《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56,42(10):964。 [31]中本泰正等:《藥學(xué)雜志》(日),1975,95(9):1128;1977,97(1):103。 [32]三浦孝次:《國外醫(yī)學(xué)·藥學(xué)分冊》,1975,(1):56。 [33]柴田承二等:《藥學(xué)雜志》(日),1959,79(7):863。 [34]李貴海等:《中成藥》,1992,14(12):38。 [35]鄒莉菠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0,6(6):18。 [36]焦鷺等:《中華血液學(xué)雜志》,1990,11(2):83。 [37]杜德極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0,6(5):27。 [38]杜德極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5,11(11):16
附注
出處
中國瑤藥學(xué)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沒有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