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證候分類
11.2.1 寒濕凝聚:腫塊生長緩慢,光滑活動,無壓痛,伴口淡,畏寒。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緊。
11.2.2 濕熱蘊結(jié):惡寒發(fā)熱醫(yī).學(xué).全.在.線網(wǎng)站提供,局部紅腫、疼痛拒按。舌質(zhì)紅,苔黃,脈數(shù)。
11.2.3 氣陰兩虛:腫塊潰破,經(jīng)久不愈,流液清稀,伴有精神萎靡,形體消瘦。舌質(zhì)嫩紅,苔薄,脈細(xì)無力。
11 療效評定
11.3.1 治愈:癥狀消失,腫塊消失或完全切除后傷口愈合。
11.3.2 好轉(zhuǎn):癥狀減輕,腫塊縮小或未能完全切除或殘留竇道。
11.3.3 未愈: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
12 息肉痔的診斷依據(jù)、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息肉痔指發(fā)生于直腸內(nèi)粘膜上的贅生物,有蒂或無蒂,又稱直腸息肉。
12.1 診斷依據(jù)
12.1.1 多有便血,色鮮紅,可伴有粘液或有肛門墜脹。
12.1.2 排便后可有腫物脫出肛門外,可自行回納或手法復(fù)位。
12.1.3 肛門指診:可觸廢低位息肉或高位帶蒂息肉,腫物柔軟或堅韌,光滑,可活動。
12.1.4 直腸鏡檢查:贅生物有蒂或廣基,表面為粘膜樣組織,單發(fā)或多發(fā)。
12.1.5 組織病理檢查可助明確診斷。
12.2 證候分類
12.2.1 風(fēng)傷腸絡(luò):便血鮮紅,滴血、帶血。息肉表面充血明顯,脫出或不脫出肛外。舌紅,苔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12.2.2 氣滯血瘀:腫物脫出肛外,不能回納,疼痛甚,表面紫暗。舌紫,脈澀。
12.2.3 脾氣虧虛:腫物易于脫出肛外,表面增生粗糙,或有少量出血, 肛門松馳。舌淡,苔薄,脈弱。
12.3 療效評定
12.3.1 治愈:癥狀消失,腫塊消失或完全切除后傷口愈合。
12.3.2 好轉(zhuǎn):癥狀減輕、腫塊縮小,或未能完全切除。
12.3.3 未愈:癥狀和體征均無變化。
13 肛門直腸狹窄的診斷依據(jù)、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肛門直腸狹窄指任何原因所致肛門、直腸腔道變窄,并導(dǎo)致排便困難。
13.1 診斷依據(jù)
13.1.1 排便困難,伴肛門墜脹,并有肛門阻塞感。重者可有腹脹,惡心嘔吐。
13.1.2 有肛周炎癥、肛門損傷或肛門直腸手術(shù)病史,
13.1.3 肛門指檢,食指通過困難或不能通過,可觸及鐮狀、環(huán)狀或管狀狹窄環(huán)。
13.1.4 直腸鏡檢查,部分患者可見狹窄環(huán),狹窄部位可有糜爛、潰瘍。
13.2 證候分類
13.2.1 氣滯血瘀:肛門墜脹,疼痛,排便時加重,排便不暢,伴有腹脹、腸鳴。舌紫暗或有瘀斑,苔黃或白,脈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