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陳湯始見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用“
半夏(湯洗七次)、
橘紅各五兩、白
茯苓三兩、
甘草(炙)一兩半,右為咀。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
姜七片,
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币蚍街小
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無燥散之患,故名二陳”。本方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主治濕痰之證。
濕痰的形成多因飲食生冷,脾胃不和,健運失常,濕聚為痰。濕痰犯肺,則
咳嗽痰多;
痰阻胸膈,則氣機不暢,以致痞滿不舒;胃失和降,
胃氣上逆,則為惡心
嘔吐;濁陰凝聚,清陽不升,則為頭目
眩暈;痰飲凌心,則為
心悸。故二陳湯以半夏為君,一者辛燥而蠲濕痰;二者降逆以止嘔惡;三者散結以消痞滿。橘紅辛苦而溫,理氣化痰,使氣順則痰降,氣行則痰化,是為臣藥,與半夏相配,共祛濕痰,調暢氣機,使胃氣得和,清陽得升,眩悸得止。因痰之生,多緣于中州失運,濕聚成患,故佐以茯苓,其性甘淡而兼入脾經,健脾滲濕,濕去則痰無由以生,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與橘紅相伍,則脾濕得化,脾氣得暢,運化有權,共杜生痰之源,而助君藥祛痰之功。
生姜味辛性溫,降逆化痰而止嘔,用為佐藥,既可助半夏、橘紅行氣消痰,和胃止嘔;又能制半夏之毒。復佐以烏梅,其意有三:一者其性味酸澀,“入肺則收”,以斂肺氣,與半夏、生姜為伍,寓收于散,使散不傷正,收不斂邪;二者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即李時珍所謂“涌痰”之功;三者烏梅亦能“去痰”、“止久嗽”。使以甘草,旨在調和藥性,亦兼益脾和中之用。諸藥相合,使?jié)袢ヌ迪,氣機通暢,脾得健運,則諸證亦隨之而解。
二陳湯“本《內經》半夏湯及《金匱》小半夏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等方而立,加甘草安胃,
橘皮行氣,烏梅收津,生姜豁痰,乃理脾胃,治痰濕之專劑也”。其與《內經》、《金匱》的淵流關系,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二陳湯化痰和胃源于《內經》!鹅`樞·邪客》篇所載半夏湯,用治“厥氣客于五臟六腑”,陽氣“不得入于陰”、“目不暝”者,“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方以
秫米一升、半夏五合,長流水煎服。藥僅二味,卻具“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功。從而開辟了化痰和胃,補瀉兼施治療大法之先端。張仲景治痰諸方也繼承了半夏湯方意。統觀《金匱》用半夏諸方,常配伍甘草、
小麥、
粳米、
人參、茯苓、生姜、
大棗等固護中焦,補益脾胃之品,當是宗半夏湯組方之義!毒址健范悳邪胂暮细什、生姜以化痰和胃的配伍方法,與《內經》半夏湯中半夏、秫米“補其不足,瀉其有余”之意同出一轍。
其次,二陳湯化痰滲濕源于《金匱》。統觀《內經》,僅略論“飲”、“積飲”,而無“痰”之說。對“痰飲”病證的系統闡述,成于《
傷寒論》和《金匱》。特別是《金匱·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篇明確提出了“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療大法,并設立了溫化、攻逐、滲利、宣散等治法以及分治四飲諸方。尤其是溫燥配伍甘淡,去濕以助化痰的治療方法,豐富和發(fā)展了痰飲病治則。如《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主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方中半夏與茯苓配伍,燥濕化痰與滲利水濕相合,共收濕化痰消之功,開創(chuàng)了“利小便”法在痰飲病中應用的先河。二陳湯宗仲景方意,延用半夏燥濕、生姜散濕、茯苓利濕,以使水濕去而痰飲自消,全然是《金匱》之法的再現。
最后,二陳湯化痰行氣始于《金匱》。《金匱》半夏
厚樸湯
行氣散結,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氣。方以半夏化痰散結、降逆和胃,配伍厚樸下氣除滿,
蘇葉芳香行氣,開理氣化痰之先河。以上用藥配伍,成為后世理氣降痰法的雛形。但是,化痰配伍理氣的用藥形式,在《金匱》中尚未成為仲景治痰的基本法則。統觀仲景治痰濕諸方,均較少見有燥濕化痰配伍理氣藥者!秱摗、《金匱》用半夏73方,無一例半夏、橘皮配伍;而配伍其他理氣藥如厚樸、
枳實者也只有11首。這大概與漢以前尚未形成“痰氣相因”的理論有關。
魏晉以來,尤其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本草經集注》、《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秘要》等代表醫(yī)著,對痰飲病的認識有了較大發(fā)展。其中不少方劑的用藥經驗對二陳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是治痰方多有半夏、橘皮配伍。據《外臺》所引《小品方》半夏湯、《集驗方》大半夏湯和《刪繁方》大半夏湯等治“留飲痰癖”、“痰水冷氣”、“
胃反不受食”的諸方中,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或生姜等藥物,就曾出現于同一首方劑之中。這說明在兩晉和南北朝時期,半夏、橘皮、茯苓、甘草、生姜已經開始成為祛痰和胃的配伍用藥!肚Ы稹分蓄愃婆湮閯t更加普遍,統計《千金·痰飲第六》篇用半夏方19首,較為集中地出現了半夏與橘皮并用的情況,其中“半橘苓草”、“半橘苓”配伍者6首,“半橘姜”、“半苓草”、“半苓姜”配伍者8首。而《外臺秘要》用治“上氣”的半夏湯(半夏、茯苓、橘皮、
白術、生姜、
檳榔),則與后世的二陳湯相差無幾。另外,陶弘景《本草經集注》首先提出“橘皮用陳久者良”、“半夏陳久用之”,后世始有“陳藥”之說。由此可見,早在隋唐以前,即有了半夏與橘皮或陳皮的固定配伍。同時,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或生姜等,也開始作為相對固定的“藥組”,集中出現于調理脾胃、燥濕去痰等方劑之中,形成了《局方》二陳湯的雛形。
二是治痰首倡理氣化痰。對痰飲病機的認識,至隋唐方形成與“氣”相關的觀點。隋代巢元方提出“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而成痰”的新論點,開創(chuàng)了宣通氣脈為先、以使水飲無所凝滯的治痰大法,并且形成了相對統一的治法與方劑。清代張璐云:“《金匱》有四飲之名,《千金》有五飲之治,其法則一……《金匱》分隸而治,《千金》兼該而行!苯y計《千金·卷十八》用半夏治痰飲19方,其中配伍橘皮、枳實者達8首,與仲景方形成明顯的對比?梢哉J為,至《千金》才有痰飲統治之方,并形成祛痰藥配伍理氣藥的組方用藥規(guī)律。這一用藥形式,正是隋唐醫(yī)家“痰氣相因”觀點的體現。著名醫(yī)家丁光迪評價痰由“氣脈閉塞”時言:“后世常云‘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下’之說,也均源于此!庇纱丝梢,對痰飲病發(fā)病機制的全面認識,是二陳湯立法組方以至成為“治痰總劑”的前提。
綜上所述,宋人融合燥濕、理氣、降逆、和胃等治痰法則以及半夏與陳皮、茯苓、生姜、甘草等配伍經驗,從而創(chuàng)制了《局方》二陳湯。
-----------
www.med126.com-----------二陳湯是治痰的好藥方
-----------請教先生,本人患有鼻咽炎,頻頻吐痰,痰白、希;疾∮惺畮啄炅,請先生賜我良方,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