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與飲同類而異形,均為體內(nèi)水液不得輸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類病證。
含義:廣義─諸飲之總稱。狹義─諸飲中的一個證型。
發(fā)病機理:主要在于中陽素虛,復加外感寒濕,或為飲食、勞欲所傷,致使三焦氣化失宣,肺脾腎通調(diào)轉(zhuǎn)輸蒸化無權(quán),陽虛陰盛,水飲內(nèi)停。
辨證:首應根據(jù)停飲部位區(qū)別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并根據(jù)體虛邪實的特點,分辨標實與本虛的主次。
治療:以溫化為原則。有治標、治本、善后調(diào)理之區(qū)別。
治標:發(fā)汗、利水、攻逐(權(quán)宜之計)
治本、善后:健脾、溫腎。
忌甘肥生冷,戒煙酒,注意保暖。
痰 | 飲 | 水 | 濕 | |
---|---|---|---|---|
形質(zhì) | 稠濁 | 清稀 | 清液 | 黏滯 |
病狀 | 無處不到,病變多端 | 多停于體內(nèi)、局部 | 每泛溢體表、全身 | 易聚身半以下 |
病理屬性 | 多因熱煎熬而成,屬于陽邪 | 因寒積聚而生,屬于陰邪 | 陰類,有陰陽之分 | 陰邪,每兼五氣為患 |
痰飲、溢飲、支飲辨證論治簡表(p152)
分類 | 痰飲 | 溢飲 | 支飲 | ||
---|---|---|---|---|---|
脾陽虛弱證 | 飲留胃腸證 | 寒飲伏肺證 | 脾胃陽虛證 | ||
脾運不健, 輸化無權(quán) | 飲結(jié)于中, 水邪壅盛 | 飲溢肢體 | 飲邪壅肺, 肺氣上逆 | 脾胃陽虛, 水飲內(nèi)停 | |
特點 | 胸邪支滿, 心下痞悶, 胃中有振水音 | 心下堅滿或痛, 或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腹?jié)M | 身體疼痛而沉重, 甚則肢體浮腫, 無汗 | 咳逆喘滿不得臥, 痰吐白沫量多, 面浮 | 喘促氣短,動則為甚,咳而氣祛,痰多,足跗浮腫 |
一般 癥狀 | 脘脹喜溫畏冷,嘔吐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飲,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體逐漸消瘦 | 利后為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便秘,口干舌燥 | 惡寒,喘咳,痰多白沫,胸悶干嘔,或伴發(fā)熱,煩躁 | 天冷受寒加重,或遇寒即發(fā),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身體振振_閏動 | 胸悶,食少,祛寒肢冷,神疲,小腹居急不仁,臍下悸動,小便不利,或吐涎沫而zxtf.net.cn/Article/頭目昏眩 |
舌苔 | 白滑 | 白膩或黃 | 苔白或兼黃 | 白滑或白膩 | 白潤或灰膩, 舌質(zhì)胖大 |
脈象 | 弦細而滑 | 沉弦或浮 | 弦緊或弦數(shù) | 弦緊 | 沉細兼滑 |
治法 | 溫脾化飲 | 攻下逐飲 | 發(fā)表化飲 | 溫肺化飲 | 溫補脾腎 以化水飲 |
主方 | 苓桂術(shù)甘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 | 甘遂半夏湯 己椒歷黃丸 | 小青龍湯 大青龍湯 | 小青龍湯 葶歷大棗瀉肺湯 | 金匱腎氣丸 苓桂術(shù)甘湯 |
懸飲辨證論治簡表(p153)
分類 | 邪郁少陽證 | 飲停胸脅證 | 絡脈不和證 | 陰虛內(nèi)熱證 |
---|---|---|---|---|
痰熱潤肺,樞機不和 | 肺氣郁滯,津聚成飲 | 氣機不暢,絡脈不利 | 飲阻氣郁,化熱傷陰 | |
特點 | 寒熱往來, 汗少或有汗, 熱不退,咳嗽痰少, 氣急,胸脅刺痛, 呼吸轉(zhuǎn)側(cè)加重 | 咳唾引痛漸減, 氣喘息促加重, 胸脅脹滿,甚則 可見偏側(cè)隆起 | 胸脅疼痛,胸悶, 呼吸不暢 | 嗆咳時作, 咯吐少量黏痰 |
一般癥狀 | 心下痞硬,干嘔,口苦,咽干 | 不能平臥,或僅能偏臥于患側(cè) | 或有悶咳,遷延經(jīng)久不已 | 口干咽燥,鸛紅, 心煩,手足心熱, 盜汗,胸脅悶痛, 消瘦 |
舌苔 | 苔薄白或黃 | 薄白 | 薄 | 苔少,舌質(zhì)偏紅 |
脈象 | 弦數(shù) | 沉弦或弦滑 | 弦 | 小數(shù) |
治法 | 和解宣利 | 瀉肺祛飲 | 理氣和絡 | 養(yǎng)陰清熱 |
主方 | 柴枳半夏湯 | 十棗湯或控涎丹, 椒目瓜蔞湯 | 香附旋覆花湯 | 沙參麥冬湯 瀉白散 |
重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