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毒防腐藥
①種類:
1°酚類:苯酚、煤酚、復(fù)合酚(對細菌、霉菌、病毒、蟲卵有效)。
2°醇類:乙醇(細菌)、苯氧乙醇(G-,尤其是綠膿桿菌作用強)。
3°醛類:福爾馬林(細菌、芽胞、真菌、病毒),聚甲醛、
戊二醛、烏洛托品。
4°酸類:
硼酸、苯甲酸(細菌、真菌)。
5°堿類:氫氧化鈉(細菌、真菌、病毒、芽胞、蟲卵)、生
石灰。
6°鹵素類:碘制劑(細菌、真菌、病毒、芽胞、蟲卵)、氯化劑、溴制劑。
7°氧化劑:
過氧乙酸(細菌、真菌、病毒、芽胞、蟲卵)、雙氧水(細菌)、
高錳酸鉀。
8°表面活性劑:單鏈季銨鹽(細菌、真菌)、雙鏈季銨鹽(細菌、真菌、某些病毒)。
9°氣體:環(huán)氧乙烷(細菌、芽胞、真菌、病毒、立克次體)。
10°染料、重金屬、焦油類。
②影響因素:
1°濃度:一定范圍內(nèi)成正比。
2°時間:正比。
3°溫度:正比,每增高10℃,效果增加1~2倍。
4°有機物存在:除表面活性劑和酚類外,大部分都受有機物的影響。
5°微生物的敏感性。
6°藥物間相互作用:如乙醇+碘→增強。
③正確使用
1°對病毒最好的是氫氧化鈉,其次是鹵素、醛類、環(huán)氧乙烷、強氧化劑。
2°對細菌芽胞最有效的是甲醛,其次是戊二醛、鹽酸。
3°最安全的是表面活性劑類。
4°絕大部分
消毒藥在常規(guī)濃度下均可殺細菌繁殖體。
4.抗病毒藥
病毒是一種細菌內(nèi)寄生的以一種核酸(DNA或RNA)為核心的蛋白質(zhì)外衣組成的顆粒,無細胞結(jié)構(gòu)和完整酶系統(tǒng),必須依賴宿主細胞才能復(fù)制。
①抗病藥作用機理:
1°直接滅活病毒和干擾病毒吸附,如
丙種球蛋白。
2°阻止病毒穿入和脫殼,如
金剛烷胺、金剛乙胺。
3°抑制病毒核酸復(fù)制,如
利巴韋林等。
4°抑制病毒顆粒的裝配和釋放,如利福平等。
5°增強宿主細胞抗病毒能力,如干擾素等。
②種類:
1°嗎啉胍:病毒靈,性質(zhì)穩(wěn)定,口服易吸收,對流感病毒A、A1、A2,B型、3型及8型腺病毒,
帶狀皰疹病毒,雞痘病毒,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臨床上用于禽痘、雛雞傳支效果明顯。
2°金剛烷胺:口服易吸收,能阻止病毒穿入細胞,保護未感染細胞,抑制病毒脫殼、核酸釋放,對A2型流感病毒有效,對病毒無殺滅作用,可用于病毒性流感的預(yù)防,對
發(fā)熱者,有退熱作用,與抗生素配伍對禽流感、病毒性
肺炎比單用抗生素好。
3°利巴韋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廣譜抗病毒,對DNA和RNA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筛偁幮砸种茊瘟姿
肌苷脫氫酶活性,減少三磷酸鳥嘌呤核苷酸(GTP)的合成,抑制依賴GTP的病毒的rDNA帽蓋形成,從而抑制病毒的復(fù)制。獸醫(yī)臨床上可用于治療禽流感、傳支、豬傳染性胃腸炎、
口蹄疫等,可減輕癥狀、縮短療程,減少死亡率。
4°
阿糖腺苷:對皰疹病毒、偽狂犬和痘病毒有效,廣譜。
5°聚肌胞:干擾素誘導(dǎo)劑。
6°干擾素:有α、β、γ三種,廣譜抗病毒,破壞病毒的RNA、蛋白合成受阻,具高度種屬特異性,毒性低。
7°阿苷洛韋、更苷洛韋等:主要用于皰疹病毒。
8°免疫增強劑:細胞因子、左旋咪唑、中藥等。
(二)驅(qū)蟲藥
1.驅(qū)線蟲藥:
①有機磷酸酯類:廣譜,殺體外寄生蟲和本內(nèi)線蟲。
敵百蟲、敵敵畏、哈羅松、蠅毒磷。
②咪唑駢噻唑類:
左旋咪唑(廣譜、高效、低毒殺蟲、排蟲,增強免疫)。
③苯駢咪唑類:對成蟲、幼蟲、蟲卵有效,廣譜、高效、低毒。
噻苯達唑、
阿苯達唑(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芬苯達唑(苯硫咪唑)、奧芬達唑(硫氧苯唑)、氧阿達唑、奧苯達唑(丙氧咪唑)、甲苯達唑。
④其他:
哌嗪、吩噻嗪、羥萘芐芬寧(滅蟲寧)、潮霉素B、越霉素A。
阿維菌素:B1a和B1b混合物,B1a含量≥80%。B1b≤20%,還有少量A1a、A1b、A2a、A2b、B2a、B2b等。
廣譜、高效、強效驅(qū)線蟲和體表寄生蟲,對幼蟲效果差。促進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zhì)γ-氨基丁酸的釋放,使蟲體麻痹、死亡。毒性小,牧羊犬慎用。
伊維菌素:人工半合成的阿維菌素的衍生物,含雙氫阿維菌素B1a≥80%,雙氫阿維菌素B1b≤20%,作用較阿維菌素強,其它相同。
2.驅(qū)絳蟲:
吡喹酮(吸蟲、絳蟲),
氯硝柳胺(天絳靈)、丁萘胺、雙氯酚、雷鎖太爾(羥溴柳胺)、硫酸銅、檳柳堿。
3.驅(qū)吸蟲
三氯苯達唑(肝蛭凈)、硝氯酚、碘醚柳胺、溴酚磷(蛭得凈)、吡喹酮、硝硫氰胺。
4.抗原蟲
① 抗球蟲:柔嫩艾美球蟲→
盲腸,毒害,堆型,巨型,和緩,布氏艾美爾球蟲→小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