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專科用藥物\皮膚科用藥\抗感染藥
|
英文名 |
Boric Acid*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本品為無色微帶珍珠光澤的結晶或白色疏松的粉末,有滑膩感;無臭;水溶液顯弱酸性反應。本品在沸水、沸乙醇或甘油中易溶,在水或乙醇中溶解。
|
功效 |
|
主治 |
作為皮膚和粘膜的清潔消毒藥,可用于急性濕疹、皮炎、口腔炎和咽喉炎、膿皰瘡、小腿慢性潰瘍、褥瘡等疾病。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本品能與菌體蛋白質中的氨基結合,對細菌和真菌有弱的抑制作用。常用于皮膚、鼻腔、口腔、膀胱、陰道沖洗以及治療細菌和真菌感染。
|
體內過程 |
本品不易穿透完整皮膚,但可從損傷皮膚、傷口和粘膜等處吸收。約有50%吸收量在12小時內從尿中排出,其余于3-7天內排出。
|
劑型 |
軟膏劑
|
規(guī)格 |
軟膏劑:5%,10%。溶液劑:2%-4%。
|
用法用量 |
2%-4%溶液用于皮膚、鼻腔、口腔、陰道、膀胱以及角膜傷口的沖洗清潔,口腔炎和咽喉炎含漱,急性濕疹、皮炎大量滲液時濕敷。5%-10%軟膏用于治療小腿慢性潰瘍和褥瘡,每日外涂1-2次。0.5%-10%散劑,每日撒布數(shù)次,用于紅斑丘疹期的間擦疹。
|
不良反應 |
1.外用一般毒性不大。如用于大面積損害,吸收后可發(fā)生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早期癥狀為嘔吐、腹瀉、皮疹、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先興奮后抑制;可有腦膜刺激癥狀和腎損傷。
2.由于本品排泄緩慢,反復應用可產生蓄積,導致慢性中毒,表現(xiàn)為厭食、乏力、精神錯亂、皮炎、禿發(fā)和月經紊亂等。
|
注意事項 |
1.本品與聚乙烯醇和鞣酸呈配伍禁忌。
2.大面積皮膚損害禁用本品。
3.本品口服可引起中毒,幼兒尤應注意。
4.切勿將硼酸粉撒布在小兒破損的皮膚上。
5.嬰兒禁用超過5%硼酸的制劑。
|
貯藏 |
密閉保存。
|
備注 |
*號為英文名國際非專利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簡稱INN)或無國際專利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