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Rai hua man tuo luo
|
傣藥名 | 麻禾巴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的花、果實、根和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白曼陀羅 Datura metel 1.又名:風茄兒、山茄子《綱目》,大顛茄《生草藥性備要》。
一年生草本,全株近于無毛。莖直立,圓柱形,高30~100cm,基部木質化,上部呈義狀分枝。葉互生,上部的葉近于對生;葉柄長2~6cm,表面被疏短毛;葉片卵形、長卵形或心形,長8~14cm,寬6~9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不對稱,全緣或具三角狀短齒,兩面無毛;葉脈背面隆起;▎紊谌~膠或上部分枝間;花梗短,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萼筒狀,長4~6cm,淡黃綠色,稱端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花后萼管自近基部處周裂而脫落,遺留的萼管基部宿存,果時增大呈盤狀,邊緣不反折;花冠漏斗狀,長12~16cm,白色,具5棱,裂片5,三角狀,先端長尖;雄蕊5,不伸出花冠管外,花藥線形,扁平,基部著生;雌蕊1,子房球形,疏生細短刺,花柱絲狀,柱頭盾形。蒴果扁圓球形,表面有疏短刺,成熟后由綠變?yōu)榈稚7N子多數(shù),略呈三角狀;ㄆ3~11月,果期4~12月。
生于山坡、草地和房前屋后。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
采收加工 | 6~11月開花期間,采初開放的花曬干,陰干或烘干備用。鮮果、根、葉隨用隨采。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花萼已除去,花冠及附著的雄蕊皺縮成卷條狀,長9~16cm,黃棕色。展平后,花冠上部呈喇叭狀,先端5淺裂,裂片先端短尖,短尖下有3條明顯的縱脈紋,裂片間微凹陷;雄蕊5,花絲下部緊貼花冠筒,花藥扁平,長1~l.5cm。質脆易碎,氣微臭,味辛、苦。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花粉粒類球形或扁球形,3孔溝不甚明顯,表面有自兩極放射的細條狀紋飾。②腺毛2種,短腺毛頭部2~6細胞,柄部l~2(~3)細胞;長腺毛頭部單細胞,柄部2~6細胞。③非腺毛l~5細胞,稀有10細胞以上,壁具疣狀突起,有的非腺毛中間細胞皺縮。④花冠表皮有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3~8個。⑤草酸鈣砂晶、方晶及簇晶,多存在于花冠及花冠基部薄壁細胞中。此外,有黃棕色條塊、花粉囊內壁細胞及螺紋、環(huán)紋導管。
理化鑒別(1)本品乙醇浸出液濃縮至稠膏狀,用l%鹽酸溶解,濾過。濾液加濃氨試液使成堿性,用乙醚提取,提取液在水浴上蒸干,加4滴發(fā)煙硝酸,再蒸發(fā)至于,殘渣顯淺黃色,加新配的氫氧化鉀無水乙醇飽和溶液數(shù)滴,即顯紫堇色,后為棕紅色。(檢查生物堿)
(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lml堿化,用氯仿提取,濾過,水浴揮去溶劑,殘渣加氯仿lml溶解為供試液,以0.2%硫酸阿托品乙醇波與0.3%氫溴酸東莨菪堿的乙醇溶液為對照品液,分別吸取上述2種溶液各10μ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濃氨液(17:2:1)展開,取出,晾干,改良碘化鉍鉀溶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有相同的色斑。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1.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 曼陀羅花所含主要成分東莨菪堿和阿托品均有雙相性的中樞作用,但在抑制和興奮的程度上則有所不同。東莨菪堿的中樞抑制作用比阿托品強,而興奮作用則阿托品比東莨菪堿強。東莨菪堿與氯丙嗪等合用,可產生全身麻醉,而阿托品則不能[1,2]。毒扁豆堿對其所產生的抑制有良好的催醒作用,說明其中樞抑制作用原理與中樞性遞質有關,可能主要是阻滯大腦皮層和腦干網質M膽堿受體,也可能與其對抗去甲腎上腺素作用[2]或與5-羥色胺有關[3]。東莨菪堿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與度冷丁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再加用氯丙嗪后鎮(zhèn)痛作用更佳[4]。
2.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 東莨菪堿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并能對抗冬眠藥的呼吸抑制[5];還具有抑制呼吸道腺體分泌,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加強正常動物和模型動物的排痰功能,并且改善纖毛運動,而有利于痰排除[6]。
3.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東莨菪堿能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使交感神經作用占優(yōu)勢,故心率加快[7]。實驗表明,東莨菪堿和阿托品合用有抗心肌梗死作用[8]。大劑量東莨菪堿能拮抗去甲腎上腺素收縮血管作用,阿托品的血管解痙作用比東莨菪堿強,且阿托品有阻斷α受體的作用[9]。
4.其他作用 東莨菪堿在中麻時,可使患者周圍血管擴張,體表溫度升高,而體溫下降[10];阿托品有散瞳和調節(jié)麻痹,抑制多種腺體分泌;對胃腸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約肌收縮,引起尿潴留[11]。此外,東莨菪堿麻醉使失血性休克兔的腎小球及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擴張,近曲小管上皮的光鏡結構與超微結構均接近正常形態(tài)[12]。
5.毒性 曼陽羅花注射液小鼠靜注的LD50為82mg/kg[13]。其總堿犬靜注的MLD為75~80mg/kg,2.5mg/kg給犬靜注1次,3d后處死,其13種主要臟器未見明顯形態(tài)差異[1]?倝A還能使小鼠骨髓多染紅細胞微孩率增加非常顯著,表明總堿能誘發(fā)染色體嚴重損傷[14]。
|
性味 | 味苦,性微熱。劇毒。入風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
注意事項 | 有劇毒,不作內服。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Xiao P G,et a1.Jour Ethnopharmacology,1983,8(1):1
[2]何麗一,等.中藥通報,1982,6(3):8
[3]金斌,等.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1,22(3):181
[4]Ngo B K,et a1.C A,1979,91:207479n
[5]Hossain M E,et a1、C A,1985,103:120001t
[6]Itoh T,et a1.Phytochemistry,1978,17(5):971
藥理
[1]徐州醫(yī)學院中麻.組新醫(yī)藥學雜志,1974,(11):44
[2]徐州醫(yī)學院藥理教研室.新醫(yī)藥學雜志,1976(1):27
[3]孫建寧,等.中麻通訊,1978,(2):l
[4]卞春甫,等.藥學學報,1979,I4(7):397
[5]上海第二醫(yī)學院新醫(yī)藥學教研組.中麻通訊,1978,(3~4):1
[6]寧波地區(qū)衛(wèi)生局科技組.醫(yī)學文選,1976,(6):79
[7]如皋縣人民醫(yī)院中麻組.中麻通訊,1976,(4):29
[8]楊國棟,等.中國藥理學報,1987,8(2):1278
[9]徐州醫(yī)學院藥理教研組.中華醫(yī)學雜志,1976,56(11):697
[10]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麻通訊,1978,(2):43
[11]廣州軍醫(yī)學校訓練部.資料匯編,1977,(11):80
[12]楊美林,等.中華麻醉學雜志,1983,3(3):136
[13]包頭醫(yī)專藥理教研組.包頭醫(yī)學,1977,(4):61
[14]劉德祥,等.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86,11(4):288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