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編
第一章 概 論
第一節(jié) 刺法灸法學的內(nèi)容范圍和作用地位
一、刺法灸法學的定義
刺法灸法學是以各種針灸技術(shù)的操作方法、臨床應用及作用原理為主要內(nèi)容的針灸分支學科,是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針法、灸法,以及在此基礎(chǔ)發(fā)展起來的各種腧穴特種治療技術(shù)等方法。這些不同的技術(shù)方法在刺激方法、作用性質(zhì)和主治范圍上各有特點,在臨床上可以根據(jù)病癥性質(zhì)、證候類型、腧穴部位、患者體質(zhì)及治療要求等具體情況,分別選擇應用。
二、刺法灸法學的學科特點
刺法灸法學具有技能訓練和臨床治療兩方面內(nèi)容特點。
(一)刺灸法的技能訓練
刺灸法包括了幾十種不同刺激方法、刺激強度、刺激部位的腧穴治療技術(shù)。作為臨床應用的每一種針灸技術(shù),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和實施過程。其應用正確與否,不僅直接影響其安全程度和作用性質(zhì),而且與療效水平有關(guān)。從根本上說,刺灸法的學習和應用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在臨床上選用不同的針灸器具,進行不同的儀器操作,實施連續(xù)有序的步驟方法和技術(shù)過程,是針灸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要求每個同學必須在刺灸法學習過程和技能訓練中,逐步達到熟練掌握,靈活應用。應該說,這是刺灸法的重要特點。
(二)刺灸法的臨床治療內(nèi)容
盡管各種針灸技術(shù)都是通過經(jīng)絡(luò)腧穴刺激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發(fā)揮其機體功能狀態(tài)調(diào)整作用的治療方法,但在作用部位、刺激強度、感應性質(zhì)和療效原理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如針刺以機械刺激為主,適于臨床大多病證;艾灸以溫熱刺激和藥性作用為主,主要用于寒證、虛證;三棱針放血刺激強,作用于淺表血絡(luò),適于青壯年、實熱證;而皮膚針叩刺,刺激較弱,作用于十二皮部,尤宜于老人、小兒、體弱者。因此,認真掌握刺灸諸法的作用性質(zhì)、適應范圍和選穴配方原則,從而在臨床隨宜而施,是刺灸法在臨床治療上的又一重要特點。
三、刺法灸法學的內(nèi)容范圍
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
(一)針刺技術(shù)
是各種不同針具的操作技術(shù)方法,簡稱針法,其中有毫針、三棱針、皮膚針、皮內(nèi)針、鍉針、火針、芒針等臨床操作技術(shù)。
1、毫針 是臨床最常用的針具。其技術(shù)方法可分為毫針刺法和針刺手法兩大部分。毫針刺法,以毫針基本操作技術(shù)為主,包括針具的選擇和質(zhì)量檢查,針刺前準備,進針、行針、留針和出針的方法,以及針刺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等內(nèi)容。毫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可以采用各種深淺刺法、多針刺法、透穴刺法、運動針刺法;在不同的腧穴部位,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應用不同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淺,亦即本書“分部腧穴針刺操作”內(nèi)容。
針刺手法,包括得氣法、行氣法、補瀉法和各種相應的單式、復式手法。所謂手法,即徒手操作的技術(shù)方法。得氣法,包括候氣、催氣、守氣、調(diào)氣等技術(shù)方法和操作過程,其目的是為了針刺得氣。得氣是毫針操作技術(shù)的基本要求,是獲得臨床療效的必要前提,是行氣法、補瀉法的基礎(chǔ)針刺感應。在得氣基礎(chǔ)上,為了達到“氣至病所”目的,可以施用各種行氣法。若有顯著的虛實寒熱證候,又應采取各種補瀉手法。
2、三棱針、皮膚針、皮內(nèi)針、鍉針、火針和芒針 是除毫針之外,目前針灸臨床主要使用的針具。如三棱針可用以放血、挑刺;皮膚針可用以叩刺皮膚;皮內(nèi)針為埋針的針具,有延長刺激效應的作用;鍉針可用以按壓腧穴,有調(diào)養(yǎng)脈氣的作用;火針是用火燒紅針尖,刺入腧穴,對痹證、痿癥和一些皮膚病(如疣、痣)有特殊作用;芒針深刺經(jīng)脈腧穴,有透穴強刺激的作用性質(zhì)。由于這些針具、針法各不相同,在主治范圍和作用原理上也有相應區(qū)別,可以彌補毫針單一針具的不足,在臨床上應當辨證施術(shù)。
(二)灸法技術(shù)
是用艾絨或其他非艾灸材燒灼、熏熨腧穴和病變部位的技術(shù)方法。
1、艾灸法 以艾絨為灸材施灸的方法。包括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等內(nèi)容。艾炷灸是將艾絨制成圓錐形艾團施灸的方法,有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艾條灸是將艾絨用紙包裹成長條形的艾條(艾卷)進行施灸的方法,分為懸起灸和實按灸兩種。
此外,還可采用毫針留針時在針尾裹艾點燃的溫針灸法,和用多種溫灸器施灸的溫灸器灸法。由于這些方法安全簡便,目前在臨床上應用尤其普遍。
2、非艾灸法 是用艾絨以外的灸材進行施灸的方法,包括燈火灸、藥線灸、藥筆灸等。這些方法大多采用易燃藥物進行施灸,屬灸法技術(shù)范疇。歷史上還有一種用藥物敷貼使皮膚發(fā)泡的治療方法,稱為天灸,實際應屬“腧穴藥物敷貼法”范疇,本書將在第九章進行介紹。
(三)耳針、頭皮針、腕踝針法
通過現(xiàn)代針灸實踐發(fā)現(xiàn),在人體的某些特定部位(如耳廓、頭皮、腕踝等)分布有與全身各部相對應的穴位系統(tǒng),在臨床上可選取相應的穴位或反應點(如耳穴、頭皮針穴、腕踝針進針點等)進行針刺治療,獲取治療效果。由于這些穴位系統(tǒng)分部淺表,因此其針法大多也應采用相應的淺刺或沿皮刺。
(四)腧穴特種治療技術(shù)
是采用電、光、聲、磁、熱和藥物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針灸技術(shù)。由于這些方法是在傳統(tǒng)針灸技術(shù)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成的,都通過經(jīng)絡(luò)腧穴刺激來達到扶正祛邪、通調(diào)經(jīng)脈作用,目前仍歸屬于刺灸法的內(nèi)容范疇。在臨床上,較常用的是腧穴脈沖電刺激(又稱電針)、腧穴藥物貼敷、腧穴藥物注射(又稱水針)等。
四、刺法灸法學的作用地位
刺灸法是針灸臨床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治療方法,是闡明經(jīng)絡(luò)理論、獲取腧穴功用的技術(shù)基礎(chǔ),是影響針灸效應和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刺法灸法學是針灸理論和針灸臨床之間的橋梁,與經(jīng)絡(luò)腧穴學和針灸治療學密不可分,共同組成針灸學科的主體內(nèi)容。
(一)正確取定腧穴是針灸施術(shù)的基礎(chǔ)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jīng)絡(luò)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為針灸施術(shù)之所。刺灸法是以腧穴—經(jīng)絡(luò)—臟腑系統(tǒng)及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為功能基礎(chǔ)的技術(shù)方法。各種針灸技術(shù)只有在熟練掌握腧穴部位和作用特點的前提下,才能合理使用,正確施術(shù)而發(fā)揮應有的治療作用。以針刺為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說:“中氣穴則針游于巷,中肉節(jié)則皮膚痛!闭f明針刺只有中穴,才能經(jīng)氣游走,氣至病所,進退自如;如針不中穴,徒傷皮肉筋骨,反增患者痛苦。又如艾灸的應用,也只有在認真考訂穴法,正確“審穴”基礎(chǔ)上實施。如古竹騎馬灸、四花穴灸,均需應用骨度分寸、同身寸測量,甚而應用線繩度量相結(jié)合,揣定腧穴后才能施灸。故《神灸經(jīng)綸》說:“灸法要在明癥審穴……穴不審則多有誤于傷氣傷血”(卷一)。諸此都說明正確揣穴是針灸“下醫(yī)學三基手八法”之先(《針灸大成》)的臨床意義。
(二)針灸感應的獲得,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guān)鍵
針灸的臨床感覺和反應,古稱得氣或氣至。《靈樞·九針十二原》云:“(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吹云!比A佗治病,“若用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行)某(處)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應差!保ā度龂尽とA佗傳》)《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決》:“凡灸諸病,必(艾)火足,(經(jīng))氣到,始能求愈!敝T此都說明采取適當?shù)牡脷夥ê托袣夥,應用火力足、壯?shù)多的連續(xù)灸,可產(chǎn)生針感和灸感循經(jīng)傳導,甚而氣至病所的效應,從而提高臨床療效。近今臨床資料證明,取曲池穴治高血壓病,若針感循行至肩、腕,舒張壓、收縮壓可明顯降低;用郄門穴針治冠心病,以激發(fā)感傳的技術(shù)而氣至病所者,其效果遠遠高于僅傳于肘、臂者。再如灸公孫治口甘(脾癉),灸陰郄治盜汗,若灸感至病所(脾、心)則可效。諸此都說明得氣的來至和傳導,是提高針灸療效的關(guān)鍵。
(三)不同的針灸方法,可影響腧穴的主治功用
腧穴的功用,是通過針灸技術(shù)的實施來獲取的。采用不同的刺灸方法,實施不同的針刺深淺、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等,對同一腧穴的功效主治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如神闕穴歷來為禁針穴,在臨床上可用藥物貼敷以保健防病、強身健體,還可用煉臍灸來溫陽種子;用拔罐法,以治療小兒咳嗽;用隔鹽灸以治療霍亂吐瀉。又如會陰穴歷來為禁針、禁灸穴位,近今用激光照射法,可利用激光透達深層的作用,治療慢性前列腺增生癥。再如常用的足三里穴,用化膿灸法可強身健體,屬于保健灸法;用針刺方法可以通理腸胃,治療各種消化系病癥。而秩邊穴的針刺,直刺深刺可治下肢麻痹和坐骨神經(jīng)痛;斜刺向肛門方向,深1.5~2寸,可治肛腸病;斜刺向前陰部深3寸以上,則感應向前陰部傳導,可治小腹、前陰病癥,如尿失禁、尿潴留等。針刺瀉申脈、補照海可治失眠,針刺瀉照海、補申脈可治嗜睡。諸此都說明刺灸法的應用,是腧穴作用發(fā)揮的基本條件。
(四)針灸處方,以穴法和刺灸法為主要內(nèi)容
針灸處方,是在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的最佳腧穴組合和針灸施術(shù)過程,是針灸臨床治療的具體實施方案,有其明確的組方規(guī)則、刺灸方法和使用范圍。主要可歸納為穴法和刺灸法兩大部分,包括了腧穴的取定配伍,治療方法的選擇組合,針灸技術(shù)的合理使用和治療時機的確定取舍等方面內(nèi)容。穴法,即腧穴的部位、性質(zhì)、取定和配伍方法,為針灸處方的第一要素。腧穴經(jīng)配伍處方,可使其某一方面的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從而顯示治療的專一性。刺灸法,即針灸技術(shù)的實施和治療方法的選擇組合,為針灸處方的第二要素。腧穴處方只有在施用合理的各種針灸技術(shù)方法以后,才能產(chǎn)生溫、清、補、瀉等作用,達到預期效果,否則往往事與愿違,出現(xiàn)不良后果,亦即所謂“補瀉反則病益篤!笨梢姶叹姆ㄔ卺樉闹委熯^程中的重要作用。
習 題
一、選擇題
(一)A型題
1、
A、 B、 C、 D、 E、
二、填空題
1、刺法灸法學是以各種針灸技術(shù)的 、 及主要內(nèi)容的針灸分支學科。
2、刺法灸法學具有 和 兩方面內(nèi)容特點。
3、、刺法灸法學的內(nèi)容范圍主要包括 、 、 、 四大類腧穴治療技術(shù)。
4、針刺手法,包括 、 、 和各種相應的單式、復式手法。
5、灸法技zxtf.net.cn/pharm/術(shù)由 和 兩部分組成。
6、《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說:“中氣穴則 ,中肉節(jié)則 !
7、刺灸法包括了幾十種不同 、 、 的腧穴治療技術(shù)。
三、簡答題
1、什么是刺法灸法學?
2、什么是針法?
3、什么是灸法?
4、各種針灸技術(shù)方法在臨床上,應根據(jù)那些方面情況分別選用?
5、什么是腧穴特種治療技術(shù)?
四、問答題
1、詳述刺法灸法學的內(nèi)容特點。
2、詳述刺法灸法學在針灸學中的作用地位。
答 案
二、填空題
1、操作方法、臨床應用、作用原理
2、技能訓練、臨床治療
3、針刺技術(shù)、灸法、耳針頭針腕踝針、腧穴特種治療技術(shù)
4、得氣法、行氣法、補瀉法
5、艾灸法、非艾灸法
6、針游于巷,皮膚痛。
7、刺激方法、刺激強度、刺激部位
三、簡答題
1、刺法灸法學是以各種針灸技術(shù)的操作方法、臨床應用及作用原理為主要內(nèi)容的針灸分支學科,是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針法是各種不同針具的操作技術(shù)方法,其中有毫針、三棱針、皮膚針、皮內(nèi)針、鍉針、火針、芒針等臨床操作技術(shù)。
3、灸法技術(shù)是用艾絨或其他非艾灸材燒灼、熏熨腧穴和病變部位的技術(shù)方法。
4、各種不同的針灸技術(shù)方法在刺激方法、作用性質(zhì)和主治范圍上各有特點,在臨床上可以根據(jù)病癥性質(zhì)、證候類型、腧穴部位、患者體質(zhì)及治療要求等具體情況,分別選擇應用。
5、腧穴特種治療技術(shù)是采用電、光、聲、磁、熱和藥物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針灸技術(shù)。
四、問答題
1、刺法灸法學具有技能訓練和臨床治療兩方面內(nèi)容特點。
刺灸法包括了幾十種不同刺激方法、刺激強度、刺激部位的腧穴治療技術(shù)。作為臨床應用的每一種針灸技術(shù),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和實施過程。其應用正確與否,不僅直接影響其安全程度和作用性質(zhì),而且與療效水平有關(guān)。從根本上說,刺灸法的學習和應用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在臨床上選用不同的針灸器具,進行不同的儀器操作,實施連續(xù)有序的步驟方法和技術(shù)過程,是針灸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要求必須在刺灸法學習過程和技能訓練中,逐步達到熟練掌握,靈活應用。
盡管各種針灸技術(shù)都是通過經(jīng)絡(luò)腧穴刺激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發(fā)揮其機體功能狀態(tài)調(diào)整作用的治療方法,但在作用部位、刺激強度、感應性質(zhì)和療效原理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如針刺以機械刺激為主,適于臨床大多病證;艾灸以溫熱刺激和藥性作用為主,主要用于寒證、虛證;三棱針放血刺激強,作用于淺表血絡(luò),適于青壯年、實熱證;而皮膚針叩刺,刺激較弱,作用于十二皮部,尤宜于老人、小兒、體弱者。因此,認真掌握刺灸諸法的作用性質(zhì)、適應范圍和選穴配方原則,從而在臨床隨宜而施,是刺灸法在臨床治療上的又一重要特點。
2、刺灸法是針灸臨床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治療方法,是闡明經(jīng)絡(luò)理論、獲取腧穴功用的技術(shù)基礎(chǔ),是影響針灸效應和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刺法灸法學是針灸理論和針灸臨床之間的橋梁,與經(jīng)絡(luò)腧穴學和針灸治療學密不可分,共同組成針灸學科的主體內(nèi)容。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jīng)絡(luò)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為針灸施術(shù)之所。刺灸法是以腧穴—經(jīng)絡(luò)—臟腑系統(tǒng)及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為功能基礎(chǔ)的技術(shù)方法。各種針灸技術(shù)只有在熟練掌握腧穴部位和作用特點的前提下,才能合理使用,正確施術(shù)而發(fā)揮應有的治療作用。
針灸感應的獲得,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guān)鍵。 針灸的臨床感覺和反應,古稱得氣或氣至。《靈樞·九針十二原》云:“(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吹云。”《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決》:“凡灸諸病,必(艾)火足,(經(jīng))氣到,始能求愈!敝T此都說明采取適當?shù)牡脷夥ê托袣夥,應用火力足、壯?shù)多的連續(xù)灸,可產(chǎn)生針感和灸感循經(jīng)傳導,甚而氣至病所的效應,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不同的針灸方法,可影響腧穴的主治功用。腧穴的功用,是通過針灸技術(shù)的實施來獲取的。采用不同的刺灸方法,實施不同的針刺深淺、刺激強度和刺激時間等,對同一腧穴的功效主治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刺灸法的應用,是腧穴作用發(fā)揮的基本條件。
針灸處方,是在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的最佳腧穴組合和針灸施術(shù)過程,是針灸臨床治療的具體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了腧穴的取定配伍,治療方法的選擇組合,針灸技術(shù)的合理使用和治療時機的確定取舍等方面內(nèi)容。穴法,即腧穴的部位、性質(zhì)、取定和配伍方法,為針灸處方的第一要素。刺灸法,即針灸技術(shù)的實施和治療方法的選擇組合,為針灸處方的第二要素。腧穴處方只有在施用合理的各種針灸技術(shù)方法以后,才能產(chǎn)生溫、清、補、瀉等作用,達到預期效果。可見刺灸法在針灸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jié) 刺法灸法學的歷史發(fā)展
一、針法的歷史發(fā)展
針法的歷史,是隨著針具創(chuàng)制和材料工藝的改進而逐步演變遞進的過程。針具由粗而細,由石、竹、骨而后用鐵、銅、金、銀制成,直到現(xiàn)今的不銹鋼,逐步精巧細微,適應了醫(yī)療的需要。同樣道理,針刺技術(shù)方法則由簡而繁,然后又由博返約,反映了針灸學術(shù)發(fā)展的規(guī)律。
(一)針具的研制和改進
1、砭石的應用 針具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代最原始的切割和醫(yī)療工具稱為砭石,又稱針石、镵石等。砭石是用細滑光潔的小石塊磨制而成的石器,有刀形、針形、錐形等。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新出土的砭石,大多是新石器時代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公元前770~221年)的遺存,有的可用以淺刺出血、切割排膿、叩擊皮膚。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多倫旗頭道洼于1963年出土的磨制石針,一端呈四棱錐形可用于放血,一端扁平有刃可用來切割排膿;而針身略扁,橫斷面呈矩形,又利于捏持端正,進行縱向切割。
《說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薄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罚骸皷|方之域……其病多癰瘍,其治宜砭石!薄端貑枴げ∧芷罚骸胺虬b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笨梢婍臼凇秲(nèi)經(jīng)》時代主要用于癰瘍等外科病癥。在河南新鄭縣1972年出土的遺存中,發(fā)現(xiàn)有1枚砭石,一端呈卵圓形,另一端呈三棱錐形,其形與《靈樞·官針》之圓針、鋒針相似,體現(xiàn)了砭石至九針的演變過程。
2、九針的創(chuàng)制 適于臨床針刺的工具,經(jīng)歷了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據(jù)考證,大約在山頂洞人時期,已能制造較為精細的骨針。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發(fā)現(xiàn)有不少各種形式的骨針。有的一端磨尖,有的兩端都磨尖,可用于結(jié)網(wǎng)縫紉,也可用作針刺、挑治。古漢字“箴”就是用竹制成的針,說明當時竹針的存在。仰韶文化時期黃河流域發(fā)展了彩陶文化。用破碎的陶片來代替砭石,進行臨床醫(yī)療更加便利。直至目前,廣西民間還流行陶針療法,可能是古代遺風和民俗。
|
圖1-1 九針
《靈樞·官針》云:“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闭f明這九種針具形制用途不同的情況。茲將有關(guān)內(nèi)容歸納列表于下,以示說明。(表1-1 )
表1-1 古代九針形制和用途
名稱 | 尺寸 | 形狀 | 應用 | 治療作用 |
第一 镵針 | 1.6寸 | 頭大末銳,去末寸半,卒銳之,形如箭頭。 | 淺刺皮膚 | 瀉陽分邪氣,瀉熱 |
第二員針 | 1.6寸 | 身如圓柱,針尖卵形。 | 按摩分肉之間 | 治分肉之間的病癥 |
第三鍉針 | 3.5寸 | 針身較大,針頭如黍粟狀,圓而微尖。 | 按壓經(jīng)脈外部(按脈勿陷)而令邪出 | 治虛弱者 |
第四鋒針 | 1.6寸 | 針身圓柱形,針頭銳利,三面有鋒棱。 | 刺出血(即三棱針) | 治癰熱,痼疾 |
第五鈹針 | 長4寸、寬2.5分 | 形如劍,鋒利。 | 切開排膿 | 治癰腫已成膿 |
第六員利針 | 1.6寸 | 圓而且銳,針頭微大,針身反小。 | 銳利粗針,用于速刺 | 治暴痹急性病癥 |
第七毫針 | 3.6寸 | 纖細如毫毛,針尖如蚊虻喙。 | 應用最廣,用治寒熱痛痹 | 扶正祛邪,治療常見病癥 |
第八長針 | 7寸 | 針身最長,針鋒銳利。 | 用于肌肉肥厚處 | 治深邪遠痹 |
第九大針 | 4寸 | 針尖如挺,其鋒微圓。 | 用于針刺放水 | 治關(guān)節(jié)積液 |
除骨、竹、陶、銅、鐵、鋼制成針具之外,還有用金、銀制成的。如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出土的金針4枚、銀針5枚(已殘缺),就是古代金屬針具的實證。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用針略例”,有毫針、鋒針、大針、火針、白針、溫針等多種,其用法和適應癥不同,可以說是九針的發(fā)展。師懷堂在古代九針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了“新九針”,其工藝材料和形制有不少改進,同時也擴大了針具的相應用途。
(二)針刺手法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
1、《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奠定了針刺手法的基礎(chǔ)
(1)《內(nèi)經(jīng)》針法:《黃帝內(nèi)經(jīng)》分為《素問》、《靈樞》(針經(jīng))兩書,各9卷81篇,其中以大量篇幅論述了針刺手法和操作技術(shù)。對針刺操作過程的基本方法,《靈樞》諸篇歸結(jié)為進針、提插(伸、推)、捻轉(zhuǎn)、針刺深淺、留針和出針等內(nèi)容。書中以候氣、守氣、調(diào)氣、辨氣諸法,論述得氣的過程及臨床意義,提出針刺以“氣至為故(度)”的原則,并強調(diào)“氣至而有效”是針刺提高療效的不二法門。《素問·寶命全形論》:“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薄鹅`樞·官能》篇說:“用針之要,勿忘其神!敝赋鲈卺槾踢^程中,要根據(jù)病人形神、脈色變化來治神、守神、調(diào)神、養(yǎng)神。《素問·寶命全形論》對針下得氣變化有詳細描述;《靈樞》九針十二原、小針解、終始等篇,則對得氣的存亡有無及其性質(zhì)(谷氣、邪氣等),進行了生動的介紹。
《內(nèi)經(jīng)》首先提出了“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靈樞·經(jīng)脈》)的針刺治療原則,并用“迎隨”兩字概括,認為“瀉者迎之,補者隨之”(《靈樞·終始》),要根據(jù)患者的病證虛實寒熱而施。在諸篇中還提出了徐疾、呼吸、開闔補瀉的技術(shù)要領(lǐng),和“刺之微,在速遲”的操作訣竅,以及“徐入徐出謂之導氣”(《靈樞·五亂》)“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靈樞·經(jīng)脈》)等方法。為后世針刺補瀉手法等技術(shù)應用,制定了思想原則,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2)《難經(jīng)》針法:在《難經(jīng)》81篇中,有32篇涉及針灸的內(nèi)容。對針刺操作,《難經(jīng)》進一步強調(diào)左右手配合行針!峨y經(jīng)·第七十八難》具體指出:“知為針者信其左(手),不知為針者信其右(手)。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厭(壓)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右手)順針而刺之!薄峨y經(jīng)·八十難》指出:“左手見氣來至乃內(nèi)(進)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闭f明用左手按押腧穴,有配合刺手(右手)進針的作用,而且在候氣、催氣、得氣等過程中也有重要意義。對針刺補瀉的具體應用,《難經(jīng)》認為應根據(jù)經(jīng)脈氣血流注順逆(七十二難)和營衛(wèi)分布深淺(七十一難、七十六難)的不同而施,對營衛(wèi)補瀉、提插補瀉(七十八難)、子母補瀉(六十九難)等方法的應用尤有重要闡述。
2、針刺手法在金元明時期的昌盛發(fā)展
(1)竇漢卿《針經(jīng)指南》:較早應用“手法”二字來統(tǒng)括針刺操作手技的,是金元的竇漢卿。他提倡寒熱補瀉和手指補瀉,以及下針十四字手法等。主張“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保ā稑擞馁x》)用提插、進退、呼吸諸法配合,并佐以多種單式手法!把瓛袕椗,留吸母而堅長;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噓短。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nèi)進搓,隨濟左而補暖!保ㄍ)由淺而深搓進針是為補,由深而淺提退針則是為瀉,是后世“一進三退”、“三進一退”法操作的淵藪。并對《素問·針解篇》“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的經(jīng)文,作了具體操作方法的闡明。
(2)泉石心《金針賦》:明初泉石心《金針賦》見載于徐鳳所著的《針灸大全》。在竇漢卿“下針十四字手法”的基礎(chǔ)上,泉石心對針刺操作過程的手法,也用十四字加以總結(jié)繼承,亦即爪、切、搖、退、動、進、循、攝、搓、彈、盤、捫、按、提!白Χ兄,下針之法;搖而退之,出針之法;動而進之,催針之法;循而攝之,行氣之法;搓則去痛,彈則補虛;肚腹盤旋,捫為穴閉;重沉豆許曰按,輕浮豆許曰提。一十四法,針要所備!逼鋬(nèi)容更為簡要明了,本書將在相關(guān)章節(jié)介紹。此外,《金針賦》倡“治病八法”和“飛經(jīng)走氣”四法。治病八法,包括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進氣和龍虎交戰(zhàn)、留氣、抽添等手法。燒山火為復式補法,透天涼為復式瀉法的典型操作手法;而陽中隱陰先補后瀉,陰中隱陽先瀉后補,是補瀉兼施的手法。子午搗臼以提插、捻轉(zhuǎn)補瀉為主,三進二退,治療水腫蠱脹;龍虎交戰(zhàn),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住痛移疼的手法技術(shù)。至于飛經(jīng)走氣四法,主要用于血氣阻澀、經(jīng)氣不過,以行氣為目的。由于《金針賦》、《標幽賦》對針刺手法發(fā)展有重要貢獻,所以后世針灸醫(yī)著多有引述,有的還加以詳細注解。
(3)楊繼洲《針灸大成》:該書引載多家針法,內(nèi)容十分豐富。除《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之外,還介紹了《金針賦》、《神應經(jīng)》和李延、高武、楊繼洲諸家的針刺手法,是大成之集。書中有“十二字手法”和“下手八法”,是繼《針經(jīng)指南》和《金針賦》之后對單式手法的歸納總結(jié)。楊氏補瀉手法分層而施,結(jié)合了徐疾、捻轉(zhuǎn)、呼吸、進退等操作方法;其進火補和進水瀉方法較為簡便,有促使針下溫熱或寒涼感應的作用。楊氏認為“刺有大小”,有“平補、平瀉”和“大補、大瀉”的區(qū)別,平補或平瀉是手法較輕、刺激量小的補瀉手法,大補或大瀉則是手法較重而刺激量大的補瀉手法,對針刺輕重和補瀉手法的關(guān)系進行了比較,有實際指導意義。
二、灸法的歷史發(fā)展
灸法和針法一樣,是針灸技術(shù)和臨床方法的主要內(nèi)容。從某種意義來說,灸法較針法安全簡便,易于推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頗為盛行。誠如陳延之所云:“夫針術(shù)須師乃行,其灸則凡人所施!保ā夺t(yī)心方》卷二)可見其義。灸法從古至今,經(jīng)歷由漸而盛、由盛而衰的過程,值得針灸界同仁認真思索和探求。
(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應用是灸法之本 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灸,灼也,從火音久!本募从没馃浦x,因此灸法的起源應與火的發(fā)現(xiàn)應用有關(guān)。早在距今5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氏族公社時期,我國的先民們已掌握了用火取暖和熟食。據(jù)考古研究,在北京周口店發(fā)現(xiàn)的含骨化石地層中,就發(fā)現(xiàn)有遺留的灰燼,和燒過的動物骨骼及土石。而后的山頂洞人(約距今1萬8千年前)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鸬陌l(fā)現(xiàn)和使用,對人類生存繁衍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同樣也為灸法的應用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2、灸不離宗以艾火為源 灸古稱灸 ,唐·王冰:“火艾燒灼,謂之灸 !笨梢娪冒鞑牧宵c燃,燒灼肌膚為灸法的本源。艾為菊科多年生草本,生長廣泛,氣味芳香,其葉干燥后易燃而火力緩和持久,可代替一般的樹枝柴草取火。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有述,殷商以前的西戎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征)兆”來定吉兇。同樣道理,用艾火燒灼以治病,也應該是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蹲髠鳌酚涊d了公元前581年(魯成公10年)醫(yī)緩給晉景公診病的經(jīng)過,醫(yī)緩云:“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治焉!逼渲械墓ゼ淳姆,達指針砭,是與藥物并列的醫(yī)療手段。
(二)灸法的盛行
1、先秦時代的灸法 此時灸法已開始在民間廣泛使用。《莊子·盜跖篇》:“(孔)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薄睹献印るx婁篇》:“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諸此都說明當時灸法已十分流行,所以儒家用艾灸來隱喻世事。在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記述了“十一脈”的循經(jīng)路線和病候,并云其病“皆灸某某脈”。
2、《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灸法 灸法在該書中常與針刺、砭石、藥物并列,各有所施,據(jù)證而治!端貑枴乎蝉氛摗罚骸氨佚R毒藥攻其中, 石針艾治其外!币延袦核幬餅閮(nèi)治法,砭石、針灸為外治法的雛型。此外,在《素問》通評虛實論、血氣形志篇、示從容論、疏五過論、解精微論,《靈樞》官能、論痛、通天、經(jīng)脈、經(jīng)水、癲狂等篇中,均有針、灸并列的記述。
值得提出的是,《靈樞·官能》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闭f明了灸法的主治范圍和作用性質(zhì)與針法不同,凡經(jīng)脈陷下、絡(luò)脈結(jié)聚和陰陽皆虛者均可用艾火灸之!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吩疲骸安睾鷿M病,其治宜灸 !币舱f明寒證是灸法的主治范圍。他如《靈樞·背俞》篇有火補、火瀉等治法,都對后世灸法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魏晉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時期 自三國以來,灸法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如魏·曹翕《曹氏灸方》七卷為最早的灸法專著,惜早已亡佚。在晉·陳延之《小品方》書中,述及禁灸18處和誤灸后果,艾炷大小與療效關(guān)系和灸治取穴法。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治急癥用灸法比用針法多,占絕對優(yōu)勢,且記述了各種灸法(如艾炷、隔鹽、隔蒜、川椒、黃蠟、艾管熏灸等)。
唐·孫思邈主張針灸和藥物并用,所謂:“針灸不藥,藥不針灸,尤非良醫(yī)”(《千金要方》卷三十),書中的中風七穴灸法、足三里保健灸法等都對后世有較大啟迪。王燾《外臺秘要》棄針而用灸,主張艾炷灸壯數(shù)要根據(jù)病變性質(zhì)和施灸部位而定,其中的崔知悌灸骨蒸法等處方為后世賞用。唐代已有專門施灸的醫(yī)生,稱為“灸師”。孫思邈《千金要方》:“吳蜀多行灸法”,都說明當時灸法流行的盛況。
兩宋而后,有《黃帝明堂灸經(jīng)》、《備急灸法》、《西方子明堂灸經(jīng)》、《灸膏肓俞穴法》等灸法專著,元·竇材《扁鵲心書》更重視艾炷大灸,其法尤為獨特。元明以后,灸法已開始衰落,因艾炷直接灸痛苦較大,灸法開始向無痛方向改進,如明初的艾條灸、清代的灸盞灸等即是其例。
(三)灸材的多樣性
1、摻藥的艾灸法 在臨床上,一般用純艾絨進行施灸,而有時也可在艾絨中摻進某些物品施灸。通常摻進的物品多為芳香藥物及易燃物質(zhì),如硫黃、雄黃、麝香、木香等。由于疾病的不同,也往往摻入其他藥品,因病制宜。說明施灸材料的藥性作用不容忽視。
2、其他灸材為主的灸法 灸法以艾為主,但也可采用其他材料來施灸。歷代記述的灸法有硫黃灸、燈火灸、桑枝灸、桃枝灸、竹茹灸、麻葉灸、黃蠟灸、藥錠灸、藥捻灸等,各有特點。
(1)硫黃灸:硫黃作為灸材,因其易燃,常用于瘡、瘺。常用瘡口大小的硫黃一塊,用火燒之施灸。
(2)黃蠟灸:是將黃蠟烤熱熔化用以施灸之法。用面粉水調(diào)作圈,圍及腫處,圈內(nèi)鋪好黃蠟片屑,用炭火溶化灸之。這種方法可用以治狂犬咬傷、發(fā)背、對口、臁瘡、無名腫毒等。
(3)桑枝灸:是用燃著的桑樹枝施灸,用治瘡瘍、背癰、陰瘡、瘰疬、流注、臁瘡等。
(4)桃枝灸:又稱神針火。取桃枝削為木針,待干后用;用時以棉紙三層襯于患處,將桃枝針蘸麻油點燃吹滅,乘熱針患處。可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附骨疽等。
(5)藥捻灸:又稱蓬萊火,方用西黃、雄黃、乳香、沒藥、丁香、麝香、火硝各等分研末,用棉紙裹藥末捻成藥捻,剪2、3分長,粘貼肉上點燃。用治風痹、瘰疬(患處灸)、水脹、膈氣、胃痛(按穴灸)。
(6)藥錠灸法:又名藥片灸,是將多種藥物研末,和硫黃熔化在一起制成藥錠,置于腧穴或病變部位上進行施灸的方法。本法興起于清代。依據(jù)加入藥物不同,又有陽燧錠灸、香硫餅灸、救苦丹灸等,其基本作用是溫寒除濕、消瘀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常用于氣滯血瘀病癥。
目前常用的非艾灸法,將在本書“灸法和拔罐法”介紹。
(四)艾炷灸為主要的灸法
1、艾炷直接灸 古代稱為著肉灸,今稱著膚灸,是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是歷代盛行的艾灸法。
(1)艾炷的形狀:常以圓錐形為主,在古代最常用的艾炷,大小約3分左右。晉·陳延之云:“灸不三分是謂徒冤,解曰此為作炷,欲令根下廣三分為適也。減此為覆孔穴上,不中經(jīng)脈,火氣則不能遠達也!保ā夺t(yī)心方》卷二)但亦并非一成不變,可因人、因病、因穴不同而有所變動。在醫(yī)書中計量艾炷的大小,常用豆、米、麥、棗等喻之。
(2)艾炷的計量方法:從《黃帝內(nèi)經(jīng)》以來,均用“壯”字作為艾炷灸的計量單位名稱!稄V雅·釋詁》:“壯,創(chuàng)、傷也!薄夺屆め尲膊 吠跄顚O曰:“創(chuàng)、壯,聲并近,故壯亦為傷。”又,《說文》段玉裁曰:“醫(yī)書以艾灸體謂之壯,壯者灼之語轉(zhuǎn)也!倍颊f明“壯”是艾炷燒灼造成創(chuàng)傷之義。艾炷一個燃盡易之,謂之一壯。
(3)施灸的壯數(shù):常因人、因病、因穴而施,少則一壯,多則數(shù)百壯,一般三、五壯而已。也有根據(jù)患者年齡而定的,所謂“隨年壯!睂τ谝(guī)定的壯數(shù),一次灸完的稱“頓灸”,分幾次施灸的稱“報灸”。報,即重復施灸的意思。如《千金要方》卷七:“凡此諸穴,灸不必一頓灸盡壯數(shù),可日日報灸之,三日之中灸令盡壯數(shù)為佳!奔词瞧淅。
2、艾炷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在艾炷底下隔墊某些物品(以藥品為多)再行施灸。
歷代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薤灸、隔韭灸、隔蔥灸、隔附子灸、隔鹽灸等。此外,還有將藥末敷臍,再行艾灸以治病的方法,稱為熏臍、蒸臍、煉臍等,用以治療勞疾等,有溫陽種子作用。
(五)倡導于明清的艾條灸法
由于艾炷直接灸痛苦較大,會形成灸瘡而留瘢痕,明清以來漸由各種艾條灸代替。如明·朱權(quán)《壽域神方》灸治陰證:“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于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nèi)覺熱,汗出即差!倍髮⒉煌奶幏窖谐伤幠⿹饺氚q,用棉紙裹成艾條實按腧穴或患處,稱為雷火針、太乙針、三氣合痹針、百發(fā)神針、治癖神火針等。古代使用的艾條灸,有兩種方法。其一為實按灸,即在施灸部位隔布(紙),點燃艾條乘熱按之,使熱氣深透之,如范毓綺《太乙神針》之法。其二是懸起灸,清葉圭所創(chuàng)用,將艾條提起,距離穴位約1寸余,漸漸熏烤,這種方法是現(xiàn)今溫和灸法的雛型。
(六)灸器灸法
灸器是灸法的專用器械,今人多用之。在古代常用的灸器有瓦甑(《肘后備急方》)、葦管(《千金要方》)、銅錢(《萬病回春》)、泥錢(《針灸易學》)、灸板和灸罩(《外科圖說》)、面碗(《太乙神針》)等。清代雷少逸校補的《灸法秘傳》有灸盞的記載,這種方法頗與現(xiàn)代的灸器相似,但也有它自身特點。
此外,歷代書中記述有天灸法,如《針灸資生經(jīng)》有旱蓮草發(fā)泡敷貼法,《夢溪筆談》有石龍芮發(fā)泡敷貼法,《本草綱目》用毛茛葉敷貼發(fā)泡,均稱為天灸。這種方法可引起皮膚發(fā)泡,與艾炷燒灼灸相似,故名天灸。
|
|
|
|
|
|
|
|
|
習 題
镵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等。
一、選擇題
(一)A型題
1、頭大末銳、形如箭頭的針是:
A、長針 B、镵針 C、圓針 D、鋒針 E、圓利針
2、針身最長,針鋒銳利的針是:
A、鋒針 B、毫針 C、鍉針 D、鈹針 E、長針
3、針身圓柱形,針頭銳利,三面有鋒棱的針是:
A、毫針 B、圓利針 C、鋒針 D、圓針 E、镵針
4、身如圓柱,針尖卵形的針是:
A、鈹針 B、镵針 C、圓針 D、圓利針 E、毫針
5、形如劍,鋒利的針是:
A、毫針 B、鈹針 C、、圓利針 D、鋒針 E、鋒針
6、臨床最常用的針是:
A、鈹針 B、镵針 C、圓針 D、圓利針 E、毫針
7、按壓經(jīng)脈以養(yǎng)脈氣的針是:
A、鋒針 B、毫針 C、鍉針 D、鈹針 E、長針
8、首先提出十四字手法的是:
A、《素問》 B、《金針賦》 C、《靈樞》D、《針經(jīng)指南》 E、《千金要方》
9、首先提出治病八法的是:
A、《素問》 B、《金針賦》 C、《靈樞》D、《針經(jīng)指南》 E、《千金要方》
10、首先提出“刺有小大”的是:
A、《針灸大成》 B、《金針賦》 C、《靈樞》D、《針經(jīng)指南》 E、《千金要方》
11、首先提出“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的是
A、《素問》 B、《金針賦》 C、《靈樞》D、《針經(jīng)指南》 E、《千金要方》
12、《難經(jīng)》提出的補瀉法是:
A、燒山火 B、呼吸補瀉 C、徐疾補瀉 D、開闔補瀉 E、營衛(wèi)補瀉
(二)B型題
A、開闔補瀉
B、營衛(wèi)補瀉、提插補瀉
C、呼吸補瀉 、徐疾補瀉
D、捻轉(zhuǎn)補瀉
E、燒山火、透天涼
1、《難經(jīng)》提出的補瀉法是:
2、《金針賦》提出的補瀉法是:
A、營衛(wèi)補瀉
B、治病八法
C、徐疾補瀉
D、十四字手法
E、燒山火、透天涼
3、《針經(jīng)指南》提出的手法是:
4、《內(nèi)經(jīng)》提出的手法是:
A、棄針而用灸,
B、倡導艾條灸法
C、提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D、有灸盞的記載
E、主張針灸和藥物并用
5、倡導于明清的是:
6、清代雷少逸校補的《灸法秘傳》:
A、雷少逸
B、孫思邈
C、竇漢卿
D、王燾
E、竇材
7、主張針灸和藥物并用的是
8、棄針而用灸的是
(三)C型題
A、呼吸補瀉 、
B、徐疾補瀉
C、兩者均是
D、兩者均非
1、《難經(jīng)》提出的補瀉法是:
2、《內(nèi)經(jīng)》提出的補瀉法是:
A、竇漢卿
B、泉石心
C、兩者均是
D、兩者均非
3、提出十四字手法的是:
4、提出治病八法的是:
A、更重視艾炷大灸的是
B、主張針灸和藥物并用的是
C、兩者均是
D、兩者均非
5、元·竇材《扁鵲心書》
6、《難經(jīng)》
A、提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B、棄針而用灸
C、兩者均是
D、兩者均非
7、孫思邈
8、竇漢卿
二、填空題
1、九針即九種不同 和 的金屬針具。
2、九針有 針、 針、 針、 針、針、 針、 針、 針、 針等。
3、《難經(jīng)·第七十八難》指出:知為針者 ,不知為針者 。
4、火的應用是 ,灸不離宗以 為源。
5、艾炷灸的計量單位是 ,艾炷一個燃盡易之,謂 。
6、對于艾炷灸規(guī)定的壯數(shù), 稱“頓灸”, 稱“報灸”。
7、古代最原始的切割和醫(yī)療工具稱為 ,是用細滑光潔的 磨制而成的石器。
二、簡答題
1、什么是九針?
2、什么是《金針賦》的十四字手法?
3、什么是《金針賦》的治病八法?
4、灸法除艾以外,還可采用那些其他材料來施灸?
5、艾條在那一朝代開始應用?
6、什么是天灸?
三、問答題
1、詳述《內(nèi)經(jīng)》針法內(nèi)容。
2、詳述〈難經(jīng)〉針法內(nèi)容。
3、詳述灸法的盛行時期的歷史慨況。
答 案
一、填空題
1、形制、用途
2、镵、圓、鍉、鋒、鈹、圓利、毫、長、大
3、信其左、信其右
4、灸法之本、艾火
5、壯,一壯
6、一次灸完,分幾次施灸
7、砭石,小石塊
二、簡答題
1、九針即九種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屬針具,包括镵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等。
2、爪、切、搖、退、動、進、循、攝、搓、彈、盤、捫、按、提。
3、治病八法,包括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進氣和龍虎交戰(zhàn)、留氣、抽添等手法。
4、灸法除艾以外,還可采用硫黃、燈火、桑枝、桃枝、黃蠟、藥錠、藥捻等材料來施灸。
5、明、清
6、用藥物敷貼方法引起皮膚發(fā)泡,與艾炷燒灼灸相似,名為天灸。
三、問答題
1、〈內(nèi)經(jīng)》針法:《黃帝內(nèi)經(jīng)》分為《素問》、《靈樞》(針經(jīng))兩書,各9卷81篇,其中以大量篇幅論述了針刺手法和操作技術(shù)。對針刺操作過程的基本方法,《靈樞》諸篇歸結(jié)為進針、提插(伸、推)、捻轉(zhuǎn)、針刺深淺、留針和出針等內(nèi)容。書中以候氣、守氣、調(diào)氣、辨氣諸法,論述得氣的過程及臨床意義,提出針刺以“氣至為故(度)”的原則,并強調(diào)“氣至而有效”是針刺提高療效的不二法門!端貑枴毭握摗罚骸胺泊讨妫叵戎紊!薄鹅`樞·官能》篇說:“用針之要,勿忘其神!敝赋鲈卺槾踢^程中,要根據(jù)病人形神、脈色變化來治神、守神、調(diào)神、養(yǎng)神!端貑枴毭握摗穼︶樝碌脷庾兓性敿毭枋觯弧鹅`樞》九針十二原、小針解、終始等篇,則對得氣的存亡有無及其性質(zhì)(谷氣、邪氣等),進行了生動的介紹。
《內(nèi)經(jīng)》首先提出了“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靈樞·經(jīng)脈》)的針刺治療原則,并用“迎隨”兩字概括,認為“瀉者迎之,補者隨之”(《靈樞·終始》),要根據(jù)患者的病證虛實寒熱而施。在諸篇中還提出了徐疾、呼吸、開闔補瀉的技術(shù)要領(lǐng),和“刺之微,在速遲”的操作訣竅,以及“徐入徐出謂之導氣”(《靈樞·五亂》)“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靈樞·經(jīng)脈》)等方法。為后世針刺補瀉手法等技術(shù)應用,制定了思想原則,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2、〈難經(jīng)》針法:在《難經(jīng)》81篇中,有32篇涉及針灸的內(nèi)容。對針刺操作,《難經(jīng)》進一步強調(diào)左右手配合行針!峨y經(jīng)·第七十八難》具體指出:“知為針者信其左(手),不知為針者信其右(手)。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厭(壓)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右手)順針而刺之。”《難經(jīng)·八十難》指出:“左手見氣來至乃內(nèi)(進)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闭f明用左手按押腧穴,有配合刺手(右手)進針的作用,而且在候氣、催氣、得氣等過程中也有重要意義。對針刺補瀉的具體應用,《難經(jīng)》認為應根據(jù)經(jīng)脈氣血流注順逆(七十二難)和營衛(wèi)分布深淺(七十一難、七十六難)的不同而施,對營衛(wèi)補瀉、提插補瀉(七十八難)、子母補瀉(六十九難)等方法的應用尤有重要闡述。
3、先秦時代時,灸法已開始在民間廣泛使用。《莊子·盜跖篇》:“(孔)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薄睹献印るx婁篇》:“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諸此都說明當時灸法已十分流行。在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記述了“十一脈”的循經(jīng)路線和病候,并云其病“皆灸某某脈”。
灸法在《黃帝內(nèi)經(jīng)》書中常與針刺、砭石、藥物并列,各有所施,據(jù)證而治!端貑枴乎蝉氛摗罚骸氨佚R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币延袦核幬餅閮(nèi)治法,砭石、針灸為外治法的雛型。值得提出的是,《靈樞·官能》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闭f明了灸法的主治范圍和作用性質(zhì)與針法不同!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吩疲骸安睾鷿M病,其治宜灸 。”也說明寒證是灸法的主治范圍。他如《靈樞·背俞》篇有火補、火瀉等治法,都對后世灸法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自三國以來,灸法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如魏·曹翕《曹氏灸方》七卷為最早的灸法專著,晉·陳延之《小品方》書中,述及禁灸處和誤灸后果,艾炷大小與療效關(guān)系和灸治取穴法。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治急癥用灸法比用針法多,且記述了各種灸法。
唐·孫思邈主張針灸和藥物并用,所謂:“針灸不藥,藥不針灸,尤非良醫(yī)”(《千金要方》卷三十),書中的中風七穴灸法、足三里保健灸法等都對后世有較大啟迪。王燾《外臺秘要》棄針而用灸,主張艾炷灸壯數(shù)要根據(jù)病變性質(zhì)和施灸部位而定,其中的崔知悌灸骨蒸法等處方為后世賞用。唐代已有專門施灸的醫(yī)生,稱為“灸師”。孫思邈《千金要方》:“吳蜀多行灸法”,都說明當時灸法流行的盛況。
兩宋而后,有《黃帝明堂灸經(jīng)》、《備急灸法》、《西方子明堂灸經(jīng)》、《灸膏肓俞穴法》等灸法專著,元·竇材《扁鵲心書》更重視艾炷大灸,其法尤為獨特。元明以后,灸法已開始衰落,灸法開始向無痛方向改進,如明初的艾條灸、清代的灸盞灸等即是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