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醫(yī)方考 眼疾門第六十一 上課筆記
    

醫(yī)方考教程:眼疾門第六十一

卷五 眼疾門第六十一敘曰∶眼,五官之一也。匪明則無以作哲,故眼重焉。醫(yī)眼有?疲嘁云渲囟。今考名方十五首,夫人酌其宣而用之,則復明之一助也。消風養(yǎng)血湯荊芥 蔓荊子 菊花 白芷 麻黃(去節(jié)) 桃仁(去皮尖) 紅花(酒炒) 防風川芎|(各五分) 當歸(酒洗) 草決…

卷五 眼疾門第六十一

敘曰∶眼,五官之一也。匪明則無以作哲,故眼重焉。醫(yī)眼有?,亦以其重耳。今考名方十五首,夫人酌其宣而用之,則復明之一助也。

消風養(yǎng)血湯

荊芥 蔓荊子 菊花 白芷 麻黃(去節(jié)) 仁(去皮尖) 紅花(酒炒) 防風川芎|(各五分) 當歸(酒洗) 草決明 石決明芍藥(酒炒) 甘草(各一錢)
眼痛赤腫者,此方主之。

痛者,邪氣實也。赤者,風熱傷血也。腫者,風熱注之也。是方也,荊芥、菊花、蔓荊、白芷、麻黃、防風、川芎,可以消風,亦可以去熱,風熱去,則赤腫去矣。桃仁、紅花◎簋kk、芍藥、草石決明,可以消瘀,可以養(yǎng)血,亦可以和肝,瘀消則不痛,養(yǎng)血和肝則復明。乃甘草者,和諸藥而調(diào)目氣也。

益陰腎氣丸

地黃(二兩) 生地山藥 山茱萸歸梢 五味子 牡丹柴胡(各五錢) 澤瀉茯神(各二錢五分)
腎虛目暗不明者,此方主之。

精生氣,氣生神,故腎精一虛,則陽光獨治,陽光獨治,則壯火食氣,無以生醫(yī)學全在線神,令人目暗不明。

王冰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故用生熟地黃、山萸、五味、歸梢、澤瀉、丹皮味濃之屬,以滋陰養(yǎng)腎,滋陰腎火自降,養(yǎng)腎則精自生。乃山藥者,所以益脾而培萬物之母。茯中年之后有目疾者,宜補而不宜瀉?芍^開斯世之蒙矣!東垣此方其近之。

療本滋腎丸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等分)
共末為丸。空心鹽湯下百丸。
此亦治腎虛目暗之方也。

眼者,肝之竅。肝,木臟也,得水則榮,失水則枯,故用黃柏、知母之味濃者以滋腎水,所謂虛則補其母也。是方也,雖曰補腎,亦瀉之之類也,脾強目暗者宜主之。脾胃壞者,非所宜也。

咸熟地黃丸

人參(一錢) 當歸身黃芩(各五錢) 咸熟地黃(一兩) 柴胡(八錢) 生地黃(酒洗,一錢半) 炙甘草 天門冬(去心) 地骨皮 枳殼(麩炒) 黃連(酒炒) 五味子(各三錢)血弱不能養(yǎng)心,
心火旺盛,肝木自實,瞳子散大,視物不清者,此方主之。

肝者,心之母,心火旺盛,故令肝木自實;肝主風,心主火,瞳子散大,風火動搖之象也。瞳子者,主照物,今而散大,宜其視物不清矣。越人云∶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鹗歉沃,故用芩、連、骨皮、生地以瀉火。水是肝之母,故用熟地、門冬、五味以滋水。

《內(nèi)經(jīng)》曰∶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故又以人參、甘草益其陽氣。而枳殼者,所以破其滯泥。柴胡者,所以升其清陽也,清升而目自明矣。經(jīng)曰∶目得血而能視,故又以當歸佐之。

補陽湯

肉桂(一錢,去皮) 知母(炒) 當歸(酒洗) 生地黃(酒洗) 白茯苓 澤瀉 陳皮(各三錢) 白芍藥(酒炒) 白術(shù)(炒)人參 黃耆 (炙) 防風 羌活 獨活 熟地黃 甘草(各一兩) 柴胡(二兩)
青白目翳者,此方主之。

陽不勝其陰,則生目翳。所謂陰盛陽虛,則九竅不通,乃陰埃障日之象也。是方也。人參、黃耆、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甘溫益氣之品也,固所以補陽。柴胡、羌活、獨活、防風,辛溫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補陽;知母、當歸、生熟地黃、芍藥、澤瀉,雖曰養(yǎng)陰,亦所以濟夫羌、防、柴、獨,使不散其真陽耳,是亦所以補陽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熱,熱者火之象,可以散陰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蓋眼者,肝木之竅,以故用之。

百點膏

蕤仁(去皮尖,三錢) 防風(八錢) 黃連(凈,二兩) 當歸身 甘草(各六錢)
前藥銼細,以水五碗同煎,半咸去渣,再煎至滴水不散,以凈蜜等分加入,又熬少時為度,日可五七次用之。名曰∶百點膏,蓋欲使藥力相繼耳。東垣云∶張濟氏病翳六年,以至遮蔽瞳仁,視物有云風之象,因用此藥而效。按此五藥,蕤仁能散結(jié)氣,當歸能活滯血,防風能散風邪,黃連能攻久熱,甘草能和氣血,乃蜜則潤之而已。

光明洗眼方

古青錢(十文) 黃連(一錢) 杏仁(七枚,去皮) 艾葉(三片)
上藥用水一盅,煎去其半,澄清一宿,次日頻頻洗之良。

凡患風熱,眼眶紅爛者,此方洗之。

銅性清肅,可以勝熱明目。zxtf.net.cn/pharm/黃連苦燥,可以瀉熱堅膚。艾葉辛溫,可使驅(qū)風勝濕。杏仁辛

《本事》羊肝

黃連(一兩) 白羊肝一具(煮爛)
二共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忌豬肉、冷水。

《本事方》云∶諸目疾翳障青,此方皆治。

唐.崔承元者,居官時,治一死囚,出而活之,囚后數(shù)年以病死。崔后為內(nèi)障所苦,喪明逾年后,半夜嘆息獨坐,忽聞階除 之聲。崔問為誰?徐曰∶是昔蒙出死之囚,生不能報公,今來獻目疾方耳。遂以前方言訖而沒。崔依此合服,不數(shù)月復明。昆謂眼者,肝之竅,肝木自實則病眼,邪害空竅也。越人云∶實則瀉其子。故用黃連以瀉心,能瀉其心,則子食氣于母,而肝弗實矣,目也豈不瑩然而明乎?然必劑以羊肝者,取其為血氣之屬,同類相從,用之補肝,非若草木之性,偏一而失沖和也。

《類說》羊肝丸

夜明砂(凈洗) 蟬蛻 木賊(去節(jié)) 當歸(各一兩) 羊肝(四兩)
上藥以前四物研為細末,以羊肝水煮爛搗如泥,入前四物拌和,丸如梧子大。食后溫湯下五十丸。

明州定海人徐道享者,事母至孝,因患赤眼而食,遂成內(nèi)障,凡歷五年,雖抱眼疾,篤孝弗衰。忽夢一僧人授以此方,制而服之,百日復明。昆謂夜明砂能攻目中惡血,當歸身能生目中新血,蟬蛻能去目中翳障,木賊能散目中翳熱。乃羊肝者,同類相從,能引四物入肝而利其竅也。孝道感格,故致神方,所謂誠能動天也。

蠐螬明目

晉.盛彥之母失明,食必自哺。母既病久,婢仆數(shù)見捶撻,心懷忿焉。伺彥他出,取蠐螬炙而飼之。母食以為美,藏以示彥,彥見之抱母痛哭,母目豁然而開,若有神者,昆謂蠐螬能攻惡血,若目中血障者,用之必然神良。若用之概治目疾,則弗驗也。

真人明目丸

生地黃 熟地黃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等分)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米飲下。

江陵傅氏,目昏多淚,家貧鬻紙為業(yè),性喜云水,見必邀迎。一日,有客方巾布袍過之,授以此方治目。如方修服,不一月目明,夜能視物。昆謂腎主目之瞳子,腎水虛竭,故令目昏。肝之液為淚,肝有風熱,故令淚出。是方也,生地所以涼肝,熟地所以補腎,乃川椒者,味辛而熱,可以療肝腎之痹氣。痹氣者,濕熱著而不散之氣也。又于空心之時,以鹽飲吞之,宜其直達肝腎之區(qū)矣。病在標而治其本,可謂神于病情者,此其所以為真人之與歟!

鼉龍點眼方

豬膽一枚,銀銚中微火熬成膏,再入冰腦米許,點入眼中。

郭太尉者,真州人,久患目盲,有白翳膜遮睛,遍服眼藥,無能效者。有親仲監(jiān)稅在常州守官,聞張鼉龍之名,因薦于太尉。太尉請張視之曰∶予眼緣熱藥過多,乃生外障,視物昏黑,更無所睹,醫(yī)者以肝腎虛損治之愈盲。張曰∶請?zhí)緦⑺廃c眼并服之,一月取翳微消。

后果一月翳退,雙目如舊。因求點藥方。乃只用前件修制,點入眼中,微覺翳輕。后又將豬膽白膜皮曝干,捻作繩子燒灰,待冷點翳,云盛者亦能治之。此方甚好,勿妄傳。昆謂豬膽汁者,甲木之精也,可以瑩潤乙竅。冰腦者,辛溫之品也,可以旋開目翳。膜灰者,化爛之品也,可以消去翳膜。

二百味花草膏

羊膽出其中,再填入好蜜拌勻,蒸之候干,入缽細研為膏。

福州人病目,兩瞼赤濕流淚,或痛或癢,晝不能視物,夜不可近燈,兀兀癡坐。其友趙謙子春語之曰∶是為爛緣血風眼也,我有一藥,正治此疾,名曰二百味花草膏。病者驚曰∶用藥品如是,世上方書所未有,豈易遽辦?君直相戲耳!趙曰∶我適間有藥,當以與君。攜一錢匕,堅凝成膏,使以匙抄少許入口,一日淚止,二日腫消,三日痛定,豁然而愈。乃往謁趙致謝,且叩其名物。趙笑以前方授之曰∶以蜜采百花,羊食百草,故隱其名以眩人耳。

昆謂內(nèi)熱則瞼赤,肝熱則出泣,微熱則癢,熱盛則痛,或痛或癢,皆火之故也。氣熱則神濁昏冒,故令晝不能視物;陽勝者善惡火,故令不可以近燈光,此經(jīng)所謂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也。羯羊膽,苦物也,足以勝熱;蜜,潤物也,足以濟火。然曰入口,不曰入眼,則固服食之劑耳。用之者,使頻頻噙之,藥力相繼為良。

明目六事方

損讀書,減思慮,專內(nèi)觀,簡外事,旦起晚,夜早眠。

晉.范寧?嗄客矗蛷堈壳蠓健U繒肆,仍尾之曰∶上方宋陽子少得其術(shù),以授魯東門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傳,以及卜子夏、晉.左太沖,凡此諸賢,并有目疾,得此方之用。熬以神火,下以氣篩,蘊于胸中,七日然后納諸方寸,修之一時,近可數(shù)其目睫,遠可察夫簾垂,長服不已,洞見墻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許學士評之曰∶審如是而行之。

目疾者,戒沐頭,宜濯足

昆謂此二句者,先醫(yī)之格言也。太極之道,動而生陽,靜而生陰。沐頭則上動矣,必生陽而損目,況夫濕氣難咸,乘風而梳拂不已,則風濕襲于首而并于目,甚者至于喪明,此沐頭之宜戒也。然何以宜濯足也?足太陽之經(jīng),根于足之小趾端,上貫于睛明;足少陽之經(jīng),根于足大趾歧骨間,上貫于瞳子 ;足陽明之經(jīng),根于足中指內(nèi)間,上貫于承泣!兑住吩弧盟鳚,火就燥。若能以溫水濯其兩足,則頭目間之熱邪,亦能引之而下,況夫溫濯之余,腠理疏泄,又足以瀉經(jīng)中之邪,是亦去病之一助也,故曰宜濯足。


點擊查看:<<醫(yī)方考>>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