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xchen 于 2010/10/24 21:43 編輯 www.med126.com體檢出膽囊息肉,約0.5*0.6mm,不知中藥可有方治療。望有識之士告知,謝謝
-----------有方治療
-----------案一于某,女,59歲,職員,初診日期:1995年4月日。
患者于5年前患膽囊炎,其后每因進食油膩及情志抑郁誘發(fā)右脅疼痛,腹脹,食少納呆,大便溏泄或先干后溏,無明顯寒熱。近半年來右脅部持續(xù)隱痛,進食后脹悶不舒,乏力,倦怠,食量漸減,體重下降,舌紅,苔黃,脈弦細。查乙肝兩對半、丙肝抗體及肝功能均正常。彩超示:膽囊稍大,壁增厚毛糙,內(nèi)側(cè)壁見一2.8cm×3.3cm腫塊,表面光滑。西醫(yī)診斷:
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中醫(yī)證屬肝氣郁滯,脾失疏泄,運化失司,痰濕郁結(jié)所致。治以疏肝健脾,祛濕化痰。
處方:
柴胡15g,
陳皮15g,
赤芍20g,
枳實15g,
香附,
荔枝核15g,
木香15g,焦
山楂30g,
內(nèi)金zog,
蓼實,
蒼術(shù)20g,
半夏15g,
云苓20g,
黃芩15g,
梔子15g,
五靈脂20g,
元胡2咄。7劑,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二診:1995年4月10日。
右脅脹痛減輕,食欲稍增,仍乏力倦怠,大便溏,日次,舌淡紅,苔黃,脈弦。肝氣漸舒,脾氣漸旺,痰濕仍未盡去,正氣未復(fù)。前法獲效,可在此基礎(chǔ)上側(cè)重健脾益氣。
上方去枳實、蒼術(shù),加
黃芪30g,
防己15g,
白術(shù)20g。
劑,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三診:1995年4月17日。
右脅脹滿已緩解,仍時隱痛,食欲漸增,乏力未減,時腹鳴,大便溏,日1次,舌淡紅,苔黃,脈弦。患者氣機已暢,脾氣漸復(fù),但右脅隱痛不解,此為氣滯日久,膽腑瘀血內(nèi)結(jié)所致,擬健脾益氣、行氣活血止痛之法。
處方:黃芪30g,
當(dāng)歸20g,白術(shù)20g,陳皮15g,赤芍,五靈脂15g,梔子15g,蓼實20g,
文術(shù)15g,
三棱,焦山楂30g,元胡20g,香附15g,黃芩15g。7劑,日劑,水煎分3次口服。
四診:1995年4月25日。
右脅脹痛基本緩解,飲食及二便正常,乏力亦減輕,舌淡紅,苔薄,脈弦。藥達病所,瘀血漸行,效不更法。
上方去黃芩、梔子、蓼實。7劑,日l劑,水煎分3次口服。
五診:1995年5月6日。
病人自覺無明顯不適,飲食及二便均已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復(fù)查彩超:膽囊正常大小,壁稍厚,內(nèi)側(cè)腫塊為.9era×1.2em。前方奏效,繼服10劑,以鞏固療效。
按語膽囊炎屬中醫(yī)
脅痛范疇,其治本屬平常,但并發(fā)息肉其治又有不同,因息肉中醫(yī)為積,其治必須消瘸散結(jié),故在本例治療中雖以疏肝健脾為主,同時隨證加入祛濕化痰、消瘙化積之藥如蓼實、文術(shù)等,使膽囊炎和息肉獲同步穩(wěn)定好轉(zhuǎn)。
-----------多謝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