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右) 先是肝胃不和,木郁土中,中脘作痛,痛勢(shì)甚劇。至仲春忽爾面目肢體發(fā)黃,小溲紅赤,漩腳澄下,則黃如柏汁。至今時(shí)痛時(shí)止,口吐涎沫。脈沉弦?guī)?贾须錇槲竿了又,?yáng)明又為多氣多血之鄉(xiāng),今久病而氣滯于絡(luò),氣多血多之處,氣亦留阻,血亦瘀凝,相因之理,有必然者。夫至血凝氣滯,則流行之道,壅而不宣,木氣橫行,土氣郁阻,所以為痛為黃。實(shí)與黃膽有間。擬宣絡(luò)化瘀法。
當(dāng)歸須 延胡索 烏藥 單桃仁 瓦楞子 廣郁金 制香附 甜廣皮 川桂木 旋復(fù)花 猩絳 青蔥管
【二診】 中脘較舒,痛亦未甚,未始不為起色。然面目色黃不減,脈仍弦澀。無非絡(luò)阻氣滯,氣血不行。藥既應(yīng)手,宜守前意出入。
旋復(fù)花 瓦楞子 南楂炭 當(dāng)歸尾 建澤瀉 單桃仁廣郁金 真猩絳 沉香曲 香附 青蔥管
【三診】 病勢(shì)稍疏,遍體黃色略退。然中脘氣滯,痛勢(shì)雖輕,仍不能脫然無累。絡(luò)氣被阻,營(yíng)氣不行。再化氣瘀而通絡(luò)隧。
延胡索 瓦楞子 單桃仁 青皮 炒杭白芍 旋復(fù)花 制香附 當(dāng)歸尾 猩絳 木豬苓 建澤瀉 青蔥管
□
沈(右) 產(chǎn)后氣血虧損,不能制伏肝木,以致木乘土位,飲食稍一過節(jié),輒作便泄,中脘作痛,噫出腐氣。
脈象細(xì)弦,舌苔膩濁。肝強(qiáng)土弱,擬溫中運(yùn)中,所謂將欲升之,必先降之也。
炒木瓜皮(一錢五分) 云茯苓(二錢) 上廣皮(一錢) 炒杭白芍(一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煨益智仁(八分) 炒薏仁(三錢) 砂仁(四錢) 川樸(一錢)
【二診】 溫中運(yùn)中,脈癥相安。肝強(qiáng)土弱,脾胃升降失常,所以上則噫腐氣,下則便溏泄。脾宜補(bǔ),胃宜通,擬養(yǎng)臟疏腑。
整砂仁(鹽水炒二粒) 炒于潛術(shù)(二錢) 炒東白芍(一錢五分) 炒半夏曲(二錢) 炒木瓜皮(一錢) 上廣皮(一錢) 白蒺藜(三錢) 白茯苓(三錢) 黑大棗(三枚)
□
金(左) 肝木素旺木來克土,胃氣失于通降,不納不饑,寐則汗出,少腹有時(shí)痛脹。宜通補(bǔ)陽(yáng),明參以平木。
奎黨參(二錢) 白茯苓(三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藿香(一錢五分) 砂仁(四分) 炒木瓜(一錢)炒于術(shù)(一錢) 炒白芍(一錢五分) 陳皮(八分) 炙黑草(三分)
□
周(左) 濕寒內(nèi)伏,脾胃健運(yùn)遲鈍,胃呆少納,形體惡寒非。寒也衛(wèi)氣之阻也。
炒于術(shù)(二錢) 川桂枝(四分) 廣皮(一錢) 生熟薏仁(各二錢) 豬苓(二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 砂仁殼(五分) 炒谷芽(一錢五分) 玫瑰花(二朵)
【二診】 胃納稍起,痰多微咳。再溫脾胃陽(yáng)氣。
制半夏(一錢五分) 煨益智(七分) 橘皮(一錢) 生熟薏仁(四錢) 藿香(二錢) 炒于術(shù)(二錢)白茯苓(三錢) 炒竹茹(一錢) 炒谷芽(二錢) 玫瑰花(二朵) 老生姜(二片)
□
陳(左) 中虛夾痰,膽胃失降,甲木升浮,頭脹眩暈,有時(shí)火升,身體似覺升浮,四肢作麻。脈形濡滑。虛里跳動(dòng)。宜化痰而扶持中氣。
人參須(另煎沖七分) 陳膽星(五分) 煨天麻(一錢五分) 制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炙綿(二錢) 生薏仁(四錢) 川萆 (一錢五分) 海蛤粉(三錢) 大淡菜(二只) 白金丸(四分先服)
□
沈(左) 中虛濕阻,不納不饑,脾土不運(yùn),胃土不降,二土氣滯木氣遂郁,如種植然,其土松者其木榮,其土堅(jiān)者其木萎,土病及木,大概如此。今診六脈細(xì)弦,均有數(shù)意,舌紅苔黃,微帶灰霉。谷食不進(jìn),氣沖噦惡。若以痰濁上泛,則脈象應(yīng)當(dāng)滑大,今細(xì)弦而數(shù),其為土虛木乘無疑。夫土中有木,木土相仇,雖飲食倍常者,且將由此而減,而況先從脾胃起點(diǎn)乎。欲求安谷,必先降胃,欲求降胃,必先平肝,金匱厥陰篇中每以苦辛酸主治,即宗其意,以觀動(dòng)靜如何。方草即請(qǐng)濃甫先生商政。
臺(tái)參須(另煎沖一錢) 雅連(四分) 杭白芍(二錢) 橘白(一錢) 佩蘭葉(一錢) 淡干姜(三分)淡黃芩(一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炒麥芽(一錢) 澤瀉(一錢) 水炒竹茹(一錢)
【二診】 噦惡少定,胃納略覺增多,寐稍安穩(wěn)。舌紅略淡,灰霉已化,脈象細(xì)弦,仍有數(shù)意。中脘微痛,土中有木,即此可知。中氣素虛,胃濁素重,然濁雖中阻,而纏綿二月,和中化濁,屢投頻進(jìn),而何以濁不得化,胃不得和。良以木火犯中,濁被火蒸,則膠滯難化,胃中之濁氣不降,則胃中之清氣不升,不納不饑,勢(shì)所必至。前投扶土熄木,尚合機(jī)宜,再擬扶持中氣,化濁和中,仍參熄木,以望肝胃協(xié)和,清升濁降,胃氣從此鼓舞,然不易也。方草即請(qǐng)商裁。
小兼條參(一錢五分另煎沖) 制半夏(一錢五分) 炒香甜杏仁(二錢) 云茯苓(三錢)代赭石(三錢) 佩蘭葉(一錢) 鹽水炒竹茹(一錢) 旋復(fù)花(包一錢五分) 焦麥芽(二錢)廣橘白(一錢) 枳實(shí)(一錢) 左金丸(七分入煎另四分開水先送下)
【三診】 扶中熄木,噦惡又得稍減,舌心 白之苔,亦得全化,胃中之濁,有漸化之機(jī),肝木亦得稍平。惟冒納仍未馨增,胃氣虛而不復(fù),胃中之清氣,不能鼓舞。再扶持中氣,養(yǎng)胃化濁,即請(qǐng)商裁。
小兼條參(另煎沖二錢) 炙甘草(四分) 水炒竹茹(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炒木瓜皮(一錢五分)制半夏(一錢五分zxtf.net.cn/wszg/) 橘皮(一錢) 炒香甜杏仁(三錢) 炒谷麥芽(各一錢) 炒焦秫米(一錢五分)佩蘭葉(一錢五分) 玫瑰花(去蒂三朵)
【四診】 氣虛脾弱,濕熱留停,不能旋運(yùn),以致濕氣泛溢,入于肌膚,由足腫而致膚脹面浮。恐延蔓入腹。
大腹皮(二錢) 茯苓皮(二錢) 通草(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五加皮(二錢) 廣陳皮(一錢)豬苓(二錢) 生姜衣(二分) 生熟薏仁(各五錢) 炒冬瓜皮(一兩以上二味煎湯代水)
□
榮(左) 氣虛脾弱,旋運(yùn)失常。胃納不馨,咽中不爽。宜和中化痰,以裕其生化之源。
人參須(七分) 益智仁(一錢) 茯苓(四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 僵蠶(一錢五分) 野于術(shù)(一錢五分)白蒺藜(三錢) 橘皮(一錢) 天麻(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玫瑰花(二朵) 生熟谷芽(各一錢五分)
□
子濃兄 人之一身,氣血陰陽(yáng)而已。血陰氣陽(yáng),氣中之血,陽(yáng)中之陰也,血中之氣,陰中之陽(yáng)也。病從暑溫而起,變成外瘍,其濕熱之盛,不問可知。乃瘍腫而潰,潰而不斂,膿水去多,氣中之血既虛,血中之氣亦損,以致肌肉瘦削,便泄無度?滔滦闺m漸定,而二便不固,痰氣上升,胸次窒悶,口渴而不欲飲。舌苔糜腐,質(zhì)淡白。小溲帶黑,并無熱痛情形。zxtf.net.cn/shouyi/四肢雖屬溫和,而自覺惡寒,知味而不能食。脈左寸細(xì)數(shù),關(guān)部弦搏,尺部細(xì)而帶澀,右部濡弱,重按微滑,尺部細(xì)沉。手太陰之津,足陽(yáng)明之氣,足少陰之水,一齊耗虧,而濕痰留戀于胃之上口,致補(bǔ)益之品,不能飛渡胃關(guān),氣血從而日耗。勉同蓉舫先生議氣血并補(bǔ),湯丸并進(jìn),勿壅滯胃口,即請(qǐng)商政。
南沙參(炒黃三錢) 橘紅(鹽水炒五分) 水炒竹茹(八分) 霍石斛(三錢) 青鹽半夏(一錢五分)生薏仁(三錢) 炒扁豆衣(三錢) 白茯苓(三錢) 生谷芽(一錢五分) 佩蘭葉(一錢)
丸方吉林參(一錢烘另研和入) 生于術(shù)(一錢) 杭白芍(一錢五分川芎一錢煎汁收入) 生熟綿 (各一錢) 大熟地(砂仁炙四錢) 上徭桂(四分另研和入) 生熟草(各二分) 云苓(三錢) 當(dāng)歸(炒透一錢)
上藥研為細(xì)末,濃粳米湯打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三錢,藥汁送下。
【二診】 昨進(jìn)氣陰并補(bǔ),痰涌稍定,寐醒之時(shí),汗出亦止,胸次亦覺快暢,舌苔糜腐較化,未始不為起色。
無如濕熱逗留,津氣遏伏,不能上布,雖不引飲,而頻覺口渴。舌質(zhì)干光少津。懊 里急,小溲澀少。脈弦搏稍收。而均帶細(xì)數(shù)。氣血并虧,方慮草木無情,不能相濟(jì),乃濕熱隱伏,致培養(yǎng)之劑,動(dòng)多窒礙。勉與蓉舫先生同議,腎為肺子,金為水母,益水之上源,參以和中流化之品。即請(qǐng)商政。
吉林參(一錢咀作小塊藥汁送下) 海蛤殼(八錢打) 云苓(三錢) 木豬苓(二錢) 冬瓜子(三錢)半夏曲(一錢五分) 炒松天冬(三錢) 白扁豆花(一錢) 霍石斛(四錢) 生薏仁(三錢) 建澤瀉(一錢五分) 干白荷花瓣(六片)
□
華(左) 勞倦內(nèi)傷,背肋作痛。不能急切圖功。
白術(shù) 赤白苓 白蒺藜 川桂枝 澤瀉 秦艽 絲瓜絡(luò) 桑寄生 川獨(dú)活 范志曲
□
錢(左) 食入運(yùn)遲,肢困力乏。脾陽(yáng)為濕所遏。宜祛濕崇土。
廣皮 枳殼 赤白苓 豬苓 生薏仁 沉香曲 砂仁 澤瀉 小川樸 制半夏 萊菔子(三錢) 焦麥芽
□
左 勞倦傷脾,濕土化風(fēng),其來也漸,其去也難。
炒白術(shù) 蒺藜 豬苓 生薏仁 半夏 焦麥芽 赤白苓 僵蠶 澤廣皮 天麻 蒼礬丸(百粒)
□
薛(左) 涌涎較定,形寒而仍惡心。還是胃中陽(yáng)氣有虧,不足以約束津液。踵前法以覘其后。
制半夏 廣藿香 廣皮 奎黨參 生熟草 炒冬術(shù) 云茯苓 炮姜 益智仁
□
程(左) 大便或結(jié)或溏,小溲時(shí)帶黃赤。此由脾虛濕勝,土困于濕,則旋運(yùn)失常,祛濕所以崇土也。
白術(shù) 川樸 生薏仁 陳皮 澤瀉 赤白苓 豬苓 制半夏 生熟谷芽
□
左 溫助命陽(yáng),欲其蒸變,使其胃中之痰默化。而咽舌俱燥,未便過進(jìn)辛溫。據(jù)述平素嗜飲。再?gòu)闹嘘?yáng)損傷不能轉(zhuǎn)旋例治。
奎黨參 范志曲 砂仁 赤白苓 蜜干姜 白術(shù) 白蔻仁 葛花 青陳皮 澤瀉
□
左 飲食在胃,運(yùn)化在脾,然所以運(yùn)化者,陽(yáng)氣之鼓舞也。濕溫之后,多進(jìn)甘寒,致濕邪日見其有余,陽(yáng)氣日形其不足,所以納食之后,動(dòng)輒脹滿,脘中微覺堅(jiān)硬。脈細(xì)而沉。胃府失其通降之權(quán)。宜溫運(yùn)和中,使脾胃之氣,旋運(yùn)鼓舞,則不治其滿而滿自退也。
上川樸 于術(shù) 連皮苓 草果仁 焦麥芽 川椒目 澤瀉 公丁香 上廣皮 生姜衣
□
陳(左) 勞倦傷脾,脾病則四肢不用矣。
焦蒼術(shù)(二錢) 范志曲(二錢炒) 川樸(一錢) 晚蠶砂(三錢) 上廣皮(一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萆(三錢) 白蒺藜(三錢) 秦艽(一錢五分) 焦麥芽(四錢) 酒炒桑枝(五錢)
又 神情稍振,再守效方出入。
焦白術(shù)(一錢) 范志曲(二錢炒) 川樸(一錢) 秦艽(一錢五分) 上廣皮(一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川萆 (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生薏仁(四錢) 赤豬苓(各二錢) 焦麥芽(三錢) 桑枝(酒炒五錢)
□
張(左) 神情不爽,頭目昏暈,起居動(dòng)作,甚屬畏葸。此濕困脾陽(yáng),弗作虛診。
制半夏 豬苓 赤白苓 生熟薏仁 酒炒桑枝 臺(tái)白術(shù) 澤瀉 川萆 白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