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說,任何一種可以測定反應物變化速度的分析技術,不論是經典的比色法、容量法,還是現代的儀器分析技術都可用來測定酶活性濃度,但從歷史和發(fā)展zxtf.net.cn來看,主要還是使用分光亮度法和量氣法。
在封閉的反應系統中如有氣體變化,通過測量變化后的氣體體積或壓力很容易計算出氣體變化量,這是量氣法的基本原理。曾在檢驗科廣泛應用的Van-slyke測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方法就是量氣法的一個典型例子。Warburg進一步加以發(fā)展,設計出專用于測定酶活性的華勃呼吸儀。這種儀器特別適用于測定那些在反應中產生或消耗氣體的酶,例如氧化酶反應涉及到O2的消耗,脫羧zxtf.net.cn/Article/酶會產生CO2。但也不僅限于這些酶,科學家采用與CO2氣體保持平衡過的重碳酸鹽體系,可用來測定各種產生H+的酶反應,如各種還原酶,可使NADH變?yōu)镹AD和H+,而H+會促使反應體系中重碳酸鹽變?yōu)镃O2氣體。
在20世紀上半個世紀華勃儀得到研究實驗室廣泛的應用,并在酶學上得到豐碩的成果。但此法操作煩瑣,技術要求高而且靈敏度低。臨床常規(guī)中很少使用。多使用簡單易行的比色法測酶活性。在上半個世紀建立了一些適用于常規(guī)工作的測酶活性濃度的方法,如測定淀粉酶的Somogyi法,堿性磷酸酶的Bodansky法、King法等等。這些方法都是在酶和底物作用一段時間后停止酶反應,加入各種化學試劑與產物或基質反應呈色,用比色計在可見光處比色,同時將被測物質作標準管或標準曲線,比較后計算出在此段時間內產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從而求得反應速率v。
比色法從50年代起逐步被分光光度法所取代。這是因為分光光度法有以下幾個顯著優(yōu)點:一是測定范圍不只局限在可見光,還可擴展到紫外和紅外部分。這就為擴大測定酶范圍提供了可能性。二是提供了尋找一類不需停止酶反應就可直接測定產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方法的可能性。例某一酶催化下列反應A->B+C,A、B、C三種物質用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光譜如圖17-1所示。
圖17-1 A、B、C三種物質的吸收曲線
可以看到C在560nm處有一吸收峰,而A和B在此處無吸光度變化因此無需停止酶反應,只要在560nm處測定吸光度變化就很容易計算出C的變化速度,而且C物質比A、B二物質有更高的吸收峰,即靈敏度最高。
這類方法中最成功的是Warburg在50年代利用NAD(P)H和NAD(P)吸收光譜差異建立的測酶活性濃度方法。NAD(P)H在340nm處有一吸收峰,而NAD(P)在此波段卻毫無吸光性。因此建立了一類和原來比色法截然不同方法。不需停止酶反應,在340nm根據吸光度變化,就可觀察到酶反應變化全過程。
第三個優(yōu)點是不需要如比色法那樣,作標準管或標準曲線,因為分光光度計使用近似單色光的光源,在此條件下,某一特定物質的吸光度為常數,即人們所熟悉的摩爾吸光度(molar absorbance)。根據此值從吸光度△A/△T不難計算出酶催化反應速度v。
分光光度計的這些簡便、準確等特點使它在近年來已逐步取代比色法而成為目前最流行的方法。其缺點是需要精確帶恒溫裝置的分光光度計,在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尚難推廣。
分光光度法的技術多樣化。設計得當可用于各種酶的測定。表17-2是一些可用于分光光度法的氧化還原物質特性。
除了前述的NAD(P)H系統可用于脫氫酶測定外,可利用黃素單核苷酸(FMN)和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來測定各種含這二個輔基的酶。它們的氧化型在450nm有一很強吸收峰,而還原型的吸光度很低,同樣細胞色素還原型在可見光有一個非常明顯和很窄的吸收峰,都使人們很容易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這些酶的作用。上述物質主要用于氧化還原酶的測定。
科學家還設計出一系列人工合成酶的底物,用于其它酶的分光光度法測定。例如合成了很多對硝基酚的衍生物,用于各種水解酶的測定。堿性磷酸酶底物磷酸對硝基酚就是一個成功例子。又如測芳香基硫酸酯酶,可使用人工合成的硫酸對硝基酚為底物,其分解產物的吸收峰由原來的278nm變?yōu)?18nm,Webb成功地在330nm進行此酶監(jiān)測。
表17-2 一些氧化還原物質的特性
物質 | 波長(nm) | 克分子吸光度 | |
還原型 | 氧化型 | ||
NAD,NADP | 340 | 6300 | 0 |
FMN | 450 | 12200 | |
FAD | 450 | 11300 | |
細胞色素C | 550 | 29500 | 8300 |
亞甲藍(等消光點) | 610 | 0 | 41000 |
二氫酚吲哚酚 | 600 | 0 | 21000 |
吩嗪甲酯硫酸 | 388 | 1500 | 22000 |
抗壞血酸 | 265 | 15100 | |
連二亞硫酸鹽 | 314 | 8000 | 0 |
氰化鐵(亞鐵) | 420 | 0 | 1020 |
分光光度法的上述原理還可以用于其它酶的測定,如烯醇化酶、延胡索酸水解酶的底物由于含不飽和鍵,在330nm處有很強吸收峰,而酶作用產物無此不飽和鍵。則不難在330nm處對這些酶進行直接測定。
此后在分光光度法的發(fā)展過程中又導入了酶偶聯技術。使得分光光度法幾乎能測定所有的酶。因此臨床實驗室工作者如不能很好掌握分光光度法的技術,不了解各種影響因素,要作好酶的測定是很困難的。
分光亮度法有一個缺點,即靈敏度較低。有些標本中酶濃度很低時往往測不出來。此時可考慮改用熒光法,可將測定靈敏度提高2-3個數量級。如科學家合成了一系列甲基傘形酮的衍生物,可取代對硝基酚衍生物做為一些水解酶的底物,由于水解產物甲基傘形酮有強烈熒光,大大提高測定的靈敏度,就是分光亮度法中最常用的NAD(P)H反應系統,也可改用熒光法,在340nm紫外線激發(fā)下NAD(P)H產生強烈的藍色熒光,而NAD(P)不被激發(fā)。此外,還可使用在熒光法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時間分辨熒光法,例如北京醫(yī)院就曾利用此種靈敏度極高方法測定很難用其它方法檢測的腦脊液中微量的烯醇化酶。熒光法不易掌握,對所用的試劑、容器和儀器都要求很高,否則易產生非特異熒光干擾測定,或者引起熒光的淬滅使測定不準,故此種方法多用于研究實驗室,少用于常規(guī)實驗室。為提高靈敏度,還可使用同位素標記的底物進行酶測定,例如,有人以C12標記的乙酰膽堿為底物測定膽堿酯酶,在酶作用后以離子交換法分離出含C14的乙酸。同位素方法由于對人體有害,操作麻煩,目前已很少使用。
離子選擇電極法,旋光法等有時用于測定特定的酶,當酶反應牽涉到有酸堿變化時,很容易用pH儀直接觀察酶反應過程中H+的變化。直接用pH儀測酶反應有兩個缺點:一是隨pH變化,會偏離酶作用的最適pH值,不可避免地引起酶反應速度變慢。其二是如測定的標本不是純酶時標本中其他蛋白及其它有緩衡能力的物質將會影響所測pH變化的程度。此時如改用電位滴定儀則更為適合。此儀器可在酶反應過程中不斷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酸或堿以維持反應體系pH的恒定,而加入的酸堿量只與體系中H+變化量相關,和反應體系中緩衡能力無關。
同樣如酶反應中有O2變化,可使用氧電極來監(jiān)測酶反應過程,這可用來測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Chappell還成功地將此技術用于測線粒體的氧化能力。還曾有人嘗試用二氧化碳和氨電極測酶,由于這些電極反應時間較慢,不利于檢測酶反應速度。有些酶的反應物為光學異構體,則可根據旋光度變化來追蹤酶反應。某些反應物如羥基酸本身雖無旋光性,但與鉬結合后產生很高的旋光性。根據此特性建立了測定延胡索酸水合酶的方法。還有個別酶的測定使用了極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總之,實驗室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據實驗室現有儀器和技術,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一些新的測活性濃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