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胃脘痛”之名,最早記載于《內經》,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脹,胃脘當心而痛。”并提出胃痛的發(fā)生與肝、脾有關,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木郁之發(fā),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薄鹅`樞·經脈》亦說:“脾,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边提出寒邪、
傷食致病說,如《素問·舉痛論篇》:云“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絡急引,故痛!薄端貑枴け哉摗吩疲骸帮嬍匙员,腸胃乃傷。”
現(xiàn)代西醫(yī)學所指的
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均屬于中醫(yī)學胃脘痛范疇。
現(xiàn)代人由于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故多多情志不遂,肝氣郁滯,肝郁克伐脾土,脾胃氣機不利,脾之運化,胃之受納,腐熟功能失調,又易生痰、淤等病理產物。故老師治療胃脘痛多喜用柴平煎(即小
柴胡湯合平
胃散)加減治療。
小柴胡湯出自《
傷寒論》,是治療少陽病的主方,具有和解少陽,疏肝健脾和胃之功,方由柴胡、
黃芩、
半夏、生
姜、
人參、炙
甘草、
大棗七味藥組成。方中柴胡疏解少陽經中之郁熱邪,黃芩清解膽腑之邪氣,柴胡、黃芩合用,以清解膽腑之邪熱;嘔為少陽之主證,半夏、
生姜性味辛溫,辛能散能行,用之即可調和胃氣而降逆止嘔;
黨參,
炙甘草,大棗,甘溫補脾益氣,甘可緩急。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
蒼術、
厚樸、
陳皮、甘草、生姜、大棗六味組成。此方功能燥濕運脾,行氣導滯,平胃中之腐,消脘腹之脹滿,對
嘈雜反酸,惡心
嘔吐,心下痞滿,凡舌苔白厚膩者,其療效如神。小柴胡湯善治肝膽氣火之郁,平胃散以利氣消滿、苦溫燥濕為長,兩方接軌,則疏肝和胃而使肝胃兩顧,臨床治療慢性胃炎中醫(yī)辨證屬于
肝胃不和型者效佳。治療胃病時多把大棗去掉,因胃病多嘔,而“嘔家不喜甘故是也”。
現(xiàn)將老師臨床治療胃脘痛典型病例整理一二,共同道參考。
病例一
郭+,女,27歲,口泉樹脂廠,2006年11月9日就診。該患者一月前胃痛,燒心,時惡心。于礦務局一醫(yī)院就診,診斷為“胃炎”。經口服“嗎叮林、
法莫替丁”等藥物治療半月效差。遂來我處就診,自述胃部隱痛,燒心,惡心嘔吐,乏力心慌,胃脘部怕冷,舌淡紅苔白厚略黃,脈細弦滑。辯證為:“肝胃不和,寒濕化熱之證”。處方以柴平煎合
百合烏藥湯加減治療。方藥:柴胡1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黨參10克,炙甘草10克,蒼術10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百合10克,烏藥10克,
九香蟲10克,
木香10克(后下),
砂仁10克(后下),
蒲公英20克,
竹茹10克。六付,水煎服。
2006年11月16日二診。藥后患者胃痛消失,惡心嘔吐亦消失,唯胃部仍覺涼,余均可。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效不
更方,守上方去竹茹,加炒
白術10克,六付,水煎服。
2006年11月23日三診。藥后諸證消失。舌脈同前。守二診方六付鞏固。
病例二
劉++,男,36歲,公司職員。2006年11月11日就診;颊哂2005年4月感胃脘疼痛,于大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胃鏡檢查:慢性胃炎伴糜爛,HP(+)。經醫(yī)院輸液,口服藥物治療半年余,病情反復,經他人介紹來我處就診;颊弋敃r面色黧黑,欠光澤,自述胃部疼痛隱隱,乏力神差,身冷胃涼,口苦納差,大便不爽,1次/2-3天,質干。腹診:胃壓痛(+),臍周壓痛(+)。舌紅苔白厚,舌體胖邊有淤點,脈沉弦滑。辯證:肝郁脾虛,氣虛血淤 。處方柴平煎合百合烏藥湯及
失笑散加減治療。方藥:柴胡1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炙甘草10克,蒼白術各10克,厚樸20克,陳皮10克,百合10克,烏藥20克,
蒲黃10克(包),
五靈脂10克,公英20克,
元胡10克,木香10克(后下) ,砂仁10克(后下),麻仁30克。六付,水煎服。
2006年11月18日二診,藥后胃痛緩解,納食及精神較前好轉,仍感胃部涼,大便每天一次,便后不爽,舌紅苔白略厚,脈沉弦。守上方減麻仁量10克,加生
大黃6克,
吳茱萸10克,
黃連6克。
2006年11月25日三診,藥后大效,胃已三天不痛,納食佳,大便通暢,胃涼大減,舌脈同前,守上方又服24付痊愈。
病例三
狄++,女,28歲,礦務局機關。2006年12月1日初診。胃痛三年余,經多方治療,遍服中醫(yī)藥物,效果甚微,經他人介紹,求診于吾師。當時病人面容痛楚,面色萎黃,胃脘疼痛,怕涼,燒心反酸,
呃逆噯氣,納差,便溏,1次/天,舌淡紅少苔,脈細緩。辯證:肝胃不合,脾運失常。處方:柴平煎合百合烏藥湯合
左金丸加減治療。方藥:柴胡1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黨參10克,炙甘草10克,蒼白術各10克,百合10克,烏藥10克,吳茱萸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后下),砂仁10克(后下),焦三仙各10克。六付,水煎服。
2006年12月1日二診,藥后患者感覺較好,面容較輕松,胃痛,燒心等癥狀減輕,仍感胃涼,納食可,大便亦基本成型,口干,舌淡紅苔薄白,脈緩。效不更方,守上方加炒
山藥20克,六付,水煎服。
2006年12月8日三診,患者喜告,癥狀十減其六七,仍微感胃涼,胃痛亦基本消失,唯納食多則感微有脹痛,余可,舌紅苔白,脈緩有力。仍守上方減吳茱萸10克,加烏藥量至20克,六付,水煎服。
患者前后共服藥70余劑,其病告愈。
【
按】以上三例病例均以柴平煎加減治療,雖病相同,而證型又不完全一樣,但均可以使用柴平煎通過加減使藥病相投,加減法可以參照以下方法:疼痛較甚,可加九香蟲,
刀豆子及綠萼梅等來行氣止痛,運用九香蟲乃老師跟隨中醫(yī)大家劉渡舟先生之心得,其止胃痛力量最強,綠萼梅則多用于胃痛兼有口干等陰虛證時,可以酸甘化陰;如有燒心患者,可加蒲公英,
丹皮,左金丸等;吞酸則可加用
烏賊骨,左金丸等;胃納不佳時可用焦三仙,
雞內金,木香,砂仁等;如胃絡有淤可加失笑散,元胡等;胃涼較甚可增烏藥量,
干姜,吳茱萸等;伴有呃逆、噯氣癥狀可加
旋復花,
代赭石等。
臨床上病情變化萬千,證型亦各不相同,書中介紹肝胃不和型的胃病適用此方,然吾認為其不可盡然,其法乃為人制,中醫(yī)已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方法,亦可以一 方之法,變化萬方之法,《易經》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本以混沌,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法亦是中醫(yī)的綱領原則,學習則要舉一反三,老師則是有此能之人,一方中亦統(tǒng)治萬般疾病,小柴胡湯乃樞紐之方,樞者,有
開合樞轉之意,是謂病邪從表及里,由里退表,一般均會及此,故此方堪稱“中正之方”,亦合“膽為中正之官”,方以辛開、苦降、甘調三法合用,又有開上,暢中,滲下,通利三焦之效。即《內經》“升降出入,無器不有”之內涵所在, 故小柴胡湯合平胃散治療胃脘痛,吾認為只要加減化裁精確則可通治。均可取得滿意效果。
以上是本人隨師學習心得一點,概不能代表老師之全意,因老師治療胃病病例千百,不能盡到,以此之點滴供同道借鑒批評。
-----------記號。
-----------學習,經常胃脹,有時有些痛可否用上方
-----------可以,但必須加減
-----------柴胡降至和黃芩同量,不知還能不能稱之為小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