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是我國漢代偉大的醫(yī)學家,他一生"勤求古訓,博覽眾方",創(chuàng)造性地將古人的學術精華加以發(fā)揮,提煉,并結合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大量實踐,最終撰成 《
傷寒雜病論》一書,從此奠定了"仲景學說"的基礎,開創(chuàng)了祖國醫(yī)學理論和臨床發(fā)展的嶄新階段,影響著祖國醫(yī)學史幾千年的進程,在國內外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 響.?
由于歷史的原因,歷代研究中對張仲景生平,家世,著作傳承,沿革等問題上也存在著一些有爭議的看法,這些看法從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對仲景學說的理解.為 了使讀者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有必要對它們的脈絡進行一下梳理,這就是本文要闡發(fā)的主題.
張仲景其人其事
張機,字仲景."機"之名,始見梁·陶弘景《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漢晉以還,諸名醫(yī)輩,張機,衛(wèi)汛,華元化,吳普,皇甫玄晏,支法師,葛稚川,范
將軍等,皆當代名賢,咸師式此《湯液經(jīng)法》","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傷寒論》一部(《傷寒論》一書用此名當自宋版開始,由此可見是偽書-羅),療治明悉,后學咸尊奉之","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 稱".清《南陽府志》改"機"作"璣",誤.?
仲景,東漢南陽郡南陽人,較早見《何颙別傳》,唐·甘伯宗《名醫(yī)錄》,后又見于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宋·張杲《醫(yī)說張仲景方敘倫》,元·馬端麟 《文獻通考》,明·徐春圃《古今醫(yī)統(tǒng)》等書.郡轄縣.確切縣份難詳.蓋有四說:?
涅陽說.《鄧州志》,《南陽府志》,清·孫鼎宜《仲景傳略》,陸九芝《張仲景傳》,《辭海》等皆持此說.?
棘陽說.《襄陽府志》,《湖廣通志·方技門》等皆持此說.?
棗陽說.黃竹齋《醫(yī)圣張仲景傳》持此說.?
南陽說.《何颙別傳》,唐·甘伯宗《名醫(yī)錄》,陶弘景《輔行決臟腑用藥法要》,章太炎《張仲景事狀考》,《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等持此說.?
今多從南陽說,南陽為南陽郡所轄,而非為南郡所轄.清·陸九芝《張仲景傳》稱"張機,字仲景,南郡涅陽人也."大誤.東漢南郡在南陽郡之南,涅陽為南陽郡所轄,而非屬于南郡.至今仍有襲用陸九芝誤說者,當正.?
今南陽市建有醫(yī)圣祠,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但仲景里籍古今有異議,就是張機之名——"機"亦有異議.清孫鼎宜從訓詁角度認為張機之"機"當作"羨",此張羨即主掌長沙太守張羨.見孫氏《仲景 傳略》一文.章太炎先生亦有此說.考證此事較詳者為20世紀郭象聲《張仲景姓名事跡考》一文.今天我們不一定將張仲景稱為張羨,但作為史料,當知此事.?
仲景最為后人傳誦者,為其預見王粲(字仲宣)20年后當眉落而死事,略考如次.?
王粲(公元177—217),建安時期著名詩人,《三國志·魏志》有傳:"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 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座.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一座盡驚.邕曰:"此
王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 籍文章,當盡與之."年十七,司徒辟詔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建安20年從征吳,二十二年 春,道病,卒,時年四十一."皇甫謐《甲乙經(jīng)·序》云:"仲景見王仲宣,時年二十余.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 言忤,受湯勿服.居三日,見仲宣,謂口:服湯否 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醫(yī)經(jīng)正本書》引《甲乙經(jīng)·序》無"余"字,尤多啟悟.即使有"余"字,此"余"字亦 非多余之"余",乃語助詞.古詩《日出東南隅》:"一環(huán)五百萬,兩環(huán)千萬余",是其證.是仲景見仲宣在仲宣20歲,后二十年果死,后世據(jù)仲宣眉落而死判定 仲宣死于
麻風,實不然也.據(jù)《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曹丕《與吳質書》,曹植《說疫氣》,《魏書·司馬朗傳》等史料,王仲宣非死于麻風而死于當時的大 疫.?
曹植《說疫氣》云:"建安二十二年,厲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戶戶有嚎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 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矣.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壓之,亦可笑."?
《后漢書》卷二十七《五行志》第五"疫"條云:"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注"魏文帝書與曹質曰:昔年疾疫,親故多罹其災."考魏文帝《與曹質書》見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二月三日,丕曰: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 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昔年疾疫, 親故多罹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也 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 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 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已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shù)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而此 諸子,化為糞壤, 可復道哉!"李善注:"《典略》曰:初,徐干,劉楨,應渴,阮瑀,陳琳,王粲等與質并見友于太子.二十二年,魏大疫,諸人多死,故太子與質書."?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末云:"干,琳,湯,楨,二十二年卒."?
觀上述史料,建安七子多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大疫,王粲亦死于是年,非死于眉落之
麻風病.仲景于仲宣二十歲時預見其二十年后必死觀之,則料事如神,而死因之判斷則非.?
《二十五史補編·漢書藝文志》載《王粲尚書問二卷》,清姚振宗于該文下對王粲簡況有綜述:"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 父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勸表 子琮,令歸太祖,太祖辟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太祖置酒漢濱,粲奉觴賀曰:方今袁紹起河北,仗人眾,志兼天下,然好賢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劉表雍容荊 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歸.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魏國既建,拜侍中.建安二十一年從征吳,二十二年春,道病 卒,年四十一."姚振宗注:《獻帝本紀》建安二十二年,是歲大疫,王粲,徐干等大命殞頹. 《王粲傳》云:"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從征吳,二十二 年春,道病,卒."考證王粲隨從曹操軍隊征吳史事,對確認王粲之死因具有重要意義.?
曹操征吳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二十一年冬十月治兵,遂征孫權.十一月至譙."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載王粲《從軍行五首》,第一首記錄王粲于建安二十年三月從曹操西征張魯事.李善注:"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張魯,魯及五子降.十二 月至自南鄭
(按,南鄭當今陜西漢中一帶).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詩以美其事."第一首云:
從軍征遐路
從軍征遐路 討彼東南夷 方舟順廣川 薄暮未安抵
白日半西山 桑梓有余輝 蟋蚌夾岸鳴 孤鳥翩翩飛
征夫心多懷 惻愴令吾悲 下船登高坊 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寢 此愁當告誰 身服干戈事 豈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 茲理不可違
此詩作于建安二十年冬.詩人精神振奮,情緒高昂,無病態(tài).建安二十一年粲繼續(xù)從征吳,作詩四首.第一首如下:
朝發(fā)邱都橋
朝發(fā)邱都橋 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 左右望我軍
連舫逾萬艘 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 將定一舉勛
籌策運帷幄 一由我圣君 恨我無時謀 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 微劃無所陳 許歷為完士 一言獨敗秦
我有素餐責 誠愧伐檀人 雖無
鉛刀用 庶幾奮薄身
前人稱此詩勃勃英氣,結以自勵,無衰病之態(tài).此詩作于譙(今安徽毫州一帶),時當建安二十一年冬.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曹軍抵居巢(當今安徽省巢縣一 帶),本月二十四日王粲卒.《王粲傳》稱"道病卒"者,謂卒于居巢也.此月大疫彌漫,死亡者眾.《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淳,臧 霸等征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疫,致醫(yī)藥,遇疾,卒.時年四十七."注:"《魏書》曰:朗臨卒,謂將士曰:刺史蒙國厚恩,督師萬里,微功未效,而遭 此疫癘."《昭明文選》卷五十六,曹植《王仲宣誄》云:"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中,魏故侍中關內侯王君卒.嗚呼哀哉!"考王粲仲宣,生于漢末靈帝熹 平六年(公元177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正月二十四日,史有明文,則終年四十一歲無疑.關于仲景與王粲相見時仲宣之年齡,以《甲乙經(jīng) 序》為得實.?
"建安"與"建寧"之爭.《傷寒論序》:"余宗族素多,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有謂"建安"當作"建寧"者,始倡其說者為日本山田正珍.山田正珍《傷寒論集成》云:?
建寧,后漢靈帝年號.《醫(yī)史》云:張機,字仲景,漢靈帝時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由是觀之,舊本作"建安"者,蓋傳寫之誤也.若夫"建安",獻帝年 號,與下文"感往昔之淪喪"之文不合也.考《后漢書.五行志》,自建寧四年(171) 至光和二年(179),相去僅九年,大疫三流行,與"未十稔"之文若合符契,可見其稱傷寒者,果是天行疫疾無疑矣.否則未十稔間,何以至于病且死者若斯之 甚乎 故《千金方》引《小品》云:傷寒是雅士之辭;天行瘟疫,是田舍間號耳.《外臺.天行病》門引許仁則云:此病方家呼為傷寒是也.?
考靈帝之時,大疫連發(fā),情況如此:
建寧四年(公元171年)三月 大疫;?
熹平二年(公元174年)春 大疫;?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 大疫;?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 大疫;?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春正月 大疫.?
據(jù)史料觀之,靈帝建寧年間,大疫相連,死亡甚眾,則《傷寒論序》之"建安"作"建寧"于史有徵.?
張仲景是否任長沙太守,醫(yī)史學家頗有歧議.謂仲景為長沙太守者始見唐·甘伯宗《名醫(yī)錄》:"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金刻本《注 解傷寒論》于每卷前僅云"仲景述,王叔和撰次",無"長沙太守"之稱.明萬歷二十七年趙開美刊刻《仲景全書》,宋本《傷寒論》每卷前皆云"漢張仲景述,晉王叔和撰次",乃承宋本舊貌也,亦無"長沙太守"字樣.而《仲景全書》所收成無己《注解傷寒論》于每卷 前題云:漢長沙太守張仲景述,晉太醫(yī)令王叔和撰次".金刻本《注解傷寒論》早于明刻本,尚無此四字,疑"漢長沙太守"五字系趙開美據(jù)甘伯宗《名醫(yī)錄》所增 也.后世多據(jù)此稱仲景曾任長沙太守.清·孫鼎宜考證當時長沙太守為張羨,"羨"與"景"同訓,謂張羨即張機,張機即張羨.可備一說也.?
唐·甘伯宗稱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必有所據(jù),由于《后漢書》,《三國志》中仲景無傳,仲景事跡當以甘伯宗說為準.?
張仲景在醫(yī)學領域里的偉大創(chuàng)造和他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是世人矚目和公認的,他因此被后人稱為"醫(yī)圣","一代宗師","醫(yī)家周孔"等.為張仲景建祠,勒 石,設堂,列館,雕像,寫傳者,歷代有之.各種祭拜活動也頗具影響,在老百姓心目中甚至被"神化",還夾雜有經(jīng)久不衰的香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后,出 現(xiàn)的各級紀念和研究機構更多,開展的各種紀念活動規(guī)模更大.這些機構和活動,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有地方性的,也有國家乃至國際性的.?
南陽醫(yī)圣祠,是張仲景的墓地,始建年代無考,明清時期屢有修葺.新中國建立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醫(yī)圣祠的修復和保護工作,從中央到地方,曾多次 組織過對醫(yī)圣祠的大規(guī)模修建.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使這座古建筑呈現(xiàn)出殿堂巍峨,亭榭雋美,花木蔥郁,鳥歌禽鳴的花園式園林,為國內外人民憑吊,祭祀,紀念 醫(yī)圣提供了一個肅穆,壯觀,優(yōu)致,雅靜的處所.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將醫(yī)圣祠確定為省級文物遺跡保護單位;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把張仲 景墓及祠確定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醫(yī)文化的麥加.?
張仲景永垂不朽!?
醫(yī)圣精神永放光芒!?
《傷寒論》流傳簡考
《傷寒論》是仲景的傳世之作.毫無疑問,它是構成仲景學說的核心內容,對祖國醫(yī)學的繼承,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也造成了其版本眾多,內容歧異,認識分爭的現(xiàn)狀,甚至使后世學者在研究中出現(xiàn)莫衷一是的窘局.弄清它的流傳史,無論是對于完整,正確理解仲景學說的本意,還是光大對仲景學說的傳承,弘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正是本節(jié)要重點涉足的問題.?
一 宋本《傷寒論》刊行前之流傳與演變
(一)《傷寒論》勤求博采之書主要為《湯液經(jīng)法》?
《漢書藝文志·湯液經(jīng)法》三十二卷,佚.宋王應鱗《玉!贩阂s書考證之,是知未見其書.梁·陶弘景(456——536)撰《輔行決臟腑用藥法要》 云:"商有圣相伊尹撰《湯液經(jīng)法》三卷,為方360首……實萬代醫(yī)家之軌范,蒼生護命之大寶.今檢錄常情需用者 60首備山中預防災疾之用耳."又云:"外感天行,經(jīng)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后學咸尊奉之.山 林僻居,倉促難防,外感之疾,日數(shù)傳遍,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間,豈可疏忽 若能探明此數(shù)方者,則庶兒無蹈險之虞也,今亦錄而識之."又云:"漢晉以還,諸名 醫(yī)輩:張機,衛(wèi)汛,華元化,吳普,皇甫玄晏,支法師,葛稚川,范將軍等,皆當代名賢,咸師式此《湯液經(jīng)法》,愍救疾苦,造福含靈.其間增減,雖各擅其異, 或致新效,似亂舊經(jīng),而其旨趣,仍方圓之于規(guī)矩也."?
以下諸方為《傷寒論》引自《湯液經(jīng)法》者:
1.小陽旦湯.治天行
發(fā)熱,
自汗出而惡風,鼻鳴干嘔者.?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
姜二兩切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服已,即啜熱粥飯一器,以助藥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則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隨服之,取差止.日三服. (按:此為《傷寒論》12條之
桂枝湯方.陽旦湯名見《傷寒論》30條,有名無方.)?
正陽旦湯.(上方)若加飴一升,為正陽旦湯.
2.小陰旦湯.治天行身熱,汗出頭目痛,腹中痛,干嘔下利者.?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生姜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服湯已,如人行三四里時,令病者啜白漿一器,以助藥力.身熱去,自愈也.(按:此為《傷寒論》172條
黃芩湯加生姜.芍藥作二兩.服法文字少異)?
3.大陽旦湯.治凡病汗出不止,氣息惙惙,身勞力怯,惡風涼,腹中拘急,不欲飲食,皆宜此方.若脈虛大者,為更切證也.?
黃芪五兩
人參 桂枝 生姜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六兩 大棗十二枚 飴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內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4.大陰旦湯.治凡病頭目
眩暈,咽中干,每喜干嘔,食不下,心中煩滿,胸脅支痛,往來寒熱方.?
柴胡八兩 人參 黃芩 生姜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四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緩緩煎之,取得三 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按:此為《傷寒論》37條
小柴胡湯方,無芍藥.)?
5.
小青龍湯.治天行,發(fā)熱惡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脈緊者方.?
麻黃三兩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掠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八合,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圣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經(jīng)》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為十數(shù)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y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jīng),得不謂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
張仲景《傷寒論自序》亦云:"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其勤求,博采者,主要為《湯液經(jīng)法》.北宋校正醫(yī)書局于《傷寒論》每卷首行標以"漢張仲景述"五 字,于考證仲景之作關系至重."述"者,循故言往行而陳述之.《說文》"述,循也";《論語》"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皆"述"字古義. 北宋校正醫(yī)書局標以"述"字,認定《傷寒論》為仲景所"述"而非所"作",是為有識.北宋校正醫(yī)書局如此標識,當亦有所本.《仲景全書》因北宋舊式翻刻 之,字里行間透露出《傷寒論》為"述"的性質.?
上述16方,不見于今本《傷寒論》者為大陰旦湯,大朱鳥湯,大小勾陳湯及大小媵蛇湯6方,其余諸方皆見于《傷寒論》,但方名已異.考《湯液經(jīng)法》三十 二卷之成書時代,當在馬王堆《五十二病方》后,大體時代為西漢前期作品,觀其諸方,已經(jīng)具有成熟的方劑狀態(tài),而《五十二病方》則不然.因可知,我國方劑學 在西漢前期已經(jīng)進入成熟階段.西漢前期道家思想頗受重視(見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因而方劑名稱亦受到道家思想影響.東漢末社會思潮發(fā)生重大變化,影響到 方劑名稱亦隨之而變.《輔行訣》對此有說:?
陽旦者,升陽之方,以黃芪為主;陰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青龍者,宣發(fā)之方,以麻黃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
石膏為主;朱鳥者,清滋之方,以
雞子黃為主;玄武者,溫滲之方,以
附子為主.此六方者,為六合之正精,升降陰陽,交互金木,既濟水火,乃神明之劑也.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 方皆為正名也,但以某藥為名,以推主為識耳.?研究《傷寒論》勤求博采之書,必然要聯(lián)系到陶弘景《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下面將該書發(fā)現(xiàn)的曲折經(jīng)歷與現(xiàn)存 狀況作簡要回顧:
法國傳教士伯希和敦煌盜寶(1907)發(fā)現(xiàn)《輔行訣》,道士王園篆裝箱時暗藏之.民國初年河北威縣張渥南重金購之,傳與其孫張大昌."文革"被毀,有抄件存留.經(jīng)李學勤,張政烺,馬繼興鑒定,認為非后人偽托,其件可信.?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當為陶弘景所撰,弟子整理之.?
《輔行訣》題"梁·華陽隱居陶弘景撰".陶弘景生于南朝劉宋孝建三年,卒于梁大同二年.《南史》,《梁書》有傳.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今江蘇鎮(zhèn)江附 近).《南史本傳入》至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yǎng)生之志.謂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矣."所論與《輔行訣》陶氏所云"凡學道輩, 欲求永年,先須祛疾,或有宿痼,或患時恙,一依五臟補瀉法,服藥數(shù)劑,必使臟氣平和,乃可進修內視之道"之意合.永明十年(492年),時年三十有六,上 表辭官,詔許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乃山中 立館,自號華陽隱居.人間書札,即以隱居代名."自此,"華陽隱居"之名乃立.《南史本傳》云,始從東陽孫游岳受符圖經(jīng)法,"遍歷名山,尋訪仙藥,身既輕 捷,性愛山川,每經(jīng)澗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不能自己.性好著述,尚奇異,顧借光影,老而彌篤.尤明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圖產(chǎn)物,醫(yī)術本 草."所著《學苑》百卷,《孝經(jīng)》,《論語集注》,《帝王年歷》,《本草集注》,《效驗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記》,《圖象集要》,《玉匱 記》,《七曜新舊術疏》,《占候》,《合丹法式》等書,據(jù)《南史本傳》云:"共秘密不傳,及撰而未訖義十部,唯弟子得之."《輔行訣》云:"依《神農本 經(jīng)》及《桐君采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jié)之氣.商有圣相伊尹,撰《湯液經(jīng)法》三口,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為 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藥,為療疾去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藥,為殺蟲辟邪
癰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萬代醫(yī)家之規(guī)范,蒼生護 命之大寶也.今檢用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備山中預防災疾之用耳."觀以上諸說,《輔行訣》乃陶隱居主據(jù)《湯液經(jīng)法》并參考《神農本草》,《桐君采藥錄》而親 撰者,以備山中隱居之用,并教導弟子以《輔行訣》之法祛除疾病,進修內視之道.據(jù)《南史本傳》陶氏所作,或秘密不傳,或撰而未訖由弟子收藏.《輔行訣》當 為弟子收藏而略加整理者.文中"隱居曰""陶云"等語,是其證.由于《輔行訣》保存于弟子之手,久未外傳,故阮孝緒《七錄》未加著錄,《隋志》因之亦未著 于錄.?
《輔行訣》載于《敦煌古醫(yī)籍考釋》,《敦煌醫(yī)藥文獻輯!,馬繼興主編.?
(二)《傷寒論》魏晉南北朝隋唐流傳簡考 ?
1,《脈經(jīng)》卷七,八,九?
《脈經(jīng)》卷七至九,為《傷寒雜病論》最集中卷次,為王叔和第一次整理者,《傷寒論》主要存于卷七,以"可"與"不可"主治法捧列之.?
"可"與"不可"施治,是兩漢最通行的治病方法.在整個漢代,沒有以三陽三陰理論和方法辨證施治的,都是按照"可"與"不可"方式辨證施治.兩漢及三 國皆無六經(jīng)辨證之法. 班固《前漢書》卷五十四《蘇武傳》載,蘇武在胡地病甚,以蒸法發(fā)汗而愈:"(武)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 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此西漢之例.《三國志》,《后漢書》之《華佗傳》載,華佗除作手術之外,治療其它疾病,皆用 汗,下,吐之"可"與"不可"三法.如甘陵相夫人有娠,"于是為湯下之,果下男形,即愈."縣吏尹世四肢疼痛,佗曰:"試作熱食,得汗則愈,不汗,后三日 死.即做熱食,而不汗出.佗曰:臟氣已絕于內,當啼泣而絕.果如佗言."府吏倪尋,李延俱患
頭痛身熱,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fā)汗."彭緘夫人蟲蟄其手,疼 痛異常,"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令湯暖之,其旦即愈."一人病咽塞,佗令飲醋泡蒜泥,"立吐蛇一枚",病愈.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 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佗.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數(shù)升而愈."廣陵太守陳登病胸中煩懣,佗"作湯 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華佗傳》以"可"與"不可"方法治療疾病之例甚多,不備舉. 華佗與仲景同時而年長.佗卒于茍彧(公元163—212)稍前.《華佗傳》云,曹操欲殺佗,"茍殘請曰: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太祖曰:不憂,天 下當無此鼠輩耶 遂拷竟佗."因知佗卒于茍彧稍前.終佗之世無以三陰三陽辨證施治之例.就今存史料觀之,兩漢決無三陰三陽文字之記錄,亦未見征引者,則兩 漢皆以"可"與"不可"之法施治,以三陰三陽辨證施治者,文獻無征.?
《傷寒論》中之三陰三陽排列順序,系王叔和所整理.叔和于《脈經(jīng)》卷七著錄《傷寒論》材料甚多,《脈經(jīng)》卷七凡24節(jié),其中1~17節(jié)為"可"與"不 可".細繹叔和《脈經(jīng)序》,知叔和于仲景知之極細極詳,非耳目相接不能.《序》云:"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 戒,嘔噦發(fā)下焦之問,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jīng)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于原本."
民國初年楊紹伊撰《伊尹湯液經(jīng)》,以豐富證據(jù)與嚴密邏輯論證《傷寒論》原始結構系按照"可"與"不可"排列.王叔和在《脈經(jīng)》卷七里,按照"可"與 "不可"結構載錄仲景書:"其初撰之《傷寒論》載在《脈經(jīng)》卷七,"這是第一次編次.王叔和又進行了第二次編次,這次編次的原則是,"于諸可不可門中,取 其以太陽病三字冠首者,舉而悉次為太陽病;以陽明病三字冠首者,舉而悉次為陽明篇:"以少陰病三字冠首者,舉而悉次為少陰篇.唯余不止是三陽三陰之五十八 條,猶留守于諸可不可篇內,未次入三陽三陰篇中."?
王肯堂《傷寒證治準繩·凡例》云:"王叔和編次張仲景《傷寒論》,立三陽三陰篇.其立三陽篇之例,凡仲景曰太陽病者,入太陽篇;曰陽明病者,入陽明 篇;曰少陽病者,入少陽篇.其立三陰篇亦依三陽之例,各如太陰,少陰,厥陰之名,入其篇也.其或仲景不稱三陽三陰之名,但曰傷寒某病用某方主之而難分其篇 者,則病屬陽證發(fā)熱,
結胸痞氣蓄血衄血之類,皆混入太陽篇.病屬陰證厥逆下利,
嘔吐之類,皆混入厥陰篇.唯燥屎及屎硬不大便,大便難等證,雖不稱名,獨入 陽明篇者,由此證類屬陽明腑實,非太陽厥陰可入,故獨入陽明也.所以然者,由太陽為三陽之首,凡陽明,少陽之病,皆由太陽傳來,故諸陽證不稱名者,皆入其 篇.厥陰為三陰之尾,凡太陰少陰之病,皆至厥陰傳極,故諸陰證不稱名者,皆入其篇."?
章太炎《章太炎醫(yī)論·論傷寒論原本及注家優(yōu)劣》一文說,三陰三陽乃叔和編次,但由于過分拘泥《素問·熱論》一日傳一經(jīng)之說,而將《傷寒論》六經(jīng)含義弄得十分混亂.?
2,兩晉時期,《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與《雜病論》兩書流傳(見陳延之《小品方序·殘眷》?
二十世紀80年代,日本東京北里研究所小曾戶洋先生在日本(財)前田育德會尊經(jīng)閣文庫發(fā)現(xiàn)古抄本《小品方》(殘卷),北里研究所醫(yī)史文獻研究室整理編 纂并撰寫解題,于 1992年3月20日初版影印發(fā)行.據(jù)小曾戶洋先生《小品方書志研究·傳來》一節(jié)所考,據(jù)避諱字考之,此殘缺抄件時代在唐初李世民前.該件影印精致,字跡 分明,絹紋清晰,堪為善本.現(xiàn)將《小品方》有關《辨?zhèn)芳啊峨s病論》內容引錄如下:?
《張仲景辨?zhèn)⒎健酚芯啪?而世上有不啻九卷,未測定幾卷,今且以目錄為正.《張仲景雜方》有八卷.?
右件皆是《秘閣四部書目錄》所載錄者也.?
漢來有張仲景,意思精密,善詳舊效,通于往古.自此以來,未聞勝者.?
文中所云"秘閣四部書目錄",又稱(晉元帝四部書目錄》,東晉李充撰.是李充之作已著錄《張仲景辨?zhèn)⒎健肪啪砑啊稄堉倬半s方》八卷,清楚表明東晉 時期《辨?zhèn)放c《雜病》已分別流行.李充《秘閣四部書目錄》,據(jù)西晉茍勖《晉中經(jīng)簿》而成,梁·阮孝緒《七錄序》已反復言之,《七錄序》今存,收于《廣 弘明集》卷三,可參閱,則《辨?zhèn)啪怼放c《張仲景雜方八卷》著錄于《晉中經(jīng)簿》決無疑義,是西晉時期仲景書已分為《傷寒》,《雜病》流行矣.?
3,梁·阮孝緒《七錄》"張仲景《辨?zhèn)肥?quot;為六朝傳本?
《七錄》,阮孝緒(479—536)撰,六朝時期非常重要的目錄學著作,全書佚,今存序."張仲景辨?zhèn)?quot;八字,載《隋書·經(jīng)籍志》.《隋書·經(jīng) 籍志》,據(jù)阮孝序《七錄》成;《七錄》據(jù)宋·王儉《七志》成.王儉(公元452~489,宋·元嘉二十九年至齊·水明七年)《七志》,據(jù)東晉李充《晉元帝 四部目錄》成.《晉元帝四部目錄》又稱《秘閣四部書目錄》.《秘閣四部書目錄》稱"張仲景《辨?zhèn)凡⒎接芯啪?quot;,即阮孝緒所稱之《辨?zhèn)肥?李充 《秘閣四部書目錄》據(jù)西晉茍勖(公元 ~289)《晉中經(jīng)簿》而成.則《辨?zhèn)肥?《小品方》稱九卷),于西晉《晉中經(jīng)簿》中已經(jīng)著錄.?
綜上所述,張仲景《辨?zhèn)肥碇浻凇端鍟そ?jīng)籍志》,《隋志》據(jù)阮孝緒《七錄》成,是知《七錄》亦著錄《辨?zhèn)肥?《七錄》據(jù)宋王儉《七志》 成,則《七志》亦著錄《辨?zhèn)肥?《七志》據(jù)東晉李充《秘閣四部書目錄》成,《秘閣四部書目錄》據(jù)西晉·荀勖《晉中經(jīng)簿》成,則《辨?zhèn)肥硪啾刂?錄于東晉《秘閣四部書目錄》及西晉《晉中經(jīng)簿》也. 4,淳化本(傷寒論)為六朝傳本?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癸丑,趙匡胤卒,次日甲寅,趙炅即帝位,是為宋太宗.此年十月改為太平興國元年.太平興國三年,趙炅詔王懷隱,陳昭 遇等把他們收集的方書加以整理編纂.(宋史)卷四百六十一《方技傳·王懷隱傳》說:?
王懷隱,宋州睢陽人,初為道士,住京城建隆觀,善醫(yī)診.太宗尹京,懷隱以湯液祗事.大平興國初,詔歸俗,命為尚藥奉御,三遷至翰林醫(yī)官史.三年(按, 指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王遣于惟浚入朝,惟浚被疾,詔懷隱視之.初,太宗在藩邸,暇日多留意醫(yī)術,藏名方千余首,皆嘗有驗者.至是(按,謂至 大平興國三年)詔翰林醫(yī)官院各具家傳經(jīng)驗方以獻,又萬余道,命懷隱與副使王佑,鄭奇,醫(yī)官陳昭遇參對編類.每部以隋太醫(yī)令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冠其首,而 方藥次之,成一百卷.太宗御制序,賜名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鏤版頒行天下,諸州各置醫(yī)博士掌之.懷隱后數(shù)年卒.昭遣本嶺南人,醫(yī)術尤精驗,初為醫(yī)官,領 溫水主薄,后加光祿寺丞,賜金紫.?
此傳顯示,《太平圣惠方》始編于太平興國三年,每部之前均冠以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部分,后面列醫(yī)方.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載:"太平興國 七年,詔醫(yī)官使尚藥奉御王懷隱等編集.御制序文.淳化三年書成."據(jù)《王懷隱傳》及宋·王應鱗《玉!肪砹,始纂集《太平圣惠方》,的時間應是太平興 國三年,而不是七年.《玉!吩:"《太平圣惠方》,太宗留意醫(yī)術,自潛邸得妙方千余首.太平興國三年,詔醫(yī)官院獻經(jīng)驗方,合萬余首,集為《太平圣惠方》 百卷.凡千六百七十門,萬六千八百三十四首,并序論總目錄,每部以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冠其首,凡諸論證品藥功效悉載之.御制序,淳化三年二月癸未賜宰 相李肪,參政黃中沆,樞臣仲舒準.五月乙亥,頒天下,諸州置醫(yī)博士掌之.(書目首卷,興國中王懷隱等承詔撰.慶歷四年正月賜德順軍.)"據(jù)《玉!匪, 《太平圣惠方》從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開始編起,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二月編成,歷時凡14年而成書.通稱書中之《傷寒論》為淳化本《傷寒 論》.?
《太平圣惠方》從南宋陳振孫《書錄解題》著錄以后,后世未見著錄.清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著錄《太平圣惠方》,宋刻殘本三卷:"原本一百卷,今存 眼齒兩類三卷."國內此書之全帙久佚,唯日本藏有南宋原刻本五十卷,后又補抄五十卷,而成全帙一百卷.?
日本森立之《經(jīng)籍訪古志》敘述宋版原刻說:?
大宋新修《太平圣惠方》一百卷,目錄一卷.每半頁高七寸五分,幅五寸,十三行,行二十五六字.第一百卷末云:"福建路轉運司今將國子監(jiān)《太平圣惠方》 一部一百卷;十六冊,計三千五百三十九版對證,內有用藥分量,及脫漏差誤共一萬余字,各已修改開版,并無訛舛,于本司公使庫印行.紹興十七年四月日."次 有邵大寧,宋藻,陳曄,黃(讠乃)范寅秩,馬純官銜六行.?
日本岡西為人《宋以前醫(yī)籍考·經(jīng)方》第924頁說:
此為南宋槧本,每卷未有金澤文庫印密行細字,字劃道勁,殆逼汴京物,其所存凡五十卷(按注云: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七,第十 八,第二五,第二六,第二九,第三十,第三三,第三四,第四五,第四六,第四九,第五十,第五一,第五二,第五三,第五四,第五五,第五六,第五九,第六 十,第六一,第六二,第六三,第六四,第六九,第七十,第七五,第七六,第七七,第七八,第七九,第八十,第八一,第八二,第八三,第八四,第八七,第八 八,第九一,第九二,第九五,第九六,第九九,第一百,計五十春),其余五十卷及目錄,字行全同;蓋據(jù)宋本補足者.逐卷首頁格頂鈐"御本"二字朱印,乃駿 府秘府舊本也.寬政甲寅(案指日本寬政六年,公元一七九四年),大朝借之尾藩,使于醫(yī)庫影模一本,以儲之廷閣.噫!是書誠為經(jīng)方之淵藪,彼土則明以采失其 傳,而特巍存于皇國.世間有鈔本,然訛脫不鮮.今此本既幸蒙列祖之寶愛,遇恭廟好生之深心,遂能發(fā)幽光,以濟斯民之夭札,其深仁厚澤,豈可不感仰耶!?
清末楊守敬《日本訪書志》亦云:
此本(案指森立之《經(jīng)籍訪古志》所說之本)首尾完具,真稀秘笈,計其所采方書,增于《外臺秘要》數(shù)倍,雖每方不著所出原書,不如《外臺》之例之善,然 是書經(jīng)諸名醫(yī)類編,首尾十三年,頒諸天下,以之課士,知其非茍而已也.1958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有排印本問世,其《出版說明》說:"本書是根據(jù)北京市現(xiàn)存 的四種手抄本為藍本而捧印的.從這四種抄本中選出戳有"養(yǎng)安院藏書"圖記者為主要藍本."?
《太平圣惠方》的許多卷,在朝鮮《醫(yī)方類聚》中曾加收錄.《醫(yī)方類聚》編成于公元1445年(相當明正統(tǒng)乙丑十年),凡266卷.1852年左右,日 本丹波元堅曾為該書加入補殘一卷(原缺第12卷,丹波氏據(jù)家藏之本補入),并于1861年刊行,通稱江產(chǎn)學訓堂本.《醫(yī)方類聚》收集明以前醫(yī)書達150余 種,其中卷二十九"傷寒門"收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傷寒論),也就是淳化本《傷寒論》日本岡西為人《宋以前醫(yī)籍考·經(jīng)方類》說:"《醫(yī)方類聚》所引,亦 同宋本,可據(jù)以校鈔卷."今考淳化本《傷寒論》,并非《傷寒論》全本,它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 傷寒敘論;?
2. 辨?zhèn)}候;?
3. 傷寒受病日數(shù)次第病證;
? 《金匱玉函經(jīng)》與《傷寒論》同體而別名,名稱有異而內容相同.此書為六朝傳本.?
關于《金匱玉函經(jīng)》的編者,主要有兩種意見.?
一是由王叔和編次;一是由南朝醫(yī)師編纂;一是由唐代醫(yī)師編纂.主張由王叔和編纂的主要有以下幾家:《隋志》,《舊唐志》,《新唐志》及林億,見林億所 寫的《校正金匱玉函經(jīng)疏》;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宋末元初王好古《醫(yī)壘元戎》:"《金匱玉函》,即仲 景之書稱也."《宋史·藝文志》載:"《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王叔和集."明徐镕:"夫《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東漢張仲景祖書名也."陳世杰《重刻張仲景金匱 玉函經(jīng)序》:"《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漢張仲景論著,晉王叔和所撰次也."?
二是由南朝醫(yī)師編纂.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先生,及日本江產(chǎn)后期山田業(yè)精.太炎先生在 1932年10月寫了一篇《覆刻何本金匱玉函經(jīng)題辭》,收在《蘇州國醫(yī)雜志》編纂的《章校長太炎先生醫(yī)學遺著特號》.此文是我所見到的研究《玉函》流傳史 最有深度的一篇文章,受到此文的啟發(fā)和影響,我寫了一篇《金匱玉函經(jīng)四考》,發(fā)表于1989年第6期《中醫(yī)雜志》上,文中稱:"《玉函》當由南朝醫(yī)師據(jù)叔 和整理之仲景書而編纂,其上限不早于406(東晉義熙二年),下限不遲于隋初(518年,以不避隋諱知之)".?
附章太炎考證文章一篇
覆刻何本《金匱玉函經(jīng)》題辭 民國二十一年十月章太炎?
《金匱玉函經(jīng)》八卷,清康熙末年何焯所鈔宋本,而醫(yī)師陳世杰為之校刻者也,其書即《傷寒論》,顧篇第,條目,方法或少異,宋林億等校定序目,略言之 矣.案《宋史·藝文志·醫(yī)書類》"張仲景傷寒論十卷"又"金匱要略方三卷",注"張仲景撰,王叔和集",又"《金匱玉函經(jīng)》入卷"注"王叔和集",三者劃 然,不以相亂.《崇文總目》有張仲景《金匱要略》三卷,《紹興秘書目》有《金匱玉函》八卷,數(shù)與宋志相合.自晁公武《讀書志》混《金匱玉函經(jīng)》與《金匱要 略》為一,其后馬端臨,徐皆不能別.訖于清修四庫,且無《金匱玉函》之目.蓋晁氏作志時,蓋聞有《金匱玉函》名,未窺其書,故強以《要略》方后傳,懸牛 頭,賣馬脯,不自知其非,然于入卷三卷之異,亦不比考,何其疏失至于是也.明中葉,葉文莊次《綠竹堂書目》,有《玉函經(jīng)》一冊,不著卷數(shù),其為是書與杜光 庭《玉函經(jīng)》,未可知也.?
余觀趙開美所刻《傷寒論》,方下有林億等校語,頗引《玉函》以見異同.成無己《傷寒論注》,許叔微《本事方》亦時時道及之.而《千金方·診候篇》引張 仲景曰"欲療諸病,當先以湯滌五藏六府"等二百五十七字,不知所從來,及得是經(jīng),則諸家所引,皆在其中.《千金·診候》所述,即是經(jīng)《證治總例》之文也. ?
詳其篇次,先以《證治總例》其文與叔和《傷寒例》絕異.刪《平脈》篇,視"論"本為闕.又《熱病陰陽交并生死證》篇,視"論"本為增.《厥陰篇》惟錄 綱領四條,而《周利嘔噦》自為篇.汗吐下可不可諸條外,更有可溫,可火,可灸,可刺,可水,而水火灸刺,復有不可,又出叔和法外.惟《千金翼方·傷寒宜 忌》別出九目,本于是經(jīng).此篇第與《傷寒論》有不同也.《痙濕 》篇有"脊強者五痙之總名"等三十一字,"論"本與《要略》皆無之."太陽病三四日不吐下,見芤乃汗之"一條,"論"本所無,而《千金翼方》所述有是.又 "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與《千金翼方》所述及林億等所引一本皆同,不云"可與小陷胸淆".此條法與《傷寒論》有不同也.列方一百十五道,蓋增 柴胡加
大黃芒硝桑螵蛸湯,又別有甘草湯,即甘草—味者,皆舊所不著.比方目與《傷寒論》有不同也.?
仲景游宦之跡,多在荊州,江南諸師,聞其遣法者蓋眾央.億等校定是經(jīng),謂亦叔和所集.宋志因之.尋叔和已集《傷寒論》,必不自為歧異.且其《證治總 例》言"地水火風,合和成人,曲氣合德,四神安和,人—氣不調,百一病生,四神動作.四百四病,同時俱起."此乃奉之釋典,非中土方書所有.叔和當魏晉 間,釋典雖已入中國,士人鮮涉其書,知是經(jīng)非叔和所集,而為江南諸師秘愛仲景方者所別編.六朝人多好fo,故得引是以成其例耳.
-----------唐時孫思邈多取是經(jīng).宋館閣雖嘗校定,傳者已稀,元明以來,不絕如線.幸有何氏得宋本,寫授其人刻之,下去乾隆校四庫時,才六十余歲,而四庫竟未列入. 蓋時校錄諸臣,于臣書最為疏略.如《傷寒論》只錄成無己注本,本錄治平原校,而時程永培所為購得諸書,往往棄之本采,即其比也.余前得日奉覆刻陳本,驚嘆 不已.后十余歲,醫(yī)師徐衡之,章成之又以陳氏初印本進,距其?虝r,二百十六年矣.衡之等懼其書不傳,將重為鏤版以行,而質于余.余觀陳刻,亦間有不正 者,如 改為駛,失氣改為矢氣,皆由不達古字古言,以意點竄,周悉為校正.其余俗字可遵者皆仍其故,并列陳何舊序于前,以志緣起.校成,授衡之等覆刻,乃為題辭云 爾.民國二十一年章炳麟.?
按,此文原載1932年(呂明醫(yī)刊)第2期,后載《醫(yī)學文苑》,又載1936年夏出版的《蘇州國醫(yī)雜志》第10期,再載于1938年出版的《太炎文錄 續(xù)編》卷二上,又載于1994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太炎全集》第八冊.?
經(jīng)筆者將《金匱玉函經(jīng)》與孫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之《傷寒論》校讀,成《唐本傷寒論》一書(1994年中國醫(yī)藥出版社出版),發(fā)現(xiàn)孫思邈本《傷寒論》與《金匱玉函經(jīng)》極為相似.
? 6,《傷寒論》在隋代的流傳?
《傷寒論》以"鞕"避"堅",為《傷寒論》在隋代流傳的標志.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四《經(jīng)籍考》云:"煬帝即位,增秘書省官百二十員,并 以學士補之.帝好讀書著述,自為揚州總管,置王府學士至百人,常令修撰.以至為帝前后近二十載,修撰未嘗暫停.自經(jīng)術,文章,兵農,地理,醫(yī)卜,釋道乃至 捕搏鷹狗,皆為新書,無不清洽,共成三十一部,萬七千卷.初,西京嘉則殿有書三十七萬卷,帝命秘書監(jiān)柳顧言等詮次,除其復重猥雜,得正御本三萬七千余卷, 納于東都修文殿.又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于東都觀文殿東西廂構屋以儲之."此謂隋煬帝時期整理抄寫圖書之事. 《傷寒論》必在抄寫整理之列.隋代頗重避諱,乃將"堅"改寫為"鞭"或"固"(見《諸病源候論》).由避諱字可以考證出《傷寒論》在隋代流傳的基本概貌. 《金匱玉函經(jīng)》與《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不避"堅",是該書流傳于六朝的證據(jù).?
7,唐傳本《傷寒論》?
唐傳本《傷寒論》,指唐初孫思邀(公元581—682)《千金翼方》卷九,卷十收錄之《傷寒論》.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一十六卷,漢末兵燹頻仍,不 久散亂,幸有魏太醫(yī)令王叔和整理編次而得以流傳(晉·皇甫謹《甲乙經(jīng)序》寫于魏甘露中,稱:"近代太醫(y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王叔和為 魏太醫(yī)令也).王氏整理編次之《傷寒論》著錄于王叔和《脈經(jīng)》卷七.自叔和之后,至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林億,孫奇校定《傷寒論》之前凡八百余 載,《傷寒論》之流傳,顯晦離合,不一而足,目錄記載,亦多歧異,致令研治此書者,難于沿流溯源,學者憾焉.?
唐繼隋祚,寰區(qū)一統(tǒng),文治武功,遠邁前朝.孫思邈懷濟世之志,成《千金要方》三十卷,惜未得《傷寒論》之全.故林億《校正千金翼方后序》云:"孫氏撰 《千金方》,其中風瘡癰,可謂精至,而傷寒一門,皆以湯散膏丸,類聚成篇,疑未得其詳矣."今詳計《千金要方》所錄《傷寒論》六經(jīng)病方證,經(jīng)與宋本《傷寒 論》比照,有如下諸條:12,13,15, 16,17,19,25,34,35,38,40,42,43,45,52,53,54,57,63,66,67,77,82, 95,106,125,126,128,131,135,137,166,168,169,170,208,209,210,218, 222,236,237,320,322,324,397,凡四十余條,是則孫思邈于撰訖《千金要方》之時,未睹《傷寒論》之全,信矣.故孫氏深深慨嘆 云:"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
迨三十年后,成《千金翼方》三十卷,為《要方》之輔翼,成一家之學.林億《千金翼方后序》云:"又著《千金翼方》三十卷,辨論方法見于《千金》者十五 六,惟傷寒謂大醫(yī)湯藥雖行,百無一效,乃專取仲景之論,以太陽方證,比類相附,三陰三陽,宜忌,
霍亂,發(fā)汗吐下后,陰易勞復病為十六篇,分上下兩卷,亦一 時之新意.此于《千金》,為輔翼之深者也,從而著之.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潛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有以 見孫氏尊而神之之心也."按孫氏所見之《傷寒論》,非分上下兩卷,以《千金要方》分為上下兩篇,分置卷九,卷十,故《千金翼方》亦將《傷寒論》分上下兩 篇,置于卷九,卷十.?
研究《唐傳本傷寒論》,不但對于醫(yī)家臨證裨益宏多,而且對于《傷寒論》文獻學之研究,亦具有極大意義,下面舉例言之.?
首先,可籍以考證《傷寒論》自叔和至北宋治平二年前流傳之概貌.《隋書·經(jīng)籍志·醫(yī)方類》"醫(yī)方論七卷"下注云:"梁有張仲景《辨?zhèn)肥?亡." 此《辨?zhèn)肥?即 《傷寒論》十卷也.日本丹波元簡(公元1755~1810年)《傷寒論輯義·綜概》云:"隋《經(jīng)籍志》注載,粱《七錄》張仲景《辨?zhèn)肥?今《傷寒 論》每篇盡冠"辨"字,此即指今《傷寒論》而云其亡者,蓋《千金方》稱江南諸師秘仲景傷寒方法不傳.然則《隋志》云亡者,其實非亡也."按元簡說是也. 《傷寒論》每卷皆冠以"辨"字,如卷一"辨脈法",卷二"辨痙濕暍脈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卷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卷四"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下",卷五"辨陽明病脈證并治","辨少陽病脈證并治",卷六"辨太陰脈證并治","辨少陰脈證并治","辨厥陰脈證并治",卷七"辨霍亂病脈證并治", "辨陰陽易差病脈證并治","辨不可發(fā)汗病脈證并治","辨可發(fā)汗病脈證并治",卷八"辨發(fā)汗后病脈證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卷九"辨不可下 病脈證并治","辨可下病脈證并治",卷十"辨發(fā)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故亦稱之為《辨?zhèn)?且十卷之數(shù)亦相合,則《七錄》之《辨?zhèn)肥砑唇裰秱?寒論》十卷,斷無疑義也.?
《隋志》稱此書為"梁有"者,謂梁·阮孝緒(公元4794536)之《七錄》有此書也.《梁書·處士傳》云;"阮孝緒,字十宗,陳留尉氏人也……大同 二年卒,時年五十八.門徒誄其德行,謚曰文貞處士,所著《七錄》等書二百五十余卷行于世".《七錄》成書于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又據(jù)《隋書·經(jīng)籍 志·序》稱:"普通中,有處士阮孝緒,沉靜寡欲,篤好墳史,博采宋齊以來王公之家,凡有書籍,參校官簿,更為《七錄》.一曰經(jīng)典錄,紀六藝;二日記傳錄, 紀史傳;三日子兵錄,紀子書兵書:四曰文集錄,紀詩賦;五日術技錄,紀數(shù)術;六日fo錄,七日道錄.其分部題目,頗有次序."阮氏《七錄》今亡,然《七錄 序》,《古今書最》及《七錄目錄》完整保存于唐初釋道宣(公元596~667年)《廣弘明集》卷三.?
《七錄目錄》內篇術技類載:"醫(yī)經(jīng)部:八種,八帙,五十卷","經(jīng)方部:一百四十種,一百八十帙,一千二百五十九卷."是《辨?zhèn)肥砑粗浻诮?jīng)方 部.考阮氏《七錄》亦上有所因.據(jù)《古今書最》載,《七錄》參閱之前人書目,除劉歆《七略》,班固《漢書·藝文志》,西晉茍勖《晉中經(jīng)簿》,東晉袁山松 ( ~1401年),《后漢藝文志書》(按以上四種書目,為阮氏所親見,然已亡佚許多種書)外,尚有東晉李充,丘淵之,宋·王儉,齊·謝朏,梁·劉孝標等人編撰之目錄,而受益王儉《七志》尤多,觀《七錄序》可知.?
王儉(公元452~489),《南齊書》有傳:"王儉,字種寶,瑯笽臨沂人也……解褐秘書郎.大子舍人,超遷秘書丞.上表求校墳典,依《七略》撰《七 志》四十卷,上表獻之,表辭甚典."又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序》稱:"儉又另撰《七志》,一曰經(jīng)典志,紀六藝,小學,史記,雜傳;二曰諸子志,紀古今諸子; 三曰文翰志,紀詩賦;四曰軍書志,紀兵書;五曰陰陽擊,紀陰陽圖緯;六曰術藝志,紀方技;七曰圖譜志,紀地域及圖書.其fo道附見,合九條.然亦不述作者之 意,但于書名之下,每立一傳."王儉《七志》今亡,依該書體例, 《辨?zhèn)肥肀刂?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zxtf.net.cn/pharm/2009/20090113053620_93164.shtml" target="_blank">于術藝志中也.又據(jù)日本(財)前田育德會尊經(jīng)閣文庫藏陳延之《小晶方》殘卷載,《秘閣四部書目錄》著錄"張仲景辨?zhèn)⒎接芯啪?quot;, "張仲景雜方有八卷",而《七志》系據(jù)劉宋,兩晉諸目錄而撰成,則《辨?zhèn)肥砩纤葜羷⑺渭皷|晉書目亦無可疑.?
《七錄》以后,載《辨?zhèn)肥碇空邽椤端鍟そ?jīng)籍志》.《隋志》主要由魏徵,李延壽等撰.《舊唐書·魏徵傳》云;"隋史序論,皆微所作,梁陳齊各 為總論,時稱良史."《隋志》成于貞觀年間,依據(jù)之書目主要為王儉《七志》,阮孝緒《七錄》及《隋大業(yè)正御書目》等.然則,《隋志》何以云《辨?zhèn)肥?"亡"耶 ?
隋代立國,文帝雅好圖籍,采納秘書監(jiān)牛弘(公元545~610)廣開求書之路建議,致令隋代藏書極富.《隋書·經(jīng)籍志·序》云:"隋開皇三年(五八三 年),秘書監(jiān)牛弘表請分遣使人搜訪異本,每書一卷,賞絹一匹,校寫既定,本既歸主.于是民間異書,往往間出.及平陳以后,經(jīng)籍漸備,檢其所得,多太建(按 陳宣帝年號)時書,紙墨不精,書亦拙惡.于是總集編次,存為古本,召天下工書之士——京兆韋霈,南陽杜頵等,于秘書內補續(xù)殘闕,為正副二本,藏于宮中,其 余以實秘書內外之閣,凡三萬余卷.?
今之《傷寒論》"堅"字皆改為"鞭",以避隋文帝楊堅之名諱,顯系隋代抄寫《傷寒論》所改,則終隋煬帝之世,《傷寒論》十卷仍在流傳而未亡.那么為何至編寫《隋志》時忽然說《傷寒論》十卷亡了呢 ?
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序》說:"大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克平偽鄭,盡收其圖書及古籍焉.命司農少卿來遵貴載之以船,溯河西上,將致京師,行經(jīng)底 柱,多被漂沒,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目錄亦為所漸濡,時有所缺.今考現(xiàn)存,分為四部,合條為一萬四千四百六十八部,有八萬九干六百六十六卷."《傷寒 論》十卷本或遭此水劫,亦未可知.然自此孫思邈于唐初撰《千金要方》時而不得見.?
《舊唐書·孫思邈傳》云:"初,魏徵等受詔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史,恐有遺漏,屢訪之,思邀口以傳授,有如目觀.……自注《老子》《莊子》,撰《千金方》 三十卷,行于代."其時孫氏正為未見《傷寒論》而慨嘆,告訴了魏徵,魏氏于撰《經(jīng)籍志》時遂于《醫(yī)方論》七卷條下注云"亡",此即《隋志》所寫"亡"字之 歷史背景也.?
《傷寒論》自兩晉,宋,齊,梁,陳至隋,流傳一直不衰,唐初暫時衰微,約至高宗永徽以后復出(孫思邈《千金要方》撰成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終于收錄于《千金翼方》中.由此可知,《唐傳本傷寒論》乃溝通《傷寒論》自兩晉至唐初流傳之橋梁,若無此書,則《傷寒論》在唐以前之流傳難于考索矣!難于 取證矣!?
《傷寒論》于唐初復出后,一直流傳不衰.據(jù)《唐會要》卷八二載;"乾元元年(公元 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后,有以醫(yī)術入仕者,同明經(jīng)例處分.至三年(公元760年)正月十日,右金吾長史王淑奏:醫(yī)術請同明法選人,自今己后,各試 醫(yī)經(jīng)方術策十道,本草二道,脈經(jīng)二道,張仲景《傷寒論》二道,諸雜經(jīng)方義二道,通七以上留."?
唐蘇冕輯唐高祖至唐德宗各朝典章制度為《會要》四十卷,唐宜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詔楊紹復續(xù)敘德宗至宣宗各朝事,成《續(xù)會要》四十卷.宋初王溥 據(jù)蘇,楊二家原本補宣宗至唐末史事,成《唐會要》百卷.乾元三年試醫(yī)以《傷寒論》等事,乃出于蘇冕所錄,是以知《傷寒論》于唐中期為醫(yī)家必讀之書,流傳較 為普遍.?
唐·王燾(公元670~755)《外臺秘要》屢引《傷寒論》條文與方劑,且注云出某卷中,與今本《傷寒論》對勘,大多相符.如《外臺秘要》卷一引小建 中湯,小柴胡湯方證,卷二引
葛根湯方證,注文皆云:"出第三卷中",與今本合.卷二引
五苓散,白散方,引小柴胡桂枝
干姜湯方,均注云:"出第四卷中",亦 與今本合.故丹波元簡云:"王燾《外臺秘要》載 《金匱要略》方,而出張仲景《傷寒論》某卷中,則唐時其全帙十六卷不易舊目者才存臺閣中.王氏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時,特得探其秘要,而載之其著書.今所傳 十卷,雖重復頗多,似強足十卷之數(shù)者,然逐一對勘,大抵與《外臺》所引符,則今《傷寒論》,不可斷為非《七錄》及《唐志》之舊也."(《傷寒論輯義·綜 概》)又考林億等《校定備急千金要方后序》云:"臣嘗讀唐令,見其制:為醫(yī)者皆習張仲景《傷寒論》",是北宋林億等所見唐代政府命令,督導業(yè)醫(yī)者必習《傷 寒論》也.?
上述三事證明,唐高宗以后,《傷寒論》逐漸成為業(yè)醫(yī)者必讀之書.自唐以后直至北宋,《傷寒論》傳而不廢,至北宋治平二年林億,孫奇選《傷寒論》十卷本 為底本加以校定,以《唐傳本傷寒論》為主校本,自此《傷寒論》之傳本始定于一.?
綜上所述,《唐傳本傷寒論》乃連接兩晉至唐初《傷寒論》流傳最直接最有力之證據(jù),在中醫(yī)文獻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第二,可考察《傷寒論》不同傳本之聯(lián)系.自六朝至唐,《傷寒論》傳本主要有:①《脈經(jīng)》卷七;②《辨?zhèn)肥肀?此本系今通行之《傷寒論》十卷本之 古本(今稱"宋本");③《小品方》收錄本;④淳化本;⑤《金匱玉函經(jīng)》;⑥《千金要方》卷九殘卷本;⑦收于《千金翼方》中之《傷寒論》(今稱唐傳本) 等.綜考諸本,雖有小異,而六經(jīng)病之條文基本相同.? 唐本,宋本及《玉函》三本相異較大者,在"可"與"不可"諸篇.《唐傳本傷寒論》"可"與"不可"計十六部分,《金匱玉函經(jīng)》亦為十六部分,惟《玉 函》之條數(shù)遠較唐本為多,緣《玉函》將三陰三陽中諸條,大多收入"可"與"不可"中,而唐傳本"可"與"不可"所收三陰三陽之條文,僅四十余條.宋本之 "可"與"不可"則僅有八部分,無"可溫","不可灸","可灸","可刺","不可刺","不可水","可水","不可火","可火".三書綜合觀之, 《唐傳本傷寒論》在結構,條序上,與《玉函》更相近.可證《玉函》亦為唐朝以前之古傳本.?
第三,明清學者,謂《唐傳本傷寒論》為張仲景《傷寒論》之定本,評價極高.明王肯堂(公元1549~1613)《千金翼方序》云:"《千金方》收入 《道藏》,今關中江右,皆有刻,乃至宋元刻本藏書家多有之,而獨《翼方》不傳,《道藏》亦不載,世多有不知其名者","后獲《千金翼方》于故友徐士彰諫議 家,則前所疑者悉無有,而釋氏玄門千金不傳之秘,前書所不及者,往往而見,于是益知此為真人晚年定本".?
清·王丙,字樸莊(公元1733~1803)《清史稿·藝術傳》有傳云:"著《傷寒論注》,以唐孫思邈僅采王叔和傷寒論序例,全書(按謂《傷寒論》全 書)載翼方中,次序最古,據(jù)為定本".王樸莊《回瀾說》云:"昔先祖嘗論《傷寒》以序例為主,以《千金翼》之定本為宗,而痛懲方中行,喻嘉言之皺說."又 云:"孫真人出玄門法力,魔所畏也,集醫(yī)學之大成,著《千金方》,編入脈經(jīng);又撰《千金翼》,而《傷寒論》之序次,復有定本焉."又云:"憶余學醫(yī)時,先 祖已歿,藏書甚多.讀傷寒家言,人各一說,罕得要領.至其詆叔和也,則異口同聲,牢不可破,猶幸及聞先祖,傷寒例不可不讀及千金翼有定本之語,中有所主, 始不為方喻所蔀."《回瀾說》著于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定本之說聞之于先祖,則自明末清初以來,學者稱《唐傳本傷寒論》為定本,亦云久矣.清 末陸懋修在《傷寒論注》后記中云:"傷寒論自注家各自為說,例亂已極,惟此為唐時序次,最古之本,猶見仲景當時原次,大可寶貴."?
二,宋本《傷寒論》刊刻后之流傳與演變
(一)宋本《傷寒論》所據(jù)底本為高繼沖進獻本考?
宋本《傷寒論》,指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校正醫(yī)書局奉旨刊行之本.孫奇,林億等《傷寒論序》云:"國家詔儒臣校正醫(yī)書,臣奇續(xù)被其選.以為 百病之急,無急于傷寒,今先校定《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復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請頒行."又云:"治平二年二月四日進 呈.奉圣旨鏤版施行."此即北宋最初刊行之本,稱為《傷寒論》初刻本.初刻本字形大,冊數(shù)多,售價高,一般士人無力購買.北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 九月奉圣旨另刊小字本以便流,故又稱治平本為"大字本",元佑本為"小字本".宋代原刻之大字本及小字本久佚,明萬歷二十七年,常熟趙開美據(jù)偶得之小字本 翻刻之,以接近原貌,故通稱趙開美本為"宋本《傷寒論》",趙所據(jù)之北宋原刻小字本在翻刻后亦亡.今趙開美本世上僅存5部:北京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圖書館1 部,沈陽醫(yī)學院圖書館l部,中山醫(yī)學院圖書館1部;臺灣省臺北市故宮博物院文獻館1部;日本國立公文圖書館內閣文庫圖書館藏1部.北京國家圖書館原藏一 部,抗戰(zhàn)前轉移至臺灣,今存縮微膠卷一套.?
北宋校正醫(yī)書局校正《傷寒論》所用底本,《傷寒論序》略有所述"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 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闡明之."這一段說明《傷寒論》自王叔和至孫思邈數(shù)百年之流傳大略,對于后人沿流溯源,尋找這數(shù)百年《傷寒論》流傳軌跡頗多啟 悟.宋本所據(jù)之底本為高繼沖進獻本.下面一段文字是關于底本之說明.文字雖簡,涵納甚多:?
開寶中(趙匡胤紀年,公元968—976年),節(jié)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其文理舛錯,未嘗考證,歷代雖藏之書府,亦缺于讎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
本文以此為線索,追蹤高繼沖編錄進獻之《傷寒論》直至《漢書藝文志》著錄之《湯液經(jīng)法》一千余年之流傳軌跡,窮溯本末,一一抉所自來,從這個角度觀之,本文是關于宋本 《傷寒論》在宋以前之流傳簡史.?
1,荊南國末主高繼沖世系考略?
高繼沖(公元942~973)是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荊南國最后一位國君,荊南國史事見《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二《世襲傳》,《新五代 史》卷六十九《南平世家》,宋王禹稱《東都事略》,《資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五,卷二百七十六,卷二百八十,卷二百八十七,卷二百八十八,《續(xù)資治通鑒》卷 一,卷二,卷三.?
高繼沖的曾祖父高季興,于907年任南平節(jié)度使,南平即荊南.《資治通鑒》云:"荊南節(jié)度使高季興寢疾,命其子行軍司馬,忠義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從誨權 知軍府事.丙辰,季興卒."季興卒于公元928年.荊南國由其子高從誨(公元891—948)主掌.高氏家族主掌荊南國凡五世,惟二世從誨讀書明禮,披覽 經(jīng)史.《資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九云:"從誨謂梁震曰:吾自念平生奉養(yǎng),固已過矣.乃捐去玩好,以經(jīng)史自娛."?
高從誨卒于公元948年,由其子高保融掌荊南.保融為第三代荊南國主,繼沖之父.《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八云:"荊南節(jié)度使南平文獻王高從誨寢疾,以 其子節(jié)度副使保融判內外兵馬事,癸卯,從誨卒,保融知留后."保融極昏庸,耽于yin樂,一切事務皆委其弟保勖.《宋史》卷四百八十三《世襲傳》云:"保融性 迂闊淹緩,御兵治民,一時術略政事,悉委于母弟保勖."《續(xù)資治通鑒》卷一云:保融性迂緩,御軍治民皆無法,高氏始衰."保勖亦荒yin貪婪.《續(xù)資治通鑒》卷一云:"(公元961年)九月甲子,以高保勖為荊南節(jié)度史.保勖yin恣,好營造臺榭,窮土木之工,軍民咸怨,記室孫光憲諫,不聽."高保勖卒于公元962年11月,此年相當北宋趙匡胤建隆三年.保勖為荊南國第四代國主.?
荊南國第五代國主亦即最末一代國主為高繼沖.其叔保勖臨終時問何人可繼主荊南.《續(xù)資治通鑒》卷一云:"荊南節(jié)度使高保勖寢疾,召牙內都指揮使京兆梁 延嗣曰:我疾將不起,孰可付后事者 延嗣曰:先子舍其子繼沖,以軍府付公,今繼沖長矣.保勖曰:子言是也.即以繼沖權判內外軍馬事.甲戌,保勖卒."從公 元962年11月始繼沖以荊南節(jié)度副使執(zhí)掌荊南國國柄.963年正月庚辰,晉升為荊南節(jié)度使.《續(xù)資治通鑒》卷三云:"正月丙子,以荊南節(jié)度副使權知軍府 事高繼沖為荊南節(jié)度使."?
五代十國之荊南國為十國中之弱國.凡五代.世系如下:?
高季興(1)→高從誨(2)→高保融(3)→高保勖(4)→高繼沖(5).?
2,高氏家族何以有《傷寒論》?
高氏家族世系清楚,凡五代,曾祖季興陜州硤石人,一介武夫,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以軍功任荊南節(jié)度使,為高氏家族統(tǒng)治荊南奠定基礎.第三代保 融,第四代保勖迂闊懦弱,yin恣害民,不恤政事,不親書卷,是《傷寒論》約非得于此三人時期.唯第二代高保融能"以經(jīng)史自娛",尚知書卷禮樂于修身治國不可 或離.保融個人有此品德,尚須輔以客觀條件.這個條件是——"劫掠".?
荊南國當今武漢一帶,扼四方水陸交通要沖,于十國中為蕞爾小國.《新五代史》敘其國云:?
荊南地狹兵弱,介于吳楚為小國.自吳稱帝,而南漢,閩,楚,皆奉梁正朔,歲時供奉,皆假道荊南.季興,從誨常邀留其使者,掠取其物.而諸道以書責誚, 或發(fā)兵加討,即復還之而無愧.其后漢與閩,蜀皆稱帝,從誨所向稱臣,蓋利其賜予.俚俗語謂奪攘茍得無愧恥者為賴于,猶言無賴也.故諸國皆目為高賴于.?
此書決非高氏家族歷代相傳所固有,極有可能在高季興,高從誨時期以掠取手段而獲得,諸道或發(fā)書責難,或發(fā)兵加討,乃奉還金寶,余下書卷等細物,至高繼沖危難之際,乃獻之朝. ?
3,高繼沖為何進獻編錄本《傷寒論》?
高繼沖任荊南節(jié)度使時,時當北宋趙匡胤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此時距大宋建國(公元960始建國)已3年余.趙匡胤久有統(tǒng)一天下之志,此時正在醞 釀征服荊南之計:以收服湖湘為詞假道荊南以滅之.據(jù)《續(xù)資治通鑒》卷一云:?
(公元963年)庚申,以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兼侍中慕容廷釗為湖南道行營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jiān),發(fā)兵會襄陽以討張文表.先是,盧懷忠使荊南,帝謂 曰: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吾盡欲知之.懷忠使還,報曰:繼沖控弦之士不過三萬,年谷雖登,民困于暴斂,其勢日不暇給,取之易耳.于是帝召宰相范質等謂 曰:江陵四分五裂之國,今假道出師,因而下之,蔑不濟矣.遂以成算授處耘等.?
《續(xù)資治通鑒》卷二詳細記述以假道之計削平荊南過程以及高繼沖無可奈何之態(tài):?
李處耘至襄州,先遣闔門使臨 丁德裕喻繼沖以假道之意,請薪水給軍.繼沖與其僚佐謀,以民庶恐懼為詞,愿供芻食百里外.處耘又遣德裕往,(孫)光憲及延嗣請許之.兵馬副使李景威說繼沖 曰:"王師雖假道以收湖湘,恐因而襲我,愿假兵三千設伏荊門險要處,候其夜行,發(fā)伏攻其上將,王師必自退卻,回軍收張文表以獻于朝廷,別公之功業(yè)大矣.不 然,且有搖尾乞食之禍."繼沖不聽,曰:"吾家累歲奉朝廷,必無此事."孫光憲曰:"景威,峽江一民耳,安識成敗!且中國自用世宗時已有混—天下之志.宋 興,凡所措置,規(guī)模益宏遠,今伐張文表,如以山壓卵耳.湖湘既平,豈有復假道而去耶 不若早以疆土歸朝廷,則荊楚免禍,公亦不失富貴."繼沖以為然.景威 知計不行而嘆曰:"大事去矣,何用生為 "固扼吭而死.景威,歸州人也.繼沖遣廷嗣與其叔保寅奉牛酒來搞師,且覘師之所為.?
壬辰,師至荊門,處耘見延嗣等,待之有加.延嗣喜,馳使報繼沖以無虞.荊門距江陵百余里,是夕,延釗與延嗣等宴,飲于其帳,處耘密遣輕騎數(shù)千倍道前 進.繼沖但挨保寅,廷嗣之還,遽聞宋師奄至,即慌恐出迎,遇處耘于江陵北十五里.處耘揖繼沖,令待延劍,而率親兵先入,登北門.比繼沖與延釗俱還,宋師已 分據(jù)沖要,布列街巷矣.繼沖大懼,遂盡籍其三州,十七縣,十四萬二千三百戶奉表來歸.?
春秋時代,晉國曾假道于虞以伐虢,回師滅虞,今故事再演,戲劇性地滅掉荊南.?
高繼沖于公元962年11月任荊南節(jié)度使,963年2月國除,任職3月余.滅國伊始,趙匡胤"復命高繼沖為荊南節(jié)度使",然令"樞密承旨王仁瞻赴荊南 巡檢",對高繼沖加以監(jiān)視.《續(xù)資治通鑒》云:公元963年"六月乙未詔:荊南兵愿歸農者聽,官為葺舍,給賜牛酒,種食."遣敵節(jié)度使統(tǒng)領的全部官兵.繼 而,又命王仁瞻為荊南節(jié)度使.《續(xù)資治通鑒》卷三云:"六月丁酉,命王仁瞻權知荊南軍府事",解除高繼沖荊南節(jié)度使之職.963年12月"癸未,改命繼沖 為武寧節(jié)度使",從此高繼沖離開荊南國.《新五代史》卷六十九《南平世家》云:"季興興滅年世甚明,諸書皆同.蓋自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鎮(zhèn)荊南,至 皇朝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國除,凡五十七年."?
高繼沖轉任武寧節(jié)度使后,為求免禍,不斷上獻珍寶乃至戶口簿,帳簿等.《宋史》卷四百八十三《荊南高繼沖傳》云: 繼沖藉管內芻梁錢帛之教來上,又獻錢五萬貫,絹五千匹,布五萬匹,復遣支使王崇范詣闕貢金器五百兩,銀器五千兩,錦綺二百段,
龍腦香十斤,錦繡帷幕二百事.?
《續(xù)資治通鑒》卷三:?
(乾德元年五月甲于)高繼沖藉伶官一百四十三人來獻,詔悉分賜諸大臣.
高繼沖在獻無所獻的情況下,想到《傷寒論》.?
為什么進獻此書呢 ?
這與趙匡胤之弟趙炅韜晦養(yǎng)志編纂醫(yī)書有密切關系.宋初,趙炅為編輯方書而搜羅名貴醫(yī)書及名方異術玄針.趙炅《太平圣惠方·序》云:?
朕昔自潛邸,求集名方異術玄針,皆得其要,間收礙名方千余首,無非親驗,并有準繩,貴在救民,去除疾苦,并遍于翰林醫(yī)官院各取到經(jīng)乎家傳應效藥方合萬 余道,令尚藥奉御王懷隱等四人,校勘類編,凡諸論證,并該其中,品藥功效,悉載其內.?
趙炅"求集名方異術玄針"的時間在開寶年間,這個階段,正是高繼沖任武寧節(jié)度使之時,朝不慮夕,危不旋踵,憂患纏身,計無所出.恰好此時趙炅在求集醫(yī) 書醫(yī)方,《傷寒論》為方論同集之作,乃進獻之,希冀政治處境有所好轉.孫奇,林億《傷寒論序》云:"開寶中,節(jié)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開寶凡9年,"開 寶中"當指開寶四年或五年,約獻于此時.但是他沒有達到自己的愿望.《宋史》卷四百八十三《荊南高繼沖傳》云:"開寶六年(公元 973年)卒,年三十一."獻書不久即含恨逝去.史書未載高繼沖生于何年,從卒年上溯31年,其生年為五代后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
高繼沖于史事無足言,唯一可供后人思念者為獻書事. ?
(4)高繼沖進獻本特點?
高繼沖進獻《傷寒論》本之特點,從《傷寒論序》中可大體考知.?
第一,"節(jié)度使高繼沖曾編錄進上"."編"者,編次也,即對原書之次序作些調整;"錄"者,抄錄也,即將原書于進獻前加以抄錄.編錄者為誰,已不可 知.此書在北宋校正醫(yī)書局校正以前(治平二年校正畢,公元1065年),其結構乃條列于前方匯于后者,即前論后方(其模式大體存留于《金匱玉函經(jīng)》),現(xiàn) 在的方證同條模式乃校正醫(yī)書局所改動.進獻本卷數(shù)與今本同,亦十卷.《序》云:"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指此.?
第二,"其文理舛錯,未嘗考正,亦缺于讎校."進獻本未經(jīng)?,訛,衍,倒,奪,時有所見.古代傳抄本類多如此.今本避"玄"為"真"等,非出自進獻本,乃出于校正醫(yī)書局.?
第三,"歷代藏之書府,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此尤可見此本之重秘,為人間難得寶卷.梁代阮孝緒《七錄》著錄《辨?zhèn)怼?與高繼沖進獻本為同一系統(tǒng)之本.?
第四,高繼沖進獻本未被收入由趙炅主持,王懷隱編輯的《太平圣惠方》中.趙匡胤駕崩后,其弟趙炅即位,是為宋太宗.他在開寶年間收集的名方異術玄針于 登極后16年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刊行成書,名為《太平圣惠方》100卷,其中卷8~14為《傷寒卷》與進獻本大異.淳化本亦為六朝傳本,但與進獻 本非同一傳授系統(tǒng).由此可知,進獻本獻于朝廷后,被珍藏于皇家書府,以至皇帝亦難得一見,故云"舉天下無或知者".?
第五,從進獻之初(約開寶四年或五年,公元971或972年)至校正醫(yī)書局以此本為底本而校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始校,治平二年—公元 1065年校畢),中間凡90余年,皆藏于皇家書府,無校勘,無著錄,秘扃塵封,"舉天下無或知者."至治平元年選此本為底本乃始見天日.北宋校正醫(yī)書局 以此本為底本,極為有識.?
此本流傳至今,乃天不喪斯文,故有獻之者(高繼沖),有校之者(孫奇林億),有翻刻者(趙開美),嘉惠我民族于無窮,豈非我民族之大幸哉!?
(二) 宋本《傷寒論》在中日兩國流傳與演變?
北宋原刻本有大字本與小字本之別.小字本今無存.1908年有名矩庵者稱他家藏有大字本《傷寒論》一本,未知今尚存否.?
明萬歷二十七年,江蘇常熟趙開美據(jù)偶得之北宋原刻小字本《傷寒論》摹刻之,以逼真原貌,通稱趙開美摹刻本為宋本《傷寒論》.趙開美本有初刻與補刻之不同.?
l,開美初刻本?
現(xiàn)存于日本內閣文庫,有大量墨丁與訛字,缺《傷寒論后序》.書口黑白交錯.雖有許多訛誤,然版本價值甚高.1988年日本燎原出版社影印出版. 1856年(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濟據(jù)初刻本摹刻刊行,中國許多大型圖書館有藏.此本對中國《傷寒論》之流傳至關重要.該書在漢字旁附日文反點符號. 1923年惲鐵樵據(jù)崛川濟本影印之,擦去日文反點符號,侈稱影印宋本《傷寒論》,1955年重慶中醫(yī)學會編輯之《新輯宋本傷寒論》即據(jù)崛川濟本為底本,非 以趙開美本為底本也.1958年南京中醫(yī)學院所編《傷寒論譯釋》亦以崛川濟本為底本,亦非以趙開美本為底本也.凡崛川濟本有墨丁之處,重慶本與南京本一仍 其舊.?
2,趙開美補刻本?
鑒于初刻本訛誤嚴重,趙開美請當時著名刻板家趙應期將訛字鏟掉重刻,并將《傷寒論后序》刻于書末,是為補刻本.臺灣本,中國中醫(yī)研究院本,沈陽醫(yī)學院本, 廣州
中山大學圖書館所藏皆為補刻本.識別補刻本的標志在宋本卷四末方形木印:"世讓堂翻刻趙氏家藏印"及卷十末長形木印:"長州趙應期獨刻".中醫(yī)古籍出 版社已將補刻本影印出版.?
3,楊守敬偽造"影抄北宋本傷寒論"揭秘?
楊守敬(道光十九年~民國四年,即公元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湖北省宜都縣人.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舉人.光緒六年(公元1880 年)應聘東渡,為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隨員.其時日本明治維新改革風氣尚盛,土苴漢學,鄙視漢醫(yī),中國古籍從中秘大量外流,不以為貴.守敬學養(yǎng)有素,慧眼識 真,知何者為珷玞,何者為美玉,不數(shù)年間,守敬積書數(shù)十萬卷.每得善本,輒考原委,撰寫題識,積稿二十余冊.光緒十年歸國,任教黃州,筑藏書樓曰"鄰蘇 園"以藏其書,以蘇東坡曾游該地,故曰鄰蘇.后執(zhí)教武昌,筑"觀海堂藏書樓"以貯秘籍.民國四年楊守敬逝世,藏書售予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將其一部分置于北 京北海公園內松坡圖書館,善本書歸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員何澄一將館藏楊氏善本書編成《觀海堂書目》四卷.楊守敬所藏原書今藏臺灣省故宮博物 院.?
楊守敬歸國后,將昔日所撰文稿整次成冊,名曰《留真譜》.關于影抄北宋本《傷寒論》楊守敬說明如下:?
《傷寒論》十卷,影北宋奉傷寒一書,后人多所更亂.而所據(jù)者,大抵以成無己注本為集矢.不知成本亦非叔和所編真面目.蓋叔和于每證治法相同者,不嫌復 載,成氏則但載其初見者,以后則云見某證中以省煩.然醫(yī)道至密,古人不憚反復叮嚀,意自有在.令省去之,反開后茍簡之弊.然自成氏注解后,林億校進本遂 微,著錄家亦皆以成氏本為原書,冤矣!余在日本初得英國寬文本,見其與成氏注解本不同,而刻手草率,誤字甚多.厥后得翻刻明趙清!吨倬叭珪繁,而后知 成氏本果非叔和原書.然開篇題名下,即署趙開美校刻,沈琳仝校字樣,是已非宋本舊式.最后于書肆得此影寫本,每半頁十行,行十九字.首題《傷寒論》卷第 一;次行題漢張仲景述,晉王叔和撰次;再下行低三格《辨脈法第一》《平脈法第二》;再下頂格問曰云云.乃知趣氏奉根源于宋刻,但為題較勘姓名,遂移其行第 (清常收藏名家,亦為流俗所染).此奉影寫精致,儼然北宋舊刻.唯第五一卷,第六上半卷,第八.九,十,十三春,摹寫稿弱,紙質亦新,當又是后來補寫也. 竊怪日本著錄家,皆以趙開美本為最古,而此奉尚存其國,來見甄異,余乃無意得之.歸后屢勸人重刻,竟無應者.念此書為醫(yī)家本經(jīng),日翻刻,趙本其版已毀,恐 他日仍歸湮滅,故特錄其經(jīng)進宮階于左,以審世之存心濟世者.?
欲考察楊守敬是否真地收購到北宋影刻《傷寒論》,必須親睹楊守敬所說的北宋影抄本.此書今藏臺灣省臺北市國家圖書館.由于海峽兩岸睽隔多年,大陸學者 不能前往臺灣圖書館查閱圖書,臺灣學者很少有暇顧及此等細事,所以楊守敬從日本購歸的"影抄北宋本"真實情況如何,兩岸學者無人論及.?
首先注意此事者,是日本東京北里東洋醫(yī)學研究所小曾戶洋先生.?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馬繼興先生在其所著《中醫(yī)文獻學》(上?萍汲霭嫔,1990年第一版 125頁)有如下說明:?
1880—1884年間,楊守敬出使日本時曾收集到日本佚名氏的影寫宋本《傷寒論》—種(見《日本訪書志》及《留真譜初編》).經(jīng)與趙本《傷寒論》對 照,行格,字數(shù)均同,唯此奉無"明趙開美? 沈琳仝校"以及"仲景全書"等字樣.故楊氏推為據(jù)"北宋舊刻"所抄錄.但楊說并無確據(jù).今其書展轉收入臺北 中夾圖書館中.經(jīng)小曾戶洋氏核對此書實物,發(fā)現(xiàn)有剪貼挖補的明星痕跡(即挖去上記趙本所增書名及校者字樣,而將以下各行原文依次剪貼向前推移),且此本并 無宋諱缺筆等,而確定其非宋本,而是源于影抄趙本的剪貼本.?〖HK〗〖HT〗
日本真柳城教授對所謂影抄北宋本有進行了考察.他說:?
楊守敬捏造的《影抄北宋板傷寒論》抄本收藏于臺北國家(舊稱中央)圖書館,這是將摹寫趙開美板剪勿后貼在中國紙上的.楊守敬在日本使人摹寫,回到中國 后制作的.其書式與柯逢時的《武昌醫(yī)學館叢書》所收的《傷寒論》完全相同.小曾戶發(fā)表論文時,不知道存在有《武昌醫(yī)學館叢書》中的《傷寒論》,故未提及. ?
也就是說,整個過程是這樣的:楊守敬在日本以趙開美本請人進行摹寫→將其剪貼后在中國偽造了《影抄北宋版?zhèn)摗贰D交給柯逢時刻入《武昌醫(yī)學館叢 書》中→剪貼本作為"影抄北宋傷寒論"出售給吳興張氏適園,為此書前附有題記"此影北宋傷寒論"→此題記收錄于楊氏《日本訪書志》.?
筆者在調查中亦發(fā)現(xiàn),楊守敬為了夸耀自己的藏書,同時意欲出售高價,作了一些元版,明版,宋版的偽題記.他的《日本訪書志》虛偽之處甚多,不能盡信.?
1998年6月臺灣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寫《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編·子部》,此書關于"影抄北宋本傷寒論"書志作如下描述:?
《傷寒論》十卷四冊 日本抄本 05895?
漢·張機撰,晉·王叔和編.?
匡高17·7公分,寬13公分,左右雙邊,每半頁十行,行十九字.版心白口,單
白魚尾.中間記卷第,下方記頁次.首卷首行頂格題"傷寒論卷第一",第二行低四格題"漢張仲景述晉王叔和撰次".?
封面書簽題"宋本傷寒論序目一之二";書根題書名《傷寒論》,并以"元亨利貞,為冊次.?
卷首有張機"傷寒卒病論集",次林億等數(shù)人"傷寒論序",次有圣旨一通.?
次目錄.護頁內有近人楊守敬手書題記,并附印記.?
書中鈐有"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近圃/收藏"朱文長方印,"飛青/閣藏/書印"白文方印,"吳興張氏適園收藏圖書"朱文長方印.?
書影旁寫有如下文字:"《傷寒論》十卷四冊 漢張機撰 晉王叔和編 日本抄本框18X13·1 近人楊守敬手書題記 (05895)".觀其標號皆為"05895",則圖書館書志所寫之《傷寒論》即為楊守敬所謂之"北宋影抄本傷寒論".對這張復印件,任何人都能一眼看清 剪貼推移的明顯痕跡,因為粘貼的技術太粗糙,太草率,太拙劣,太不經(jīng)心,漏洞百出.如:?
①上框的橫欄界左右沒有對齊,出現(xiàn)上下雙邊:?
②下框的橫欄界向下移位,與原有的下框左右欄界未能對齊,出現(xiàn)犬牙交錯現(xiàn)象:?
③楊守敬將書口剪下后稍加處理就向右推移三行,由于粘貼不細致,竟然把原有書口的一段黑線貼在書頁中間.?
考證至此,問題已經(jīng)十分清楚:?
①所謂"影抄北宋本傷寒論"千真萬確是楊守敬所偽造;?
②當今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影抄北宋本傷寒論";?
③楊守敬所偽造的"影抄北宋本傷寒論"所據(jù)的底本是趙開美本;?
④趙開美本所依據(jù)的是北宋元佑三年刊刻的小字本.?
4,武昌醫(yī)館翻刻"影抄北宋本《傷寒論》"考?
民國元年(1912年)十二月,柯繼文于武昌醫(yī)館刊印影宋本《傷寒論》為考證此本與趙開美本之關系,筆者與趙本作了較詳細對比.如下:?
第一,目錄比較?
(1)辨脈法,平脈法: 趙本占一行, 醫(yī)館本占兩行;?
(2)傷寒例,辨痙濕暍脈證 趙本占一行 醫(yī)館本占兩行;?
第二,書口比較?
(1)趙本書口上端有"仲景全書"四字,醫(yī)館本無,刻以墨條;?
(2)趙本魚尾下刻以卷次,醫(yī)館本在黑條下為黑書口,其下刻以"論某","某"指卷次?
(3)趙本書口底部刻以頁次,醫(yī)館本亦刻以頁次,頁次下為墨條書口.?
第三,卷一首頁比較?
(1)趙本卷一首頁第一行為"傷寒論卷第一 仲景全書第一"12字,醫(yī)館本無"仲景全書第一"6字;?
(2)趙本第三行為"宋林億校正"5字, 醫(yī)館本無;?
(3)趙本第四行為"明趙開美?"6字,醫(yī)館本無?
(4)趙本第五行為"沈琳仝校"4字,醫(yī)館本無.趙本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館本是以楊守敬偽造本為底本翻刻的.當是楊守敬將剪貼推移本出賣給或贈送給武昌醫(yī)館刊刻流布.?
(5)趙本卷一首頁第十行倒數(shù)最末一句話是"陽病見陰脈者死"7字,武昌醫(yī)館本對應之頁第十行倒數(shù)最末一句為"大便反鞭(音硬下同)",與楊守敬偽造本全同.?
第四,文字詞句比較?
(1)武昌醫(yī)館本增字:趙本《辨脈法第一》"故知當屎膿也(《玉函》作溺)",武昌醫(yī)館本于"玉"字上增"屎"字.趙本《辨脈法第一》"嚏而出之聲嗢(乙骨切)",武昌醫(yī)館本在"切"字下增"嗢"字.?
(2)字型比較:?
①趙本"熱"字下面的四點皆刻為"火"字,全書皆然,武昌醫(yī)館本"熱"字下皆為四點.?
②趙本《辨脈》"故欲裸身"之"裸"左半邊作"示"旁,武昌醫(yī)館本改為"衣" 旁,是.雖然改正了趙本誤字,但已失趙本真面.?
③趙本《辨脈》"盛夏欲著復衣"之"復"的左半邊作"示",武昌醫(yī)館本"衣"旁,是.雖然改正了趙本誤字,但已失趙本真面.?
④趙本《辨脈》"鼻中燥者必衄也"之"衄",右半邊作"刃",武昌醫(yī)館本作"丑", 是.?
(3)句子不同:?
《平脈》趙本"腎為脾所勝",武昌醫(yī)館本作"腎謂所勝脾".?
上面所有這些不同,根源有二:?
①武昌醫(yī)館本以楊守敬偽造本為底本翻刻,故與楊本同.?
②楊守敬出使日本尋到趙開美本,請日本書手摹寫, 故臺灣國家圖書館關于此本的題記與《留真譜》皆云"日本抄本",楊氏回國后加以剪貼推移造假.由于抄寫者是日本書手,所以書法,字型與趙本有異.?
6,惲鐵檀據(jù)日本崛川濟本影刻《傷寒論》考證?
惲鐵樵(公元1875~1935),江蘇武進入,著有《群經(jīng)見智錄》,《脈學發(fā)微》,《生理新語》等書,刊刻過《仲景全書》.惲氏所刻《仲景全書》極易與趙開美本《仲景全書·傷寒論》初刻板相混,需加辯正.?
趙開美本刊行后,日本曾加翻刻,1856(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濟《翻刻宋版?zhèn)摗贩套罴?該書以藏于日本楓山秘府的趙開美《仲景全書·傷寒論》初 刻板為底本而翻刻之,逼近趙本原貌.1923年惲鐵樵以日本安政三年本為底本影印之.?
經(jīng)與安政三年本詳細對比考察,確證惲鐵樵本源自安政三年本,唯將安政返點削去而已.舉例如下:?
(1)安政本《平脈法》"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腎謂所勝脾,脾勝不應時)",惲鐵樵本同.
按,小注"腎謂所勝脾"五字,北京國家圖書館,臺灣中央圖書館藏本皆作"腎為脾所勝".?
(2)安政本卷五242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一作■■)", 惲本同,"作"字下亦為兩個墨釘.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圖書館藏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本,臺灣本"作"字下兩個墨釘皆作"fo郁" .?
(3)安政本卷七385條"惡寒脈微(一作■)而復利",小注"作"下為一個墨釘,惲本同.北京國家圖書館,臺灣本,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圖書館藏本墨釘皆作"緩"字.證據(jù)尚多,不備舉.?
結論是明顯的;惲鐵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濟本為底本削去返點符號而翻刻者.此本在我國影響非常巨大,國內各大圖書館均有收藏,此后國內不少《傷寒論》研究著作稱所據(jù)底本為趙開美本者,實據(jù)惲鐵樵本也.?
惲鐵樵本源于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濟本,近60年前著名中醫(yī)文獻學家葉橘泉老先生早己言之.葉老先生在《康平本傷寒論序》中云:?
趙刻至今又三四百年,其書已稀如星鳳,除東國楓山秘府藏有一部外,國內唯吾友范行準先生有其書,至民國初年,惲鐵樵氏影印《傷寒論》號稱明趙開美本, 實則原本為日本安政間崛川濟氏據(jù)秘府藏本所覆刻者,惲氏固未見趙刻原書耳.?
7,重慶市中醫(yī)學會(新輯宋本傷寒論,所據(jù)底本為惲鐵樵本考察)?
1955年,重慶市中醫(yī)學會編輯一本《新編宋本傷寒論》,重慶人民出版社出版.起自太陽上"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止于"辨陰陽易差后勞復"之"損谷則愈"條.正文前有(內容說明),關于底本作如下說明:?
目前《傷寒論》的通行本有兩種:一是金成無己的注本,即《注解傷寒論》,一是宋鐫治平(1065)本,即高保衡等的原刻本,前者以明嘉靖間汪濟川的刊 本為善,后者原刻已不可得,現(xiàn)在僅存有明趙開美的覆刻本.總之,宋金時代的原刻《傷寒論》已不易見,所能看到的都是明刻本.兩者相較,成氏注解本已滲進了 許多己見,又經(jīng)展轉翻刻,出入尤多;高校本雖是趙氏覆刻,而趙氏是依照原書復制的,可能逼真于治平面目,因此我們決定把它采用了.?
筆者從追尋趙開美宋本《傷寒論》下落的目的出發(fā),對《新輯宋本傷寒論》所用底本問題進行了比較仔細的考察.發(fā)現(xiàn)《新輯宋本傷寒論》有多處與趙開美本不同,而與惲鐵樵本相一致.下面舉幾個突出的證據(jù):?
① 12條桂枝湯服法《新輯》本"不可令如水流雕"句中作繁體"離"字,與崛川濟本,惲鐵樵本同,而趙開美本作"漓".?
② 141條白散方服法《新輯》本"更于臼中杵之",與惲鐵樵本同,趙開美宋本"杵"字作"治".?
③ 385條"惡寒脈微(一作■)",《新輯》本"作"下作墨丁,與惲鐵樵本同,趙開美本作"緩".?
《新輯》本刪卷七"辨不可發(fā)汗病脈證并治"(含)至卷十"辨發(fā)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與惲鐵樵本相同之處如何已不可考.但僅就上述幾例已足以說明《新 輯宋本傷寒論》所據(jù)底本斷然不是趙開美翻刻宋本《傷寒論》,而是源于惲鐵樵本.南京中醫(yī)學院傷寒教研室《傷寒論譯釋》,所據(jù)底本為惲鐵樵本考察?
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國廣袤的大地上產(chǎn)生了"大躍進"的群眾運動,高等學校教學教法和教材編寫也進行"大躍進"式的群眾性科研運動,在 這樣的政治氣氛下,南京中醫(yī)學院傷寒教研室以集體的力量編寫了一部堪稱優(yōu)秀的《傷寒論》學術著作——《傷寒論譯釋》.該書《序言》云:?
本書是依據(jù)宋代治平本明代趙開美覆刻本進行語譯,并根據(jù)歷次教學過程中所吸收的改進意見以我們的主觀看法用現(xiàn)代語匯將原文的精神實質有重點地加以綜合的論述.?
在《體例說明》中,對底本又作了說明:?
據(jù)宋治平本明代趙開美覆刻本進行語譯.?
這就好象在20世紀50年代重慶,南京各存一部明代趙開美本宋本《傷寒論》,而趙本是天壤奇珍,人們當然要追查它的來源與后來的下落.因此考證《傷寒論譯釋》本使用的底本,在《傷寒論》版本學上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由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集體編寫,由上?萍汲霭嫔缬1959年出版的《傷寒論譯釋》在推動中醫(yī)界深入研究《傷寒論》以及在中醫(yī)教學中起到了非常 重大的作用,直到今天,這部著作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經(jīng)筆者仔細核查,《傷寒論譯釋》所用底本不是趙開美《仲景全書·傷寒論》,而是惲鐵樵據(jù)日本崛川濟安 政三年本覆刻者.筆者將中醫(y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北京圖書館珍藏本(縮微膠卷沖洗放大),臺灣本,惲鐵樵本,譯釋本5本書平鋪一起仔細校讀,發(fā)現(xiàn)《傷寒論譯 釋》本與惲鐵樵本同而與趙開美本異.舉例說明:?
(1) 腎謂所勝脾: 見《平脈法》"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小注.譯釋本,惲本皆如此,北京圖書館本,臺灣本,影印本作"腎為脾所勝".?
(2)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見《辨陰陽易差后勞復》.語譯本,惲本皆如此,北圖本,臺灣本,影印本無"陽"字.?
(3) 惡寒脈微(一作■)而復利:見385條.譯釋本,惲本皆如此.北圖本,臺灣本,影印本墨釘處作"緩"字.此例極富啟發(fā),若果用趙本,斷然不會出現(xiàn)墨釘.?
尚有其他例證,不煩舉.?
《傷寒論譯釋》本以惲鐵樵本為底本確切無疑.但這不是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的失誤,而是惲鐵樵本人所造成的,惲鐵樵表明他自己據(jù)明趙開美本覆刻, 騙取了許多人的信任.惲鐵樵本以崛川濟本為底本而影刻之,逼真安政本,安政本接近趙本,在趙開美本沒有在社會上流傳的條件下使用惲本,無可厚非;但是我們 這里討論的是哪個本子是真趙本,哪個本子是偽趙本,不含使用惲本作底本而進行注釋就是不好的書籍的意思.指出《新輯宋本傷寒論》,《傷寒論譯釋》兩本書使 用的底本不是趙開美本《仲景全書·傷寒論》,這對于考證趙本在中國的流傳,在版本學上無疑是很有意義的,絕對不含貶低和指責這兩個優(yōu)秀著作的意思.
9,劉渡舟本《傷寒論》所據(jù)底本為宋本《傷寒論》
1983年,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劉渡舟教授主編的《宋本傷寒論校注》,以北京圖書館宋本《傷寒論》(縮微膠卷)為底本而校注之,這是自1599年趙開美刊行宋本后第一次以趙開美本為底本而校注之本.
縱上所述,仲景學說的構建,除了張仲景本人的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之外,與后人長期不懈地繼承,發(fā)揮,完善,補充,研究,發(fā)展是分不開的.從真正意義 上說,仲景學說是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及其人文思想為核心的數(shù)代醫(yī)家研究成果的匯集和經(jīng)驗結晶,是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社會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