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解?教科書上的解釋就請不要跟帖了。
我想既然不實不虛,就是沒有病啊,為什么還要以經取之呢?
-----------
本帖最后由 jindong1962 于 2011/4/8 22:21 編輯 zxtf.net.cn/rencai/亦談“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文章來源:《河北中醫(yī)學院學報》 1992年第3、4期 P17)
金 棟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yī)院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系《內經》所述針灸治則之一,文中之“經”,當指經脈,非指手法。然楊駿等以“應用導氣法即平補平瀉法治療”訓釋“以經取之”(見《中國針灸》1992年第1期),就此筆者亦談談管見。
本句經文見于《素問•厥論》和《靈樞》之《經脈》、《禁服》等篇!鹅`樞•禁服》云:“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所謂經治者,飲藥,亦用灸刺!贝水攲僬挠栣屩秶:沃^經刺?《靈樞•官針》云:“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大經,即十二正經;結絡,指筋肉相連之筋絡,系生理組織,《素問•皮部論》載“筋有結絡”;經分,指本經經脈循行之分部。馬蒔云:“若不盛不虛,則只以本經取之……或用針,或用灸,或用藥,只在本經而不求之他經,故名之曰經刺也。”(《素•靈注證發(fā)微》)
《內經》刺法名目繁多,但所刺之部位并非皆在十二經(或本經)之腧穴。如與經刺相對者,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篇中尚有刺絡脈、刺肌肉、刺筋骨;在《靈樞•官針》篇中尚有絡刺、分刺、毛刺等此法。其中經刺與絡刺可謂兩大相對刺法。經刺者,即刺經脈,如《靈•官針》篇中之“巨刺”、“經刺”是也。絡刺者,即刺絡脈,如《靈•官針》篇中刺小絡之“絡刺”和《素•繆刺論》中刺大絡之“繆刺”是也。“經”治之法,《內經》尚有多處論及,如《素•繆刺論》云:“邪之從皮毛而入,極于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凡刺之數(shù)……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薄端貑•三部九候論》:“經病者,治其經。”等等。由是觀之,“以經取之”之“經”,當指經脈,在此則指本經腧穴而言,非指手法亦未提及手法。
虛實病證之發(fā)生,或系陰陽相移、他經傳變之結果,如《素問•瘧論》云:“虛實更作,陰陽相移。”《太素•經脈》注:“盛虛者,陰陽虛實相移、相傾,而他經為病。”他經傳變有按五行生克制化規(guī)律而傳變,故離《內經》時代最近者,當屬《難經》!峨y經》其書,既釋《內經》之疑、宏暢其義,又闡明其未發(fā)。《難經•六十九難》根據(jù)臟腑經脈所屬五行的子母關系,提出“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治則。而對“不盛不虛”者,則云:“‘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難經•六十九難》)“以經取之”系因本經自病,非陰陽相移、他經而傳,如《靈樞•終始》云:“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惫示拇瘫窘涬蜓ǎ槐匮a母瀉子經。但《內經》、《難經》皆未言及手法問題,此乃關鍵所在!端貑柤ⅰ吩疲骸安皇⒉惶,即于本經以和調之,名曰經刺!焙驼{,即平和調治之義。經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而對虛實病證不明顯者,后世醫(yī)家推而擴充為用“平補平瀉”的方法治療,非但針灸如此,藥物亦然。平和調治,類似今之“平補平瀉”。
綜上所述,對“不盛不虛”者,宜取本經腧穴灸刺。而所用手法當平補平瀉,同時尚可用平和藥物調之,方合“以經取之”之旨。
-----------很有意思的文章!
我還是不明白,不盛不虛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為什么還需要治療?
如果說,不盛不虛,是一種病理狀態(tài),那么是一種什么樣的病理狀態(tài)?是不是病,這是前提。
:P:P:P:P
-----------我的理解是邪不盛,正不虛,屬于小疾微恙,因此只取本經,不要再取他經
如果說邪盛或正虛,則必然影響他經,“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之類是使用他經治療本經的病或者阻斷傳變
-----------如果如上貼所言,內經里這段話還不如不寫簡潔,當另有微意。
-----------現(xiàn)在好像忽然明白了“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是繆刺之法吧?
素問,繆刺論:“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岐伯答:“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孫脈,留而不去,入舍于絡脈,留而不去,入舍于經脈,內連五臟散于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于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边@一節(jié)是總說邪氣氣侵襲人體,始由皮毛而入,然后循序入經脈,而涉及到臟腑,也就是說病邪由淺而入深的過程,如果是這樣的病情,針刺就要治其經,所謂治其經就是十二經絡的經穴正刺。又說:“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于經,流溢于大絡,而生奇病也!彼^大絡是臟腑的經隧,是十二經的旁支經隧,支而橫者叫絡!靶翱痛蠼j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于經俞,命曰繆刺!薄翱姶桃宰笕∮,以右取左,奈何?”“……故絡病者,與經脈繆處,命曰繆刺!边@幾節(jié)是說,病邪感人,僅從皮毛而到孫絡,留而不去,孫絡閉塞不通,因此流溢在大絡,病邪便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都在四肢與經脈相干的地方;病氣無固定之點,也沒有進入經俞部分。這樣的病情,是絡脈為病,在四肢未端經脈繆處,用左取右,右取左的刺法就叫作繆刺。
“巨刺”,義出靈樞官針篇九變,“……八曰巨刺。巨刺左取右,右取左。”素問繆刺論:“……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于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闭{經論:“痛在于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
從以上可以看出,巨刺是脈有勝虛的,而繆刺,《謬刺論》里說:“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是脈無勝虛的變化的,正好符合此句經文。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有待于高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