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bai du san
|
英文名 |
Bai du powder
|
標準號 |
WS3-B-1757-94
|
藥物組成 |
黨參100g,茯苓100g,枳殼100g,甘草50g,川芎100g,羌活100g,獨活100g,柴胡100g,前胡100g,桔梗100g。
|
處方來源 |
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標準1994年
|
劑型 |
|
性狀 |
本品為褐色的粉末;氣香,味苦、微甘。
|
功效 |
發(fā)汗解表,散風祛濕。
|
主治 |
傷寒溫病,憎寒壯熱,項強頭痛,四肢酸痛,噤口痢疾,無汗鼻塞,咳嗽有痰。
|
用法用量 |
另加生姜、薄荷少許燉,取湯服。每次6-9g,日l-2次。
|
用藥禁忌 |
忌生冷油膩食物。
|
制備方法 |
以上十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即得。
|
檢查 |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10頁)。
|
鑒別 |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外果皮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方形,側(cè)面外皮角質(zhì)層,表皮層以下的幾列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草酸鈣晶體存在于薄壁細胞中,呈類圓形或類晶狀。石細胞幾無色,單個或數(shù)個成群或與木栓細胞相連結(jié),呈多角形、類斜方形或短棱形,大多一端或一邊尖突,長120μm壁厚6-10μm,木化、紋孔稀疏,孔溝明顯,有的胞腔內(nèi)含棕色物。木栓細胞無色或棕色,表面觀呈多角形或長多角形,直徑14-54μm,壁稍厚,略波狀彎曲、木化,有的胞腔含棕色物,橫斷面呈類長方形,木組織間可見落皮層。
|
含量測定 |
|
浸出物 |
|
規(guī)格 |
9g/袋
|
貯藏 |
密閉,防潮。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