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杜仲、藤仲、土杜仲、金絲杜仲、銀絲杜仲、水晶涼粉籽、草杜仲、大藤仲
|
漢語拼音 |
da e lu jiao te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夾竹桃科植物長萼鹿角藤的藤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粗壯木質(zhì)藤本,長15-20m。全株多被棕黃色絨毛,折斷有白色乳汁流出。葉對生;葉柄短,被棕黃色絨毛;葉片倒卵形,長17-29cm,寬11-22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葉面近無毛,葉背被棕黃色絨毛;t色,頂生聚傘花序;總花梗被長硬毛;花萼具明顯的萼筒;花冠近高腳碟狀,裂片向右覆蓋,展開直徑4cm以上。蓇葖2,叉開,圓柱形,長16-34cm,寬約2cm。種子扁平,先端有絲狀長種毛;ㄆ诖骸⑾募,果期秋、冬季。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南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地林邊、山坡、溝谷向陽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溫
|
歸經(jīng) |
肺;腎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通絡(luò);活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活絡(luò)藥;活血藥;止血藥
|
主治 |
風(fēng)寒濕痹;腰膝冷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萼鹿角藤全株和毛有毒,皮膚接觸能引起痛癢,可用清水洗滌,然后服苯海拉明及鈣片,注射膠性鈣加維生素丙等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云南中草藥選》:通經(jīng)活絡(luò),活血止血,接骨生肌,降壓。治風(fēng)濕性腰腿痛,腎虧腰痛,高血壓,骨折,跌打損傷。
|
考證 |
出自《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heonemorpha megacalyx Pierre
|
科屬分類 |
夾竹桃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