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天茄子、洋毛辣、刺薔茄、金鈕扣、山顛茄、刺茄、鴨卡、野茄子、茄木、狗辣子、一面針、小登茄、扭茄木、金衫扣 |
漢語拼音 | shui qie |
英文名 | Root of Water Nightshade |
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水茄的要及老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高1-3m。小枝、葉下面、葉柄及花序柄無被塵土色星狀柔毛。莖直立,分枝,粗壯,枝和葉柄散生短刺。葉單生或雙生;葉柄長2-4cm;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6-12cm,寬4-9cm,先端尖,基部心臟形或楔形,兩邊不相等,全緣或淺裂。傘房花序腋外生,花序長約4cm;總花梗長1-1.5cm,具1細直刺或無;萼杯狀,外面被星狀毛及腺毛,先端5裂,裂片卵狀長圓形;花冠輻形,折色,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雄蕊5,著生于花冠喉部,花藥長約7mm;子房2室,柱頭截形。漿果圓球形,黃色,光滑無毛,直徑1-1.5cm;種子盤狀,直徑1.5-2mm。全年均開花、結果。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長于熱帶地方的路旁、荒地、溝谷及村莊附近等潮濕地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狀性鑒別 參見“金鈕扣”,惟莖的皮刺長約5mm以上。 |
中藥化學成分 | 水茄根含新綠蓮皂甙元(neolchlorogenin)[1],圓椎茄堿(jurubine)[2]。 莖含澳洲茄胺(solasodine),澳洲茄-3,5-二烯(△3,5-solasode-ene)[1]。 果實含水茄皂甙元(torvogenin),綠蓮皂甙元(chloro-genin)[1]。脫氫劍麻皂甙元(sisalagenone)[3]。 葉子中分得2,3,4-三甲基三十烷(2,3,4-trimethyltria-contane),二十八醇三十烷酸酯(octacosanyltriacontanoate),5-三十六酮(5-hexatriacontanone),三十醇(triacontanol),3-三十三酮(3-tritriaconetanone),三十四烷酸(tetratriacotanoic acid),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4],水茄皂甙(torvonin)A[5]、B[6],綠蓮皂甙元、新綠蓮皂甙元[1],潘尼枯甙元(paniculogenin)[2],海南皂甙元(solaspigenin,hainange-nin),新海南皂甙元(neosolaspigenin)[7]。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洗凈,切片,曬干備用。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性平;小毒 |
歸經 | |
功效 | 活血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活血祛瘀藥;止痛藥 |
主治 | 胃痛;痧癥;閉經;跌打瘀痛;腰肌勞損;癰腫;疔瘡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全國中草藥匯編》:“青光眼病人忌內服,以免增加眼壓而使病情惡化。”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廣西藥植名錄》:散血,止痛。治咳血,牙痛,無名腫毒。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消腫,止痛。治跌打瘀痛,腰肌勞損,胃痛。 3.《貴州草藥》:清暑,止咳,補虛。治痧癥,勞弱虛損,久咳。 |
考證 | 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et Caulis Solani Torv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olanum torvum Sw. |
科屬分類 | 茄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