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3,14(6):244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紅藤30g,敗醬草30g,蒲公英30g,桃仁15g,赤芍15g。 |
加減 | 若體質(zhì)較差、納差神疲者加黃芪、黨參;小腹疼痛較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藥;有炎性包塊者加透骨草、威靈仙;便秘者加大黃。 |
功效 | |
主治 | 盆腔炎。 |
制備方法 | 濃煎2次取汁100ml。 |
用法用量 | 早晚各2次灌腸,每次灌腸后囑患者臥床休息1小時,一般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抗生素。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盆腔炎121例中,均系住院患者,年齡20-50余歲;急性40例,慢性81例。全部患者均經(jīng)婦科檢查或B超提示確診,且中醫(yī)辨證都有濕熱存在。本組患者診斷標準參照1987年鄭懷美編著的《婦產(chǎn)科學》第三版教材制定的急慢性盆腔炎診斷標準。結(jié)果:自覺癥狀和體征消失;B超、婦科檢查提示均正常為治愈.共67例;癥狀和體征減輕,婦科檢查炎性包塊明顯縮小為好轉(zhuǎn),共27例;癥狀和體征無改變?yōu)闊o效,共27例;總有效率100%。用藥時間5-15日。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