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羅紅音
|
年份 | juov nqungh ngim
|
別名 | 九牛薯、五指梅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攀援藤本。莖細長無毛。卷須與葉對生,頂端2分叉。鳥足狀復葉,互生,5小葉,中間小葉較大,寬披針形,狹長圓形,稀橢圓形,長4~9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側(cè)生小葉較小,卵形或?qū)捖研?邊有疏的淺齒。花淺綠帶白色;聚傘花序腋生。漿果球形,熟時黑色;ㄆ4~5月,果期11~12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谷、林中、林緣、村邊、灌叢中。產(chǎn)于廣西博白、金秀等縣市;分布于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湖北、湖南、山東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酸、苦,性寒。
|
功效 | 解毒消腫,活血散瘀,潤肺,化痰止咳,止血,利尿。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涂,或研粉水調(diào)敷。
|
方例 | 1.丹毒 羅紅音(角花烏蘞莓)30克,水煎服,另用鮮草適量搗爛取汁外涂。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
藥理參考文獻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