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腎內(nèi)科)亦稱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壓、水腫甚至氮質血癥為臨床特征的一組疾病。以鏈球菌感染(呼吸道或皮膚感染)后為多見,其他細菌、病毒及原蟲等也可引起。本病發(fā)病率與前驅感染密切相關,多為散發(fā),偶見小規(guī)模流行,溫帶地區(qū)冬春季節(jié)易流行,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夏秋季節(jié)多見,兒童及青年發(fā)病率高,男女之比為2:1,本病診斷不難,大部分預后良好,有自限性。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對癥支持治療。如治療不及時,少數(shù)病例在急性期亦可由于嚴重并發(fā)癥而死亡,或病程遷延,轉為慢性腎炎。
癥狀表現(xiàn):
1.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或皮膚感染史。如咽炎、扁桃體炎、膿皰瘡。2.全身表現(xiàn)如乏力、厭食、惡心、嘔吐、腰痛及頭痛。3.血尿及蛋白尿:尿色深如洗肉水樣,輕至中等量蛋白尿。4.少尿及水腫:尿量可少于400ml/天,晨起眼瞼水腫,面色蒼白,呈“腎炎面容”,嚴重時波及全身,早期指壓凹陷性不明顯。5.高血壓:一過性的輕中度高血壓。6.嚴重病例早期可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竭、腦病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表現(xiàn)。
診斷依據(jù):
1.上呼吸道或皮膚感染后2-3周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腫、高血壓甚至氮質血癥等。2.血補體C3急性期下降,并于6-8周恢復,抗鏈球菌“O”抗體(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尿比重增高。3.B超示雙側腎臟均勻性腫大。4.腎穿刺示彌漫性毛細血管內(nèi)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治療:
1.臥床休息,低鹽飲食,水腫時限制飲水量;2.對癥治療:利尿消腫、降壓、預防心腦并發(fā)癥;3.治療感染源(首選青霉素);4.中醫(yī)中藥治療;5.出現(xiàn)嚴重腎功能衰竭可作透析治療。
用藥原則1.合并心衰、腦病者積極降壓、利尿及抗心衰或作透析治療。2.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療。3.有明顯感染源存在者,根據(jù)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抗生素,及手術切除感染源如扁桃體或爛牙。
預防常識:
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是兒童常見病,皮膚膿瘡、爛牙、長期扁桃腺炎常引起此病,因此預防的關鍵是注意衛(wèi)生,增強體質,及時治療感染源如切除扁桃體及爛牙。本病有自愈性,急性期治療主要是休息對癥及抗生素治療,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易與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混淆,切忌隨便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物。本病如及時治療,預后好;如臨床上呈嚴重而持續(xù)的高血壓和(或)腎病綜合征和(或)腎功能損害者,預后較差應及早到條件較好的醫(yī)院盡快確診,并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