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急淋、急非淋白血病化療時標準誘導方案是什么?
(1)急性白血病細胞性白血病:包括誘導緩解、鞏固強化和維持治療3部分。①誘導緩解治療:VDP方案:長春新堿每日1.5mg/m2靜注,第1日、8日、15日、21日用藥,柔紅霉素每日30~40mg/m2靜注,第2日、9日、16日、22日用藥,強的松每日32~40mg/m2口服,第1~28日用藥,第15日開始逐漸減量,第28日做骨髓穿刺,如原幼淋大于5%,不論骨髓增生活躍 或減低,第2療程應盡早時行,如用2個療程后癥狀仍未緩解者應更換其他方案;②鞏固強化治療:經誘導緩解后2周,開始6個療程的治療,每個療程間隔2~3周,第1次療程、4療程同尋緩解治療方案;第2療程、5療程用EA方案:鬼臼乙叉甙每日75mg/m2靜滴,第1~7日用藥,阿糖胞苷每日100~150mg/m2靜滴,第1~7日用藥;第3療程、6療程用氨甲喋呤每日1~1.5g/m2,第1日靜滴,維持24小時,停藥小時后給予四氫葉酸鈣每日6~9mg/m2,每日6小時1次,共8次;③維持治療:在鞏固治療完成后,每2~3個月需要再強化治療1~2個療程,間隔期可加用6-鳥嘌呤每日75mg/m2,氨甲喋呤每日15mg/m2口服,維持2周,持續(xù)3處,第4年可每隔3~6月強化治療1次,間隔期治療同前,6年后可考慮停止治療。
(2)急非淋的化療:①誘導緩解治療:國外目前的標準誘導方案是DA方案,柔紅霉素每日30~40mg/m2靜滴,第1日、2日、3日用藥;阿糖胞苷每日100~200mg/m2靜滴,第1`7日用藥;國內常用方案之理是HOAP方案:三尖衫酯堿每日3~4mg/m2靜注,第1~7日;長春新堿2mg靜滴,第1日;阿糖胞苷每12小時50~70mg靜滴,第1~7日;強的松每日30~40mg口服,第1~~7日,如應用2個療程后,骨髓原+早(幼)仍大于5%者應更換其他化療方案;②鞏固強化治療:緩解治療后2周,進行6個療程的治療,若DA方案達到緩解,則第1療程、4療程同DA方案,第2療程、3療程為阿糖胞苷每日100mg/m2靜滴,第1~3日,每日2次;第3療程、6療程用三尖衫酯堿每日3~4mg/m2靜滴,每日1次,第1~7次用藥,阿糖胞苷每日100~150mg/m2靜滴,第1~7日用藥;③維持治療:治療方法現很不一致。可每3個月強化1~2個療程,3年后可間歇4~6個月,6年后停止治療;也有人主張不必進行維持治療。
8.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治療有何特點?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除具有其他類型急性白血病的一般臨床表現外,還具有下列特征:
1.早幼粒細胞胞漿內充滿異常顆粒;
2.常伴隨出血病變,發(fā)生率達72%~94%;
3.特異性染色體t(15:17)(q22;q21)陽性;
4.對化療敏感,但早期死亡率高;
5.能被維甲酸誘導分化成熟;
6.持續(xù)緩解時間較長。
以往認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很差,預后兇險,多因并發(fā)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1C)或原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導致嚴重出血而早期死亡。近年來隨著對急性早幼粒細胞啟血病細胞生物學特性認識的不斷提高和治療方法的改進,使治療結果和預后得到很大改善,早期死亡率明顯下降。
9. 急性白血病完全緩解后為何要鞏固強化治療?
急性白血病未治療時體內白血病細胞的數量估計為5×103一1013,經治療達到緩解標準時體內仍有相當數量的白血病細胞,估計在108一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隱蔽之處仍可有白血病細胞浸潤。因此,緩解開始后仍須采用鞏固和強化化療,持續(xù)較長時間,以便進一步消滅殘存白血病細胞,防止復發(fā),延長緩解和無病存活期,爭取治愈。緩解期治療藥物要求產生耐藥性較慢,而且與原誘導藥物無交叉耐藥性。
10. 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治療有哪些措施?
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治療 常為髓外白血病復發(fā)的根源,以急淋白血病尤為突出。在預防方面,通常在緩解后開始鞘內注射甲氨蝶吟每次l0mg,每周2次共3周。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診斷已肯定,用甲氨蝶吟10一15mg/次緩慢鞘內注射,每周2次,直到腦脊液細胞數及生化檢查恢復正常,然后改用5—10mg/次鞘內注射,每6—8周一次,隨全身化療結束而停用。甲氨蝶吟鞘內注射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蛛網膜炎,病人有發(fā)熱、頭痛及腦膜刺激征。所以甲氨蝶吟鞘內注射時宜加地塞米松5—10mg,可減輕副反應。若甲氨蝶呤療效欠佳,也可改用阿糖胞苷(或環(huán)胞苷25mg/m2)鞘內注射,每周2次。同時可考慮顱部放射線照射(2400—3000cGy)和脊髓照射(1200—1800cGy),但對骨髓抑制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