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管理或整飾
1.印象整飾的概念:亦稱印象管理。個體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人進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個體期待。
2.印象整飾的作用:個體適應社會生活動一種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飾。
3.印象整飾的策略:
(1)按社會常模管理自己
(2)隱藏自我與自我抬高
(3)按社會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角色的社會規(guī)范
(4) 投人所好
行為原因的分類
內因與外因:
a.內因:指存在于個體內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質、動機、態(tài)度、情緒、心境及努力程度等各人特征。如將行為原因歸于各人特征,成為內歸因。
b.外因:指行為或事件發(fā)生的外部條件,包括背景、機遇、他人影響、工作任務難度。如果將 行為原因歸于外部條件課程可稱之為外歸因或情景歸因。
c.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之發(fā)生并非由內因或外因單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響。這種歸因叫做綜合歸因。
控制點理論
1.控制點是美國心理學家羅特提出的一種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觀點。認為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
2.內控者:個人生活中多數(shù)事情的結果取決于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發(fā)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人的內部,稱為內控者。他們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是符合社會期待的。
3.外控者:個體生活中多數(shù)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他們相信社會的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狀況,而個人努力是無濟于事。這類人傾向于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控制點在個人的外部,稱為外控者。他們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是不可取的。
1.成就動機(領會):個體追求自認為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善狀態(tài)的動機。
即個體在廣泛背景下,追求成功與成就的動機。成就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動機。
2.抱負水平(領會):(1)個體抱負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成就動機的強弱。
(2)抱負水平與個體以往成敗經驗有關,成功經驗可提高抱負水平,失敗經驗則降低個體的抱負水平。
3.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識記): 目標的吸引力、風險與成敗的主觀概率、個體施展才干的機會。
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成就動機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成就動機呈正相關,即家長對其子女的自律訓練越嚴格,他們的成就動機就越強。從小就培養(yǎng)兒童的成就感,這是自我實現(xiàn)者高峰體驗的基礎。
(2)強調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社會環(huán)境的氛圍對個體成就動機具有深刻影響。一個社會形成的高成就動機氛圍有益于個體成就動機的提高。
社會贊許動機
1.社會贊許動機的作用:對個體社會行為的發(fā)展非常重要。產生積極的約束作用。
2.社會規(guī)范對贊許動機的影響:社會贊許動機是學習的產物。個體在嬰幼時期的贊許動機以成人,主要是父母的規(guī)范為標準;在兒童及青年時期,同輩群體的贊許,即同輩群體的規(guī)范的影響往往超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