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觸而動曰驚,無所觸而動曰悸,凡怔忡 惕,皆其類也。高鼓峰曰∶此心血少也。起于腎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大劑歸脾湯去木香,加麥冬、五味、枸杞,吞都氣丸,(楊乘六云∶治怔忡大法。無逾此旨。)如怔忡而實,挾包絡一種有余之火,兼痰者,則加生地、川貝母、黃連之類以清之。
胡念齋曰∶雖緣心血不足,然亦有胃絡不能上通者,有脾脈不能入心者,有宗氣虛而虛里穴動者,有水氣凌心者,有奔豚上乘者,治法不甚相遠。惟水氣與奔豚,當另zxtf.net.cn/job/法治之。
孫男心典按∶水氣凌心,輕則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以泄之,重則用茯苓甘草湯安之,再重則用真武湯鎮(zhèn)之。奔豚用桂枝湯加桂主之,或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不論浮沉遲數(shù)虛實大小,最忌促結代數(shù)。
桂枝加桂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王晉三曰∶腎氣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陽滲泄,保心氣以御水凌。甘草、大棗補土以制水泛,甘瀾水緩中而不留,入腎而不著,不助水邪,則奔豚臍悸之勢緩。是湯即茯苓甘草湯。惡生姜性升而去之。其義深切矣。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見《金匱》)
真武湯(方見《傷寒》)
都氣丸
即六味丸加五味子一兩。zxtf.net.cn/shouyi/(見《實在易》。)
即歸脾湯加山梔、丹皮(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