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在這里公開我學醫(yī)的經過,是希望對愛好、喜歡學習中醫(yī)的青年有所幫助。我本人并不是出身醫(yī)學世家,也沒上過專門的中醫(yī)學校。主要是愛好中國的古代文化,經?匆恍v史啊,古文啊的一些東西。后來在地攤上見到一本
傷寒論,因知道為醫(yī)圣所注,隨購之。偶爾翻閱,也未見其神奇之處。后來有買了一本秦伯未的中醫(yī)入門,此書明了易懂,慢慢開始感興趣。一次家人生病,吊水無效,試著抄了書上的一個方子,卻輕易的治好啦,備感中醫(yī)神奇。開始細心學習。主要是學的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等后世方,臨床有效的也有不效的,越來越迷惑。我們院里有個著名的老中醫(yī),其子弟都不以醫(yī)為業(yè),退休在家,有次我問他如何能看懂別人開的藥方,他告訴我要學5年傷寒論。我感覺太蒙人啦,傷寒論薄薄一冊我已經讀過。后來見面多啦,從他那里知道真想讀懂傷寒論是不容易的,里面有條文的真假,有癥狀的診斷,有藥物的配伍等等。并表示愿收我為徒,因為我的老師是家傳中醫(yī),他本人也沒有中醫(yī)文憑,必須按民間的收徒方式才行,我考慮再三同意啦,從此踏入了醫(yī)學的大門。入門后老師禁止我看唐代以后的書,主要看傷寒論,金匱要略,和神農本草經。我感覺很奇怪,怎么不學內經啊,也不敢問,如事者三年。老師說你可以出師啦,以后看看內經,學一些內經的官話,否則人家認為你不是中醫(yī)。期間我曾經問老師我所學全是經方,看老師臨床只給非常熟悉的直接用不加減的經方,不熟悉的開方動輒十幾味,問為什么?老師笑答你沒看出來嗎?我答到我看出了一些眉目,老師所開的方子其實就是經方的加味,但同樣的病熟悉和不熟悉的為什么不一樣啊,其實都用經方就可以啦,老師說你不了解現在的中醫(yī)界,其一不加味他們認為你不是中醫(yī),因為現在的中醫(yī)都是研究內經的,我稱他們?yōu)閮冉泴W派,咱們是傷寒學派,只不過現在真正的傷寒學派幾乎沒人啦,日本古方派到有不少是傷寒派的,比如吉益東洞,大塚敬節(jié)、藤平健等,你以后要都留意他們的觀點和治驗,我們國家使用經方就是號稱經方派的人也是必須大加大減的,不足為法。此其一。其二給外人開方大加大減的原因是對方子的保密,咱們的方子都是傷寒論上的,他們偷不走的,但中國很多醫(yī)師靠的是所謂秘方,大加大減后別人看不出所以然啦,起到保密的作用。其三醫(yī)生是要掙錢的,不加不減使用經方怎么掙錢啊,在方子里加上貴重藥品可以掙錢啊,否則別說現在的醫(yī)院就是解放前你在藥店坐堂都沒人要你。加減后藥效要差很多,但多服幾服也能好,再說加的都是平衡補養(yǎng)的藥,又吃不死人,病家高興、醫(yī)院高興,何樂而不為哪?出道后要繼續(xù)讀傷寒論多讀一遍就有一遍的體會,傷寒論是挖不盡的寶藏。最后老師諄諄告誡你沒用中醫(yī)文憑,不要招搖,輕易不要為人看病,只為家人、朋友看病就行啦,到世道昌明之時可收弟子以傳道。因偶然機會來到民間中醫(yī),看到這么多人根本不知學醫(yī)的道路在哪里,感慨至于,發(fā)表了一些個人看法,引起了爭論,非吾所愿。我也無意和各位爭風,只想告訴大家真正的醫(yī)道在那里?這已經違背了老師的告誡,我將從此閉口也。最后告誡各位學醫(yī)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最近我看民間中醫(yī)熱炒火神、溫補,大劑量使用炮
姜附子,
炮姜附子的使用是有其條件的,溫涼具不可偏廢,真正的大家是辨正使用的,辨證準確
大黃也是靈丹妙藥,不準
人參、
鹿茸也能殺人。臨床使用溫藥有其積極的一面,古人云為病人計,臨床多用熱藥,即使辨正不準一般也不會殺人,只不過不見效,病人會難受一陣吧啦,救逆也比較容易,為醫(yī)生計,臨床多用涼藥,因為涼藥和西藥一樣是鎮(zhèn)壓式療法,開始病人可能感覺很有效,醫(yī)生可以出名,但辨證不準會變證百出,殺人與無形。看看溫病學派的書就明白啦,他們可以一步步預見你病情的發(fā)展,直到把人治死,病家卻認為高明,其不知他一開始就錯啦。就寫這些吧,但愿有志與中醫(yī)的朋友能從中理解些什么。吾從此只看不言啦。祝朋友們能真的進入仲景之門,則天下百姓幸甚。吾以幸甚。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的精髓
-----------有志者事竟成,吾輩生不逢時,沒見過真正的中醫(yī)
-----------能不能給一個你老師的地址 我也想找一個好的老師學中醫(yī)
-----------我的qq305100749
-----------老師已經80多歲啦,不能在打擾他老人家啦。
-----------看了真令我有些激動.我學中醫(yī)的心更堅定了。
學習中醫(yī)是我一生的愛好,能不能成為大醫(yī)那是另一回事。
多謝老師的指點,雖說得少了些,但這已經夠了。
-----------多謝老師的指點。不為良相,既為良醫(yī)。給我們學習指明了方向
-----------雖說也是正在對中醫(yī)的認識和了解中,不過您的學醫(yī)經歷確實給了我不同的思考。
希望能經常見到您的真知灼見。
-----------樓主學醫(yī)方式中只看四大經典中的三部,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