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指南總論說:”
論一切氣證:皆由憂戚中或盛怒中動傷真氣,致陰陽不合,結氣于胸膈之間,雍滯不快,飲食不下,遂成膈噎之疾,可與勻氣散、五膈寬中散、
沉香降氣湯、分氣紫蘇飲、七氣湯、嘉禾散、小降氣湯之類。
據(jù)此,《局方》時代的一切氣證首先指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今所謂
食管癌和食后飽脹不下的上消化道疾病。
“指南”“論諸氣證候”接著論述的是:“氣虛腫滿”、“干濕
腳氣”、“小腸氣疾”和“癥積氣塊”。
總之,宋代人關于“氣”的概念很不清楚!爸改稀敝皇前逊彩怯小皻狻弊值淖C都放到了一起。實際上氣的概念各不相同。
至今影響較大的古人見解是程國彭所說:雜證主治四字論。
他說:
雜證主治四字者,氣、血、痰、瘀也。丹溪治法,氣用四君子湯,血用
四物湯,痰用二陳湯,瘀用
越鞠丸,參差互用,各盡其妙。薛立齋從而廣之,氣用補中而參以八味,益氣之源也。血或四物,而參以六味,裝水之主也。痰用二陳而兼以六君,補脾土以勝濕,治痰之本也。瘀用越鞠,而兼以逍遙,所謂以一方治木郁,而主郁皆解也。用藥之妙,愈見精微。以愚論之:氣虛者,宜四君輩;而氣實者,則香蘇、平胃之類可用也。血虛者,宜四物輩;而血實者則手拈、失笑之類可用也。尋常之痰,可用二陳輩,而頑痰膠固,致生怪證者,自非滾痰丸之類不濟也。些小之郁,可用越鞠、逍遙輩,而五郁相混,以致腹腫滿,二便不通者,自非神佑、承氣之類弗濟也。
這是至今中醫(yī)遵循的大體原則。從古人的認識過程來看,不斷進步,但始終不是很清楚——氣血痰瘀都不是很清楚。
在我看來,《醫(yī)學心悟》的總結不是很好。
氣病尤其不清楚。
比如,“郁”和“氣”并列,就說不通,因為“郁”正是氣郁。
換言之,“氣”病只包括虛實,不包括郁結逆脫——邏輯缺陷很明顯。
舊著《中西醫(yī)結合二十講》中,有專門一講論“氣血和氣血辨證”,自覺還是不夠簡單明了。
今再把這個問題提出,歡迎討論,特別是關于如何理解“氣”病或氣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