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一) 中醫(yī)理論一貫認為黃芪是升陽之藥,每當我講黃芪能治療高血壓時,聽者多產(chǎn)生疑問。1986年8月有機會到新加坡交流中醫(yī)學術(shù),又被問及升陽之黃芪何以能治高血壓?我舉出《中藥研究文獻摘要》有這方面的研究。中華醫(yī)學院圖書管理人員檢出該書617頁,其中日本寺田文次郎等報告:“與其他六種可以注射的降血壓制劑比較,證明黃芪的作用強大。雖然有的藥劑可使血壓持續(xù)性下降的作用,但此中藥劑大劑量使用后,可使動物衰弱。”我的經(jīng)驗得到藥理研究的證明。但李東垣《脾胃論》生發(fā)脾陽,必用黃芪;張錫純《衷中參西錄》之升陷湯治雄重大氣下陷以生箭芪八錢為主藥。張氏認為黃芪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之大氣下陷,又說黃芪之升補,尤善治流產(chǎn)崩帶。怎樣解釋黃芪降壓與升陷之理?有人會想到中藥往往有“雙向作用”故黃芪既能升提又能降壓。但如何掌握升降之機?我的經(jīng)驗,黃芪輕用則升壓,重用則降壓。為什么藥理研究只得一個降壓的結(jié)果?因為動物實驗都是大劑量用藥進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血壓的結(jié)果。我治療低血壓癥,喜用補中益氣湯,湯中黃芪的分量不超過15克。治療氣虛痰濁型高血壓,黃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當然,論方劑補中益氣湯除了黃芪之外還有柴胡與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倍增;在重用黃芪降血壓時亦可加潛陽鎮(zhèn)墜之品,效果當然更好,但不加鎮(zhèn)墜藥亦有降壓的作用,這是可以肯定的。我曾會診一中風患者,偏癱失語而血壓偏高,辨證為陽虛血瘀之證,處方以補陽還五湯,黃芪照方用四兩。該醫(yī)院西醫(yī)主任學過中醫(yī),對黃芪四兩有顧慮,擬加西藥降壓,我說不必,照方服藥后血壓不升反降,乃信服。雖說黃芪重用可以降壓,有證有據(jù),但黃芪仍然是益氣升陽之藥,這一點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證為肝陽上亢或有內(nèi)熱之高血壓亦想用幾兩黃芪以降壓,則犯“實實之誡”了!慎之慎之。由此可見,藥理學之研究目前尚未能為我們解答全部之問題也。辨證論治乃中醫(yī)之精華。 李東垣認為黃芪能補三焦之外,又能實衛(wèi)氣。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者也,“實衛(wèi)”就是“固表”。李氏又說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其后《丹溪心法》有自汗之名方“玉屏風散”之創(chuàng)立。此方不但治自汗,有些盜汗之屬氣虛者亦適用,我用此方治療不少盜汗證!兜は姆ā吩里L與黃芪一兩,白術(shù)二兩,每服藥散三錢加姜三片,水煎服。我用此方為了方便,常用湯劑,各藥之分量為:黃芪12克,防風3克,白術(shù)15克,不用生姜。這是根據(jù)方歌“發(fā)在芪防收在術(shù)”之意也。有一例自汗盜汗之患兒,治以玉屏風散,稍見效,后因藥房缺白術(shù),有一醫(yī)建議用蒼術(shù)代白術(shù),服后盜汗淋漓!不知蒼術(shù)功能燥濕發(fā)汗,凡陰虛內(nèi)熱,氣虛多汗者忌服。玉屏風散治自汗盜汗若兼陰虛者,加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或加浮小麥、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則加麻黃根10克。至于純陰虛之盜汗,李東垣之當歸六黃湯往往效如桴鼓。我曾會診一燒傷病人,每晚盜汗嚴重,僅用當歸六黃一劑而汗止。本方黃芪之分量為其它藥量之一倍,此陰陽互根之義也。 我曾建議某中醫(yī)院按我慣用之比例,制成玉屏風散,每用10~12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服半月至一月,以治療容易感冒之患者,以取代注射丙種球蛋白(該地喜用丙種球蛋白成風)據(jù)說有相當好的效果。用玉屏風散預防感冒,是名醫(yī)蒲輔周的經(jīng)驗。蒲氏認為此散用三至五錢即可,用量過重有胸悶不適之弊云。此散預防感冒,值得進一步研究。 黃芪(二) 關(guān)于黃芪的升提作用,上一則醫(yī)話談及對高血壓之屬于氣虛痰濁者,重用可降;但對于臟器下垂者,有宜重用黃芪以升之,血壓之升降于臟器之升提不同。如子宮脫垂,治以補中益氣湯加首烏,黃芪必須重用30克以上。曾治胃粘膜脫垂之患者,用四君子湯加黃芪30克,配枳殼3克作為反作,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未用一味止痛藥,再珍時已無胃痛!吨兴幋筠o典•黃芪》條目內(nèi)載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脫肛方,用黃芪四兩,防風三錢。此方實出王清任治脫肛之黃芪防風湯,王氏方:黃芪四兩、防風一錢。李東垣認為: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則王清任之黃芪防風湯源出于東垣,防風之分量不宜多用。 曾治一氣陰兩虛之胎死腹中患者,用平胃散加芒硝不效,后借用王清任治產(chǎn)難之加味開骨散,外加針灸,一劑而死胎產(chǎn)下。該方即開股三(當歸30克、川芎15克、血余炭9克、龜板24克)加黃芪120克,龜板缺貨未用。此例說明黃芪重用又可以下死胎,可上可下皆在于氣虛故也。黃芪在外科瘡瘍方面,也是一味重要藥物。曾在某西醫(yī)院會診一患者,腋下腫瘤摘除之后,傷口久不愈合,不斷滲液,一天不知要換多少紗布。用補益氣血之劑重用黃芪30克藥后滲液減少,不半月而傷口愈合,此黃芪內(nèi)托之功也。 癤瘡不是大病而相當棘手,每每此伏彼起,反復不已。1978年曾治一小孩,自兩歲開始,每至夏季,癤瘡發(fā)作,用抗菌素時稍好,稍好又發(fā),如是反復,交秋之后乃愈。三歲時夏季又發(fā),至秋而愈。及四歲,時正六月,滿頭癤瘡,人雖不瘦而面黃唇淡,舌胖嫩苔白,脈細。此正氣虛不能抗拒病邪所致,擬扶正卻邪標本同治,處方:黃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貝母、銀花、蒲公英各9克、陳皮、白術(shù)、甘草各6克,四劑。再診,新起之癤瘡已少,即用前法:黃芪、白術(shù)、茅根花各9克,皂角刺6克,云茯苓、綠豆、炙甘草12克,四劑。癤瘡乃不再起;純褐笧檐娽t(yī),翌年一月求治斷根,為處預防方:黃芪9克,防風、甘草、浙貝母各6克,陳皮3克,白術(shù)、蒲公英各12克。囑其于四月開始,每周二劑,此后瘡為再發(fā)。 王清任善用黃芪,特別是重用黃,最重者用至八兩(240克),我仿其法治一截癱患者,曾用黃芪十二兩(360克),效果不錯。藥理實驗與臨床都證明黃芪無毒性,但黃芪到底是藥而不是糧食,用之對證則效,用之不當則出偏差。四十年代治一肺結(jié)核患者,于養(yǎng)陰除痰藥中加入黃芪9克,服一劑后覺額部發(fā)熱,第二劑全面部發(fā)熱,三劑面頸均覺熱,撤去黃芪熱自消失,使我印象深刻。曾用補陽還五湯治腦血栓之中風患者,藥后覺頭皮癢甚而體溫增高一度左右,脈稍浮,誤以為外感,改用辛涼解表之劑,一劑而熱退,再用黃芪90克,又再發(fā)熱,右上肢活動反而退步,失語稍有進步,乃知辨證不準確。細察患者脈雖然虛大,但舌苔厚膩而舌質(zhì)不胖亦無齒印,此證痰瘀比較,痰濕重于血瘀,氣有些虛但不甚,改用祛痰為主稍加祛瘀之藥,以五爪龍代黃芪,證雖向好轉(zhuǎn)。這又是一次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