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瘧
    

吳鞠通醫(yī)案:瘧

吳 二十五歲 癸亥七月十六日 但寒不熱,似乎牝瘧,然渴甚脈數(shù),皮膚捫之亦熱,乃伏暑內(nèi)發(fā),新涼外加,熱未透出之故。仍用苦辛寒法。加以升提。杏仁泥(三錢) 天花粉(二錢) 蔻仁 滑石 濃樸(二錢) 青蒿(一錢) 苡仁 藿香郁金(二錢) 黃芩(一錢) 知母三杯,分三次…

吳 二十五歲 癸亥七月十六日 但寒不熱,似乎牝瘧,然渴甚脈數(shù),皮膚捫之亦熱,乃伏暑內(nèi)發(fā),新涼外加,熱未透出之故。仍用苦辛寒法。加以升提。

杏仁泥(三錢) 天花粉(二錢) 蔻仁 滑石 濃樸(二錢) 青蒿(一錢) 苡仁 藿香郁金(二錢) 黃芩(一錢) 知母三杯,分三次服,三帖。

但寒不熱之瘧,昨用升提,已出陽分,渴甚,脈洪數(shù)甚,熱反多。昨云熱邪深伏,未曾透出,不得作真牝瘧者,非虛語也。用苦辛寒重劑。

杏仁粉(五錢) 滑石(三錢) 生石膏(八錢) 知母(一錢) 蔻仁(三錢) 藿梗(三錢)濃樸(三錢) 黃芩(二錢) 郁金(三錢) 甘草(一錢)

伊芳氏 二十二歲 正月初七日 妊娠七月,每日午后,先寒后熱,熱至戌時,微汗而解。已近十日,此上年伏暑成瘧,由春初升發(fā)之氣而發(fā),病在少陽,與小柴胡法。

柴胡(五錢) 黃芩(三錢,炒) 炙甘草(二錢) 半夏(四錢) 人參(二錢) 生(三錢)大棗(二枚)

一帖,寒熱減。二帖,減大半。第三日用前方三分之一,全愈。

朱 三十三歲 八月二十五日 體濃本有小腸寒濕,糞后便血,舌苔灰白而濃,中黑,嘔惡不食,但寒不熱,此脾濕瘧也,與劫法。

蒼術(shù)(五錢) 生草果(三錢) 檳榔(三錢) 生苡仁(五錢) 杏仁(三錢) 茯苓(五錢)熟附子(一錢) 黃芩炭(二錢)

二十八日 前方服三帖而病勢漸減,舌苔化黃,減其制,又三帖而寒來甚微,一以理脾為主。

于術(shù)(三錢,炒) 蔻仁(二錢)www.med126.com 益智仁(二錢) 廣皮(三錢) 半夏(三錢) 黃芩炭(二錢) 苡仁(五錢)

服七帖而胃開。

佟氏 四十歲 少陰三瘧,二年不愈,寒多熱少。脈弦細,陽微,損及八脈,通補奇經(jīng)丸四兩,服完全愈。

蕭 三十三歲 少陰三瘧,久而不愈,六脈弦緊,形寒嗜臥,發(fā)時口不知味,不渴,腎氣上泛,面目黧黑,與扶陽湯法。

鹿茸(三錢) 桂枝(三錢) 人參(一錢) 熟附子(二錢) 蜀漆(二錢) 當歸(三錢)

四帖愈,后調(diào)脾胃。

鄭 五十五歲 四月十九日 脈雙弦,伏暑成瘧,間二日一至,舌苔白滑,熱多寒少,十月之久不止,邪入已深極,難速出,且與通宣三焦,使邪有出路,勿得驟補。

杏仁泥(四錢) 茯苓皮(五錢) 藿梗(三錢) 蔻仁(二錢) 知母(三錢,炒) 半夏(三錢) 苡仁(五錢) 黃芩(二錢,炒) 青蒿(一錢)

服四帖。

二十六日 加青蒿(一錢)

服四帖。

初四日 脈緊汗多,加∶

桂枝(三錢)

服二帖。

初六日 脈已活動,色已畢,寒大減,熱亦少減,共計已減其半。汗至足底,時已早至八刻,議去青蒿,加黃芩一錢。舌苔雖減而仍白,余藥如故,再服四帖。

十四日 三瘧與宣三焦,右脈稍大,熱多汗多,舌苔之白滑雖薄,而未盡化,濕中生熱,不能驟補,與兩清濕熱。

杏仁泥(三錢) 知母(二錢) 通草(錢半) 蔻仁(二錢) 黃芩(二錢) 苡仁(四錢) 黃連(一錢) 茯苓皮(三錢) 半夏(三錢)

十九日 加廣皮炭(三錢) 藿梗(三錢)

服四帖。

二十二日 病減者減其制,每日服前方半帖,六日服三帖。

二十九日 病又減,去黃連,加益智仁三錢,以其脈大而尚緊也,仍系六日服三帖。

六月初五日 余邪未盡,仍六日服三帖。

十二日 三瘧與宣化三焦,十退其九,白苔尚未盡退。今日診脈,弦中兼緩,氣來至緩,是陽氣未充。議于前方退苦寒,進辛溫。

杏仁(三錢) 益智仁(三錢) 桂枝(三錢) 蔻仁(三錢) 黃芩炭(三錢) 半夏(五錢)茯苓(五錢) 藿梗(三錢)

四帖。

二十二日 左脈弦緊,右大而緩,舌白未化,瘧雖止而余濕未消,此方仍服。去∶

蔻仁(一錢) 黃芩(一錢) 益智仁(一錢)

服八帖。

七月初二日 四瘧已止,胃已開,脈已回陽,與平補中焦。

半夏(三錢) 蔻仁(錢半) 炙甘草(二錢) 廣皮炭(三錢) 生苡仁(三錢) 茯苓(五錢)生姜(三片) 于術(shù)(三錢,炒) 大棗(二個)

服七帖后,可加人參二錢,服至收功。

丸方 瘧后六脈俱弦微數(shù),與脾腎雙補法。

何首烏(四兩) 茯苓(六兩) 枸杞子(四兩) 五味子(二兩) 沙苑子(三兩) 山藥(四兩) 于術(shù)(四兩) 蔻仁(五錢) 蓮實(六兩,去心) 人參(四錢)

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二錢,開水送下,逢節(jié)以人參五分,煎湯送。

高 十六歲 乙酉六月十六日 間三瘧,脈弦,暑邪深入矣。

杏仁(三錢) 青蒿(三錢) 茯苓皮(三錢) 蔻仁(一錢) 半夏(三錢) 柴胡(一錢) 藿香葉(三錢) 黃芩(三錢) 知母(二錢) 苡仁(三錢) 炙甘草(一錢) 滑石(五錢) 生姜(三片)大棗(二個)

十八日 診脈數(shù)熱,重加∶

知母(二錢)

二十八日 瘧止熱退,去知母、柴胡、青蒿、姜棗,改藿梗(二錢) 減∶

滑石(二錢)

初五日 余邪已輕,再服數(shù)帖。

朱 三十八歲 但寒zxtf.net.cn/hushi/不熱,舌苔白滑而濃三四日,灰黑而滑五六日,黑滑可畏,脈沉弦而緊。太陰濕瘧,與牝瘧相參,但牝瘧表寒重,此則偏于在里之寒濕重也。初起三日,用桂枝、草果、蒼術(shù)、黃芩、茯苓、苡仁、廣皮、豬苓、澤瀉。三四日加附子,五六日又加草果、蒼術(shù)分量。再加生姜,舌苔始微化黃,惡寒漸減。服至十二三日,舌苔惡寒始退。愈后峻補脾腎兩陽,然后收功。

姚 二十五歲 乙酉七月二十五日 久瘧不愈,寒多,舌苔白滑,濕氣重也,宜宣通三焦,微偏于溫。

杏仁(五錢) 青蒿(二錢) 廣皮(二錢) 蔻仁(三錢) 半夏(五錢) 苡仁(五錢) 草果(錢半) 黃芩(錢半炒) 茯苓皮(五錢) 生姜(二片)

八月初三日 前方服六帖,瘧已止,照原方去∶草果 青蒿 加

滑石(六錢) 益智仁(三錢)

錢 二十歲 乙酉十一月初二日 三瘧兼痹,舌苔白滑,終日一飲,熱時不渴,胸痞,此偏于伏暑中之濕多者也。惟日已久,又加誤補下行,邪已深入為難治。勉與宣通經(jīng)絡三焦,導邪外出,毋使久羈。

桂枝(三錢) 防己(四錢) 杏仁(五錢) 青蒿(三錢) 半夏(三錢) 黃芩(三錢) 茯苓(五錢) 蔻仁(二錢) 廣皮(三錢) 煨草果(八分) 片姜黃(二錢)

十五日 閱來札知汗多而寒熱減,舌白滑苔退,食后不飽悶,是伏邪已有活動之機。但陰瘧發(fā)于戌亥時,不見日光,雖屢用升提,使邪外出法,毫不見早,大可慮也。勉與原方內(nèi)加草果分量,去茯苓、蔻仁,再加急走之蜀漆,活血絡之當歸。

桂枝(三錢) 柴胡(三錢) 半夏(三錢) 青蒿(一錢) 防己(三錢) 杏仁(四錢) 黃芩炭(三錢) 廣皮炭(三錢) 草果(二錢) 姜黃(二錢) 蜀漆(三錢) 當歸(三錢) 生苡仁(五錢)

十二月 閱來札知寒熱降序而未盡除,停飲痹痛太甚。議減治瘧之品,加宣飲與痹之藥。然大有病退正衰之慮,飲與痹皆喜通不喜守,大忌呆補,奈何。

桂枝(五錢,三四帖后手背痛不減加至八錢或一兩) 廣皮(五錢) 防己(四錢) 青蒿(二錢)柴胡(三錢,寒熱如再減二藥亦須減) 山甲片(一錢,炒) 蜀漆(二錢,寒熱微則去之)生苡仁(五錢) 人參(一錢) 生姜(三錢) 半夏(六錢) 茯苓皮(五錢) 煨草果(二錢) 片姜黃(三錢)

煎四大茶杯,分四次服,七日必須來信。

初十日 以后忽寒忽熱,已非呆于寒熱者可比。十五日寒大減,十八日寒熱又減,二十日申酉時似發(fā)非發(fā),俱屬佳處。但手背之痛,左甚于右,伏邪甚深,腹左之塊,即系瘧母一類,不過脅腹之別耳。合觀寒多熱少,當與補陽,議于原方內(nèi)減柴胡、青蒿,加桂枝。其人參似非高麗參可比,蓋人生世上不可留后悔也。其瘧母每日空心服化 回生丹一丸,開水送下。

蓋化 丹中,原有鱉甲煎丸在內(nèi)也,即久病在絡,亦須用之。又天士先生云∶三時熱病,病久不解者,每借芳香以為搜逐之用。此證猶在畏途,不可隨便飲啖也。

于前方內(nèi)減∶青蒿(錢半) 柴胡(錢半) 加

桂枝(一錢)

楊 二十四歲 丙戌二月十一日 伏暑自上年八月而來,邪已深入,三日一作,寒多熱少,亦宜通宣三焦為要法。

青蒿(三錢) 蔻仁(一錢) 蜀漆(一錢) 桂枝(三錢) 杏仁(二錢) 黃芩(錢半,炒)苡仁(三錢) 柴胡(錢半)

服一帖而寒退,熱反多,此陰邪已化熱,去柴胡、桂枝,重用通宣三焦,加廣皮、半夏以和脾胃。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