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男,76歲,解原村人。心下痞滿已歷三載,食后噯逆吞酸,消化甚zxtf.net.cn/pharm/難。今年作鋇餐檢查,診斷為胃下垂、十二指腸潰瘍。服藥(不詳)已多,癥不見輕,反有不適之感。望其面色萎黃,體瘦如柴,額紋狀如核桃,舌淡紅,苔薄黃。切其脈,沉滑無力。診其腹,心下痞,臍周無壓痛。詢知食冷則脘脹益甚,大便溏薄,食熱則牙齦腫痛,眩暈頭痛。寒熱不耐,嬌氣無比。古有肺為嬌臟之稱,由是觀之,彼胃可謂嬌腑矣。
審癥察脈,此乃中州虛弱,升降失司,形成上熱下寒之痞塞局面。論其治則,單純溫中祛寒或苦寒清泄皆不恰當(dāng),宜苦辛兼用,補(bǔ)中健脾。擬:
半夏10g 黃芩6g 黃連3g 炙草6g 黨參10g 干姜6g 紅棗10枚三劑
二診:痞滿大減,諸癥亦輕。上方再進(jìn)三劑。
一按:半夏瀉心湯為調(diào)理胃腸寒熱兼以補(bǔ)虛之方。臨床使用,以心下痞滿,口苦心煩,冷則不適,脈象無力等寒熱夾雜者為宜。黃芩、黃連、干姜用量宜小不宜大。
李映淮老師評語:半夏瀉心湯為治痞良方,一般有上吐zxtf.net.cn/job/下瀉、寒熱夾雜之癥。如吐瀉不屬主癥之上熱下寒,應(yīng)以黃連湯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