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九第十一。
黃帝問岐伯曰:有□者,一日數(shù)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火,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余也。太陰脈微細如發(fā)者,此不足也。其病zxtf.net.cn/yaoshi/安在?名為何?岐伯曰:病在太陰,其藏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問曰:何謂五有余、二不足?答曰:所謂五有余者,五病之氣有余也;二不足者,亦二病之氣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內(nèi)得二不足者,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明死矣。
□,痳也。人有病一日數(shù)十溲,腎氣不足也。手太陰脈如髮,肺氣不足也。此則二臟不足也。身熱如火,一有余也;頸及膺二氣盛如格,三有余也;頸前胃脈人迎躁盛,四有余也;喘息氣zxtf.net.cn/zhicheng/逆,五有余也。人之遇病,外有五有余,內(nèi)有二不足者,病在手足太陰,藏于胃中,動之于肺,非定在于表里,名曰厥死之病,不可療也。
平按:《素問》、《甲乙》“炭”下無“火”字;“其藏在胃”作“其盛在胃”!都滓摇贰拔宀≈畾狻保瑹o“五”字。《素問》、《甲乙》“亦二病之氣不足也”作“亦病氣之不足也”!耙嗝魉酪印薄都滓摇纷鳌耙嗨雷C明矣”。又按:本注闕“二有余”一條,《素問》王注云:“五有余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