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mskqmw 于 2013/1/24 15:44 編輯 zxtf.net.cn 讀完《逝去的武林》這本書已經(jīng)很久了,后來也重新翻閱過數(shù)次,一直想為其寫點什么,卻終是難以下筆。因為這是一段武者的記錄,不同于其他文人所書,它完全沒有自覺或不自覺的銷售文化情趣一類東西,讓同吃一口飯的文人們輕松找到熟悉的切入點。它是那樣渾然樸拙,獨立于天地之間,又仿fo已然融入天地,令人無從置喙。它令我感到羞慚,并心存敬畏。
全書由李仲軒老人口述,徐皓峰先生整理,平靜敘述了上世紀初,真實發(fā)生在中國武術(shù)界的若干往事。正如李老開篇提到他的家族在當時民間被稱為“老實李”,此書也是一本“老實書”。沒有一點華麗的修辭,那樣純粹白描的寫法,甚至不能稱之為文學,也很難被劃歸入歷史。讀進去,我只是看到一位神情寂然的老者在同后輩們對話,并遺憾自己無緣拜這位老者為師——非為學武,而是覺得他什么都可教我:做文、做人……任何事情。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化境。任何事物到達了這種境界,都可以觸類旁通,無有阻礙。通向這種境界的大道無數(shù),能否走到則純靠各人修為。
我想李老走到了,他走的是武學之路。
李老當年拜在形意拳門下,先后師承唐維祿、尚云祥、薛顛幾位大家,并深得各人精髓。形意拳相傳已久,派系眾多。一云為岳飛所創(chuàng),載于《武穆遺書》;又云乃菩提達摩由西域傳至中土……李老說,他們那一支是拜達摩?赡芤驗檫_摩是禪宗祖師,代表悟性。
悟性是學武之人最重要的資質(zhì)——
“十年寒窗出一個讀書人,七代出一個貴族,三百年出一個戲子。大戲子被稱為‘妖精’,的確如此,能驚天動地,能顛倒眾生。他有絕頂聰明,一個意象很快就抓住,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身上就有什么——這便是習武的資質(zhì)了!
書中所言亦是如此,透著無窮意象。文學、繪畫、書法、易理……具體到自然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仿fo任何事物都可被隨手拈來,做了武學的比喻。
“人聽戲會受感動,在天地萬物中也會受感動,有感動就有功夫。一感動,拳架子里頭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到時候,琴棋書畫、山河美景、禽獸動態(tài)都可以借來入象。練武人學了文化,能比文人用得還好,都能用在身上。唐詩也是象形取意,練形意,練得詩興大發(fā)似的,就對了!
“形意拳之意,比如畫家隨手畫畫,構(gòu)圖筆墨并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下筆便意趣盎然,這才是意境。它是先于形象,先于想象的,如下雨前,迎風而來的一點潮氣,似有非有。曉得意境如此,方能練尚式形意!
“書法握筆,指頭在筆桿上使力,反而使不出力量來。手心要像握著一個雞蛋,下筆時催動這個虛運出來的雞蛋,字方能力透紙背,如有神助。……形意拳是大書法,這個虛運之形,身上曲折成空的地方都要有!
“用整個身體去聽——對此,常人也有體會,比如第一次擁抱女人時,會感覺非常異樣,那就是用整個身體聽了一下。以后往往沒這感覺了,因為不慎重了,所以就不敏感了。又歡喜又害怕,這是出敏感的狀態(tài)!
以上種種,真是禪機。李老講拳,是把萬事萬物打通了來講。樸素的話語里不經(jīng)意夾雜這么一句,讓人倏然體悟到被點化的欣喜。
在那許多樸素話語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開悟不是腦子明白,而是身體明白”。也正是這句話,打通了我頭腦和身體間許多關(guān)節(jié)障礙,使得眼前天地頓時清明許多。書中言道:“禪宗講究‘話頭’,就是突然一句話把人整個思維都打亂,就開悟了!蔽蚁,只要能夠放下雜念,認真去體味這本書,每個人也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話頭”。
放下雜念,最緊要去除驕傲之心。讀書是學習,非為印證己見,亦非為尋求樂趣——閱讀之趣固然無窮,但也只是從容收獲,不可作為目的。若僅為取樂而讀書,難免會錯過許多深層義理,也容易養(yǎng)成劍走偏鋒的個性,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在這“大眾寫作,無人閱讀”的時代,彼此都容易自視甚高。因為文字不若武功,孰高孰低動手便知。把玩筆桿的人一旦打起嘴皮官司來,架勢常不遜于街頭互掐的悍婦,使盡各種手段也要拼個你死我活。勝者固然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敗者也照樣罵罵咧咧,萬難甘休……故此,任誰寫點什么也都能孤芳自賞,或同三五損友交相吹捧一番。即使缺乏認同,亦大可嘆上一句知音難覓,曲高和寡……而練武則必下苦功,方可見進益。與人交鋒,一搭上手,便知輕重高下,便知進退謙沖;蚴且虼,習武之人貫來重師、重禮、重修養(yǎng)、重武德。
全書第一節(jié)便寫道:
“刀刃叫天,刀背叫地,刀鍔叫君,刀把叫親,因為刀是張揚的形狀,所以刀鞘叫師,取接受老師管束之意,刀頭三寸的地方才叫刀,人使刀一般用天、地,大劈大砍,而李存義的刀法用刀尖!
讓我肅然起敬。從前看過的武俠小說怎么也有上
百本,卻從來不知一把刀便有這樣多的名堂、講究,竟將如許意象融匯其中……接下去又讀到:
“在武林規(guī)矩里磕三個頭已經(jīng)是大禮了,而磕一個頭比磕三個頭還大,因為三個頭是用腦門磕的,這一個頭是用腦頂磕的,‘殺人不過頭點地’的‘頭點地’指的就是這個,要磕得帶響,是武林里最重的禮節(jié)!
更感震動——因這禮節(jié)中所含的情意。少時狂狷,總愛學阮籍道:“禮豈為我輩設耶!”直至年歲既長,方知孔子何以強調(diào)“克己復禮”。只因在此,“禮”已經(jīng)上升到“理”的高度,如師訓,如fo戒,而守禮則是個人修行的方式,為了使自身行止更合乎人情天理——自然之道。
一個人德行修養(yǎng)的深淺,同樣直接關(guān)系到其課業(yè)的精進。
“練武是‘孝’字為先,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沒有人會教他,每日要以‘忠義禮智信’來衡量自己,即是忠誠、義氣、禮節(jié)、智慧、信用。”
“一個人有了這種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心思就會清爽,悟性就高了。老師選徒弟,主要看他的氣質(zhì)是不是清爽,混混沌沌,就說明他心理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或者身體患上了隱疾。眼光沒有一點慈悲,只會兇巴巴瞪人,可能現(xiàn)在打架厲害,但看他將來,無不是患病早亡——徒弟找?guī)煾狄彩沁@個標準。”
而這個“心思清爽”,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難得。反思自身,很多時候?qū)W⒂谒鶎W卻不見長進,大抵便是心思尚未清爽之故。心地不夠光明,心氣不夠平和,則頭腦、五官、四肢皆為其所滯,難有所為……淺顯如斯的道理,我卻非要讀到此處方身心明了。
全書使人受教之處不勝枚舉,我若再這樣滔滔不絕下去,簡直像要為其通篇作注。然而此書真正動人之處,卻也不在以上羅列的文字之中,而是平淡的筆調(diào)里,那個年代武林中人的真實事跡。
李老的三位師父均非等閑,書中雖未詳述其生平,卻也可從許多細節(jié)描述中感受到世外高人的境界。唐師之樸直,尚師之沖淡,薛師之神武……皆令人景仰。而李老自身生逢亂世,不得已于34歲盛年激流勇退,且嚴守與尚云祥之誓約,終生未曾收徒,僅以會計為業(yè),晚年只在西單一家電器行守夜看門為生……不禁令人惋惜英雄之寂寞,同時也由衷慨嘆,這才是真正的“大隱于市”吧……
“老輩人都經(jīng)歷過一段顛倒歲月,從大辛酸里爬起來的,只是當時不知道是辛酸,傻樂呵地就過來了!
讀到此處,內(nèi)心既感且慚,頓覺自身之渺小不堪一提……對長輩更平添敬意。想想我們這代年輕人又經(jīng)歷過些什么呢?求學坎坷、感情失敗、生活空虛、事業(yè)挫折?多數(shù)也只是沉溺于自我世界,把心底那點小情緒無限放大當作是痛苦罷了……
“世上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書中有句話,非常的詩意。很喜歡,忍不住拿來做結(jié)語:
“劍掛在墻上,自然地傾斜,猶如北斗七星斜掛在天上。”
-----------一個人德行修養(yǎng)的深淺,同樣直接關(guān)系到其課業(yè)的精進。
“練武是‘孝’字為先,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沒有人會教他,每日要以‘忠義禮智信’來衡量自己,即是忠誠、義氣、禮節(jié)、智慧、信用!
“一個人有了這種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心思就會清爽,悟性就高了。老師選徒弟,主要看他的氣質(zhì)是不是清爽,混混沌沌,就說明他心理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或者身體患上了隱疾。眼光沒有一點慈悲,只會兇巴巴瞪人,可能現(xiàn)在打架厲害,但看他將來,無不是患病早亡——徒弟找?guī)煾狄彩沁@個標準!
而這個“心思清爽”,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難得。反思自身,很多時候?qū)W⒂谒鶎W卻不見長進,大抵便是心思尚未清爽之故。心地不夠光明,心氣不夠平和,則頭腦、五官、四肢皆為其所滯,難有所為……淺顯如斯的道理,我卻非要讀到此處方身心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