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生
姜瀉心湯臨床應用發(fā)揮
生姜瀉心湯出《
傷寒論•太陽中篇》,原文是治“傷寒出汗,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組成: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干姜一兩
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生姜四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程知云:此為汗后,未經誤下,心中痞硬,水氣摶聚者立法也。外邪雖解,然必里氣通和始得安然無恙。汗出解后,胃中不和,飲食摶結,中焦不能消谷,故干噫食臭。土弱不能制水,故脅下有水氣旁流。腹中雷鳴者摶擊有聲,下利而清濁不分 也。故于瀉心湯內君生姜以散之。法用再煮,取其熟而和胃也。
生姜瀉心湯者,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脅下之水氣,人參大棗補中州之土虛,干姜甘草以溫里寒,黃芩黃連以瀉痞熱,備乎虛水寒熱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余用此方治療以下各證,均收到良效。
一
呃逆陳某,40歲,患有呃逆,連作不休,已歷年余,輾轉諸醫(yī),無外乎
丁香柿蒂、旋復
代赭、香砂六君等味,服藥百裹,未見寸效。以致疲倦不堪,痛苦日加,不能堅持工作。切其脈沉弦無力,視其舌略呈水滑,問大便則稱一日二、三次,溏薄而不成形。余諦思良久,此等呃逆之證見于上,瀉利之情見于下,其病必在中,為脾胃不和之兆。詢問病者:“何處難受?”患 者指胃下,答曰:“ 此處有隔塞感,甚不暢快,因而打嗝為甚”。余頓悟此乃脾胃升降失司,而寒熱相溷,
胃氣上逆之病也。必使脾胃調和,升降得順,則病可愈。
處方:生姜12g、干姜3g、半夏12g、黃連6g、黃芩6g、
黨參10g、
炙甘草10g、大棗7枚,連服五劑,則呃逆未作,心下痞與下利俱除。
二
失眠張女,47歲,患失眠證經年,每晚僅能睡2-3小時,且亂夢紛紜。晝則頭暈神疲,恍恍惚惚,服多種
養(yǎng)心安神之劑無效。
初診其舌見無苔滑膩,脈又弦滑,試用《千金》
溫膽湯,未能取效。再診,病家謂:“大 便稀薄,每日必登廁2-3次。余乃悟,此乃胃氣不和之失眠。因指其心下問:“此處難受乎?”答曰:“正是”。又問:“有呃氣否?”,答曰:“時或有之”。此乃胃氣不和之證。噯氣者,胃氣上逆也;大 便溏薄者,脾氣不升也。今升降失序,則陰陽不和,故氣痞于中,而心下者悶矣。張景岳曰:“今人過于飽食,或病脹滿者,臥必不安,此皆胃氣不和之故”。《內經》引《下經》亦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由此看來,本證之失眠,咎由于脾胃。脾胃居中州,有翰旋上下之作用,今心腎之氣不得中州之助,使水火既濟之功受阻,則見陰陽不交,陽不入陰,是以失眠之證作矣。
內經云:“必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故不治失眠之標,而圖脾胃之本,使中氣調和,升降得所,則陰陽 自通,而自得安寐。方用生姜瀉心湯。
處方:生姜12g、干姜3g、半夏10g、黃連6g、黃芩6g、黨參10g、炙甘草10g、大棗7枚。服方6 劑,睡眠與心下痞俱好轉,照方再服1周,患者欣然相告,頑癥治愈。
三 痞滿
張某某,男,60歲。農民,病已二月,自覺心下(即上脘部)痞悶不適,尤以食后為甚,并有干噫食臭,大便溏而不爽,日2-3行,不思飲食等證。切其脈弦而滑,重按則無力,視其舌苔,滑在則帶膩,按其上脘部濡軟。心下痞,按之濡是為氣病,非食非水可知。乃因中焦脾胃升降失常,翰旋無力,以致氣機不利,痞塞于心下而成!靶南隆苯绾跣馗箠A隙之間,亦是陰陽上下之路。故凡陰陽不和,升降之氣不利,每反映于該部而具病位辨證意義。升降既乖,氣痞于中實為此證之根本。至于舌脈之診,無非反映脾虛不運,而水飲內生之候。
治宜和中州脾胃,兼散水飲之邪。方用生姜瀉心湯加
茯苓。
處方:生姜12g、干姜3g、黨參10g、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6g、黃芩6g、黃連6g、大棗7枚。服藥5劑,心下痞塞大減,噫氣亦除,食欲轉佳,舌苔見凈。效不
更方,原方續(xù)服4劑,而行痊愈。
生姜瀉心湯是《傷寒論》方,主治心痞硬,噫氣而有食臭味,腸鳴有聲,瀉利,脅下陣痛等證。清人吳謙認為此湯應加茯苓,以治兼有小便不利,下肢浮腫等者。他對此方有新的發(fā)揮。前兩例所治呃逆、失眠等證,亦皆仲師所未言,然用之取得顯著療效,應當看作是在繼承基礎上的一個發(fā)展。
該方屬于和劑,能調和脾胃之氣,以解寒熱之紛,并有增補中氣的作用。其證因氣機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氣不降而生熱,故以芩連之苦寒以降之;脾氣不升而生寒瀉利,故用干姜之辛熱以溫之;生姜健胃以散飲;半夏消痞以開豁痰氣;脾胃氣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參、草、棗以補之。本方苦降、辛開、甘補,散飲消痞,擅治中州不和等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要在臨證心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