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mao ye huang q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胡桃科植物毛葉黃杞的根或莖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或半常綠小喬木,高5-7m。小枝淡灰褐色,密被短柔毛,皮孔多而顯著。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2-4對,少有5對,生于葉軸上部的小葉較下部的大而長;葉片革質(zhì),闊橢圓狀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5cm,寬3-7cm,先端鈍圓或微凹或有時(shí)急尖,基部偏斜,全緣,上面有腺體,僅中脈有柔毛,下面密生短柔毛;▎涡裕菩弁;雄葇荑花序多條,形成圓錐狀花序束;雄花密集,有花梗和苞片,苞片3裂,通常雄蕊10,藥隔有一小突尖伸出花藥;雌葇荑花序單生或生于雄花序束先端,雌花幾無柄,子房下位,2枚心皮合生。果序下垂,長13-18cm,密生短柔毛;果實(shí)球形,堅(jiān)果狀,直徑約4mm,苞片3裂,貼生果實(shí)近中部,發(fā)育成果翅,苞片基部及果實(shí)密被黃色剛毛;ㄆ2-3月,果期4-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腰或山谷陽坡疏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及早春季采收根及莖皮,除去泥土,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澀;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收斂固澀;止瀉;止血 |
功效分類 | 收斂固澀藥;止瀉藥;止血藥 |
主治 | 久瀉久;脫肛;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研末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ngelh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 exWall.[E.spicata Lesch.ex Bl. Var.colebrookiana(Lindl.ex Wall.)Kds.et Val.] |
科屬分類 | 胡桃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